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 怎样培育实生壮苗?

所谓壮苗是指根系发达、干型通直、生长健壮、顶芽饱满、色泽正常,又具有抗逆适应性的苗木。良种壮苗既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又能提高林木生长量,是生态工程的质量保证。培育壮苗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圃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土,并根据育苗种类选择合适的土壤pH值,必要时应进行土壤改良。

(2)种子采集与处理 选择生长健壮、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的母树,在果实充分成熟后采种。根据种子特性,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储藏、消毒、催芽,播种前可用ABT生根粉浸种0.5~2小时,提高种子发芽率。

(3)加强管理 育苗地深翻30厘米以上,施足有机肥料,苗木出土后及时间苗、松土、除草、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幼苗期,为了促进根系向深生长,增加苗木抗旱能力和吸收水分、养分的面积,在不太干旱的情况下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苗木生长期(6~7月)要多浇水,并结合浇水追施无机肥。生长后期停止浇水,促进苗木木质化,防止苗木抽梢。

(4)合理留苗 苗木密度太大,会导致苗木细弱,根系不发达,苗木质量降低;密度太小,不能有效利用光能和养分,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且会导致圃地杂草太多,增加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消耗,不易管理。

『相关链接』

怎样在旱地培育壮苗?

旱地苗根系发达,根茎健壮,抗旱力强,造林成活率高,有利于提高干旱地区造林质量。旱地育苗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合理轮作 旱地育苗两三年才能出圃,土壤肥力消耗很大,实行轮作可互补某些元素的不足,并减少病虫害。

(2)加强土壤管理 旱地应多施有机肥,既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又可以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蓄水能力。降雨季节,雨后追施尿素和磷肥,为苗木补充养分。

(3)抢墒播种 旱地育苗只有适时抢墒播种,才能保证出苗率。清明节前后,土壤表层已经解冻,深层尚处在解冻过程中。播种层因土壤返浆而湿润期长,气温、地温也逐渐增高,此时播种出苗较好。大粒、硬粒种子可在秋末冬初播种,播种后镇压保墒,既省去了层积处理又出苗整齐。

(4)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旱地苗圃保墒的主要措施,雨后除草还可防止土壤板结。中耕时要特别注意,旱季应浅锄,防止跑墒;雨季深锄,方可打碎板结的土壤表层。 10ZhaKe6DxZQJtuPtdDdbaBEfyk8S5F0/D7hQMj2Df8JUrXpPZqxZ8wFZ0Tasj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