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学习现代绘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绘画对象的外形特征、内在结构,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掌握绘画的基本规律。

一、素描的构成要素

第一,形体。形体是素描造型的基本依据和不变因素,是客观物像存在于空间的外在形式。任何物像都以其特有的形体存在而区别于其他物像。我们在观察物像时,应首先注意其基本形体。构成物像的基本形不同,物像的形体特征则不同。把握住物像的基本形,就是掌握了素描的基本造型。而准确把握物像的形体特征便奠定了素描造型的基础。

第二,结构。主要是指物像的内部构造和构成关系。形体与结构是外观与内在的关系。不了解结构,就无法准确把握物像的外表特征。对物体的结构关系的把握,主要在于用面体现其基本形体特征,这样便于理解和把握复杂的结构关系,有利于形象体积的塑造。

第三,比例。比例通常是指物体之间形的大小、宽窄、高低关系。改变物像的比例,物像的形状也会发生改变。在素描中,对形体比例的观察不应是机械、刻板地比较,不同的角度、绘画者与物体的远近所产生的透视变化也会影响到比例关系。

要注意在相互比较中抓住物像的比例关系,特别是物像的整体比例关系,而不应停留在局部细节上。初学者,可借助铅笔测量的方法(眯起一只眼,举起笔,伸直手臂,用笔杆量物体的宽、高比例。这一方法还可用来检测水平线、垂直线和倾斜线的大致斜度)量取基本比例。随着观察能力的提高,应逐步放弃这种方法,凭感觉、眼力,相互比较,训练眼睛的观察能力。

第四,透视。我们看到的自然景物呈现近大远小的空间现象,这就是透视现象。要科学地将透视现象准确地表现在画面上,使其形象、位置、空间与景物感觉相同。

在素描中,运用透视规律是表现物体纵深度的重要手段。所以说,透视是造型艺术的重要依据。掌握透视基本原则,是真实描绘物像空间关系的基础。

第五,明暗。明暗是素描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基本要素之一,是描绘物像立体与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呈现一定的明暗关系,而光源的强弱、距离的远近及照射角度的区别都会使物像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变化。明暗除了表现物像的立体感,同时也是表现画面整体空间效果的主要因素。明暗的虚实变化和对比的强弱也是表现前后空间关系和整体效果的基本手段。

二、怎样学习素描静物

整个素描静物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结构分析

首先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观察分析静物的结构、构图、明暗、节奏感、虚实关系、空间关系、质感、整体关系等,提高学生的整体意识。

在静物素描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只看到了物体表面的外轮廓,而没有对物体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事实上,物体仅靠外轮廓是不可能充分体现其结构的,必须对物体的内在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比如,陶罐是经常出现的主体物,绘画时一定要分析陶罐本身的球状结构和罐口的圆柱体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穿插关系;衬布的布褶是半圆柱结构,我们要想表现出它们的体积,就要画出三大面五大调子,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布褶。

(二)造型训练和各种关系的运用

1.造型训练

从简单到复杂。先从单个几何体的造型画起,再进入描绘由多个不同几何体组成的组合体训练,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构图能力。

2.各种关系的运用

绘画的本质就是物体之间各种关系的表现。各种关系达到最佳组合就能形成一张出色的作品。

(1)虚实关系。一张出色的绘画作品应该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有了虚实就有了纵深度,有了空间关系和主从关系,所以说虚实关系是一幅作品好坏的关键。

(2)黑白灰关系。黑白灰是物体体积和质感的主要表现形式。画一幅素描作品,起稿的同时就要把明暗交界线定出来,然后整体观察,再把黑、重灰、中灰、浅灰、亮灰、高光等都交代清楚。要像排列数字1、2、3、4、5一样,从最重到最亮,这样才能形成黑白层次分明的色调。

(3)对比关系。对比是相对的,有亮才有黑。最强的对比应该是最重和最亮的对比,是两者之间的对比,但不同的物体也不尽相同。浅色的物体由于暗部和亮部的明度差别较大,对比强烈。但在画深色物体时,由于深色物体吸光,其受光部和背光部的对比则相对较弱。

(4)整体关系。在绘画中,整体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贯穿始终。过于刻画物体的局部细节,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写生中,要注意眯着眼睛观察静物整体,绝不能死盯着一个局部一点一点推着画。

(三)整体调整

整体调整是一幅优秀素描作品形成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在整体塑造基本结束后,对画面进行通盘调整。整体调整强调画面的完整性、前后空间关系、各种对比关系以及画面节奏感的控制等。

这里要注意三点:一是大关系上是否存在灰或花的问题。“灰”往往是在刻画时对物体色调的重度和亮度表现不够。“花”则是细节刻画太多,或亮面、暗面遍布整个画面。绘画时要注意加强色调明度的对比。在物体较多的情况下,背景与台面一定要简单处理。物体的前后关系则要通过调子的灰亮、明暗表现出来。二是各个物体前后空间关系的处理是否恰当。每一个物体都刻画的非常精彩,往往导致各个物体都往前抢空间,互相拥挤打架,这势必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第三要学会卡点,卡一些色调最重的点。这些点不能太多,但往往能给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整体观察与整体表现

(一)整体观察

(1)“同时观看”。缩短对单个物体的观看时间,加快对多个物体的观看频率。用于观察整体的明暗关系、虚实关系、空间关系等。

(2)“对比着看”。同时将两个或几个物体频繁对照着看。用来确定物体的比例关系、明暗关系、虚实关系、空间关系、形状特征等。

(3)“眯着眼看”。眯起双眼,破坏(打乱)视线的焦点,使整个物体“虚”化,突出主体物,通过强制的手段把握整体观察效果。

(二)整体表现

(1)先大后小。这里的大与小,是指物体的基本大形和局部小形的大小关系。例如,人的外形就是基本大形,人体的各个部位就是局部小形;头部是基本大形,而五官则是基本大形中的局部小形。绘画时,要先画大形后画小形,违背这一要点,会导致形体不准。

(2)先草后精。刻画时要从整体出发,从局部入手。在物体基本形没有确定之前,绝不能过分细致地单独刻画物体的某一部分。违背这一要点,会造成画面“碎”和“孤立”,局部与局部比例关系失调,造成画面整体与局部关系失衡的结果。

(3)先直后曲。直线比弧线简单,方形比圆形简单,因为直线更容易概括物体的形体,所以,刻画时应先直后曲,以便于把握形的准确性。违背这一要点,同样也会造成形体不准的结果。

(4)先暗后明。绘画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个单体、每个体面、每个局部的开始,都要从相对最暗处画起,再画次暗、灰部,最后到亮部。违背这一要点,会造成明暗失调,灰、花、乱的结果。

(5)先实后虚。先从主体物画起,后画次要物体。先画明暗对比强的物体,后画对比弱的物体。否则会导致物体之间互相拥挤打架,空间感差。

(6)先近后远。先画前面的主体物,再以后面物体相衬托,使得主要物体突出、明显,突出主题。

四、透视

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简明方法,也是一种符合正常视觉感受的科学变形。两个同样大的物体,处于不同的位置,从透视的角度看,就是近处大、远处小。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把这一现象准确地表现在画面上,使其形象、位置、空间关系与实景感觉相同,这就是绘画透视。

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的重要因素。掌握透视基本规律是准确把握造型、真实描绘物体空间关系的基础。

(一)透视基本术语

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

心点:是指视觉中心。在平行透视中,一切透视线引向心点。

视线:视点与物体之间的连线。

视域:固定注视方向时,60度视角内所看到的范围。

视平线:一般是指画者平视前方与眼睛高度平行的假设线(所有平行于地平面的视线的集合)。视平线决定被画物像的透视斜度,被画物高于视平线时,透视线向下斜,且同一水平面的点近高远低;被画物低于视平线时,透视线向上斜,且同一水平面的点近低远高。

(二)透视的基本原理

在静物素描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大多是通过表现三个面来决定立方体的体积。另外,利用面与面相交形成的棱线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纵深度,这就涉及透视规律。

1.平行透视(又称一点透视)

当立方体的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另一个面与画面垂直,顶面与底面的四条平行棱线相交于视平线上同一个消失点(心点),产生的透视现象,称之为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2.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成角透视就是立方体的四个立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往纵深平行的两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种情况下,立面的垂直棱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近长远短)。

两点透视

3.倾斜透视(三点透视)

倾斜透视又称为三点透视。在画面上有3个消失点,这种透视的形成是因为物体没有任何一条边缘线或面与画面平行,相对于画面,物体是倾斜的。三点透视常用于仰视或俯视大型物体。

三点透视的第三个消失点可作为高度空间的表达,而消失点在视平线或以上或以下分别表达仰视或俯视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画几何体和静物的时候,无论仰视还是俯视,物体产生透视后几乎没有绝对垂直于地平面的直线。为了便于表述,在后面的讲解中透视后的“垂线”仍用垂线表示,特此注明。

倾斜透视

4.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是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来表现绘画中空间感的方法。它主要借助于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空间感。其主要特点是产生了形的虚实、繁简变化和色调的深浅变化。

(三)圆柱体的透视

圆柱体、圆锥体均由长方体演变而来。我们在视平线以下画圆柱体时,上中下三个结构圆的弧度自上而下要一个比一个大,而且在一个椭圆中,前面的弧大,后面的弧小。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

圆面透视

五、初学素描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绘画姿势

正确的写生姿势有助于整体观察物体和绘画水平的提高。在绘画时,身体离画板有一臂距离,视线与画板垂直。如有条件,画板放在画架上最好。画架一般放置在绘画者的右前方。

(二)握笔方法和画线手法

正确的握笔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铅笔(如图),拇指在上,食指和中指在下,小指作支撑(或悬空),靠手臂的移动来画出线条。绘画过程中要注意,拇指不能在下面,食指不能在上面,否则画出来线条也会死板。在铺大色调时,要调动整个手臂的力量来回摆动。只有在细部刻画时才会采用像平时写字的握笔姿势,但依然是靠小指作为支点来移动手腕刻画的。

握笔方法

一般来讲画线的手法很多,首先要练习的就是水平、垂直的线条。线一定要直,下笔要轻盈,收笔要利落,一定不要画头重脚轻的线条。长直的线条可以以肘部或者肩部为轴画线,短线以腕部为轴即可。排线时,要方向一致,疏密适当,轻起轻收,使线头两头轻,中间重,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形成两头虚中间实的线。使得线与线之间比较容易衔接,钉子头线(一头重,一头轻)或两头齐的线在素描绘画中都是很忌讳的。 kpp8NKp9fSPWcOAyiHOyQ7FdZyolJ+GNpPkzmEhhHuf9OMh4GNBF4NXkcJTYzM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