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语译- 孔子说:“只阐述典籍而不创作,相信而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和老彭相比。”

◎ 和解

汤因比:“在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之间的区别,据我们看是模仿的方向。模仿行为本来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属性。在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里都有这种行为,从女演员们谦卑地模仿某个电影明星的行为起,在每种社会活动中都有这种行为。然而,在这两种社会里,模仿的方向却不同。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里,模仿的对象是老一辈,是已经死了的祖宗,虽然已经看不见他们了,可是他们的势力和特权地位却还是通过活着的长辈而加强了。在这种对过去进行模仿的社会里,传统习惯占着统治地位,社会也就静止了。另一方面,在文明社会里,模仿的对象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物,这些人拥有群众,因为他们是先锋。在这种社会里,那种‘习惯的堡垒’是被切开了的,社会沿着一条变化和生长的道路有力地前进。”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语译-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孔子说:“品德不加以培养,学问不精勤讲习,听到道义不能跟随着去尊崇,有缺点不能勇于改正,这些就是我的忧虑啊!”

◎ 和解

曾国藩: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问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语译- 孔子在家里闲居时,形态舒展自如,脸上显出和悦的表情。

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很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

孔子说:“志向在道上,据守在德上,依靠在仁上,游娱在艺上。”

◎ 和解

丰子恺: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人何以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如果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必可发现更大的三昧境。宇宙是一个浑然融合的全体,万象都是这全体的多样而统一的诸相。在万象的一点中,必可窥见宇宙的全体;而森罗的万象,只是一个个体。勃雷克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就是当作一大艺术而看宇宙的吧!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语译- 孔子说:“只要是主动带着十条干肉来求见的,我没有不给予教诲的。”

◎ 和解

陶行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 语译-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个明白而又不能的时候,我不会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出来而又阐述不清楚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教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由此而推知三个方面,便不再教他了。”

孔子在死者亲属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孔子在某一天哭过,这一天就不再唱歌了。

◎ 和解

《二程遗书》: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语译- 孔子对颜渊说:“如用我,我就做事;不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吧。”

子路说:“如果您去率军打仗,找谁共事呢?”

孔子说:“空手与老虎搏斗、徒步去渡河而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共事的。必须是临事能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做得成事的人我才与他共事。”

孔子说:“财富如果是可以追求到的话,即使是拿着鞭子当市场的守门人,我也去做。如果不能求得,则还是干我自己喜欢的事。”

◎ 和解

《道德经》: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语译- 孔子小心谨慎的事有三种:一是斋戒,二是战争,三是疾病。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很长时间感觉不出肉味,他说:“想不到音乐之美能达到如此境界。”

◎ 和解

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韶的音乐是最古老的音乐,是周朝时的典礼音乐,孔子认为韶乐是最杰出的音乐,他从这种音乐中见到了美和善的同一性。‘三月不知肉味’意味着什么?味觉在生活中是最强和最不容易失掉的感觉;三个月是象征性的语言,形容时间长;肉是美味的食品,代表难忘的东西。三个月连味觉都忘掉了,是说他的精神已从形体的世界即肉体世界中解放了出来,是说他的精神已从韶乐的杰出艺术而到达了概念上的纯粹的超越——沉醉。”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 语译- 冉有说:“先生会帮助卫君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问他。”

进屋后,子贡问:“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他们心里有没有怨悔呢?”孔子说:“他们一心求仁德而又得到了仁德,还有什么怨恨呢?”

子贡出来后对冉有说:“先生不会帮助卫君。”

◎ 和解

道德自律。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意志自律是所有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反之,任意的全部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而且反倒与责任的原则和意志的德性相对立……道德律仅仅表达了纯粹实践理性的自律,亦即自由的自律,而这种自律本身是所有准则的形式条件,只有在这条件之下所有准则才能与最高的实践法则相一致。”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语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臂膊当枕头,乐趣就在这里头了。不合道义而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 和解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 语译- 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学习《易经》,就可以没有大错了。”

◎ 和解

熊十力:“易经是五经根本,汉宋群儒以易学名家者,无一不是伪学。其遗毒甚深,直令夏族委靡莫振。余实痛心,久欲讲明易学,复光孔子之道。”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语译- 孔子有说雅言的时候,读《诗经》、《尚书》和执行礼事,都说雅言。

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这人怎么样,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何不这样说:‘孔子的为人,发愤用功,便把吃饭忘了;心里快乐,便把忧愁忘了;连自己快要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 和解

1. 维特根斯坦临终时的遗言:“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2.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在倒地之前说出的最后话语是:“请停下吧,你这美好的瞬间。”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语译-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人,我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追求来的呀!”

◎ 和解

歌德:“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某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子不语怪,力,乱,神

▲ 语译-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和鬼神。

◎ 和解

1. 冯友兰:“此时(先秦)人有迷信而无知识,有宗教而无哲学。此时人之所信,正如希腊人所信之宗教。其所信之神,正如希腊人之神。至于夏、商以后,则有‘天’‘帝’之观念起,似一神论渐有势力。然多神论亦并未消灭。”

2. 梁漱溟:“中国的伟大非他,原只是人类理性的伟大。中国的缺欠,却非理性的缺欠(理性无缺欠),而是理性早启,文化早熟的缺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语译-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在某方面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不好的地方便改正。”

◎ 和解

杜甫《咏怀古迹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

▲ 语译- 孔子说:“老天在我身上赋予了这些品德,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

◎ 和解

冯友兰: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他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 语译-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对你们隐瞒吗?我对你们没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对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 和解

冯友兰: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就是这个原故。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语译- 孔子用四种东西教育学生:典籍文献、道德实践、对别人的忠诚、诚信。

孔子说:“圣人我是看不到了,能够看到君子也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是看不见的了,能看得到有一定操守的人就不错了;没有却装成有,空虚却装成充实,本来穷困却要装成宽裕,这样的人就难以保持一定的操守了。”

◎ 和解

1. 席勒:“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真理往往藏在事物的深底。”

2. 巴斯德:“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 语译- 孔子钓鱼,但不撒网捕鱼;孔子射鸟,但不射停歇在巢中的鸟。

孔子说:“大概有不懂装懂的人吧,我不是这样的人。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样学得知识,仅次于那种生来就知的情况。”

互乡这地方的人很难好好地跟他们进行交谈,但那里一个少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很诧异。孔子说:“我是赞许他的进步,不是赞许他的退步,何必把事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来学习,我便赞同他的干干净净,不要死记住他过去的表现。”

◎ 和解

王阳明: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语译- 孔子说:“难道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 和解

苏轼:君子之志于仁,尽力而求之,有不获焉,退而求之身,莫若自克。自克而反于礼,一日足矣。何也?凡害于仁者尽也。害于仁者尽,则仁不可胜用矣。故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不如礼,在我者甚微,而民有不得其死者矣。非礼之害,其于杀不辜,不仁之祸,无大于此者也。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 语译- 陈司败向孔子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

孔子出去后,陈司败作揖请巫马期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没有偏袒,难道君子也有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个夫人,那是同姓国家,所以大家叫她吴孟子。鲁君若算得上知礼,那还有谁不懂礼?”

巫马期将此话转告了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真幸运啊,如果有错误,别人一定会知道的。”

◎ 和解

曾国藩: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语译-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必定请他再唱,然后再和他同唱。

孔子说:“就书本上的知识来讲,我大概和别人差不多。身体力行做君子方面,我还没有达到。”

孔子说:“谈到圣与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在学习、工作上不厌烦,在教诲别人上不倦怠,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学生还没学到的。”

◎ 和解

冯友兰: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论语》有一章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系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 语译- 孔子病得很严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问道:“有这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替你向天神地衹祈祷。’”孔子说:“我早就祈祷过了。”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语译-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不谦逊,节俭了则显得简陋。但是与其不谦逊,宁可简陋。”

孔子说:“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戚。”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有威仪而又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 和解

唐君毅:孔子之大,大在他是如平地,如天地。泰山有对照,显得出其大。平地或天地,绝对无外,反至大而显不出其大。 uD1o22IEv87v4APYzkQBmXJ3AtTxVdgGYoViHLYYFKHHQivniMZ3WVGW3afnu0S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