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逢春的玫瑰
——序

提笔为王功博士和他团队的新作《玫瑰:栽培、艺术与加工》写序,恰值 2017 年立春,于是就取名“逢春的玫瑰”。

玫瑰逢春,那自然充满了盎然春意。据有关资料考证,玫瑰原产中国,有着与中华文明一样悠久的历史,其本身也是作为中华文明有机组成的人类栽培历史,其可谓古老。而现在,它正风靡世界,逢春生发——它是很多国家的国花。它又几乎是世界通用的爱情象征,爱情标示,乃至爱情的同义语,其可谓时尚。而在中国,玫瑰的含义则内蕴双层,一是指石中之特定美玉,二是指植物之特定美花……仅仅摘取《玫瑰:栽培、艺术与加工》书中这少许片段,就足以让人领略到玫瑰无比名贵的内质,及由此而“当春乃发生”的盎然春意。这盎然春意,播撒着宏大的国威,滋润着美丽的容颜,更滋生着多彩的爱情。

玫瑰逢春,逢春在它天生一副无比华贵的外形。我们没有必要避俗,颜值确实应该是此花首先被人们重视的缘由。一眼望去,有的形态绚丽多姿,有的色泽鲜艳多彩,更有的香气芬芳馥郁,谁能禁得住这般诱惑?别的不说,仅从其花色来看,竟然可以分作 7 个大类:红玫瑰、黄玫瑰、紫玫瑰、白玫瑰、黑玫瑰、粉红玫瑰、蓝玫瑰。如果从玫瑰花的大小来看,又可以分为 4 大类:大轮种、中轮种、小轮种、蔓性种。如果依据玫瑰花的花形分类,那竟然是 10 大类:平开形、开杯形、深杯形、丛生、四分丛生、单瓣、半重瓣、剑瓣、半剑瓣、单瓣环抱。还可以按照玫瑰树形分为 7 大类:中型花、大轮花、迷你玫瑰、蔓性玫瑰、半蔓性玫瑰、现代灌木玫瑰、英国玫瑰。放眼望去,那真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光彩夺目。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都曾十分动情地说:“我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在玫瑰花盛开的季节死去。”

玫瑰逢春,更逢春在它拥有极为丰富的内涵。玫瑰以其香气浓郁丰满而自成风格,它不仅外形艳丽,而且内涵丰富。玫瑰花既是优质的美化、绿化环境的观赏资源,又是珍贵中药材和香料工业的重要原料。玫瑰花被遍布世界的人们所广泛喜爱,其被广泛使用于食品、医药、美容、绿化等众多领域。玫瑰含有众多的有效成分,其有效成分的提取起源于古代,最初是为了获得草药医治各种疾病。开始是用水浸渍鲜花,以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到了今天,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手段进行分析,其所含化学成分竟然有 300 种之多。其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丰富的蛋白质、槲皮苷、脂肪、挥发油、鞣质、维生素、色素、黄酮等,其中蛋白质含量约 8.5%,脂肪约 4.7%,可溶性糖约 1.2%。而其比黄金还要贵重很多倍的挥发油,又富含着很多种珍贵成分:芳樟醇、芳樟醇甲酸酯、 β -香茅醇、香茅醇甲酸酯、香茅醇乙酸酯、牻牛儿醇、牻牛儿酸甲酸酯、牻牛儿酸乙酸酯、橙花醇、反式 β -罗勒烯、苯甲醇、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脂等。

玫瑰逢春,逢春的强力则是在它原生不择环境、不弃贫瘠,后生诞生华贵而博得众爱的旺盛生命力、变革力。玫瑰花原产于我国。玫瑰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是多年生灌木。据古生物工作者鉴定:早在一两千万年前,山旺蔷薇就在中国山东临朐县繁衍生长。它的自然分布区域很广:西自甘肃,东至日本,北经北海道,再到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南部等。玫瑰的原生种类不多,大约有 150 种,但是经过杂交育种,至今正式登录的已超过 15000 种。玫瑰是我国传统的园林植物,其已有 5000 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早在秦汉时代就已引入宫苑栽植。玫瑰虽原产于东方,主要出现于温带,但现在已几乎遍布全世界。经人工精心培育后,其生产周期延长,扦插苗一次定植可采收 2 ~ 3 年,嫁接苗可采收 5 ~ 6 年。由于连续的自然变异,现在这一属植物十分丰富、复杂,以致成为植物学分类最感困难的一个属。通俗意义中的“玫瑰”已成为多种蔷薇属植物的通称。这一属包括多少原种,各专家学者的意见也不一致。在欧美诸语言中,蔷薇、玫瑰、月季都是使用同一个词,如英语是 rose,德语是 die Rose。玫瑰生命力的诸多强势因素,使它成为英国、美国、保加利亚、西班牙、卢森堡等国家的国花。

玫瑰逢春,逢春在它能够上升到文化层面,升华为玫瑰文化,以它无比高大上的气质以及这种气质与人的崇高追求的密切契合而为人们带来圣洁的精神寄托、高雅的愿景展示。这恰如法国诗人拉马丁在《蝴蝶》中所作的感人肺腑的抒情:“生同春光,死如玫瑰。”

神奇的玫瑰,它是人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花卉。玫瑰的花蕾之形,类似心脏。手捧玫瑰,恰如怀抱着牵动灵魂的心脏,令人心潮澎湃。玫瑰的香气沁人肺腑,使人倍感愉悦,充满美好的想象。玫瑰美丽、芳香,手感柔滑细腻。玫瑰,它既雍容华贵,又灵动可人;既娇小柔软,又坚韧顽强。玫瑰的这些特点,恰好与人类生命的悲喜紧密相连:爱情、友谊、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死亡,直至极乐世界。玫瑰既高贵庄严,又艳情诱惑,没有哪一种花卉能像玫瑰一样使人类无限钟情。

由玫瑰而产生拥有的如此丰富内涵的“玫瑰文化”,究其宗旨,是要给人们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希望和追求。虽然“玫瑰文化”不是主流文化,但它能够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从而既滋养出人们良好的体格、肌肤,又为新的文化体系的创建形成良好的氛围和添加丰富的内容。“玫瑰文化”能够亲切舒缓地打开人们面对阳光的心灵之门,“玫瑰文化”的概念会渐渐深入人心,这就必然会催化灵魂净化,推进精神生活升华到崇高的境界。这恰恰是给当今社会道德沦丧者的一方解剂,是给某些“礼崩乐坏”世界的一剂良药。

玫瑰,因其名贵,它才成了当今世界医药养生、美容养颜、绿化美化城市乃至奉为国花的首选;玫瑰,因其高雅,它才成了如今遍及全世界的爱情的代名词、同义语。然而,从医药来说,良药苦口;从爱情来说,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似乎恰恰为此,玫瑰竟然十分神奇而又恰到好处地带刺。这正如中国名著《红楼梦》喜欢用花来比喻美人,如林黛玉是芙蓉花,薛宝钗是牡丹花,王熙凤是罂粟花等。而以玫瑰花所人物化的,是一名叫贾探春的女子。探春貌美质华,然而却不入流俗,正可谓是“带刺的玫瑰”。而这难道不正好是给无论是感性的爱美乃至爱情,还是理性的食用、医用、养颜乃至爱国,都在地老天荒的感性基础上,又增添了同等分量的之所谓洪荒之力的理性吗?而这,就是本书。

它是炙热的,尽管玫瑰带刺;它又是冷艳的,尽管玫瑰时尚。这,就是本书,它既富含炙热,如正在熊熊燃烧的爱情的感性之火;它又内蕴深邃,迸发出如苍穹繁星般的科学理性之光。此刻,耳边突然响起宋朝诗人徐积咏唱玫瑰:“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常借日边红……”。

王效昭
2017年2月 QAKLmklp+4gWsThL1iP9XNTigEHrrCdaDMd9TfngJhD7C2LtYUCVGewQgBuuieq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