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南通各地域蓝印花布

一、海安蓝印花布

海安历史源远流长,是南通最古老的县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县中西部已经成陆,海安县沙岗乡青墩村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展现了当时的社会场景,青墩聚居活动、刀耕火种、繁衍生息。1973~1978年海安境内西部(原沙岗公社青墩大队)青墩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陶纺轮、鹿角纺轮,表明了古代青墩人民非凡的创造力以及这片土地悠久的织造传统。海安置县于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置海陵郡(今泰州市)共领五县,其中宁海县即今海安。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海陵县东境分出置海安县,海安县是南通地区最早引入移民入住的地域。

海安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海安花鼓”“苍龙舞”呈现海安人奔放热烈的豪情,多部文艺作品夺得国家级、省级荣誉。海安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龙舞)之乡”。海安是全国著名的“茧丝绸之乡”,拥有中国最大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蚕茧产量连续24年居江苏省之冠,连续3年位居全国县级之首。海安生产的手工钩针衣闻名世界,形成织造、印染、成衣“一条龙”的生产线。海安曾发现过一条清末民初时期的扎染腰裙,腰裙的图案简约粗放,印证了清末民初时海安对于扎染技艺和扎染制品的传承。可见,海安地区传统印染技艺有着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

海安“染坊”的从业者,据原曲塘镇花庄乡文化站站长章仕虎回忆,位于曲塘河南原花庄小集镇上的“华色染坊”就从事蓝印花布的印染,在附近一所小学东侧的天井里能经常看到晾晒着的蓝印花布。“华色染坊”的业主名叫胡连生,祖上是苏州移民。1956年公私合营后,染坊被兼并至合作社。

82岁的张德骥老人曾经是棉布店的职员,他记得原海安中坝后街曾开设过“蔡家染坊”,染坊是蔡家兄弟二人共同经营的,兄名蔡良洪,弟名蔡良渠,人称“蔡三儿”“蔡四儿”。祖上从苏南逃难来到如皋,已经好几代人氏了,印染的手艺都是家传的,后来分家时他们来到海安操守印染旧业。蔡家染坊当时在海安有着较大的影响,高高挂晒的蓝印花布几里外就能看到,染坊的染色质量好,色牢度高是蔡家染坊的生存之本。

据海安民俗专家罗启曾老人回忆,他祖籍苏州阊门外,幼时,日寇侵华,战祸延及故乡曲塘,他跟随父母避难,去了住在乡间的外婆家,在外婆的卧室里见到了蓝印花布蚊帐、门帘等。蚊帐的花纹是由花卉组成的纹样,门帘的纹样是红梅和绿竹。罗启曾老人现在回想起来,蓝印花布梅竹的纹样很可能是反映外婆家“喜见红梅多结籽,笑看绿竹又生枝”房门对联的寓意。在20世纪40年代,只有在乡间才能看到蓝印花布了。据罗启曾老人调研,明代中期海安的蓝印花布就在民间流传,其印染工艺可能早于南三县。

二、如皋蓝印花布

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与苏州的张家港市隔江相望。据明清时期的《如皋县志》记载: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公元605年改为江都郡)。唐朝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泰州。北宋初期,如皋县隶属于淮南东路泰州军。元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路泰州府。明代,如皋县属于扬州府泰州。到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如皋县隶属于通州(南通古称)。

如皋现存大量独特卓异的人文景观,如隋代建筑定慧寺,山门北向,曲水环寺,群楼抱殿,为中华寺庙一绝;明代建筑大成殿为国内罕见的全楠木结构;清代建筑水绘园是海内徽派园林孤本,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皋汇集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古城如皋内外城河外圆内方,形如古钱,自古以来就是货物集散、商贾云集的生财之地。如皋白蒲曾为土布大市场,南来北往的土布商在此挑布选纱,布庄一度达十余家。据记载,明代时如皋就出产优质的靛蓝,并作为贡品上缴朝廷。土布业的繁荣及靛蓝业的发展促进了如皋蓝印花布的传播。

据当地的民俗专家范国华在丁埝、白蒲、林梓一线调查,丁埝的许家染坊,白蒲的毛义泰、唐永源染坊,林梓的吴永昌(店号)、王永盛(店号)、周辅仁染坊都比较出名,主要印染蓝印花布和青布,当时印染的纹样包括“凤戏牡丹”“麒麟送子”“和合二仙”“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同时也染纱,所染的纱用于土机织条子布、格子布等。以林梓的三家染坊为例,东至石甸、双甸、汤家园,西至西马塘、下驾园,人们都乐意到林梓染纱染布,由于所染的青布、花布色牢度高,至今在当地乡间仍有家用“拓印花布”包袱皮。在林梓的染坊中,吴家染坊实力最雄厚,直至1957年合作化时仍为当地染坊之最。1957年三家染坊组成“洗染业合作商店”,1963年并入百货合作商店。当时直接从事印染的有周辅仁(已故,100多岁)、王元祥(永盛店主,106岁,已故44年)、蔡守安(王家伙计,85岁,健在)三人,吴锦奎(永昌店主,109岁,已故11年)负责店内经营。当时印染用的主要原料有自制土靛,还有从英国进口的快靛、硫化碱、糯米合缸糟、黄豆粉、石灰、油纸花版等。起初是常温缸染,后来随着化学染料进入市场,也用锅蒸煮染色。

三、如东蓝印花布

如东濒临黄海,南部与通州为邻,西部与如皋接壤,西北与海安毗连。如东县,古为海中沙洲,历经沧海桑田,演变至今。在东晋年间,沙洲终于汇入大陆。西汉时,吴王刘濞领三郡五十城(如东在其境内),“东煮海水为盐”,开淮区煎盐的先河,于是如东便有了第一批“盐丁”。三国时期,战祸频仍,北方人为避乱向南迁徙,其中不少人来到如东。如东掘港遂成扬州门户,海防要塞。外来人口及军士的增加,使得如东市井繁荣,商业兴旺。浙商纷至沓来,在市场独领风骚,形成流派。明朝中期以后如东商贾云集,民间家庭染织业随之兴旺,染坊不断增多。

随着外来者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加上当地鱼盐之利,如东的经济不断崛起,后来又成为海防口岸。农业上,如东曾三度突破皮棉总产百万担大关,印染业也得到大力发展,蓝印花布、民间彩印流传各个乡镇,当时最具代表性的蓝印花布纹样有“梅兰竹菊”“吉庆有余”“金玉满堂”等,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深受百姓的欢迎。

如东蓝印花布最初是由海门人传入并发展起来的,主要集中在大豫、兵房、丁店、东凌一带。20世纪70年代以前不少人家都有小织机,自己纺织土布,几乎家家户户都穿着土布衣。

比较有名的染坊是大豫镇的徐记染坊,主要承接染纱和印制蓝印花布,在大豫、兵房一带有很大的影响。染坊的创办人是徐嘉宾,师承他的大伯父。后进行公司合营,成立了如东县兵房印染厂,还来料加工蓝印花布被面等,主要纹样是结婚用的“麒麟送子”“松鼠葡萄”等。

掘港镇比较有名的染坊有老字号樊源隆染坊,同时也开设了开泰永绸缎店,创始人是樊筱斋。还有一家比较有名的染坊是朱家染坊,也叫朱万金染坊,创始人是朱万金,继承人是朱晴波。这两家染坊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在从事蓝印花布业务。另外掘港还有德昌祥绸布店,创办人是李养庭,继承人是李达泉、李厚清。

岔河镇比较有名的是姜义兴、丁德全、徐鸿昌布店,徐鸿昌还兼营颜料。

丰利比较有名的是季信源棉布店,创办人是季海峤,继承人是季兰锴,后续继承人是季少兰,主要买卖洋布、代销土布及部分蓝印花布。

79岁高龄的李丰茵回忆,她的祖父是浙江绍兴人,是在张謇开发如东“华丰垦殖”时移民而来的。她幼年时代,从头上戴的头巾到身上穿的衣服、裙子,“一色蓝底白花”,“ 那时棉布是自纺自织的,印花是印花担上门印染的”。

四、海门蓝印花布

海门的成陆也是由于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沙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至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明代中叶起至清代末,海门屡遭风潮侵害,大片土地坍没,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海门县被逼撤销。后来,海门又出现大片新土,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复建海门县,大批崇明及江南句容农民纷至沓来,围垦造田。

海门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土地肥沃,有利于多种杂粮旱谷和棉花等作物生长。当地盛产元麦、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盛产的棉花、大豆等为蓝印花布印染工艺提供了制作来源。

海门设县初期,居民多以煮盐为业,经济文化并不发达。明代起文化活动开始兴盛,民间印染业随着纺织业的兴起不断得到发展,民间的祭神活动已成习俗,戏曲活动也开始出现,文风渐兴。由于土地涨坍不定,文化也随之兴衰。清代中叶以后,海门文化受江南吴文化的影响而迅速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海门民间文化传统底蕴深厚,从江南传入的吴歌逐步演变为具有海门地方特色的海门山歌,民间舞蹈也丰富多彩,如跳财神、跑五方、跳判等。清末,海门诞生了第一个京剧戏班——张洪福班,评弹演唱遍于城乡。海门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民间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明清以来纺织印染业的兴盛,促进了土纺土织的家庭纺织品持续发展,至今海门叠石桥已成为全国家用纺织品系列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场所。

海门的纺织业较为发达,《海门厅图志》记载:“明正七年(1512年),因堤岸坍削,北迁馀中场。”至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1545年),因水患,“更北徙至金沙场”。海门土地越来越少,但人口密度却增大了,因而百姓更趋重于手工副业的生产,当时赖以生存的就是纺织业了。乾隆甲戊(1754年)州志所载:“海门人民虽在播迁转徙之余,尚能自食其力,家有机杼,户多篝火,一手所制,若布、若带、若悦巾,易粟足活三口,三人事事,则八日无虞”,更足以说明了海门棉织品生产的种类之丰富,且形式多样,以招揽更多的客商收购土布,也体现了海门人勤劳、善于开拓的精神。

海门属于移民地区,各种民间工艺在此集聚。明末清初时,蓝印花布在海门民间普遍流行,当地妇女戴蓝印花布头巾,腰围老蓝布长裙,姑娘陪嫁时都要陪嫁上蓝印花布被面、包袱布,其图案造型多样,如“喜鹊登梅”“鸳鸯戏水”“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等,寓意生活和和美美、幸福如意,蓝印花布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颇受大众喜爱。

在当时海门各乡镇均有染坊制作生产蓝印花布,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染坊在三阳、万年、麒麟、三星、余东、包场,染坊为百姓加工老蓝布、蓝印花布等,染坊业一度成为海门地方的兴旺产业。随着“洋布”、化学染料的传入,色彩丰富的纸版漏印彩印花布在20世纪40年代应运而生。60~70年代时,海门彩印花布的使用处于鼎盛时期,而蓝印花布的应用则日渐稀少,开始冲击染坊业的发展。后又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对生活品的需求不断提升,手工印制的彩印花布也因市场逐渐萎缩,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曾经遍布海门各乡镇的染坊在20世纪90年代初相继关闭,印染工具也被束之高阁,甚至废弃遗失,艺人们纷纷改行从事其他行业,加之一些老艺人相继过世,海门蓝印花布民间艺人正逐渐减少,海门蓝印花布工艺正濒临消亡。

五、通州蓝印花布

通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土地平坦,耕层深厚,适耕性强。通州境域,初为江海域中的沙洲,南北朝中期出水,南北朝后期有人定居,初以煮盐为业。随着通州海岸线渐向外延伸,留下了大片宜于开垦的沙地,经过祖辈的开垦种植,通州成为著名的产棉区,随着植棉业的推广与发展,农村家庭手工纺织业逐步兴起。除了盐、渔之利外,纺织业不断发展,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清代,通州农村植棉业更为普遍,棉花产量提高,家庭棉纺织兴旺,而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土布质量渐高、产量日增,通州因此被誉为“土布之乡”。

通州二甲镇的染坊业是随着土布业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要数海门余东人曹氏开设于清道光年间的“曹裕兴”染坊,至今已有170余年历史,染坊有大小染缸52个,染布架2个,踹布石1个,常年雇用工人20多名。所染品种有老蓝花布、月白布、青布、黑布等,染坊所用的原料蓝靛大部分是从如皋、潥水购进的,生意兴隆时,一次可以购进20船。到了民国初年,“曹裕兴”染坊的生意兴隆,每天染五六缸布,出布200米左右,经营范围方圆二三十里,有“裕国财源通中华,兴隆事业达华洋”之誉,其生产规模在当地很大。该染坊兴旺时,还在余西开设了一个分店,经营印染业务。

民国年间,二甲镇及附近一带发展染坊近20余家,“复茂”“鸿裕”“红和”“德和”“孙鼎丰”等染坊都有一定的规模。在这些染坊中,出现了不少经验丰富的看缸师傅和刻版艺人,保持了传统的蓝印花布制作工艺,所印染的蓝印花布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其中比较有名气的是周锡广,他是忠义乡(现属三余镇)人,1929年在二甲镇开设了“仁和”染坊,用传统靛蓝染色方式印染蓝印花布及其他土布。

据通州地区的薛黛邦叙述,他的祖父、父亲曾长期在通州袁灶经营染坊。早在太平天国战乱时,祖父全家从溧水迁移到通州袁灶,买下东街房屋,开办小镇第一家染坊“涌森染坊”。后来在离家四五户的南侧,又开了“孙鼎丰”染坊。群众为了便于辨认,常称他家为老染布店。那时,“织土布,染青布,做衣裳”,是不少农家的传统副业,百姓都穿土布制成的服饰。

薛黛邦回忆说,当时的印染工艺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当顾客将窄幅“尺一五”白土布送上柜台,家人丈量长度后,用淡褐色“土笔”在布上注明姓名、尺寸、所染颜色,再转录账簿。然后把土布一角蘸水,手握圆柱形、表面粗糙的专用石头,多次摩擦直到布角光滑,以便于晾干后用毛笔抄写数据。然后再卷紧布角,用“关草”扎牢,“关草”就像编织草席的干草,有韧性,不易折断。白土布染色前需用清水洗涤除浆,然后将布投入由蓝靛和适量老白酒、石灰水的混合染液中浸泡。工人用竹竿多次撬捣,以利染料渗透到布内,技术熟练者,可获“撬缸师傅”职称。而后再将染布放到“标篮”里,“标篮”呈圆盘形,是由较阔的竹片编成深达半缸、洞眼较大的容器,上有翻边,可固定在缸上。这样方便工人双手翻动染布,细致操作,均匀染色。中老年人喜欢深似藏青色的“老蓝布”,总共浸染时间不少于24小时;年轻人最爱较淡的“月白布”,浸染时间较短。工场里的八个特大染缸对称排列,用青砖砌成方形整体,行话“一组八缸一颗印”。缸上有两块组合式带提把的木盖,缸的前下方呈灶膛样结构,天寒地冻时合上缸盖,缸下加煨木屑、砻糠等燃料,升高缸内染料温度方能染色。染好后的布晒干后去除“关草”,布角黑字清晰可辨,确保不出差错地将布归至原主。布染好后,若是蓝印花布则需要刮灰,若是染纯蓝布,就可以直接晾晒了。在天井里有高耸天空的四根木柱,其上安装多根横木,专供晾晒湿布。操作时两人协作,一人左手持布,右手抛起湿布一头,一人用长竹竿挑起布头,拨弄到木架横木上,长布悬空下垂容易晒干。晒干后,需将布匹经元宝石碾压除皱。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外来染料的发展,薛黛邦还记得红、绿、黄、灰、黑等颜色粉末状化学染料逐渐代替了植物染料靛蓝,只要适量投入大铁锅里的沸水中,再放入白布,用竹竿经常翻动,煮沸约1小时,染色即完成。虽然染色的效率提高了,但丢失了手工植物染色的传统文化积淀。

通州市二甲印染厂成立于1954年4月,是南通县第一家国营染布厂。1954年,南通县人民政府将“鸿裕染坊”,改造并成立了“二甲印染坊”。由刘仲康﹑龚明担任主要负责人。当时鸿裕染坊的大部分工人也转入二甲印染坊工作,主要技术工人有刘仲康﹑卞进凯﹑曹金琪等人。主要经营范围是印染各种土布﹑床单﹑被面﹑色纱﹑靛青蓝布等。当时染坊正式职工有7人,其余为编外员工。

1956年,在社会主义对私改造运动中,南通县余西区范围内九家私营染坊经评估改造与二甲印染坊合并。这九家私营染坊为曹裕兴﹑仁和﹑德和﹑裕和﹑裕通﹑冯义成﹑王复兴﹑陆永兴﹑孙琪富。公私合营后企业称为“地方国营南通县二甲印染厂”。工厂有职工30名,周雪斌﹑周雪广等民间艺人也是这一时期进入工厂的,而此前周雪斌挑印花担走村进户为农户印被面﹑台布等,周雪广则从事小青缸靛青染色。工厂生产的蓝印花布﹑彩色床单﹑台布﹑帐檐﹑蓝布等畅销国内。

1960年,南通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南通县二甲印染厂改名为“南通县二甲染织厂” ,工厂由南通县商业局划给工业局领导。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蓝印花布获得日本等商家的好评。1962年,全厂大部分工人下放,职工人数仅有20余人。工厂隶属关系又由工业局移交给南通县商业局。南通县商业局把二甲染织厂又划给南通县二甲供销社,企业改名为“南通县二甲供销社印染门市部”,刘仲康同志为负责人。1963~1972年间,工厂一直是代农加工,职工有30多人,产品品种有小青缸蓝印花布﹑手工网印布﹑手工染纱等。1973年,在上海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的支持下,蓝印花布首次出口日本。之后,蓝印花布年产量成倍增加。印染技术不断提高,花色品种丰富多彩。由传统尺一五蓝印花布发展到宽幅双面花布印染,由初级产品花布发展到台布﹑沙发套﹑门帘﹑壁挂﹑玩具﹑服装﹑鞋帽等。1978年以后,由于蓝印花布产品质量稳定,出口一直享受免检待遇。

1980年10月,该厂蓝印花布荣获江苏省著名商品,被评为江苏省优质名牌。“蓝麒麟”牌蓝印花布及制品又两次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品百花奖。2001年10月,国营通州二甲印染厂改制成功,成立了通州市二甲印染厂有限公司。

通州市二甲印染厂有限公司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不断壮大,印染机械化程度也随之不断提高,设备不断更新,用现代化的印染方式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来支撑传统手工印染。

六、启东蓝印花布

启东滨江沿海,物源丰富,历史上曾有“粮棉故里,东疆乐土”之称,故谓“启吾东疆”而得名,是南通地区最“年轻”的沙地。滚滚长江从上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到喇叭形的宽阔江口沉积下来,年复一年,就逐渐形成了一块又一块的沙洲;18世纪中期起,在崇明岛北、海门东长江口,陆续出现二三十块沙洲;沙洲与沙洲、沙洲与大陆相连,大陆不断向外延伸,就逐渐形成广袤肥沃的沙地,崇明、海门等地农民陆续到此开发。至20世纪初,原崇明外沙部分(今启东南部)已全部成陆,面积达650平方千米,人口近30万,市镇40余处,经济规模也超过崇明内沙,特别是棉花种植闻名遐迩,有“力韧丝长,冠绝五洲”的美称。

启东历史上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南部为新出现的沙地,只有约120年的历史,史称“外沙”,1928年设县分治前隶属崇明县;中部地区为“下沙”,在1941年前隶属海门;北部吕四一带称为“北沙”,成陆时间最长,有千余年的历史,在宋、元、明、清时归属海门。到了清末民初,启东地区的自然优势不断显现,经济、文化日益发展,人口迁徙更趋频繁,启东居民逐渐由少到多,趋向稳定增长。一些从事旱烟业的宁波、绍兴商人和从事典当、衣庄的安徽商人,也纷纷来到启东定居生活。启东逐渐人丁兴旺,各行各业在沙地上逐渐得到了发展,至今,启东因盛产棉花,还保留有很多棉纺织厂,纺织业仍十分发达。

启东原北沙成陆时间最长,明末清初时,染坊已遍布当地各处。随着外沙不断成陆,江南移民把刻版漏浆防染的蓝印花布工艺带入启东地区,开设了染坊,养家度日。全县最早开染坊的集镇有东昌镇、富新镇、南阳村、海复镇、吕四镇、江夏村等。

1930年全县有83爿染坊,每条镇上有2~3爿店。印染品种有老蓝、靛青、月白、元色、蓝印花布、双色和三色花布等。为了使所染的布平整,先用元宝形踩石(又称划石)把布碾平后,再进行印染。

1934年,启东汇龙镇有爿“中央染坊”,用铅版、纸版刻花后刷上颜料印花,即彩印花布的工艺。这种印制方法与蓝印花布工艺相比,较为便捷,且花纹色彩丰富,逐渐受到百姓喜爱,以后各染坊都相继按照“中央染坊”的方法印制一部分彩印花布。

启东印染业在革命战争中曾起到重要的作用。1940年夏,北新镇“张大店”染坊等为抗战部队印灰布50匹,用作军用品;1942年吕四镇染坊老板吴功仁曾替新四军印染灰布1340匹,用于为新四军制衣服。

1954年启东工艺品印染厂成立,是在启东汇龙镇综合社染布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启东县汇龙镇周边的德昇和染坊、中央染坊、朱万丰染坊、同兴染坊、王裕丰染坊等八家老字号染坊合作成立,染布店是全县最大的染布加工企业,主要承接群众来料印花染色,大多是染彩色被面、包袱布、花布面料等,加工染纱也是主要生意之一,人们把各色纱纺织成各种色织布,做服装和被子的夹里。

20世纪60年代末,印染厂改名为启东县卫东印染厂。为响应国家“挖掘传统产品,争取出口创汇”的号召,时任印染厂的革委会主任高德林把当地传统手工蓝印花布经上海送到了广交会上,并由上海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和南通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统一参加交易会,接受订单并生产蓝印花布出口,随着出口订货逐年增加,蓝印花布印染人员由起初1人刻花版、2人刮浆、1人染色、兼1人刮白,1978年发展至6人退浆清洗、4人刻花版、2人裱纸版上油、16人刮浆、8人染色、2人刮白、3人包装、2人供销,加上民间彩印人员14人,尼龙、羊毛衫等化工染色人员8人,当年共生产传统蓝印花布小布2万多匹,群众来料加工近9000多件,染纱5000多千克,成为全县出口创汇大户。直至21世纪初,外销销售量逐年下滑,2009年的订货量已不足当年的2%,内销市场特别是各旅游景点的蓝印花布鱼目混珠,机印、丝网印、半自动和现代蓝印花布扰乱了传统蓝印花布的传承和发展,使传统蓝印花布内外销市场不断萎缩。

1977年在日本人久保麻纱的带领下,日本的摄影师来到启东工艺品印染厂(①),拍摄了整套工艺流程图片,并作为明信片在日本发行(②~⑥)。

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1998年前后,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启东地区的印染厂由私人染坊合并成为公私合营的集体综合企业,再同日商合资把集体印染厂改制为股份企业,印染厂从私人作坊重新回到私人经营的管理体制,但由于机印花布冲击手工印染行业,外贸和订货数量已逐步减少,国内销售量也是逐年下降。目前,曾经兴盛的蓝印花布、民间彩印和浇花布的生产都面临濒危境地,厂房大多出租给其他厂家。传统印染的生产已停业,蓝印花布技艺人员大多也已改行,部分人员转至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工作,启东蓝印花布的生产和传承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KEJDTMFDZKnescELWx7yXHHFtKgtvXtEoyxjrCx9Ac6NV0FZbOFxL46QXTtWNP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