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做得大小和发展得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念。对于牛场的防疫保健也是如此。有的牛场疾病很少,兽医天天闲得没有事做。药没多用,活没多干,钱没少赚;而有的牛场天天治病,兽医总是忙得治不过来。药没少买,牛没少病,死淘没少,劲没少费,就是钱没多赚,甚至还赔钱。区别何在?不同的理念。
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防重于治,平安无事;治重于防,买空药房。倡导“防病不见病,见病不治病”的理念,可以贯彻健康养殖的精神,饲养健康牛群,提供绿色产品,保障人、牛安全。实现“防病不见病,见病不治病”的理念,应该从饲养管理入手,从重点疫病防控着眼,做好各项工作。
1.饲养健康牛群
基础群的健康状况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如果基础打不好,后患无穷。一般而言,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从外地引牛。引牛前必须对提供牛的牛场进行周密的调查,对引进牛进行检疫。
2.提供良好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保持牛体健康至关重要。比如在牛场建筑设计和布局方面应科学合理,净道和污道不可混用和交叉,周围没有污染源;常年保持牛舍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整齐,创造园林式的生态环境。运动场无石头、硬块及积水,每天清扫牛舍、牛圈、牛床、牛槽;粪便、污物及时清除出场,进行堆积发酵处理。禁止在牛舍及其周围堆放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病牛尸体及污水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胎衣深埋。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及消灭蚊蝇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如架设防风墙,牛床与运动场内铺设褥草等。牛场内设专用病牛隔离舍和粪便处理场所,配套相应设施。避免噪声、其他动物的闯入和无关人员进入牛场。
3.提供安全饲料,防止病从口入
有一个适宜的饲养标准;根据当地饲料资源,经过反复筛选,确定最佳的全混合日粮(TMR)。严把饲料原料质量关,特别是防止购入发霉饲料,控制有毒性饲料用量(如棉籽饼类),避免使用有害饲料(如生豆粕),禁止饲喂有毒饲草等;防止饲料在加工、晾晒、保存、运输和饲喂过程中发生营养的破坏和质量的变化,如日光暴晒造成维生素的破坏、贮存时间过长使营养流失、遭受风吹雨淋发生霉烂变质、被粪便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等。不要在被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地区放牧饮水。除饲料的安全外,还要注意饮水的安全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程序
根据牛的生物学特性和本场实际情况,以牛为本,人员主动适应牛,合理安排饲养和管理程序,并形成固定模式,使饲养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5.主动淘汰危险牛
原则上讲,牛场不治病(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有了患病的个体牛可立即淘汰。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淘汰1只危险牛(患有传染病的牛)远比治疗这只牛的意义大得多。
1.定期检疫
除了对新引进的牛要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外,牛群也应有重点地定期检疫。由国内异地引进的牛,要按规定对结核病、布鲁氏菌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白血病等进行检疫。从国外引进的牛,除了按进口检疫程度检疫外,还应对白血病、传染性鼻气管炎、黏膜病、副结核病、蓝舌病等复查一次。引进牛在到达调入地后,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进行隔离观察饲养14d,确定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同时还应配合畜牧兽医行政部门定期检疫、检测口蹄疫、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出现疫情时,应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
2.计划免疫
有计划地对健康牛群进行免疫接种,严格执行养殖场的牛群免疫程序,建立有效的疫病预防体系。根据每个牛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免疫对象和制定免疫程序。牛场规模不同,饲养环境不同,防疫的项目也不一样(具体见本章下节的免疫接种)。
3.定期消毒
消毒是综合防控措施中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彻底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的发生和蔓延。牛场要建立严格的定期消毒制度。场区及生产区入口设立消毒池,所有车辆需经消毒后方可进入;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牛舍要更衣、紫外线消毒;牛舍、料槽、水槽等每周消毒一次,产房每次使用前清洗、消毒;传染病扑灭后及疫区(点)解除封锁前,必须进行一次终末大消毒;成牛售出及犊牛转群后,牛舍及用具彻底消毒,空闲14d后才能再次使用。及时清理垫料和粪便,采用堆积发酵法杀灭病菌和虫卵;消灭蚊蝇滋生地,杀虫,灭鼠,消灭疫病的传播媒介;消毒时,先将牛舍、用具及运动场内的粪尿污物清扫干净,或铲除表层土壤,再用消毒药物喷洒、熏蒸或火焰喷射彻底消毒;消毒药可选用新配制的10%~20%石灰乳、2%~5%氢氧化钠溶液、0.2%~0.5%过氧乙酸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10%~20%漂白粉混悬液等。
4.药物预防
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预防是搞好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特别是在某些疫病的流行季节到来之前或流行初期,选用高效、安全、廉价的药物,添加在饲料中或饮水中服用,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对全群进行有效地预防。药物预防应注意药物的选择和用药程序。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最好做药敏试验,当使用某种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应及时更换药物或采取其他方案。用药要科学,按疗程进行,既不可盲目大量用药,也不可长期用药和时间过短。每次用药都要有详细的记录登记,如记载药物名称、批号、剂量、方法、疗程。观察效果,对出现的异常现象和处理结果更应如实记录。
5.定期驱虫
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全牛群的驱虫,通常结合转群、转饲或转场实施。犊牛在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1次。驱虫前应做粪便虫卵检查,弄清牛群内寄生虫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或者根据当地寄生虫病发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驱虫药。
6.隔离和尸体处理
在发生传染病时,对牛群体实行隔离措施和科学处理尸体。
(1)隔离 在发生传染病时实施的隔离,是指将病牛和可疑感染牛控制在与其他假定健康牛相对地隔绝、利于防疫和管理的环境中,进行单独饲养、治疗、防疫处理的方法。这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而常用措施。另一种隔离是指正常情况下对新引进牛的隔离。隔离病牛防止牛群继续受到传染,以便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加以就地扑灭。在发生传染病时,要立即仔细检查所有的牛,根据牛的健康程度不同,可分为病牛、可疑感染牛和假定健康牛三类,以便区别对待。
① 病牛 症状明显的牛,单独或集中饲养在偏僻、易于消毒的地方;病牛数目较多,可集中隔离在原来的牛舍里。特别注意严密消毒,加强卫生,专人饲养,加强护理、观察和治疗,其他任何人员不得进入病牛舍。要固定所用的工具,注意对场所、用具的消毒,出入口设有消毒池,进出人员必须经过消毒后,方可出入隔离场所。粪便无害化处理,其他闲杂人员和动物避免接近。如经查明场内只有极少数的牛患病,为了迅速扑灭疫病并节约人力和物力,可以扑杀病牛。或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牛,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密处理。隔离观察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该种传染病患病动物带菌(毒)、排菌(毒)的时间长短而定。
② 可疑感染牛 是指未发现任何症状,但与病牛及其污染的环境有过明显接触的牛,如同群、同圈、同槽、同牧、同一运动场,使用共同的水源、用具等。可疑感染牛有可能处在潜伏期,并有排菌、排毒的危险。对可疑感染牛应在消毒后另选地方将其隔离、看管,限制其活动,详加观察,出现症状的则按病牛处理。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治疗。隔离观察时间的长短,根据该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而定,经一定时间不发病者,可取消其限制。
③ 假定健康牛。无任何症状,一切正常,要将这些牛与上述两类牛严格隔离饲养,加强防疫消毒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做好紧急预防接种工作。同时,仔细观察,一旦发现病牛,要及时消毒、隔离。
此外,对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牛笼舍和粪便等进行严格消毒。妥善处理好尸体。做好杀虫、灭鼠、灭蚊蝇等工作。在整个隔离期间,禁止由场内运出和向场内运进牛、饲料、养牛的用具,禁止场内牛迁移,禁止其他畜牧场、饲料间的工作人员来往以及场外人员来牛场参观。当传染病扑灭后,经过2周不再发现病牛时,经彻底的大消毒才可以解除隔离。
(2)尸体处理 牛尸体可采用焚烧法和深埋法进行处理。
① 焚烧法 一种传统的处理方式,是杀灭病原最可靠的方法。可用专用的焚尸炉焚烧牛尸体,也可利用供热的锅炉焚烧。但近年来,许多地区制定了防止大气污染条例,限制焚烧炉的使用。
② 深埋法 一种简单的处理方法,费用低且不易产生气味,但埋尸坑易成为病原的贮藏地,并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因此必须按要求深埋,而且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7.抗病力育种
将抗病力作为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从根本上解决牛对某些疾病的抗性问题,是今后育种的方向和重点。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是在发病的牛群体中选择不发病的个体作为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