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牛瘟

牛瘟又名烂肠瘟,胆胀瘟,是由牛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体温升高,病程短,黏膜特别是消化道黏膜发炎、出血、糜烂和坏死。牛瘟病毒是一种具感染性的牛瘟病毒,会引起牛瘟。这种病毒性疾病主要传染于水牛之间,但其他野生品种也有致病的记录。症状是牛发生高热、口部溃烂、腹泻、淋巴坏死,有很高的致死率。病毒比较脆弱,干燥暴晒易灭活病毒,但在湿冷或冷冻的组织中可存活很长时间。56℃经60分钟或60℃经30分钟能被灭活,但少数病毒能抵抗。在pH4.0~10.0稳定。对脂溶剂敏感。对多数普通消毒剂如石炭酸、甲酚、氢氧化钠敏感。

一、症状

牛瘟的潜伏期视牛的品种、感染途经、病毒毒株的致病力和感染量以及动物的健康状况和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而有差异。人工感染(皮下注射血毒)时潜伏期一般为2~3日,自然感染一般认为3~9日,特殊情况下(如弱毒株感染)可延长到17日。

牛瘟的潜伏期为2周左右。新疫区与老疫区病牛的表现稍有差异,前者多表现为典型性,后者则以非典型性为主。

1.典型性

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超过40℃,稽留3~5日,随后体温下降,死前体温可能低于正常。眼结膜鲜红,眼睑肿胀,分泌物初为浆液性,渐变为黏性或黏脓性。鼻液由无色黏液渐变为灰色或棕色脓样物,有恶臭异味。鼻黏膜充血并有出血点。鼻镜干燥、发热、龟裂,其上附有棕黄色痂皮,脱落后露出红色易出血的糜烂面。唾液增加并夹杂有气泡,间或混有血丝。高热期间口腔黏膜充血,下唇和齿龈等处出现灰色或灰白色小点,大小如粟粒状,初坚硬而后渐变为水泡状,破溃后形成糜烂。最后融合成地图样烂斑或变为深层溃疡;最后大片口腔黏膜坏死,大量的坏死物质脱落而形成浅表的、不出血的黏膜糜烂或溃疡。此外,鼻孔、阴门和阴道以及阴茎的包皮鞘等处也可见明显的坏死变化。

发病早期病牛便秘,粪便干燥并常覆盖黏液和血液;随后严重腹泻,粪便呈水样、恶臭,粪便含有黏液、血液和上皮碎屑,并伴有里急后重表现;后期大便失禁。尿频,尿液呈黄红色至黑红色。母牛可从阴道流出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有时混有血液;阴户红肿,阴道黏膜充血;乳房松软,奶产量减少,奶稀如水呈黄色或停止泌乳;孕畜常流产。病势严重时病牛多在出现症状后4~7日死亡。

2.非典型性

上述症状不典型或不明显,表现出或多或少、严重程度不一的临床现象,也可能呈隐性经过。

二、剖检

主要见于消化道、口腔、鼻腔、喉头和气管各部位(除舌背外),黏膜上覆有假膜,假膜下有烂斑等病变。

三、诊断

根据流行病特点、临床口腔黏膜的症状及剖检消化道的病理损害等可做初步诊断。确诊时采病料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或用典型病变组织培养的材料做动物接种试验。

四、防治方法

1.治疗

症状较轻时注射抗牛瘟血清200~300毫升,有较好疗效。

2.预防

严格执行兽医检疫措施,不从有牛瘟的国家和地区引进反刍动物及其产品。当发现牛瘟病例时,应立即采取注射牛免疫球蛋白措施,执行封锁、隔离、消毒等规定,扑杀病畜,尸体要妥善处理,防止散毒;疫区附近的牛群,应及时注射牛瘟疫苗,做好堵疫工作。 UqK3J98kOYIqhx9Ec5xn9NwjzDN1TOhmsNIhyG43ZYKPZ1NCirFEU9q+5AdWUV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