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近年来,我国肉牛和奶牛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0年年底,牛的存栏数达到1.0626亿头,牛肉产量653.07万吨,牛奶产量3575.96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也将继续增长。“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指出,到2015年我国计划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和500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同时畜牧业产业素质将明显提高,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个百分点,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38%。因此,我国肉牛和奶牛养殖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要达到高产、稳产、优质,只依靠传统手段是不行的,需要研究、推广和应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整个养殖业的科技含量。

发展养牛业,粗饲料质量和资源量是极其重要的。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2011年,谷物和豆类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9101.6万公顷和1065.1万公顷,每年的秸秆总产量约为6亿~8亿吨。如此巨大的资源不能白白浪费,我国政府将“大力实施秸秆养畜项目,在秸秆资源丰富和牛羊养殖量较大的粮食主产区,扶持开展秸秆养畜联户示范、示范场和青贮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建设,重点支持建设秸秆青贮氨化池、购置秸秆处理机械和加工设备、畜禽养殖和秸秆饲料加工基础设施改造以及畜禽品种改良,增强秸秆处理饲用能力,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进程”。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将其转化为草食动物的良好粗饲料,国内外一直在这方面进行着探索。本书将从牛的消化生理特点入手,总结农作物秸秆的种类和特点,详细描述秸秆青贮、碱化和氨化、生物处理、加工成型等技术手段及其应用效果,以期为广大养殖人员、技术人员提供系统的、简单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增加养牛效益。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专业杂志上的最近报道和论述,在此对有关作者表示感谢!

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3.6 vt1kljs6YFJFrXeLxb6aB9BSgx5MLYnus76bCUvFk9OStBcSnxF5N3CZh+Qn7LB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