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 言

如今减肥成风,不仅是爱美的女性常常谈论减肥,很多男性也热衷于此。减肥成风的同时,有些人却因为身体过于消瘦、单薄而苦恼。由此,有人想要减肥,而有人则要增肥。不管是减肥,还是增肥,其中都不乏成功者,也不乏失败者。成功者且不必说,单说失败者,个中原因大多是没能抓住减和增的根本。

先来说说肥胖者。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痰湿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常说的“喝凉水都长肉”多是痰湿作祟。痰湿有广义和狭义、有形和无形之分。狭义的痰湿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广义的痰湿指机体水液代谢失常,形成的病理产物、疾病变化过程和临床症状。有形的痰湿就是我们平常可以见到的能够咳出的痰;无形的痰湿指的则是作用于人体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比如恶心、呕吐、泄泻等。我们在此说的就是广义的痰湿,属于体质的一种,是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人体内水液的生成、输布以及排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脾、胃、肺、肾等脏腑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脾负责运化,布散、转输津液,以使津液该营养的营养,该排出体外的排出体外;肺起着通调水道的作用,一方面开合腠理,调节汗液排泄,另一方面将水液下输到肾和膀胱,化生为尿液排出体外;而膀胱是否能正常将尿液排出体外,还要依赖于肾的气化功能,只有肾的气化功能正常,才能将清者继续蒸化以营养全身,而将浊者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由此就能看出,如果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失常,津液就不能正常布散、转运,不管是营养全身的,还是要排出体外的,都可能聚集在一处。中医有“湿聚成痰”的理论,即津液聚集时间长了,就成了痰湿。

此外,中医有“胖人多痰湿”的说法,痰湿体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体质类型,以体型肥胖,尤其是腹部肥满松软,肉如棉絮、软塌塌的为特征。且《黄帝内经》中有“消瘅仆击……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的说法,说的是肥胖者多长期而过量饮食膏粱厚味(肥肉和细粮,泛指口味重、油腻的饭菜),以致脾胃损伤,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湿聚生痰。《张聿青医案》更是明确指出“形体丰者多湿多痰”,即表明形体肥胖的人多属于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者多肥胖仅是一个方面,同时这种体质者还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哮喘、痛风、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的现代病中风其实也有痰湿的病因在其中,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刘完素认为“肥人多中风者”,就是因为痰湿长期郁积在体内化热化火,或者上扰头窍,或者在经络中流窜,致使中风等病症的发生。

其实,让我们来简单阐述一下痰湿的形成,大家就会清楚胖者多痰湿的道理。痰湿形成之后,在体内并不规矩,它会随着气的运行到处流窜,停留在肝脏中就成了脂肪肝,停留在腰中就成了将军肚、水桶腰,泛溢在肌肤、肌肉间,就会导致面部、四肢水肿、臃肿。因此,痰湿体质的人也就往往看上去显得肥胖了。

由此可见,肥胖者想要成功减肥,就需要从祛除痰湿的根本上入手。

下面再说说瘦人多火。“火”是人赖以生存的生机,就像世间万物都依赖太阳的温煦,人体也需要“火”的温煦。这团“火”也就是我们体内的元气、阳气,它们不仅让身体各项机能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中,而且还保障了人体的健康。所以说,人体没有“火”就没了生机。但是“瘦人多火”,这里的“火”指的是火邪,是气太盛、太多了,平时大家说的上火即属于这种现象。没“火”不行,“火”太多了也不行。

“瘦人多火”出自《妇人良方》,是中医因形诊治疾病的思路之一。瘦人之所以瘦,多是因为精血、津液等物质不足,阴血等液态物质亏虚,阴虚不能克制阳气,脏腑机能偏于阳亢有余,所以出现火大的问题。而且瘦人又容易感受温热阳邪,使脏腑功能亢进,由此也容易出现火热病症。所以,临床针对身体偏瘦者,在诊病疗疾时,常从体内是否有火的角度加以考虑。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说道“瘦人眩晕,血虚有火”,表明瘦人容易出现眩晕的症状,多是因为血虚有火所致。因此,在对待体瘦之人时,多滋阴清热,用药也多偏于寒凉之品,以清热泻火或者滋阴降火为主。

找到了肥胖、消瘦的原因,固然可以让减肥、增肥变得简单,但是也要懂得一些方法。本书就为大家详细而具体地介绍一些除痰湿减肥以及祛火增肥的方法,这些方法科学实用、简单易操作,非常适合痰湿体质的肥胖者以及有火邪的消瘦者保健养生借鉴。

编著者
2017年春 reMDHx5PUZchFmxYMTP173wNbRXAtZkZaKE209lpNXpO2HFz8DSiQIeLrLN2zqE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