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喜鹊筑好巢,斑鸠来居住。
女子要出嫁,百车相迎娶。
喜鹊筑好巢,斑鸠来居住。
女子要出嫁,百车相护送。
喜鹊筑好巢,斑鸠来居住。
女子要出嫁,百车来成就。
1. 成语“鸠占鹊巢”的出处。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我自出钱租宅,汝何得鸠占鹊巢?”
2. 《伊索寓言》:“一匹马和一头牛正在马厩里吃草,这时,一条狗闯了进来,它十分霸道地要马和牛都走开。马和牛十分温和地对它说:‘你是不吃草的呀!’这条狗却蛮不讲理地说:‘我是不吃草,可是我不吃的东西也不能让你们白吃!’就这样,这条狗霸占了盛满稻草的马槽,却赶走了以草为生的马和牛。而它自己呢,也只能看着稻草却不能吃。”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何处可以采白蒿?湖泽之畔和沙洲。
采来白蒿作何用?公侯之家祭神灵。
何处可以采白蒿?山涧之中路迢迢。
采来白蒿作何用?公侯之家祭祖宗。
夫人发髻高又松,早晚忙碌在庙中。
夫人发饰多又密,忙完一天回家中。
张之洞天天办公务到深夜,誉之者说“夙夜在公”,非之者说“起居无节”。辜鸿铭指出,《论语》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使民以时”,这便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精髓所在。如果官场上下都能做到敬事而信,则大家根本就没有必要夙夜在公。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夷。
草虫喓喓鸣,蚱蜢随处跳。
不见心上人,心中乱糟糟。
只要见到他,欢爱有浓情,
我心就平静。
爬到南山上,前去采蕨苗。
不见心上人,心中忧戚戚。
只要见到他,情意相交接,
我心就欢悦。
爬到南山坡,前去采薇菜。
不见心上人,心中悲切切。
只要见到他,两情同欢乐,
我心才平和。
1. 成语“忧心忡忡”的出处。
2.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于以采 ?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什么地方可采 ?南山涧中那水滨。
什么地方可采藻?低洼之处细细找。
什么东西来装载?有那方筐与圆箩。
什么东西来烹煮?有脚锅来无脚锅。
什么地方摆祭台?祠堂里面窗子下。
什么人儿来主祭?恭敬虔诚待嫁女。
郑玄《毛诗序·笺》:“女子十年不出……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此言能循法度者,今既嫁为大夫妻,能循其为女之时所学、所观之事,以为法度。”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
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
召伯所说。
枝叶茂盛的甘棠,请勿去砍伐,
召伯曾露宿。
枝叶茂盛的甘棠,请勿去折断,
召伯曾停歇。
枝叶茂盛的甘棠,请勿去损伤,
召伯曾停驻。
1. 成语“甘棠遗爱”的出处。
2. 四川成都湖南会馆楹联:
少年裘马锦江游,喜整顿重来,秋稻屡丰兵气靖;
高会簪缨华屋敞,愿英贤继迹,甘棠留荫后人看。
3. 浙江杭州葛岭诵芬阁楹联:
一卷诵清芬,溯从蜡屐游时,台阁山林重入画;
两家怀祖德,行到绿筠深处,甘棠乔木竟同春。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
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道上的露水湿漉漉,难道不想早赶路?
只怕路上露水多。
谁说那雀儿没有嘴!怎么啄破我的屋?
谁说你这无赖没家业!怎能送我进监狱?
哪怕送我进监狱,强迫婚姻理不足。
谁说那老鼠没长牙!怎能打通我的墙?
谁说你这无赖没家业!怎能逼我上公堂?
哪怕逼我上公堂,要我依从是妄想。
1. 南宋·郑思肖《题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 希腊诗歌《我能否来到你的身边》:“谁能在夜幕的笼罩下,/辨清何为小偷,何为使坏,/他的掠夺会令我感到悲哀。/哪管他什么是卑鄙和妨害?/每当漫漫寒夜将我冻坏,/切莫在你床上将我责怪。”
羔羊之皮,素丝五 。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 。
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
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羔羊皮袄蓬松松,白色丝线交错缝。
退出公府酒饭饱,摇摇摆摆好自得!
羔羊皮袄毛茸茸,白色丝线交错缝。
洋洋自得出公府,已是酒足饭也饱!
羔羊皮袄热烘烘,白色丝线交错缝。
洋洋自得出公府,已是酒足饭也饱!
1. 吕思勉:“至于裘,则其意不仅在于取暖,而兼在于美观。所以古人的着裘,都是把毛着在外面,和现在人的反着一样。”
2. 钱穆《国史大纲》:“春秋时代,实可说是中国古代贵族文化已发展到一种极优美、极高尚、极细腻雅致的时代。”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雷声隐隐响隆隆,好像就在南山坡。
为何才回又要走,不敢稍稍有闲暇?
诚实忠厚心上人,去忙你的公务吧!
雷声隐隐隆隆响,好像就在南山旁。
为何才回又启程,不敢稍稍暂休整?
诚实忠厚心上人,去忙你的公务吧!
雷声隐隐隆隆响,好像就在南山下。
为何才聚又离别,不敢稍稍作停歇?
诚实忠厚心上人,去忙你的公务吧!
1. 唐·许棠《五原书事》:“星河愁立夜,雷电独行朝。”
2. 汉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3. 《奥德赛》:“此刻,从他的胸膛到他的眼睛,思念的/疼痛加剧了,他搂住他忠心的妻子,泪流不止。/有如海上漂游人望见渴求的陆地/他们精致的船被狂风肆虐被大海重压,/沉入深海之后,渴望煦暖的大地。/鲜有漂游人逃脱灰色的大海,/游向陆地,浑身饱浸咸湿的海水,/喜悦啊,喜悦啊,终于登上陆岸,逃脱了毁灭;/她看见了丈夫,也这样欢欣/白净的双臂从未离开丈夫的脖颈。”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梅子纷纷落下地,七成梅子剩树上!
追求我的小伙子,切莫错过好时光!
梅子纷纷落下地,三成梅子剩树上!
追求我的小伙子,今日正是好时机!
梅子纷纷落下地,提着竹筐来拾取!
追求我的小伙子,此时就等你表白!
1. 唐·佚名《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 汤显祖《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3. 《罗丹艺术论·女性美》:“真正的青春,贞洁的妙龄的青春,周身充满了新鲜的血液、体态轻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这个时期只有几个月。”
4. 泰戈尔《吉檀迦利》:“摘下这朵花来,拿了去罢,不要迟延!我怕它会萎谢了,掉在尘土里。”
5. 闻一多《诗经讲义》:“我们想象古人在果实成熟之春夏之交的果林里举行盛会,作为报答天神之祀典。那时,人们对粮食把握很少,果多则能饱,所以收成好就高兴,要‘报年’。在古人这种感应魔术之观念下,认为天人可互相感应。在果子成熟时结婚,则夫妇多子孙,果子可感应人。同时,结婚于果林下,人亦可感应果木。此种观念,于原始民族中多有。”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
肃肃宵征,抱衾与裯。
寔命不犹!
微小闪亮的残星,三三五五在东方。
冒着寒风赶夜路,为了官家早晚忙。
人各有命真不同!
微小闪亮的残星,还有参星和昴星。
冒着寒风赶夜路,行李一卷自己扛。
各人命运不一样!
这是个位卑职微的小吏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庶几近之。
江有汜,之子归,
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
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
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江有分流水,我的丈夫要回家,
不让我相随!现在不要我,以后必后悔。
江有小沙洲,我的丈夫要回家,
不让我相随!现在不要我,以后会忧愁。
江有小支流,我的丈夫要回家,
不过我的门!此时不见我,以后必悲叹。
1.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九《古艳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2. 汉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3. 《世说新语·德行》:“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
山野有只死獐子,白茅紧紧把它包。
少女春心刚萌动,英俊猎手来追求。
树林里面有槲树,山野里有死野鹿。
白茅捆束献给谁,少女貌美颜如玉。
“慢慢来啊少慌张,我的围裙可别动,
别惹得狗儿叫起来!”
1.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本我是按“唯乐原则”活动的,它不顾一切地要寻求满足和快感,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野有死麕》刻画的正是本我的存在状态。
2.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围绕这首《野有死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参与者包括顾颉刚、俞平伯、胡适、周作人四人。首先,顾颉刚写了篇文章,认为《野有死麕》诗中的“帨”是佩巾,胡适则在《论〈野有死麕〉书》中认为,它指的是门帘。针对二人的争论,俞平伯在《关于〈野有死麕〉之卒章》中说:“且无论门帘也罢,手帕也罢,摇来摇去,总不见得有多大的声音。这个争辩上可以不必。我于此章,做解微与您俩不同。我以为卒章三句,是三层意思,非一意复说。‘无使尨也吠’,意在不要惊动他人。若‘无感我帨兮’乃是不要拉拉扯扯之谓,本意既不在有声音与否上面,你们所论自然不曾中的。郑玄朱熹以为贞女见了强暴,必是凛乎不可犯也;而您俩以为怀春之女,刚见吉士,便全身入抱,绝无迎拒迟徊之态。您俩真是朴学家的嫡派呀!”面对俞平伯的批评,顾颉刚只好承认:“诗人的话本须诗人才能解得,我自己知道我的眼光太质直了。”后来,周作人在《与平伯书》中则说:“盖欲甚解便多故意穿凿,反失却原来浅显之意了。适之先生的把‘帨’解作门帘,即犯此病。又他说此诗有社会学的意味,引求婚用兽肉作证,其实这是郑笺的老话。照旧说贞女希望男子以礼来求婚,这才说得通,若作私情讲似乎可笑,吉士既然照例拿了鹿肉来,女家都是知道,当然是公然的了,还怕什么狗叫?这也是求甚解之病。”
何彼 矣?唐棣之华。
曷不肃雍?王姬之车。
何彼 矣?华如桃李。
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花团锦簇多繁华,唐棣鲜花正盛开。
庄重和悦不曾见?那是王姬乘车来。
花团锦簇多美丽,色泽鲜绝如桃李。
那是平王的子孙,娶了齐侯的娇女。
河中垂钓用什么?并合之丝结细绳。
齐侯女儿坐华车,嫁予平王后世人。
郭沫若曾经写有五幕历史话剧《棠棣之花》。该话剧叙述的是战国时期的侠客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聂政很重义气,但他刺侠累的行为却超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范畴,而升华为雪家国之“公仇”,是舍身殉国的壮举。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
吁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 。
吁嗟乎驺虞!
芦苇茂盛真茁壮,一下子轰出五头母野猪,
令人佩服的兽官啊!
蓬蒿丛丛真茂盛,一下子轰出五头小野猪,
令人佩服的兽官啊!
驺虞,是为天子管理鸟兽的官。《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孟夏之月,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