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月经先期

1.1 气虚血瘀证2例

【病例1】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气虚血瘀)

覃某某,女,29岁。2015年10月21日。

主诉: 经来先期、量多12年。

病史: 患者自诉12岁月经初潮,自17岁开始出现月经周期提前,周期24~25天,经量增多,每次经行第5天经量多,需用尿不湿方可,经期6~9天。前次月经9月10日,持续10天干净。末次月经10月16日,今经期第6天,经量多,色暗,有血块,偶有腹痛,觉腰酸,口干口苦,汗多,易疲劳,纳寐可,二便调,舌淡,面色㿠白,脉细弱。B超示:子宫内膜18~30mm。查纸垫血量较多,质稠,有块,色暗。

西医诊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医诊断: ① 月经先期。② 月经过多。

辨证: 气虚血瘀。

治法: 补气健脾,活血化瘀调经。

处方: 当归补血汤合失笑散加减。

方药一: 北黄芪20g,当归10g,桑叶10g,蒲黄炭10g,地骨皮10g,仙鹤草10g,墨旱莲10g,太子参10g,麦冬10g,藕节10g,白术10g,五灵脂10g。共5付,日一付,水煎服。

方药二: 云南白药4g×1瓶 用法:1/3瓶。

二诊(2015年10月26日):经治疗昨日血止,经期9天,汗多,易疲劳,腰酸,口干口苦,纳寐可,二便调,考虑出血过多伤及气阴。内膜厚为肾阳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血瘀引起,故治以生脉散益气养阴,在此基础补肾壮阳、活血化瘀,可予丹参、蒲黄炭活血化瘀;急性子破血消积,软坚散结;何首乌养血滋阴;予枸杞子、覆盆子、鹿角胶补肾壮阳。方药: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枸杞子10g,覆盆子10g,丹参10g,急性子10g,何首乌10g,蒲黄炭10g,鹿角胶10g(烊化)。共12付,日一付,水煎服。

三诊(2015年11月11日):昨日11月10日开始经行,量少,色暗,无痛经,周期25天。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印,脉沉细弱。10月27日B超:Em1.8cm。10月29日B超:Em1.4cm,Lf 1.2cm×1.1cm。考虑经行期,在当归补血汤补气健脾的基础上活血化瘀,补中有化,扶正而不留瘀,祛瘀而不伤正;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蒲黄炭、丹参、川芎活血化瘀;生脉散益气生津;生地黄、地骨皮清热凉血;墨旱莲补益肝肾,凉血止血。方药:北黄芪20g,当归10g,桑寄生10g,地骨皮10g,墨旱莲10g,太子参10g,麦冬10g,丹参10g,蒲黄炭10g,生地黄10g,川芎10g。共7付,日一付,水煎服。

四诊(2015年11月20日):末次月经11月10日,4天干净,经量明显较前减少。自11月16日出现阴道流血至今未净,淋漓不净,现无不适,脱发量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考虑经间期出血为气虚血瘀所致,继续予以补气健脾、活血化瘀的当归补血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方药:北黄芪20g,当归10g,桑叶10g,蒲黄炭10g,五灵脂10g,墨旱莲10g,麦冬10g,川续断10g,桑寄生10g,淮山药10g。共7付,日一付,水煎服。

五诊(2015年11月30日):月经周期第20天,现觉口干、易上火,余无明显不适。舌红,苔薄白,脉细弱。考虑失血过多耗伤阴血,在补益健脾的当归补血汤的基础上加补肾养阴的二至丸加减。方药:墨旱莲10g,女贞子10g,桑叶10g,北黄芪20g,当归10g,太子参10g,蒲黄炭10g,白术10g,桑寄生10g,川续断10g,丹参10g,石斛10g。共7付,日一付,水煎服。

六诊(2015年12月16日):月经周期第7天,于12月10日经行,周期30天,经量明显减少,色淡红,现仍有少量淡红色血,纳可,夜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予以生脉散益气养阴的基础上合失笑散加减活血化瘀,方药: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何首乌10g,桑寄生10g,白芍10g,当归10g,蒲黄炭10g,五灵脂10g,石斛10g,麦冬10g。共7付,日一付,水煎服。

按语: 患者因月经先期、经量过多12年就诊,属于中医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根据患者月经量多、色淡、汗多,易疲劳,舌淡,面色㿠白,脉细弱,考虑为气虚所致。从患者月经有血块,B超提示内膜增厚看说明有瘀血。气虚统摄无权,血瘀气血运行不畅,血不归经,冲任不固,故出现月经先期、经量过多。气随血脱,故乏力,气虚无以摄血运血,血溢脉外,故流血不止,经量多且有血块。故诊断为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治法补气健脾,活血化瘀调经;以当归补血汤合失笑散、生脉散加减。方中用北黄芪补气以资化源,当归养血和营;蒲黄炭、五灵脂活血化瘀止血;太子参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太子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止渴;肾虚再佐以桑寄生、川续断等滋补肝肾。诸药合用则气行血生,瘀化血止,津生热清,肝肾得以补益则经调。

该病案体现吾师在治疗月经失调出血性疾病,根据患者的舌脉,如舌淡、脉细弱考虑为气不摄血所致,多喜用《傅青主女科》治疗老妇血崩的加减当归补血汤,方中黄芪、当归益气补血,桑叶滋肾之阴止血,用蒲黄炭代三七末以活血化瘀,使得补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如舌质红、苔少多考虑气阴两伤,喜用生脉散加减以益气养阴止血。由于出血容易耗伤阴血,在上治疗的基础上喜用二至丸予以益气养阴止血;同时注意补肾养阴,如石斛、何首乌、川续断等。如内膜厚多,考虑卵泡发育不良,为肾阳不足所致,故在经后期补养肾阴,排卵后温肾壮阳。

【病例2】 月经先期(肾虚血瘀证)

李某某,女,38岁,于2013年11月18日就诊。

主诉: 月经周期提前1年余。

病史: 患者自诉既往月经规则,月经周期28~30天,经期5~6天,经量中等,无痛经,于2012年8月放环后出现月经周期提前,末次月经10月25日,周期23天,行经时开始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5天后经量增多,经期7天,色暗红,有血块,经行时觉下腹隐痛,腰酸,纳可,二便调。舌淡暗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弦。孕3产2,顺产2胎。

中医诊断: 月经先期。

辨证: 气虚血瘀证。

治法: 健脾补肾益气,化瘀调经。

处方: 当归补血汤加减。

方药: 黄芪2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太子参12g,麦冬10g,蒲黄炭10g,川续断10g,杜仲10g,甘草10g,丹参20g,鬼箭羽10g。7付,日1付,水煎服。

于2013年12月6日二诊:于11月29日经行,周期34天,经量中,3天干净,经色暗红,无痛经,经行无腰痛,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弦。B超:子宫大小正常,Em 6mm,宫内节育器(IUD)。继续守方出入治疗3个月,患者月经正常。

按语: 患者月经周期提前1年余,属于中医的月经先期。放环后相当于瘀血阻滞,瘀阻冲任血不归经,故月经先期,且放环损伤肾气,肾气虚弱,封藏失职,冲任不固,故月经提前。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故经行下腹隐痛,经行有血块。肾虚不能濡养其外府故腰酸。舌淡暗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弦为肾虚血瘀之征。故本病诊断为月经先期,辨证为肾虚血瘀证,治法补肾健脾,化瘀调经。方中黄芪、太子参、麦冬、甘草健脾补气;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鬼箭羽、蒲黄炭活血化瘀;川续断、杜仲补肾。全方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瘀血去,新血生,气血运行通畅,肾气盛,冲任固,则月经如约而至。

1.2 阴虚血热证4例

【病例3】 月经先期(阴虚血热证)

马某某,女,17岁,于2015年1月14日就诊。

主诉: 月经周期提前6个月。

病史: 患者自诉2年前曾出现月经后期,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曾服用达因-35治疗以及中药治疗后月经规则。近6个月来月经周期提前,15~21天经行,经期6~7天,末次月经2015年1月9日,经量偏少,色红,少许血块,无痛经,现有少量经血。手足心热,咽干口渴,纳可,睡眠欠佳,入睡困难,二便调。舌红,苔少,脉细弱。

中医诊断: 月经先期。

辨证: 阴虚血热证。

治法: 滋肾益阴,清热调经。

处方: 大补阴丸合二至丸加减。

方药: 知母10g,龟甲10g,黄柏10g,熟地黄10g,生地黄10g,甘草10g,枸杞子10g,墨旱莲10g,女贞子10g,地骨皮10g,丹参10g,何首乌10g。7付,日一付,水煎服。

2015年1月21日二诊:服上药后经行7天干净,手心汗出,纳寐可,大便稍硬,小便色黄,余无不适。周期23天。舌红,苔少,脉细弱。在上方基础上加太子参10g、玄参10g。15付,日一付,水煎服。

2015年2月4日三诊:于1月31日经行,今经行第5天未净,量少,有少量血块,周期22天,夜寐欠佳,入睡困难,小便频,口干。舌红,苔少,脉细弱。守上方去丹参、玄参,15付,日一付,水煎服。

2015年2月11日四诊:LMP 2015-01-31×8天,量少,色暗,白带量少,阴痒,余无不适。舌红,苔少,脉细弱。治疗守上方加麦冬10g、五味子5g、山茱萸10g。15付,日一付,水煎服。

2015年3月4日五诊:于2月26日经行,经量较前增多,色暗红,经行6天干净,周期26天,经行腹痛,脉细弦,余无不适。舌红,苔少,脉细弱。治疗后经期延长至26天,继续守上方治疗,30付,日一付,水煎服。

2015年4月8日六诊:于3月25日经行,6天干净,量中,经色暗红,口干,二便调。舌红,苔少,脉细弱。继续守方治疗,处方:知母10g,龟甲10g,黄柏10g,熟地黄10g,甘草10g,白芍10g,何首乌20g,地骨皮10g,麦冬10g,太子参10g,五味子5g,枸杞子10g。30付,日一付,水煎服。在此基础上治疗2个月,月经周期基本恢复25~28天。

按语: 患者月经15~21天一行属于中医的月经先期。经量偏少,色红,手足心热,咽干口渴,睡眠欠佳,舌红,苔少,脉细弱,考虑其因阴虚血热引起。素体阴虚,虚热内生,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迫血妄行则月经先期而至。热伤阴液,则咽干口渴,月经量少,色红。热扰心神则睡眠欠佳,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弱,均为阴虚血热之征。治宜滋肾益阴,清热调经。方选大补阴丸合二至丸加减。方中用熟地黄、龟甲滋阴潜阳,壮水制火,即所谓培其本。以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阴,知母苦寒而润,上能清胃热,下能滋肾水,与黄柏相须,苦寒降火,保存阴液,平抑亢阳,即所谓清其源,以枸杞子养血滋阴柔肝,用生地黄、地骨皮、玄参取义“两地汤”,以养阴滋液,壮水以制火,清虚热,泻肾火。滋阴壮水,水足则火自平,阴复则阳自秘,则经期如常。

【病例4】 月经先期(阴虚血热证)

余某,女,42岁,于2014年12月8日初诊。

主诉: 经来先期2年。

病史: 患者自诉2年前开始出现月经周期提前,周期22~23天,经量中等,经色鲜红,经行下腹隐痛,有少许血块,经期5~7天。末次月经12月8日,经行第1天,经量中等,下腹隐痛,有小血块,色鲜红,觉腰酸,口干口苦,夜寐差,夜梦多,纳可,二便调,舌嫩红,苔裂,脉细弱。孕3产1,于2009年辅助生育技术助孕已经分娩1孩,于2013年10月、2014年9月均生化流产。

中医诊断: 月经先期。

辨证: 阴虚血热。

治法: 补肾养阴清热。

处方: 大补阴丸合两地汤加减。

方药: 龟甲10g,知母10g,黄柏10g,熟地黄10g,生地黄20g,甘草10g,续断10g,地骨皮10g,桑寄生10g,墨旱莲10g,白芍10g。共7付,日一付水煎服。

二诊(2014年12月17日):月经周期第9天,现经血未净,经量中等,口干,夜寐欠佳,梦多,纳可,二便调。舌红,苔裂,脉细弦。考虑经后期血海空虚予以补肾养阴生津,在上方基础上加山茱萸10g、当归10g、天花粉10g。共15付,日一付,水煎服。

三诊(2015年1月7日):于1月2日经行,周期24天,现月经周期第5天,经量中等,经色鲜红,现经血未净,量已少,口干,梦多,无不适,纳可,二便调。舌红,苔裂,脉细弦。考虑经后期血海空虚予以补肾养阴生津,在上方基础去当归、天花粉加枸杞子10g,共10付,日一付,水煎服。

四诊(2015年1月19日):月经周期第17天,3天前觉左下腹胀痛,口干不欲饮,头痛,夜寐欠佳,梦多,纳可,大便黏,小便黄。舌红苔裂,脉细弦。考虑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火上炎所致头痛、夜寐欠佳、梦多。故在大补阴丸补肾养阴基础上加清肝火之栀子、钩藤、牛膝等。处方:龟甲10g,知母10g,黄柏10g,熟地黄10g,生地黄10g,栀子10g,钩藤10g,地骨皮10g,天花粉10g,沙参10g,麦冬10g,甘草10g,牛膝10g。共10付,日一付,水煎服。

五诊(2015年2月2日):月经周期第3天,于1月30日经行,经量中等,无血块,经行下腹胀痛甚,半天后缓解,现经量已少,经色鲜红,已无腹痛和头痛,夜寐欠佳,梦多,纳可,大便黏,小便黄。舌暗红苔裂,脉细弦。考虑经后期血海空虚,予以大补阴丸补肾养阴,处方:龟甲10g,知母10g,黄柏10g,熟地黄10g,生地黄10g,山茱萸10g,牛膝10g,甘草10g,续断10g,白芍10g,白术10g,麦冬10g,太子参10g。共12付,日一付,水煎服。

按语: 该患者月经周期提前就诊,属于中医的月经先期。患者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精血不足,冲任血海亏虚以致阴虚血热,迫血妄行,则月经周期提前;肾虚不能濡养外府则腰酸;肾虚不能系胎,故屡孕屡堕;肾精不足,虚热内生,上扰心神出现失眠多梦;口干,舌红,苔裂,脉细弦为肾精亏虚的表现。故本病诊断为月经先期;辨证为阴虚血热证;治法补肾养阴,清热调经;处方选大补阴丸合两地汤加减。方中龟甲、熟地黄、白芍滋肾养阴补血;黄柏、知母清热泻火;生地黄、地骨皮、墨旱莲养阴清热;续断、桑寄生补益肝肾;甘草调和诸药。并结合调周治疗,经后期加当归、山茱萸、天花粉补肾养阴,故肾阴充足,冲任阴血充盛,肾水充足,热清经调。

【病例5】 月经先期(阴虚血热证)—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牟某某,女,40岁,于2013年11月15日就诊。

主诉: 月经周期提前3年余。

病史: 患者自诉自2010年3月开始出现月经周期提前,周期为12~25天,经行4~5天干净,经量中,有血块,下腹隐痛,经行腰酸不适,末次月经11月7日,4天干净,纳可,夜寐多梦,二便调。孕5产1,顺产1胎,人流1次,药流3次。舌红,苔黄,脉细弱。

中医诊断: 月经先期。

辨证: 阴虚血热证。

治法: 滋肾益阴,清热调经。

处方: 大补阴丸合两地汤加减。

方药: 知母10g,龟甲10g,黄柏10g,熟地黄10g,白芍20,山茱萸10g,麦冬10g,太子参15g,地骨皮10g,五味子5g,桑叶10g。7付,日一付,水煎服。

2013年11月28日二诊:月经周期第21天,纳寐可,大便稍硬,小便色黄,余无不适。周期23天。舌红,苔黄腻,脉细弱。苔黄腻考虑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郁而化热所致,在养阴清热的基础上加健脾祛湿之品,处方药:太子参12g,麦冬10g,黄柏10g,熟地黄10g,甘草10g,地骨皮10g,淮山药12g,白术10g,茯苓10g,薏苡仁20g。7付,日一付,水煎服。

2013年12月2日三诊:于11月28日经行,今经行第4天未净,量少,有少量血块,周期21天,腹痛改善,口干夜寐欠佳,入睡困难,小便频,口干。舌红,苔少,脉细弱。30/11查性激素六项:FSH 22.15IU/L,LH 7.07IU/L。考虑卵巢功能下降为肾阴虚所致,治疗予以补肾养阴清热之大补阴丸合两地汤加减,处方:龟甲10g,知母10g,黄柏10g,熟地黄10g,甘草10g,麦冬10g,石斛10g,地骨皮10g,太子参10g,白芍20g。7付,日一付,水煎服。

2013年12月9日四诊:月经周期第11天,腰胀,便溏,口干,夜寐多梦,舌红,苔少,脉细弱。治疗继续予以两地汤合大补阴丸加减清热养阴调经,处方:地骨皮10g,生地黄10g,玄参10g,龟甲10g,麦冬10g,太子参10g,五味子5g,山茱萸10g,淮山药10g,茯苓10g,黄柏10g,何首乌20g,白芍20g。7付,日一付,水煎服。

2013年12月20日五诊:月经周期第22天,现觉下腹胀,大便溏烂,日行一次,口干,舌红,苔黄腻,脉细弱。苔黄腻考虑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郁而化热所致,在养阴清热的基础上加健脾祛湿之品。处方:龟甲10g,知母10g,黄柏10g,熟地黄10g,淮山药10g,芡实10g,地骨皮10g,玄参10g,白芍10g,薏苡仁20g,苍术10g。10付,日一付,水煎服。在此基础上治疗2个月,月经周期基本恢复25~28天。

按语: 患者月经周期提前至12~25天已经3年余,属于中医的月经先期。该患者舌红,苔黄腻,脉细弱考虑其因阴虚血热引起。患者年龄已经40岁,肾气渐衰,且有多次堕胎史,损伤肾气,肾阴亏虚,虚热内生,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迫血妄行则月经先期而至。热伤阴液,则咽干口渴,月经量少,色红。热扰心神则睡眠欠佳;舌红,苔少,脉细弱,均为阴虚血热之征。治宜滋肾益阴,清热调经。方选大补阴丸合二至丸加减。方中用熟地黄、龟甲滋阴潜阳,壮水制火,即所谓培其本。以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阴,知母苦寒而润,上能清胃热,下能滋肾水,与黄柏相须,苦寒降火,保存阴液,平抑亢阳,即所谓清其源,以麦冬、白芍养血滋阴柔肝,太子参益气养阴,用生地黄、地骨皮取义“两地汤”,以养阴滋液,壮水以制火,清虚热,泻肾火。滋阴壮水,水足则火自平,阴复则阳自秘,则经期如常。

【病例6】 月经先期(阴虚血热证)

罗某某,女,47岁,于2015年6月11日首次就诊。

主诉: 人流术后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病史: 患者自诉于2015年1月孕50余天行无痛人流术后,术后开始出现月经周期提前,周期14~23天,近2个月来于4月24日、5月19日、6月3日月经来潮,经期3~5天,量中,色暗红,少许血块,无痛经,入睡困难,夜汗多。平素月经规律,14岁初潮,月经周期30天,月经经期7天,量中,色暗红,少许血块,无痛经。G4P2,顺产1男1女,人流两次。舌红,少苔,脉沉细。B超:子宫附件无异常。妇检:外阴正常,阴道畅,内见较多量白色水样分泌物,无异味,宫颈光滑,常大。

中医诊断: 月经先期。

辨证: 阴虚血热。

治法: 养阴清热调经。

处方: 两地汤合大补阴丸加减。

方药: 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12g,龟甲10g,石斛10g,太子参15g,麦冬10g,山茱萸10g,甘草6g,地骨皮10g,玄参10g,白芍20g,淮山药10g。7付,日一付,水煎服。

二诊(2015年7月2日):月经周期第15天。末次月经6月19日,6天干净,经量中等,周期15天,前次月经6月3日,自觉入睡困难,夜汗多,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日行2~3次,质软,余无其他不适。舌暗红,苔黄,脉沉。查性激素:FSH6.39IU/L,LH 2.63IU/L,余正常。处方:生地黄20g,地骨皮12g,玄参12g,麦冬10g,白芍20g,太子参20g,五味子5g,山茱萸12g,石斛10g,龟甲10g,丹参15g,知母10g,黄柏10g,鹿角胶10g,浮小麦10g。7付,日一付,水煎服。

三诊(2015年7月9日):月经周期第3天,于7月7日经行,经量多,色暗红,无血块,周期18天。舌暗红,苔少,脉沉。考虑经量多,舌暗有瘀血,予以云南白药0.5g,一日3次,服用3天;中医予以益气养阴止血调经的生脉饮合当归补血汤加减。处方: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5g,北黄芪20g,浮小麦10g,山茱萸10g,女贞子12g,墨旱莲12g,甘草6g,桑叶10g,当归10g,煅牡蛎15g,蒲黄炭10g。5付,日一付,水煎服。

四诊(2015年7月14日):月经周期第8天,末次月经7月7日,7天干净,经量多,经色鲜红,无血块,余无特殊不适。舌暗红,苔少,脉沉细。考虑经后期,予以健脾益气养阴之生脉散加减。处方:当归10g,白芍20g,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5g,山茱萸10g,生地黄12g,淮山药10g,甘草6g,女贞子12g,墨旱莲12g,北黄芪20g,浮小麦10g。10付,日一付,水煎服。

五诊(2015年7月23日):月经周期第16天,自诉夜寐欠佳,现梦已少,舌淡暗,苔少,脉沉。考虑气阴两虚,继续予以健脾益气、养阴清热调经之大补阴丸加减。处方: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5g,生地黄20g,山茱萸10g,淮山药15g,黄柏10g,知母10g,甘草6g,北黄芪20g,地骨皮10g,石斛10g,当归10g,白芍20g,浮小麦10g,牡丹皮10g。7付,日一付,水煎服。

六诊(2015年8月1日):月经周期第25天,夜寐差,难入睡,腰酸胀,腹胀,大便溏烂,日行一次,乏力。舌暗红,苔薄白。考虑继续予以养阴清热调经,处方:知母10g,黄柏10g,当归10g,生地黄12g,龟甲10g,山茱萸10g,淮山药10g,甘草6g,太子参15g,麦冬10g,白芍20g,地骨皮10g,菟丝子15g,石斛10g。5付,日一付,水煎服。

七诊(2015年8月6日):月经周期第5天,于8月2日经行,经量中,色鲜红,无血块,无痛经,现经未净,经量已经减少。纳可,入睡困难,月经周期25天。舌红,苔少,脉沉。经治疗患者周期基本恢复正常,考虑经后期予以补肾养阴,清热调经,继续在上方的基础加减。处方:当归10g,白芍20g,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5g,山茱萸10g,生地黄12g,淮山药10g,甘草6g,女贞子12g,墨旱莲12g,北黄芪20g,浮小麦10g,龟甲10g。12付,日一付,水煎服。

八诊(8月20日):月经周期第16天,末次月经8月2日,经期5天干净,诉近一周午后下肢肿胀,乏力,寐差,难入睡。舌红,苔薄黄,脉沉细。处方: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12g,龟甲10g,山茱萸10g,淮山药10g,甘草6g,太子参15g,麦冬10g,牡丹皮10g,大枣9g,小麦10g,地骨皮10g,五味子5g。10付,日一付,水煎服。

九诊(2015年9月1日):月经周期第4天,月经于8月28日经行,经量中,今经未净,经量已少,周期26天。舌暗红,苔少,脉沉。处方: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12g,龟甲10g,山茱萸10g,淮山药10g,甘草6g,太子参15g,麦冬10g,牡丹皮10g,大枣9g,小麦10g,当归10g,白芍15g,五味子5g。10付,日一付,水煎服。于11月26日复诊,患者现月经周期26~27天,基本正常,经量中等。

按语: 患者人流术后出现月经周期提前,甚至15天一潮,属于中医的月经先期。根据患者的舌红,少苔,脉沉细考虑为阴虚血热所致。阴虚血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则出现月经先期;热扰心神则出现失眠。故中医诊断:月经先期。辨证:阴虚血热型。治则:养阴清热调经。方药予以两地汤合大补阴丸加减,方中地骨皮、知母、黄柏养阴清热,滋阴潜阳;山茱萸、生地黄、龟甲补肾养阴填精,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玄参、白芍、淮山药、石斛养阴生津,甘草调和诸药,使得肾水充足,壮水制火,则虚热清,冲任气血调和,则经自调。 WMx8xVHv2rwhGKoOWmduQMP427IKwfEkqrHU25gW8HinL+CGmfjt9OZNHL/nMEe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