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肉牛养殖的未来发展方向 |
转变肉牛养殖观念,变革饲养模式,走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健康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肉牛养殖的未来发展方向。
(1)适度规模化 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科学规划规模养殖场的结构和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水平,增加养殖效益。大力推行牧区饲养母畜和生产架子牛、农区集中育肥的有效模式,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牧结合生态养殖,促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巫亮等(2015)对宁夏地区育肥牛不同饲养规模的成本和收益情况调查表明,架子牛的购买和饲料成本的投入对育肥牛饲养收益影响较大,分别占总成本的67%~71%和25%~28%;由于养殖户(1~9头)、养殖专业户(10~49头)和小规模养殖场(50~499头)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育肥牛日增重偏低,达到出栏体重的育肥时间较长,养殖效益比中等养殖场(500~999头)和大规模养殖场(1000头以上)低;饲料投入和育肥时间直接决定育肥牛养殖的盈亏,按照育肥牛出栏体重为500kg计算,当育肥牛的育肥期超过260d或平均日增重小于0.58kg时,经济效益为负值;发展适度规模(存栏500头以上)养殖效益较好,有利于推进肉牛生产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转变,促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标准化 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等“五化”要求,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和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设施化和集约化水平。
(3)产业化 做大做强肉牛龙头企业,改善屠宰加工、品质检验设施装备条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特色肉牛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屠宰加工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4)联合化 扶持家庭牧场和合作社、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肉牛养殖组织化程度。引导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通过订单收购、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养殖场户或专业合作组织结成稳定的购销关系。
(5)龙头化 牛源紧张和食品安全风险使得屠宰加工企业不能只专注于屠宰加工环节,为了保证牛源供应,实现产品质量安全,采用屠宰加工龙头企业+育肥场(合作社)+繁育基地的产业模式下的订单养殖,是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方向。
(6)生态化 传统的养牛方式由于基础设施简陋、饲养环境差、环境污染严重,已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肉牛业的生态养殖,就是以农林牧相结合,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如肉牛半生态饲养管理和肉牛生态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