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仲虺之诰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 (jiōng) ,仲虺 (huǐ) 作诰。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 (zuǎn) 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

“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肇 (zhào) 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 (bǐ) 。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

▲ 语译 - 汤从夏地返回,来到大坰,仲虺写下了诰。

成汤把夏桀驱赶到了南巢,考虑到自己是用暴力推翻了夏桀的统治,从而取而代之,内心感到惭愧,说:“我担心后世会对我的行为有所诟病。”

仲虺于是写下了诰,说:“啊!天下的百姓都有着自己的欲望,假如没有君主加以治理,就会天下大乱,唯有天性聪明的人才可以平定祸乱,治理好国家。夏桀混乱,缺乏德行,让人民陷入到水深火热的境地当中,上天赐给了您勇气与无尽的智慧,让你成为所有诸侯的表率与榜样。你只要继承大禹曾实行过的一切制度,遵循大禹的律典规范,就是顺应天意,没有值得惭愧的地方。

“夏桀有罪,欺蒙上天,假借上天的意志号令百姓。上天由于夏桀作恶,让商族接管天下,治理百姓,因此夏桀丧失了臣子和百姓。怠慢贤人,依附权贵,这种人确实为数众多。夏朝建立后,他们把我们商族看作是禾苗之间的杂草、谷粒当中的秕糠,总想消灭我们。我们商族所有的人都很畏惧,没人不担心会无罪却遭受飞来横祸。况且我们商族人的美德及善于言表,可以吸引众人。”

◎ 和解

1. 章太炎《封建考》:“自桀奔南巢,周世有巢伯来朝事。”

2. 孔平仲《续世说·排调》:“举朝嗤笑,以为口实。”

3. 沈约《梁鼓吹曲·道亡》:“……救此倒悬拯涂炭。誓师刘旅赫灵断……”

4.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5.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因此,对摩西说来,必须在埃及找到被埃及人奴役与压迫的以色列民族,他们为了从这种奴隶状态中摆脱出来,愿意追随他。而罗慕洛则必须不再留在阿尔巴,并且必须在他出生的时候就被遗弃,日后他才能够成为罗马的国王和祖国的奠基者。居鲁士则必须察觉波斯人对梅迪人的统治不满,同时梅迪人由于长时期处于和平状态从而变成柔顺软弱的人。至于提修斯,如果不曾遇到涣散的雅典人,他就不能够发挥他的能力。”

6. 霍布斯《利维坦》为君主存在的必要性辩护说:“在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的时候,人们便处于所谓的战争状态之下……如果要建立这样一种能抵御外侮和制止相互侵害的共同权力,以便保障大家能通过自己的辛劳和土地的丰产为生并生活得很满意,那就只有这条路:——将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将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像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称之为国家……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这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他的行为授权,以便使他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

“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 (mào) 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

“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 (xī) 予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

“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 语译 - “大王你不亲近歌舞与美女,也不贪图与聚敛财物。努力修德之人,你用官职来勉励他;努力做事的人,你用奖赏来激励他。任用他人就如同自己亲自处理的一样毫不怀疑,更正自身的错误也没有丝毫迟疑。宽厚而又仁爱,让亿万民众都坚信你的诚信。

“那葛国国君,恩将仇报,杀掉我们前往救灾之人。您起初就是以征伐葛伯作为开端,后来您讨伐东方,西方的异族就会埋怨;讨伐南方,北方的异族就会抱怨,都说:‘为什么要等到以后再来讨伐我们这里呢?’您所讨伐的地方的百姓,全都庆幸:‘等待我们的君主吧,君主终于来了,我们应该可以逃脱死亡的威胁了。’百姓都拥护商族,为时已经很久了。

“帮助贤德的诸侯,辅佐仁德的诸侯,表彰忠贞的诸侯,辅助善良的诸侯;吞并弱小的国家,讨伐昏聩的诸侯,消灭动荡的政权,惩罚亡国之君。应当灭亡的就应该促使它灭亡,应当生存的就帮助它稳固起来,能这样去做,国家才可以繁荣昌盛。如果品德越来越高尚,万国来朝;自大自满,亲信也会背离。大王您努力彰显大仁大义,在民众当中建立起中道,用义来定夺事物,用礼制来约束心志,流传给子孙后代,饶有富余。我听说:‘能够自己寻找到老师的,就可以成为君主;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的人,就会招致灭亡。谦虚好问,得到的越多;刚愎自用,得到的东西非常少。’

“啊!只有从一开始就谨慎小心,才会有好的结局。扶植有礼有义的明君,消灭混乱的暴君。尊奉上帝的天道,才能长期拥有上帝赐予的天命。”

◎ 和解

1. 成语“改过不吝”“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的出处。

2. 蛮夷戎狄: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但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旧说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远居四裔,而诸夏在中原;此观念殊不可恃。当时盖为一种华夷杂处的局面。而此局面自始即然,亦并非自周王室东迁,四裔异族乃始交侵而入中国。蛮、夷、戎、狄亦非四种绝不同的民族,故蛮夷可兼称。”

3. 《增广贤文》:“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4. 葛伯如果当真无道,受他统治的百姓为何不自己奋起反抗推翻他呢,却要可怜兮兮地指望着其他君王的帮助?期望着别人帮助自己获得自由的人,永远只配成为奴隶。在《自愿奴役论》中,埃蒂安纳·德·拉波埃西对数千万人居然会心甘情愿地臣服于暴君的淫威感到大惑不解,他这样解释这种现象:“人们自愿受人奴役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生下来就是奴隶,同时是在奴役状态下接受教育的。这个原因产生出第二个后果,那就是:处在暴君权力下的人很容易变得胆小怕事和软弱无力……以往的暴君们为了巩固其暴虐统治,什么可鄙的措施没有采取过啊!他们使尽了各种诡计,而且总是有些单纯的人民很欣赏这些骗局。任何一种圈套,人民都会立刻陷进去;暴君们从来不费什么气力就可以欺骗人民,所以他们越是嘲弄人民,他们就越容易奴役他们。” 6SfjoxnM0rfMZbITSUK/UfY6vWrwnc5i0LWehf4OHgJzxC8uMYfE4EX3b2VFOtq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