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7 锥体、方圆体

3.7.1 锥体

(1)正三角锥体

已知尺寸为 a b r h t 。正三角锥体的实物投影如图3-96所示。

图3-96 正三角锥体结构

展开图画法。先用已知尺寸按里皮画出俯视图和主视图(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了展开法就不用放样)。在以 O 1 点为中心以 O 1 —1′为半径所画的圆弧上截取等于俯视图边长 a ,得点1、2、3、1。通过各点分别连成直线,即得出所求展开图,如图3-97所示。

图3-97 正三角锥体展开图

(2)正四角锥体

已知尺寸为 a h t 。正四角锥体的实物投影如图3-98所示。

图3-98 正三角锥体结构

展开图画法。先画俯视图和主视图。在以主视图 A 为中心以 AC 为半径所画的圆弧上顺次截取等于俯视图边长 a ,得点为1、2、3、4、1。通过各点分别连成直线,即得出所求展开图,如图3-99所示。

图3-99 正三角锥体展开图

(3)正五角锥体

已知尺寸为 a r h t 。正五角锥体的实物投影如图3-100所示。

图3-100 正五角锥体结构

展开图画法。先画俯视图和主视图,主视图棱线 AO 1 为实长。在以 O 1 为中心以 O 1 A 为半径所画的圆弧上截取等于俯视图五边长度,得点为1、2、3、4、5、1。通过各点分别连成直线,即得出所求展开图,如图3-101所示。

图3-101 正五角锥体展开图

(4)正六角锥体

已知尺寸为 a r h t 。正六角锥体的实物投影如图3-102所示。

图3-102 正六角锥体结构

展开图画法。先画俯视图和主视图,主视图 AO 1 为棱线实长,在以 O 1 为中心以 O 1 A 为半径所画的圆弧上截取俯视图6边长度,得点为1、2、3、4、5、6、1。通过各点分别连成直线,即得出所求展开图,如图3-103所示。

图3-103 正六角锥体展开图

(5)方锥体

已知尺寸为 a b h t 。方锥体的实物投影如图3-104所示。首先用已知尺寸画出主视图。通过小口外皮接点 I J 分别引垂直里皮的线段,得点为 E ′、 F ′,则 EFLK 即为放样的主视图。根据主视图向下投影画出俯视图。

图3-104 方锥体展开图

①展开图画法。画 AD 等于俯视图 AD 。由 AD 中点 N ′引对 AD 的直角线 N M ′等于主视图 F L ,由 M ′引与 AD 的平行线 EH 等于俯视图 EH 。以 D 点为中心以 DE 为半径画圆弧,与以 H 为中心 HE 为半径画的弧交点为 G 。以 G 为中心以 HD 为半径画圆弧,与以 D 为中心以 AD 为半径画的圆弧交点为 C 。以 C 为中心以 M D 为半径画圆弧,与以 G 为中心以 M H 为半径画的圆弧交点为 M 。以 M 为中心以 M N ′为半径画圆弧,与以 C 为中心以 CN ′为半径画的圆弧交点为 N 。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左边的各点,并以直线连接各点即得整体展开图。

②卡样板角度的画法。将图3-104所示的俯视图和主视图重复画出如图3-105所示。由 A 引对 AB 的直角线上截取 A C 等于主视图 h ′。由 C 引与 AB 的平行线 CE ,与由 B 引与 AC 的平行线对应交点为 E 。连接 A E ,则 CEA ′即为俯视图 A —B的实角。

图3-105 方锥体卡样板制作图

C 引对 A E 垂线,得垂足为 D 。以 C 为中心以 CD 为半径画圆弧,得与 CE 交点为 D ′。由 D ′引与 AC 的平行线,与 AB 交点为 D ″。连接 C D ″、 D C ″,则 C D C ″角即为所求卡样板的角度。

(6)矩形锥体

已知尺寸为 a b c d h t 。矩形锥体的实物投影如图3-106所示。用主视图和左视图板厚处理后的尺寸 a ′、 b ′、 c ′、 d ′画出俯视图。

图3-106 矩形锥体展开图

①Ⅰ展开图Ⅰ画法。取主视图 l ′的距离引与俯视图 JK 的平行线 J K ′和 N O ′,与由俯视图 J N O K 向右所引水平线对应交点为 N ′、 O ′、 K ′。连接 J ′、 N ′、 K ′、 O ′,则 J N K ′即为所求的Ⅰ展开图。

②展开图Ⅱ画法。取左视图 l 的距离作与俯视图 LK 的平行线 L K ″和 P O ″,与延长俯视图中的 IL MP NO JK 对应交点为 L ′、 P′ O ″、 K ″,连接 L P ′、 K O ″,则 L K O P ′即是所求的展开图Ⅱ。

(7)方漏斗

已知尺寸为 a b 1 b 2 c 1 c 2 e t h 1 h 2 h 3 。方漏斗的实物投影如图3-107所示。按里皮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3-108所示。

图3-107 方漏斗结构

图3-108 方漏斗展开图

①侧板展开图画法。在左视图向下延长中心线上截取等于主视图 h 3 f 2、 h 得点为 A B C D 。通过各点引水平线,与由左视图里皮各点分别引下垂线对应交点分别连成直线,即得出侧板展开图。

②前侧板展开图画法。在主视图向下延长中心线上截取等于左视图 g f h 得点为 A 2 B 2 C 2 D 2 。通过各点引水平线,与由主视图各点分别引下垂线对应交点分别连成直线,即得出前侧板展开图。

③后侧板展开图画法。在主视图向下延长中心线上截取等于左视图 g 1、 f 1、 h 得点为 A 1 B 1 C 1 D 1 。通过各点引水平线,与由主视图各点分别引下垂线对应交点分别连成直线,即得出后侧板展开图。

(8)凸五角星

已知尺寸为 R h 。凸五角星的实物投影如图3-109所示。先用已知尺寸画出俯视图和主视图。由俯视图点1、3′引上垂线与主视图得出交点与 O ′连线,得出 R ′、 r ′即为画展开图的半径。

图3-109 凸五角星结构

用已知尺寸 R h 画出俯视图和主视图。由俯视图点1、3′引上垂线与主视图得出交点与 O ′连线,得出 R ′、 r ′即为画展开图的半径。在水平线上任取点 O ′为中心以 R ′、 r ′为半径作圆周。在外圆周上任取点1为中心以俯视图中 a 为半径画圆弧与内圆周得交点为1′、5′。以点1′为中心以 a 为半径画圆弧与外圆周交点为2。以点2为中心以 a 为半径作圆弧与内圆周交点为2′。用同样的方法顺次画圆弧求出点3、3′、4、4′、5、5′。以直线连接各点与 O ′为折线,再以直线连接内、外圆周1—1′、1′—2、2—2′、…、5—5′,即得出所求展开图,如图3-110所示。

图3-110 凸五角展开图

(9)圆角方口大小头连接体

已知尺寸为 r a r ′、 t h 。圆角方口大小头连接体的实物投影如图3-111所示。

图3-111 圆角方口大小头连接体结构

①实长线的求法。先用已知尺寸画出俯视图的1/8,如图3-112所示。在由点 O 引对 O —3直角线上取已知尺寸 h 得点为 A 。由点 A O —3平行线,与由点3°引对 O —3直角线得交点为3′。连接3—3′并延长,与延长线 OA 得交点为 O 3 。以点 O 为中心以 O —1、 O —2分别为半径作同心圆弧与 O —3得交点为1′、2′。连接点1′、2′与 O 3 ,即得出所求实长线。

图3-112 圆角方口大小头连接体展开图

②展开图画法。在以 O 3 为中心实长线1′— O 3 、2′— O 3 、3— O 3 分别作半径画同心圆弧上顺次截取等于俯视1—2、2—3得出各点连成曲线和直线。再连接各点与 O 3 ,与以点 O 3 为中心实长线与 A —3′各交点至 O 3 分别作半径画同心圆弧,对应交点连成曲线和直线,即得出所求展开图,如图3-112所示。

(10)圆管直交方锥体 已知尺寸为 a 1 a 2 t h d 。圆管直交方锥体的实物投影如图3-113所示。

图3-113 圆管直交方锥体结构

①展开图Ⅰ画法。先用已知尺寸画出方锥管主视图的1、2和俯视图的1/8,如图3-114所示。2等分圆弧,等分点为1、2、3。由各等分点分别引上垂线与 O 1 A 得交点为1′、2′、3′。在由点 A 引对 AO 1 直角线上取 B 1 B 1 等于俯视图 AB 的2倍,并照录各点,引与 AO 1 平行的线,与由点1′、2′、3′引与 B 1 B 1 平行的线对应相交,将交点连成曲线,即得出Ⅰ展开图。

图3-114 圆管直交方锥体展开图

②展开图Ⅱ画法。在 OA 延长线上截取 CD 等于圆管板厚中心径展开长度,在由点 C D 分别引上垂线取已知高 h 得点为 C 1 D 1 。由主视图点3′向右引 OA 平行线与 C 1 C D 1 D 得交点为3、3。由12等分3—3的等分点分别引下垂线,与由主视图点2′、1′向右引水平线对应交点分别连成曲线,即得出Ⅱ展开图。

3.7.2 方圆体

(1)圆顶方底等径连接体

已知尺寸为 h d t 。圆顶方底等径连接体的实物投影如图3-115所示。图3-116所示俯视图即为放样图。

图3-115 圆顶方底等径连接体结构

图3-116 圆顶方底等径连接体展开图

①实长线的求法。在由点 D 引对 DE 直角线取已知 h 得点为 O 。以 D 为中心点2、3至 D 作半径画圆弧与 DE 得交点为2′—3′。分别连接点2′—3′与 O ,即得出实长线为 a b c

②展开图画法。按俯视图各线连接形式,用俯视图等分弧长和边长,再用实长线由中间开始向两侧顺次求出各点连成曲线和直线,即得出展开图。

(2)圆顶方底连接体

已知尺寸为 d e t h 。圆顶方底连接体的实物投影如图3-117所示。

图3-117 圆顶方底连接体展开图

①实长线的求法。2等分俯视图1/4圆周,等分点为1、2、3。连接各点与 E 得出投影线 a b c 。在 AB DC 延长线上作垂线 MN 。由 N 向右取等于俯视图 a b 的距离得点1、2,与 M 连线得出 a ′、 b ′即为实长线。

②展开图画法。画直角线1— J E ,取1— J 等于主视图 c ′、 JE 等于俯视图 JE 。以 E 为中心、以1— E 和实长线 a ′分别为半径作圆弧,以点1为中心俯视图等分弧长1—2为半径顺次画圆弧得交点为2、3。延长 J —1和 E —2得交点为 O 。以点 O 为中心 O —1、 O E 分别为半径画圆弧,与以点 E 为中心俯视图 e 作半径顺次画圆弧得交点为 F G H 。以点 O 为中心以 OJ 为半径画圆弧,与以点 H 为中心俯视图 e /2作半径画圆弧得交点为 J 。连接各点与 O ,即得出所求展开图。

(3)圆顶矩形底连接体

已知尺寸为 a b t h 。圆顶矩形底连接体的实物投影如图3-118所示。

图3-118 圆顶矩形底连接体展开图

①实长线的求法。3等分俯视图1/4圆周,得出等分点与 G 连线即得出投影线 c d e f g 。在主视图 AB DC 向右延长线上作垂线 MN 。由点 N 向右取等于俯视图各投影线长度,得出各点与 M 连线,即得出实长线为 e ′、 d ′、 f ′、 g ′。

②展开图画法。画水平线 HG 等于俯视图 HG 。以 H G 分别为中心以实长线 g ′为半径作圆弧得点为1。以点 G 为中心以实长线 f ′、 e ′、 d ′由分别为半径作圆弧,与以点1为中心俯视图等分弧长作半径顺次画圆弧得交点为2、3、4。同样的方法按俯视图各线结构顺次求出各点,并以曲线和直线连接,即得出所求展开图。 MHa+fxS4xVMfzB5OwbUVyl3qv9SNWV88aA/p8Z6mjaVM32yU+OAHCAgME+H/xNU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