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出版的《实用药学计算》一书,现在出版社书库已经售罄,应出版社和读者要求,需要重新组织修订再版。全书仍分为六章,章节顺序与第一版相同,其内容参照2015年版的《中国药典》及一些新的国家标准,结合药学进展,做了一些删减与补充。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衡器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和管理模式上开始与国际接轨。非自动衡器国际建议R提出了检定分度值(Verification Scale Interval)和实际分度值(Actual Scale Interval)两个概念。因此第一版中的天平灵敏度、分度值这个内容必须进行更新。再比如2008年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8170-2008,代替GB/T 1250-1989,GB/T 8170-1987,这个标准是在原《数值修约规则》和《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方法》两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整合修订而成的,《实用药学计算》第一版采用的是老标准,这一版更新采用新标准。对第一版中疏漏、错误的地方给予改错、更正,附录中增加了某些药物、一些酸、碱的p k a值表。
新版付梓之际,我们对第一版曾做出贡献的编写人员王汉文、吕永宁、向一、杨瑞芬、陈华庭、徐楚鸿、高原、高鸿慈、斯陆勤等表示感谢!
本次再版,书中仍可能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高 原 乐智勇 张先洲
2017年3月
《实用药学计算》一书自1983年出版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药学工作者厚爱。然而,自第一版问世,迄今已有20余年,在此期间,药学学科迅速发展,新内容不断增多,特别是国家规定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均要执行法定计量单位。在此背景下,受原书主编之一的委托,对这本书进行重新修订再版。
在修订过程中,强调实用、新颖、规范化,本书均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淘汰非法定计量单位。例如,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浓度”取代人们最常用的“百分浓度”,用“光密度”取代“吸光度”等,这些可能使用起来殊感不便,但因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遵照执行。本版每章节均根据近几年的新进展以及广大医药工作者的实际需要进行了补充、修改,如“数理统计方法在药学中的应用”一章增加了Weibull分布、均匀设计内容,“药剂技术与计算”一章增添了灭菌可靠性参数的有关计算内容等,并淘汰了一些过时的、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的内容。另外,本书增加了与测量结果有关的测量不确定度一章,简介了该参数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六章,并在文前增加了法定计量单位简介供读者参考。
《实用药学计算》第一版的钱漪老师和张树梁老师曾对该书做出贡献,为再版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因年事已高或工作较忙未能参加再版工作。同为第一版参编的新疆医科大学徐秦教授,也在百忙中审校了本书的部分章节,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喻晔、李炫城两位同志做了大量编务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药学计算涉及面广、内容多,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高鸿慈 陈华庭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