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无坚不摧:德国“虎王” VS 苏联IS-3 VS德国“鼠”式 VS 苏联KV-2

从二战中期开始,德军战车为了提升战斗性能,采取直线式的放大设计思路,导致车重节节攀升。超重的车体给德军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不过这些数不尽的麻烦也使德军对重型车辆的动力系统下了一番苦心加以研究,并在纸面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就有“虎王”重型坦克,它吸收了二战末期德国在坦克开发上苦心研究所得的大量高新技术。“虎王”坦克是二战著名重型坦克之一,它火力强大,防护超群,直至二战结束,盟军也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IS-3坦克的出现就是因为“虎王”坦克的冲击,IS-3拥有同时代最强级别的防护力,车体和炮塔的倾斜装甲全面提高了坦克的防护力。尤其它对侧面和后面防护的全面加强让它足以“独步天下”。直到现在,IS-3坦克的装甲重量占战斗全重的比例仍是世界坦克里最高的,它卓越的防护性能由此可见一斑。“鼠”式坦克是德国在二战中所设计的最重型坦克,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最重型坦克纪录的保持者。KV-2是苏联在二战中使用的最重的一种坦克,其152毫米炮威力极大,任何德军坦克都无法抗击其一击,甚至不需直接命中,只需近距爆炸就能炸毁德军轻型坦克。

43a

“虎王”坦克模型图

43b

IS-3坦克模型图

image157.jpg

“鼠”式坦克模型图

image159.psd

KV-2坦克模型图

image161.jpg

“虎王”坦克

image163.jpg

IS-3坦克

image165.jpg

“鼠”式坦克

image167.jpg

KV-2坦克

■ 基本参数对比

image169.png

坦克尺寸对比(单位:米)

image171.png

坦克重量对比(单位:吨)

image173.png

坦克最大速度对比(单位:千米/小时)

image175.png

坦克最大行程对比(单位:千米)

■ 建造背景概述

德国“虎王”坦克

在1941年5月的一次德军军事会议上,德国新式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正式起步,希特勒在会议上提出了相关要求:具有击穿敌人坦克的强大火力和敌人坦克无法击穿的厚实防护装甲,且最大时速不低于40千米。这次会议决定发展了“虎”式和“虎王”两种重型坦克,由于前者在战场上的成功,“虎王”的研发进度被放缓,直到1943年1月才真正开始设计,1944年1月开始批量生产,1945年3月停产。尽管人们认为“虎王”是“虎”式坦克的继承和替代,但是实际上“虎王”和“虎”式坦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重型坦克。

image177.jpg

“虎王”坦克战斗群

苏联IS-3坦克

1944年7月“虎王”首次参战后,苏联立刻开始研制更强的重型坦克。新型坦克的设计开始于1944年。这款坦克当时被赋予“Kirovets-1”的代号。第一批Kirovets-1原型车于1945年5月建造完成。IS是1943~1959年间苏联重型坦克的正式名称。在苏联的规划中,有两款坦克同时被命名为IS-3,分别是代号244工程的IS-3以及代号703工程的IS-3。前者是IS-2重型坦克装备D-5T-85-BM 85毫米战车炮的版本,而后者则是IS-2重型坦克的正规后继型号。

德国“鼠”式坦克

1941年11月,出于对战场上出现的苏军重型坦克的危机感,希特勒向德国著名坦克设计师斐迪南·保时捷博士询问了超级重型坦克开发的可能性。1942年,德国克虏伯公司提出了“虎鼠”式重型坦克和“狮”式坦克两种构想。不过计划在同年3月初就被取消,但是研发的经验与技术却为后来的重型坦克做了准备。1942年3月中旬,保时捷车厂收到一份合约,要求研制一种100吨重的新型坦克。4月,希特勒无视坦克设计的常识,要求新坦克的重量必须达到120吨。5月,斐迪南·保时捷博士与克虏伯公司的穆勒博士开始合作进行整个计划,研发的结果就是“鼠”式超重型坦克。由于德国战败时“鼠”式坦克仍处于试验阶段,所以未能批量生产。

image179.jpg

运输中的IS-3坦克

image181.jpg

德国在二战时期制造的全尺寸木制“鼠”式坦克

苏联KV-2坦克

1939年,苏联与芬兰之间爆发了冬季战争,苏军在突破曼纳海姆防线的行动中吃尽了苦头,对坦克协助支援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以KV-1坦克为主体、搭载152毫米榴弹炮和新式旋转炮塔的KV-2坦克应运而生,用来进行阵地突破。该坦克的研发需求于1939年12月提出,1940年1月末完成了试验车,1940年2月又完成了2辆试验车并立刻被送往战线。由于在实战中表现出色,新坦克被苏军正式采用。最初,坦克开发部仅将其命名为“装备大炮台的KV”,随着正式纳入军方采用而给予了“KV-2”的称呼,苏军士兵则称其为“无畏战舰”。

image183.jpg

KV-2坦克与苏联士兵的合影

■ 车体构造对比

德国“虎王”坦克

“虎王”坦克采用了不少“虎”式和“豹”式坦克的部件,同时它也体现了许多新的技术特征。首先是它采用了两种新型炮塔,一种是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另一种是韦格曼公司制造的炮塔。由于战争进程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善“虎王”坦克的设计,导致“虎王”坦克机械故障较多,这成为“虎王”坦克的薄弱环节。

image185.png

“虎王”坦克结构图

苏联IS-3坦克

IS-3坦克从前到后依次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动力室。IS-3坦克的乘员有4人,分别为车长、炮长、装填手和驾驶员。驾驶员位于驾驶室正中央,他的上方有一个向右打开的三角形舱门,舱盖上有一具潜望镜。在驾驶员座椅后方的地板上,布置有一个圆形的车底安全门,供乘员在紧急情况下逃脱之用。由于没有指挥塔,IS-3的高度较低,降低了被敌方发现的概率。炮长的位置在车长的前下方,装填手在炮塔的右侧,他也有一个向前打开的舱盖和一具MK-4潜望镜。动力室在炮塔的后方,里面布置有空气滤清器、发动机、变速箱、油箱、冷却装置和减速器等。车尾装甲板上布置有两个平行的圆形动力装置检查窗和一个炮管行军固定器。车尾上装甲板的连接方式和IS-2、T-34相同,都是用两个铰链连接在车尾下装甲板上。

image187.png

IS-3坦克结构图

德国“鼠”式坦克

“鼠”式坦克采用全金属履带,驱动轮位于车体后方,由电动马达带动,可以容纳5~6个乘员。

image189.png

“鼠”式坦克结构图

苏联KV-2坦克

生产型的KV-2坦克在炮塔结构上略矮,也搭载了原本没有的近距离防御DT重机枪。该坦克有6名乘员,即坦克指挥员、火炮指挥员、第二火炮指挥员(装填手)、炮手、驾驶员、无线电手。

image191.jpg

KV-2坦克结构图

■ 车载武器对比

德国“虎王”坦克

“虎王”坦克安装了1门88毫米KwK43 L/71型坦克炮,身管长达6.3米,可发射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具备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美国M4“谢尔曼”中型坦克主装甲的能力。辅助武器方面,“虎王”坦克安装了3挺MG34/MG42型7.92毫米机枪,备弹5850发,用于本车防御和对空射击。

image193.jpg

“虎王”坦克使用的炮塔

苏联IS-3坦克

IS-3坦克的主要武器为一门48倍径的1943年型D-25T战车炮,炮口初速为800米/秒。车载弹药为28发,其中包含穿甲弹以及高爆弹。25发弹药被储存于炮塔壁上,另外3发则立于战斗舱内。由于高爆弹体积较大,普通的IS-3仅会携带10~11发穿甲弹,其余则为高爆弹。

德国“鼠”式坦克

“鼠”式坦克的主要武器为1门128毫米KwK44 L/L55火炮,一门75毫米KwK44 L/36.5同轴副炮。根据德军预测,128毫米火炮可以在3500米的距离击穿盟军“谢尔曼”坦克、“克伦威尔”坦克、“丘吉尔”坦克、T-34/85坦克和IS-2坦克的所有装甲,能在2000米的距离击穿M26“潘兴”坦克的所有装甲。“鼠”式坦克的近距离防御武器是2挺7.92毫米MG34 机枪,另外在炮塔两侧和后部还各有一个射击孔(炮塔后部的射击孔处有1挺MG15毫米大口径机枪)。

image195.jpg

IS-3坦克炮口特写

image197.jpg

“鼠”式坦克前侧方特写

苏联KV-2坦克

KV-2坦克的主要武器为1门152毫米榴弹炮,备弹36发。辅助武器为2挺DT重机枪。

image199.jpg

KV-2坦克炮塔特写

■ 动力装置对比

德国“虎王”坦克

“虎王”坦克采用迈巴赫HL 230 P30型12缸水冷汽油机发动机,功率为515千瓦。机械式变速箱也是迈巴赫公司的产品,有8个前进挡和4个倒挡。行动装置包括双扭杆独立式弹簧悬挂装置和液力减振器,车体每侧有9个直径800毫米的负重轮,分为两排交错排列。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虎王”坦克有两种履带,即用于铁路运输的660毫米履带和800毫米战斗履带。由于重量极大,且耗油量大,“虎王”坦克的机动性能较差。

image201.jpg

急速行驶中的“虎王”坦克

苏联IS-3坦克

IS-3使用一台V-11型12缸水冷式柴油发动机。燃料来源为安装于发动机四周的四个燃料槽,共有燃料425升;车壳上有4个附加燃料罐,总共可提供90升的额外燃料。发动机上还装有加热系统,以于天气寒冷时协助启动发动机。IS-3坦克的动力传动装置是从IS-2重型坦克上发展来的,变速箱为横轴式,有高、低速两个挡位,每个挡位又各有4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所以该变速箱共有8个前进挡和2个倒挡。因为变速箱变速范围较大,所以有利于提高坦克的平均行驶速度。

image203.jpg

雪地中行驶的IS-3坦克

德国“鼠”式坦克

“鼠”式坦克的动力装置为1台戴勒姆-奔驰MB 517汽油发动机,功率高达895千瓦,但由于“鼠”式坦克的超高重量,行驶速度仍然偏低。

image205.jpg

运输中的“鼠”式坦克

苏联KV-2坦克

KV-2坦克采用12汽缸V-2柴油发动机,由于其重心太高,越野能力很差,非常容易在行驶时发生翻车。

image207.jpg

KV-2坦克行动装置特写

■ 防护能力对比

德国“虎王”坦克

“虎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焊接结构,正面装甲的厚度比“虎”式坦克加强了很多,且防弹外形较好。其车身前装甲厚度为100~150毫米,侧装甲和后装甲厚度为80毫米,底部和顶部装甲厚度为28毫米。炮塔的前装甲厚度为180毫米,侧装甲和后装甲厚度为80毫米,顶部装甲厚度为42毫米。即使在近距离上,同时期内也很少有火炮能摧毁它的正面装甲。不过,“虎王”坦克的侧面装甲还是能被盟军坦克摧毁。

image209.jpg

“虎王”坦克后方特写

苏联IS-3坦克

IS-3坦克的装甲防护力在1945年时是最为出色的。它的装甲主要是设计来抵挡如德国88毫米反战车炮、88毫米KwK43战车炮以及75毫米KwK42战车炮等强力火炮的射击。装甲对于PaK 40反战车炮也有相当优异的防护力。

image211.jpg

IS-3坦克后方特写

德国“鼠”式坦克

“鼠”式坦克车体前方35度倾斜装甲厚达220毫米,加上倾斜角度后相当于380毫米厚。炮塔正面装甲厚达240毫米,与炮盾叠加后为520毫米。车体正下方和炮塔顶部的装甲也有120毫米厚,车体两侧装甲厚185毫米,车体后部装甲厚160毫米。

image213.jpg

“鼠”式坦克后方特写

苏联KV-2坦克

KV-2坦克装甲厚度达75~110毫米。德军坦克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击毁KV-2,其巨大车体被德军称为“巨人”。

image215.jpg

行驶中的KV-2坦克 Hpos+ZW+4fxwXnIzIZq4mki+Sg6r4AMQOPuMhc25weWv48nr6hHPprg9FJkxtk3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