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分解图

莫辛-纳甘步枪是一款手动步枪,诞生于俄国沙皇时期(1721~1917年),在二战期间曾是苏联步兵的标志性武器,型号众多,其中还包括狙击版。

研发与生产

19世纪80年代末期,俄土战争(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等进行的一系列战争)让俄国认识到,己方军队所装备的步枪已经显得落后,因此开始向外界招标新式步枪。之后,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与比利时枪械设计师李昂·纳甘分别提交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这两者各有所长,让俄国军方难以取舍。综合考虑之后,俄国要求本土兵工厂集合莫辛与纳甘设计的优点,最终打造出了莫辛-纳甘M1891步枪。

沙皇军队与莫辛-纳甘M1891步枪

莫辛(左)与李昂·纳甘(右)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不同时期的莫辛-纳甘步枪(最上为M1891型)

俄国士兵使用莫辛-纳甘M1891步枪进行操练

俄国士兵与莫辛-纳甘M1891步枪 装备

1891年,莫辛-纳甘步枪投入生产,由图拉、伊热夫斯克等数家兵工厂负责。1893年,为满足战场所需,莫辛-纳甘步枪开始大批量生产,随即在日俄战争中大显身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后,由于俄国扩充军队且生产能力有限,导致莫辛-纳甘步枪数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俄国曾先后委托法国、美国的兵工厂帮助生产。

战争中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

军械库中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

苏军士兵与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苏军士兵使用莫辛-纳甘M1891/30步

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联对莫辛-纳甘步枪进行了多次改进,1930年,它进行了一次最大改进,并命名为M1891/30型步枪。这款型号的莫辛-纳甘步枪在二战爆发后成为苏军主力武器。二战后期,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显得过时了,但由于数量巨大,所以仍大量装备苏军。1948年,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在苏联全面停产。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两侧照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抛出弹壳的一瞬间

构造与原理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采用传统的旋转后拉式枪栓与弹仓式供弹的设计。为便于大量生产,枪机尽可能地简化,零件较少。整体弹仓位于枪托下扳机护圈前面,使用能携带5发子弹的弹夹,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弹夹填装,弹仓口有一个隔断面器,用于枪弹上膛时隔开第二发子弹。因拉机柄力臂较短,该枪枪机操作时不太顺畅,所需力量较大。普通版本的莫辛-纳甘拉机柄为直式,而狙击版采用下弯式拉机柄。早期的可拆卸刺刀通过管状插座套在枪口上,后期改为不可拆卸的折叠式刺刀。

莫辛-纳甘1891/30步枪局部分解图

莫辛-纳甘1891/30步枪枪机特写

性能与维护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与弹药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与刺刀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采用莫辛设计的3线弹仓式设计,同时采用纳甘设计的快速填装弹弹夹。此后,俄国对其实施了一系列改进,推出了适用于骑兵的步枪、卡宾枪及加装瞄准镜的狙击步枪等版本,并为其设计一系列的枪榴弹,以符合当时潮流。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的优点是易于生产、使用简单可靠、不需太多的维护,适合当时苏联工业基础差、军队士兵素质低的实际状况。

加装瞄准镜的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装备与服役

多种型号的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作为俄国军队和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服役期长达60年,并被匈牙利、波兰和其他一些国家使用。该枪在20世纪的每一场战争中几乎都能看到,其中包括一战、苏联内战和二战等。到二战结束时,莫辛-纳甘步枪生产数量超过1700万支。20世纪40年代末期,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逐渐落伍,被AK-47等先进步枪所取代。不过,直到今天,包括M1891/30型在内的M1891/30步枪仍然可在民间收藏领域或狩猎用途方面见到踪影。

苏军新兵在使用莫辛-纳甘

苏军士兵修理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SKS半自动步枪

SKS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谢尔盖·西蒙诺夫(Sergei Simonov)在1945年设计的半自动步枪,主要用以取代莫辛-纳甘步枪,战后不久提供给苏军作为制式步枪。

SKS步枪分解图

研发与生产

二战期间,许多国家认识到,当时的步枪远远不足以满足战争的需求,因此纷纷开始设计新的武器装备战场。苏联在1943年核准了一个新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和步枪。1945年初在二战中少数SKS半自动步枪在对德国的前线进行了测试。1946年SKS步枪正式定型。这是第一支发射苏联7.62毫米M43中间型枪弹的步枪。该枪性能良好,苏军和华约国家军队都曾列装SKS半自动步枪。

士兵正在使用SKS步枪

构造与原理

SKS半自动步枪布局与传统卡宾枪无异,使用木制枪托,没有手枪型式的握把。大多数版本都在枪管下配有一个可折叠的刺刀。该枪的击发机构属于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属于半自动发射机构,由阻铁和阻铁簧、扳机和扳机簧、扳机轴、扳机连杆、不到位保险、单发杆等组成,并结合在发射机座上。其中单发杆能在枪机后坐压倒击锤的同时将扳机连杆向下压,解脱阻铁,扣住击锤,确保单发射击。

SKS半自动步枪弹仓

SKS步枪安装的刺刀

标准的SKS步枪具有固定内部弹仓。由机匣上方装填,可以单发装填,亦可以容纳十发子弹的弹夹一次压入装填。典型的军事用途的弹夹都是一次性的。有些变种的SKS半自动步枪已被修改接受AK-47可拆卸弹匣,但并不是很成功。大多数的SKS半自动步枪枪栓中的撞针没有弹簧,而是自由浮动的。所有军用的SKS半自动步枪枪管下配有折叠刺刀。刺刀可以通过铰链折叠,铰链有弹簧以固定刺刀伸展和折叠(有些刺刀是可移除的,而有些是固定在枪上的)。刺刀有单刃刺刀、双刃刺刀,也有刺针型刺刀。SKS半自动步枪可以不需工具,能够很轻松地进行分解与重组。

SKS步枪的照门

性能与维护

SKS半自动步枪具有结构简单、刚度好等优点,是一支性能良好的武器。与苏联时代的其他武器设计一样,SKS半自动步枪牺牲了一些精准度,换取了耐用性、可靠性、易于维护、易于使用和低廉的制造成本。SKS半自动步枪设计简洁,而且非常坚固又有效好用。它在世界上盛行多年,堪称历史上比较经典的一款半自动步枪。

装备与服役

SKS半自动步枪在苏联的第一线服役后很快被AK-47取代。但其后它仍然在第二线服务了几十年。直到今天,仍然装备于俄罗斯军队。SKS半自动步枪被苏联广泛出口到前东欧集团国家,部分国家更曾仿制该枪并大量生产。

南斯拉夫制造的SKS变种步枪

AVS-36步枪

AVS-36步枪是苏联时期所设计的一款自动步枪,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少量测试性地装备苏军,经改进完善后,在二战初期开始成为苏军新型步兵武器。

AVS-36步枪线构图

AVS-36步枪(下)与DP轻机枪(上)

研发与生产

20世纪30年代,在莫辛-纳甘步枪进行生产、改进的同时,另一款新型步枪的设计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它便是AVS-36步枪,由苏联枪械设计师谢尔盖·西蒙诺夫设计。早在1931年,西蒙诺夫就成功地推出了AVS-36步枪的试验品。不过,由于在测试中该枪出现许多不足,所以苏军对其并不看好。之后,西蒙诺夫花了3年时间,对AVS-36步枪进行了修正。1935年,AVS-36步枪再次交付苏军测试,结果是符合战场要求,随即少量装备军队。二战爆发后,由于莫辛-纳甘步枪性能略微落后,所以苏军正式采用AVS-36步枪。

背负AVS-36步枪在雪地执行任务的苏军士兵

AVS-36步枪射击测试

从左到右依次为莫辛-纳甘

AVS-36步枪(最右)与DP轻机枪(上

构造与原理

AVS-36步枪采用短行程活塞导气式偏斜闭锁操作设计,枪管上有一个枪口制退器,可用以减轻后坐力。它的可拆卸弹匣载弹量为15发,用户还能在枪身上安装刺刀。另外,该枪还有一种带着PE瞄准镜的狙击型被少量生产出来。狙击型在1938年10月第一次露面。就当时而言,AVS-36步枪的设计理念过于超前,导致设计方面不完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后坐力太大、射击精度不高。

AVS-36步枪两侧视角

AVS-36步枪与刺刀、弹药

AVS-36步枪局部特写

性能与维护

在正式投入服役之后,AVS-36步枪的弊端很快就显露出来,尤其是当沙子进入枪机时会出现机构运作不顺畅等,这主要是因为零件过多、结构过于复杂。此外,AVS-36也对子弹发射药的品质要求严格;而枪口制退器基本上没有制退功能,在全自动射击时,几乎无法控制。该枪也存在供弹问题,主要原因是弹匣的弹簧弹力不够。就以上的问题可见,AVS-36并非一种可靠的步枪,因此于1938年停产,共生产65800支。

测试场地中的AVS-36步枪

在沟壑中的士兵使用AVS-36步枪进行防卫

射击中的AVS-36步枪

苏军士兵与AVS-36步枪

装备与服役

由于AVS-36步枪存在上述众多缺陷,所以即便它是一款非常先进的武器,但也没能被大量采用。而且,由于与其同时期出现的SVT-40步枪在可靠性方面略胜一筹,导致AVS-36步枪不被军方青睐。尽管如此,AVS-36步枪还是为之后的同类武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更为后来的苏联突击步枪提供了宝贵经验(据说大名鼎鼎的AK-47就曾借鉴过AVS-36步枪)。

SVT-40步枪

SVT-40步枪是一款半自动步枪,由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费德尔·瓦西里耶维奇·托卡列夫设计,曾在二战中大量装备苏军。

苏联士兵在维护SVT-40步枪

研发与生产

战场上的苏军士兵与SVT-40步枪

相比手动步枪(如莫辛-纳甘步枪)而言,半自动步枪在射击速度方面占绝对优势,可大大地提高步兵火力密集度,增强作战力。20世纪30年代,美国率先为其军队装备了半自动步枪,即M1加兰德步枪,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在得知美军装备了新式半自动步枪后,苏联也不甘落后,开始寻求同类武器。之后,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设计出了SVT-38半自动步枪。不过,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SVT-38并不令苏军满意。为此,托卡列夫对SVT-38进行了改进,最终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推出了SVT-40。

拿着SVT-40步枪冲锋的苏军士兵

苏联士兵使用SVT-40步枪进行射击

苏军把SVT-40步枪当做狙击步枪使用

2名使用SVT-40步枪战斗的苏联士兵

构造与原理

SVT-40步枪采用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这种机构的优点是刚度好、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勤务性也比较好,但由于枪机单面受力以及开、闭锁时的碰撞,对连发射击精度会有一定的影响。不过,SVT-40作为半自动步枪,这方面的影响并不大。该枪枪机框底部的开/闭锁斜面与枪机顶部的开/闭锁斜面贴合,在自动循环过程中相互作用,使枪机后端上抬或下落,完成开、闭锁动作。

SVT-40步枪分解图

SVT-40步枪局部特写

性能与维护

SVT-40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弹匣供弹。短行程导气活塞位于枪管上方,后坐行程约36毫米。导气室连同准星座、刺刀卡笋和枪口制退器,构成一个完整的枪口延长段。这样的设计简化了枪管,但枪口延长段颇为复杂。导气室前面凸出的是一个五角形的气体调节器,可根据天气条件、弹药状况或污垢的积聚程度选择合适的导气量。枪口制退器两侧各有6个泄气孔,将部分火药燃气导向侧后方,从而起到降低后坐力和枪口消焰的作用。

SVT-40步枪与刺刀、弹夹

SVT-40步枪

装备与服役

苏德战争爆发后,SVT-40步枪被派往战场,但因为故障率高,苏联陆军对其并不看好。相反,该枪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苏联海军手上却有较佳的表现。由于SVT-40是半自动步枪,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需要有较为专业的枪械保养知识,这正是苏联陆军所欠缺的。因此,SVT-40并没有大规模地列装部队,通常苏联士兵仍然较常使用莫辛-纳甘步枪。二战后,苏联先后以更先进的SKS半自动步枪、AK-47突击步枪取代了SVT-40步枪。

苏军士兵使用SVT-40步枪押送战俘

手持SVT-40步枪的苏军士兵

PTRS-41反坦克步枪

PTRS-41是苏联在二战期间研制的反坦克步枪,用途非常广泛,除了坦克和装甲车辆之外,迫击炮和机枪阵地也常常成为它们的目标。

研发与生产

1938年,苏联便已开始研制反坦克步枪,但由于军方高层的否定态度,进展极其缓慢。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军急需大量反坦克武器对付德军的装甲部队,但已研制成功的反坦克步枪并不适合大量投产。捷格加廖夫临危受命,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了PTRS-41反坦克步枪。

战场上的PTRS-41反坦克步枪

1941年,PTRS-41开始大规模生产,在东部战线得到广泛使用,在攻击德军早期型号的坦克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随着战事的进行,德国坦克的装甲越来越厚,但它在攻击卡车和其他轻装甲目标时依然十分有效。为了抵挡这些反坦克枪的火力,德国坦克常常在薄弱的侧面挂上裙板。

保存在博物馆内的PTRS-41反坦克步枪

PTRS-41反坦克步枪大规模装备苏军

在城镇中作战的PTRS-41反坦克步枪

构造与原理

苏军士兵使用PTRS-41反坦克步枪执行任务

掩体后的苏军与PTRS-41反坦克步枪

PTRS-41是一款气压工作的步枪,利用火药燃气完成开锁、退壳、取弹、上膛、闭锁。弹夹容量为5发,也可以从上方单发手动装填。枪上配有空仓挂机机构,只有枪机被锁定在后方时才能打开弹仓。该枪为木质枪托,配有可向后折叠的两脚架,后坐力相对较低。同PTRD-41一样,PTRS-41作战时也需要由2人完成。在战场上,PTRS-41被证实拥有良好的精确度,并拥有良好的弹道特性,在100米距离上最大穿甲能力为40毫米。

性能与维护

PTRS-41的主要缺点是经常卡壳,并且不适用于寒冷天气,因为在极度寒冷的条件下,该枪无法自动装弹。此外,枪管中的排气孔也经常堵塞。不过,PTRS-41仍然被苏军认为是一款难得的好枪,并被德军缴获后投入使用。由于工序烦琐、造价高昂,PTRS-41在1942年的总产量只有77支,1944年增加到63308支,1945年1月后就停产了。

苏军士兵使用PTRS-41反坦克步枪尝试

PTRS-41反坦克步枪

装备与服役

苏军步兵部队中反坦克枪的装备情况大致如下:1941年8月,每个步兵团中编有1个反坦克枪排,每排编有6支反坦克枪;1941年11月,每团配备1个反坦克枪连,采用3排3班制,每个班编有3支反坦克枪,这样每个步兵团配备27支反坦克枪;1942年7月,反坦克枪连成为步兵营的下属单位,此时连队采取2排4班的编制(16支步枪),同时师属反坦克枪营由4个反坦克枪连组成(共36支步枪);1943年1月,营属反坦克枪连被缩减为1个9支步枪的步枪排。

PTRS-41反坦克步枪战斗小组

阻击地方坦克的PTRS-41反坦克步枪小组

PTRD-41反坦克步枪

PTRD-41是苏联在二战时期研制的另一种反坦克步枪,它被苏军广泛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甚至可以用来射击低飞的战斗机。

研发与生产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国的坦克四处横行,而由于各方面原因,苏军没有给所有战斗小队配发火箭筒,仅仅配发了托莫洛夫燃烧瓶。但这种燃烧瓶只对装甲车辆和步兵运输车有一些用处,对德军的“四号”坦克等重型坦克来说显得力不从心。鉴于此,苏军急迫地需要装备新式反坦克武器。之后,捷格加廖夫设计出了PTRS-41反坦克步枪。同时,西蒙诺夫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工作,他的产品便是PTRD-41反坦克步枪。

PTRD-41反坦克步枪射击测试

PTRD-41反坦克步枪(上)与

工作人员在对PTRD-41反坦克步枪进行

装备苏军的PTRD-41反坦克步枪

士兵在暗堡里使用PTRD-41反坦克步枪

构造与原理

PTRD-41反坦克步枪两侧视角

PTRD-41反坦克步枪采用枪管长后坐设计,发射后枪管后坐,然后枪机开锁,之后手动拉枪机换下一发弹。该枪的零部件极少,身管长达2米,枪口装有一个大方孔枪口制退器和准星,枪尾上有一个很小的枪托,击发手柄和夹板位于机匣后端,提把固定在身管上,紧靠提把的前方固定有一个双脚架。枪托内装有一根弹簧,用于吸收后坐力。为了防止机械装置伤害射手,枪管左侧有一块平板,用于保护射手的面部。

PTRD-41反坦克步枪局部特写

性能与维护

PTRD-41反坦克步枪配用的是14.5毫米枪弹,最初采用的是流线形覆铜被甲硬钢芯的穿甲弹头,后来采用非流线形钨芯穿甲弹头。该弹全长156毫米,全弹质量200克,装药量31克,弹头质量64克。重新装弹时,需要射手完成的唯一动作是另外取出一发子弹,并通过管状枪机滑动槽顶部的缺口,把子弹装入枪尾,然后将枪机闭锁。

PTRD-41反坦克步枪威力巨大,穿甲性能在当时名列前茅,可以击穿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的装甲,对人则一击致命。不过,该枪的后坐力过大,单兵往往很难在不展开两脚架的情况下进行射击。

肩扛PTRD-41反坦克步枪的士兵

战斗中的PTRD-41反坦克步枪

德军士兵正在装填缴获的PTRD-41反坦克步枪

装备与服役

身着雪地迷彩装的苏军士兵与

配备在野外战斗小组的PTRD-41反坦克步枪

1941年8月29日,PTRD-41反坦克步枪投入生产,并及时地在莫斯科保卫战爆发前得以装备红军。在实战中,PTRD-41反坦克步枪被证实远优于德军同类武器,实际上德国人很快就喜欢上了缴获的PTRD-41,并将其命名为PzB-783。PTRD-41最终在1945年1月停产,之后,苏军中PTRD-41的使用数量减少到约40000支。 UABCfBXZWNkqA+L7Dik8qjjzDp6csrqzsadqFlBdj6RqeF85QrTzncm6OLyw+Gb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