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 |
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负氮平衡,即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消耗大于膳食补给。如果膳食中蛋白质所占热比偏低,难以纠正负氮平衡现象,故糖尿病患者蛋白质的供给应比正常人略高,但是长期给予高蛋白饮食,对病情控制无益,因为蛋白质在满足代谢需要之后,多余的蛋白质通过糖异生作用也可使血糖升高(一般每百克蛋白质可生成58克葡萄糖)。综上所述,没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5%~20%(无肾脏损害时)。
病情稳定下的蛋白质供给
病情控制稳定、没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其膳食中的蛋白质供给量应与正常人相同,即成年人每千克体重1.0~1.2克/日。一个理想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蛋白质60~72克,或蛋白质占全日总能量的15%~20%(无肾脏损害时),优质蛋白50%以上。优质蛋白主要来源于淡水鱼、禽类肉蛋、低脂奶、豆类食品。
病情不稳定下的蛋白质供给
多数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是复杂多变的,这时患者膳食中的蛋白质供给量也应作相应的变化。如在初次诊断为糖尿病时,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病情控制不好。此时患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易出现氮的负平衡(即消耗大于摄入),故蛋白质供给量需适当增加,按每千克理想体重1.2~1.5克/日计算为宜。
另外,一些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的患者如孕妇、乳母,则应根据各自的生理特点给予足量的蛋白质,以保证胎儿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如妊娠中期(4~6月)患者每天应在基本供给量的基础上增加15克蛋白质,妊娠后期(7~9月)及哺乳期每天应增加25克蛋白质。
当并发糖尿病肾病时,则不能按照上述原则供给蛋白质,建议蛋白质所占热比在10%。因为膳食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不仅会加速肾功能的损害,而且蛋白质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会加重肾脏负担。此时应根据患者肾脏受损的程度而限制膳食蛋白质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