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运动性病症

【学习目标及要求】

1.了解过度训练的检查诊断,熟悉其发生原因及症状,掌握处理及预防措施。

2.了解运动应激综合征的检查诊断,熟悉其发生原因及症状,掌握处理及预防措施。

3.了解晕厥的检查诊断,熟悉其发生原因及症状,掌握处理及预防措施。

4.了解运动员贫血的检查诊断,熟悉其发生原因及症状,掌握处理及预防措施。

5.了解运动中腹痛的检查诊断,熟悉其发生原因及症状,掌握处理及预防措施。

6.了解运动性血尿的检查诊断,熟悉其发生原因及症状,掌握处理及预防措施。

7.了解运动性中暑的检查诊断,熟悉其发生原因及症状,掌握处理及预防措施。

8.了解冻伤的检查诊断,熟悉其发生原因及症状,掌握处理及预防措施。

第一节 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是运动员训练不当造成的运动性疾病之一。运动员发生过度训练,有可能丧失参加重要比赛的机会,或者虽然参加了比赛,但因体力和心理状态不佳而不能取得应有的运动成绩。

运动训练中,负荷量是逐渐增加的,后一阶段的训练量超过前一阶段的负荷量,这种过度负荷原则是现代训练学的重要部分,并认为这种原则是对机体适应性的理想刺激。适应的机制是生理应激,在此过程中运动负荷是引起适应性变化的生理性刺激物。然而训练和日常生活的总负荷超过了运动员所能接受的限度后,运动负荷就由量变转为质变,从生理性刺激物变成了病理性刺激物。由于训练和比赛与恢复之间的不平衡,再加上多种复杂的非训练应激因素,由此而造成了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糖原耗竭,氨基酸比例失调,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过度训练,出现一系列心理状态、形态功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症状,如持续的运动技能水平下降、持续的疲劳状态、情绪变化、免疫能力下降、感染疾病的可能增加、生殖功能抑制等。

过度训练是一种定义尚不明确的、机体对下述各种原因产生的心理-生理反应的综合征。国外已发表的文献中,对过度训练也尚无统一的专门术语,多数定义为:过度训练是训练与恢复、运动和运动能力、应激和耐受能力之间的一种不平衡。除训练因素外,其他非训练因素,如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经济上的、营养方面以及长距离旅行等,都增加了过度训练发病的危险。

我国学者认为,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功能不相适应,以致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

一、原因

1.训练安排不合理

未遵守循序渐进、系统训练的原则,运动负荷过大和持续的大运动负荷训练,缺乏必要的节奏,超过了人体的负担能力。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教练员为了追求尽快出成绩,未根据运动员,尤其是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负荷。有时运动员为了急于出成绩,随意增加运动负荷造成运动负荷增加过快。这些运动员常合并局部肌肉和韧带的劳损。大运动负荷训练是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和技术所必需的,这已为多数学者的研究和实践所公认。但当大运动负荷训练持续过久,又缺乏必要的节奏和间隔,超过了身体的功能潜力,破坏了内在的稳定,就会造成身体的过度疲劳状态,训练后易产生过度训练。

2.训练方法单调、枯燥无味

运动员局部负荷量过大,这一原因造成的过度训练多见于运动新手,他们缺乏身体全面训练的基础就集中专项训练,再加上运动训练安排不当,容易造成过度训练。

3.生活规律破坏

在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神准备的情况下参加比赛,或比赛过多,而间歇过短,运动员训练后得不到充分休息或社会活动过多,破坏了原有的生活规律,特别是睡眠不足使运动员体力消耗过大,易引起过度训练。

4.在运动员身体功能不良的情况下,参加紧张的训练和比赛

如伤后病后、身体衰弱时,或未完全恢复时。不少运动员过度训练是在感冒后过早训练或训练量过大造成的。有些运动员是在旅途劳累、时差反应尚未消除或身体尚未适应时参加紧张的训练或比赛而引起过度训练。因此患病后,尤其在诸如感冒等小病后,遵守训练原则是很重要的。

5.饮食营养不合理

消耗的物质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如脱水、热能物质摄入不足、长期缺乏微量元素等。

6.各种心理因素

如精神上的打击、感情上的挫折、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训练不顺心、失恋、训练单调、竞赛反复失败等,也都是造成过度训练的诱发原因。

应该指出,运动员过度训练的发生,往往是上述几种原因同时存在所致,并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在相同的训练条件下,运动员是否发生过度训练,取决于多种因素。

二、征象

过度训练的征象是多种多样的,可涉及各个系统和器官,而且可因过度训练的程度、个体特性而异。

1.早期

早期过度训练的运动员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很难与大强度训练后正常的疲劳感觉相区别,运动员常有以下表现。

(1)一般自觉症状 疲乏无力、倦怠、精神不振。

(2)对运动的反应 过度训练的早期表现为没有训练的欲望或厌烦训练,过度训练较重时表现为厌恶或恐惧训练,而且在训练中疲劳出现得早,训练后疲劳加重而不易恢复,运动成绩下降,动作协调性下降。

(3)神经系统方面 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精神不集中,反应易激动,有的运动员反应为入睡困难、多梦、早醒,严重时则表现为失眠头痛,有些运动员还出现盗汗、耳鸣、眼花、直立性低血压、食欲下降等症状。有人认为中枢神经疲劳最明显的征兆是消化功能下降和食欲减退。

过度训练的主要反应在神经系统和心理方面,如果上述症状出现后未能引起重视,未采取必要的措施,过度训练就会进一步发展。

2.晚期

如果早期过度训练中的各种不良刺激因素持续存在,病情就会进一步加重,早期症状则会更加明显,并出现一系列全身多系统的异常表现。

(1)心血管系统 心悸、胸闷、气短、晨脉明显加快、运动后心率恢复缓慢、心律不齐等。举重、投掷等力量性项目的运动员,安静和运动负荷后血压常明显偏高。

(2)消化系统 除出现食欲缺乏、食量减少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个别运动员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

(3)肌肉、骨骼系统 常表现为肌肉持续酸痛、负荷能力下降,易出现肌肉痉挛、肌肉微细损伤等。当出现下肢过度训练时可表现为过度使用症状:疲劳性骨膜炎,小腿胫前间隔和小腿外侧间隔综合征,应力性骨折,跟腱、髌腱周围炎。

(4)其他 过度训练的运动员常诉说全身乏力、体重下降;易发生感冒、腹泻、低热、运动后蛋白尿、运动性血尿、运动性头痛、脱发、水肿、排尿不尽等症状。

根据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假说,由耐力项目的训练(有氧运动)引起的过度训练,运动员主要表现为疲乏、淡漠、运动能力下降,这种又被描述为副交感神经型过度训练;而运动强度过大,在“无氧运动”训练中发生的过度训练,则被描述为交感神经型过度训练,其主要特征为:高度兴奋、坐卧不安,而运动能力下降(表4-1)。

表4-1 过度训练的分类及分型

三、检查及诊断

1.体重

成年运动员在大运动负荷训练后,体重持续下降(休息、进食后不恢复)。体重下降超过正常体重的1/30,人工减重除外,是诊断过度训练的重要依据之一。

2.心血管系统

(1)心率 安静时心率较正常时明显增加。一般认为心率较平时增加12次/min以上,应引起注意。

(2)血压 晨血压比平时高20%,并持续两天以上时,或短时间内超过正常值(140/90mmHg),可能是功能下降或过度疲劳的表现。

(3)心电图变化 过度训练的运动员除有上述变化外,还可能出现S-T段、T波改变(S-T段明显下降,超过0.075mV,被认为是诊断过度训练的重要参考指标),以及各种心律不齐,如室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各种传导异常。

3.血液检查

过度训练的运动员可能出现贫血,但有时只表现为血红蛋白水平较平时降低,但并未达到贫血的标准。

4.泌尿系统

有时可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血尿。

5.消化系统

过度训练的运动员,可出现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原因不明的腹胀、腹泻。运动中或运动后可出现右肋部痛,在检查时可发现个别运动员肝脏肿大,但肝功能正常。

6.内分泌系统

(1)女运动员可出现月经紊乱,严重时出现闭经。

(2)血睾酮测定 血睾酮的正常值:男为14~25.4nmol/L;女为1.3~2.8nmol/L。当低于训练期前25%而又不回升时应调整训练计划。

由于应激引起的皮质醇升高,促性腺激素抑制,使睾酮的分泌减少。睾酮/皮质醇比值的变化,被认为是诊断过度训练的敏感指标。一旦睾酮/皮质醇比值低于原始值的30%,可以考虑过度训练。

7.免疫系统

过度训练的运动员免疫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下降,运动员易受感染。

诊断:目前对运动员过度训练还没有一种特异的、灵敏的和简便的诊断方法。一般认为应从有无明显的过度训练史、有无自觉症状、对运动负荷的反应及体检有无阳性发现(如体重、血红蛋白、心电图、激素水平)等方面去综合分析考虑。

四、处理

从过度训练的发病原因可知,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过大是造成过度训练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过度训练的处理应包括:①消除病因;②调整训练内容和或改变训练方法;③加强各种恢复措施;④对症治疗。

五、预防

1.合理安排运动训练

过度训练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训练安排不当,因此预防的关键在于根据运动员的性别、年龄、身体发育状况、训练水平和训练状态等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切合实际的训练计划,即制订逐渐增加训练量、节奏明显、避免骤然增量的方案。加强队医、运动员、教练员之间的交流和配合。

2.最佳训练负荷的原则

最佳负荷取决于多种因素,如遗传特性、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为了及时调整训练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调整训练的节奏,遵守循序渐进、系统训练、全面训练、区别对待的原则。

(2)合理安排生活制度。

(3)伤后、病后应进行积极治疗,不宜过早恢复训练和比赛。

(4)长年坚持适当的有氧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员对训练的承受力,提高运动员的抗疲劳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5)为了让运动员能够充分适应和恢复,在训练的大周期中,每周训练量的增加,不能超过5%。此外,训练的强度与训练的量不应同时增加。

(6)不要采用过多的指标评价运动强度、运动负荷,这将会使训练负荷量化困难。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除必须详细记录对训练的主观反应和感觉,还应记录其他有关因素,如睡眠的时间和质量、营养及其他应激因素等,这将有助于发现导致过度训练的原因。

3.及时发现过度训练的早期表现

运动员过度训练时常见以下症状,而且常常同时出现。

(1)运动员完成训练课或定时跑或比赛时感觉非常费力,两组训练间的恢复时间延长。

(2)在运动课结束后,运动员有持续疲劳感和恢复不足,并伴有睡眠不良和晨脉增加。

(3)在处理日常事物时表现出易怒和情绪化。

(4)运动员缺乏训练热情,训练效果不佳。

(5)女运动员月经周期改变,甚至出现闭经。

以上这些警戒信号提示运动员、教练员和队医,必须较大幅度地调整训练计划。队医对于明确诊断和制订恢复计划是有重要作用的,而不应让运动员处于潜在有害的环境中。

第二节 运动应激综合征

运动应激综合征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

一、原因

运动应激综合征主要是由剧烈运动超过了机体耐受程度而引起的。其主要原因如下。

(1)训练水平差和生理状态不良,比赛经验较少。

(2)患病而长期中断训练后突然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

(3)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各种心脏病患者,参加剧烈运动时也可发生过度紧张,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二、征象及诊断

运动应激综合征的类型颇多,轻重程度差异很大,可涉及一个系统或几个系统。常有以下类型。

1.单纯虚脱型

多见于径赛运动员。跑后即刻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无力和大汗淋漓等。轻者休息片刻好转,重者被迫卧床休息1~2天才缓解。多数运动者神志清楚,能回答询问。这一类型多见于训练水平不高或已间歇训练一段时间突然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2.晕厥型

晕厥型其表现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出现一过性神志丧失。清醒后诉说全身无力、头痛、头晕,可伴有心、肺、脑功能降低的现象。根据晕厥出现的特征和症状,有三种亚型。

(1)举重时晕厥 举重者做大重量挺举时,由于胸腔及肺内压突然剧增,造成回心血量减少,致使心输出量急剧减少,造成短暂的脑供血不足,可见到持续20~30s的晕厥状态。

(2)重力性休克 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

(3)强烈刺激后造成的晕厥 这经常发生在参加重大国际性比赛的高水平运动员身上,表现为紧张剧烈比赛后运动员突然意识丧失。

3.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型表现为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活,常伴有剧烈的恶心、呕吐。

4.急性胃肠综合征

运动所致的急性胃肠综合征可以是过度紧张的一种类型。轻者在运动后很快发生恶心、呕吐、头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经过1h逐渐缓解。有些运动员在运动后呕吐咖啡样物,化验潜血阳性,有上消化管出血。这可能与运动引起的应激反应、胃肠道血流量急剧有关。

5.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

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憋气、胸痛、咳血性泡沫样痰、右季肋痛、肝肿大、心跳快而弱或节律不齐、血压下降、全身无力、面色苍白等急性心功能不全症状。有的是剧烈运动直接引起的,有的则是在原有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马凡综合征)的基础上诱发的。

三、处理

(1)对单纯虚脱型的处理主要是卧床休息、保暖、可饮用热水或咖啡。较重者可吸氧、静脉注射葡萄糖液等,以加速恢复。

(2)对晕厥型的处理是平卧,头稍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进行脉搏、血压、体温、心电图等检查。应给予吸氧、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40~60mL,效果不明显者迅速送附近医院进行处理。

(3)对脑血管痉挛型者主要处理是平卧,头稍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脑部的一系列检查,以发现脑血管病变。

(4)对发生急性胃肠综合征者,尤其是发生胃出血者,应暂停专项训练,休息观察,必要时服用止血药物,吃流食、半流食和易消化食物,一般1~2周可恢复训练;若反复出血,则应做安静时和运动后胃镜检查,以查明原因,给以适当治疗。

(5)对急性心功能不全或心肌损伤者,身体可取半卧位,保持安静并保暖,给予吸氧等急救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抢救。现场急救时可针刺或掐点内关和足三里,如果昏迷,可加人中、百会、合谷、涌泉等急救穴。如呼吸、心跳停止,应做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四、预防

预防运动者发生运动应激综合征是极为重要的。预防的关键如下。

(1)运动前先做身体检查:有心血管功能不良者,患有急性病,如感冒、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等,均不应进行剧烈运动或参加比赛。

(2)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缺乏锻炼就参加剧烈的比赛,避免伤病初愈或未完全恢复就参加比赛。

(3)加强运动时的医学观察和自我监督:尤其对少儿、老人等锻炼基础差的人要区别情况,因人而异。要坚持健身原则,不应过分追求比赛分数和成绩。

(4)充分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放松:锻炼和比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要使身体各部分达到充分放松。

第三节 晕厥

晕厥是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也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运动的特殊环境如空中、水下和高原,以及运动时速度、力量和方位的迅速变化,突发的意识丧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头颅外伤、溺水和窒息等,这些后果远远超过晕厥本身的危害。

一、原因

人脑重占体重的2%,脑血液供应占心输出量的1/6,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维持意识所需的脑血流的临界值为30mL/100g,当脑血流骤减至临界值以下就可以发生晕厥。

1.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

如运动员过分紧张和激动,见到别人受伤、出血而受惊、恐惧等。这是由于神经反射使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急性外周组织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较少,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起晕厥。

2.重力性休克

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多见于径赛运动员,尤以短跑、中跑为多见,有时自行车和竞走运动员也可见到。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外周组织内的血管大量扩张,血流量比安静时增加多倍,这时依靠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胸腔负压的吸引作用,血液得以返回心脏,当运动者突然终止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作用骤然停止,使大量血液聚积在下肢,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而心搏出量减少,脑供血急剧减少而造成晕厥。

3.胸内和肺内压增加

举重者做大重量挺举时,由于胸腔及肺内压突然剧增,造成回心血量减少,致使心脏输出量急剧减少,造成短暂的脑供血不足,可见到持续20~30s的晕厥状态。

4.直立性血压过低

长时间站立不动或久蹲后突然起立,长期卧床后突然站立等体位时都可引起晕厥。这是由于体位的突然变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体内血液重新分布的反应能力下降,致使回心血量骤减和动脉血压下降,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产生晕厥。可发生在完成游泳比赛的站立位。

5.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

低碳酸血症或低血糖也可以引起意识丧失。癔症发作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持续深快呼吸,发生过度通气,CO 2 过多排出,可引起低碳酸血症。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水平下降都可出现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加的症状。当血糖降至低水平时,脑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减少,对氧的利用能力下降。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体内血糖消耗产生的低血糖反应也可能导致晕厥,如参加长跑、马拉松、长距离游泳、滑雪和公路自行车等运动项目。有低血糖病史的人进行运动时易诱发低血糖。

6.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可发生在足球、篮球、自行车、网球、冰球、马拉松和慢跑等运动项目中。青年和中老年均有发生,以中老年为多见。剧烈运动时心肌需氧量增加,原已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满足心肌供血的需要。运动可刺激儿茶酚胺分泌增多或动脉壁的敏感性增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产生心肌供血不足,尤其在剧烈运动后,心肌处于特殊易损期,心肌血流灌注不稳定,此时立刻洗澡会因心肌缺血、心输出量减少和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运动可激发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发生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心动过速期间发生短暂的晕厥。

7.运动员中暑晕厥

在炎热夏天进行长时间训练和比赛易发生晕厥,尤其在夏天无风或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运动时体内产生的热量通过蒸发、对流、传导和辐射等方式不能有效地散发,使体温明显升高;此外由于大量出汗,循环血量减少,引起脑组织供血减少和意识丧失。中暑晕厥多发生在长跑、马拉松、越野跑、自行车和足球比赛时。运动员训练水平低、过度疲劳易发生中暑晕厥。

二、征象及诊断

运动过程中或后发生晕厥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神经精神症状。晕厥时,患者失去知觉,突然昏倒。昏倒前,患者感到全身软弱无力,头昏,耳鸣,眼前发黑。昏倒后,面色苍白,手足发凉,脉搏细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轻度晕厥,一般在昏倒后不久由于脑部缺血缓解,能很快恢复知觉。醒后仍有头昏、全身无力等征象。

晕厥的病因诊断主要依据发作时病史和体征,尤其是发作起始、经过和恢复全过程,包括发作诱因、场合、体位、有无前驱症状和后遗症状。发作时的体征对诊断晕厥原因非常重要,如面色、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心音的改变等,有条件时可做心电图、脑电图或血糖检查。

三、处理

1.一般处理

发生晕厥后应让患者平卧,足部略抬高,头部稍低,松开衣领,这可增加脑血流量。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针刺或掐点人中、百会、合谷、涌泉,一般能很快恢复知觉。如有呕吐时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患者清醒后可服用热糖水和维生素C及维生素B 1 等,并注意休息。

2.病因治疗

对低血糖性晕厥者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60mL;对低碳酸血症引起的晕厥者减慢呼吸频率和深度可缓解;心源性晕厥应立即吸氧,心电图示房室传导阻滞时皮下注射阿托品,如为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1~2min注完,经现场急救后再安全转运;对中暑晕厥者,首先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迅速降温,用冷水或酒精擦浴使皮肤发红,头部及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有条件者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

四、预防

(1)运动员应进行定期体格检查,尤其在重大比赛和大强度训练前。对发生过晕厥的运动员应作全面检查,避免再发生晕厥。

(2)坚持科学训练的原则,避免发生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等运动性疾病,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疾病恢复期或年龄较大者参加运动时必须按照运动处方进行。

(3)疾跑后不要立即站立不动,而应继续慢跑并调整呼吸,然后再停下来。有的人疾跑后感到很虚弱,应让别人扶着走一段路,以免昏倒。久蹲后不要骤然起立,应慢慢起立,如感到头晕有前驱征象时,应立即俯身低头或卧倒,以免摔伤。避免在高温、高湿度或无风条件下进行长时间训练和比赛;进行长距离运动时要及时补充糖、盐和水分;不宜在闭气下作长距离游泳,水下游泳运动应有安全监督措施。

(4)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应有预防和简单处理运动中发生晕厥的技能。

第四节 运动员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最低值,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根据我国情况,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是(4.0~5.5)×10 12 /L,成年女性的红细胞数是(3.5~5.0)×10 12 /L;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血细胞比容最低值分别为0.4、0.37,均可诊断为贫血。

运动员由于训练因素引起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称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贫血仅占运动员贫血的20%~35%。从运动性贫血发生率来看,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小的运动员高于年龄大的运动员。

一、原因

1.血浆容量增加引起的相对性贫血

血浆容量增加引起的相对性贫血,即血浆容量的增加与血红蛋白的增加不成比例,血浆容量的增加大于血红蛋白总量的增加,出现相对性贫血(pseudoanemia)。一些耐力项目运动员经训练后可引起血浆容量增加,血细胞比容降低。这一高容量反应被视为机体对训练的适应性反应,通过血容量增加,剧烈运动时心搏出量增加,有利于周围组织氧的运送和释放。

2.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运动员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和/或红细胞生成减少可导致贫血的发生。血红蛋白合成需要足够量的铁、蛋白质、维生素B 12 和叶酸等。运动员进行大运动负荷训练时,对蛋白质、铁等营养素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如果其营养素摄入量仅达到一般需要量,甚至某些运动员(体操、舞蹈)还要限制摄入量,就更易出现原料不足,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近年来研究的结果表明,运动员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

二、征象及诊断

轻度贫血体征不明显。中、重度贫血可出现皮肤和黏膜苍白(以口唇、眼睑部较明显),舌乳头萎缩;贫血较重时出现反甲现象(匙状指),心率加快,心尖部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严重者可出现肢体水肿、心脏扩大等体征。

运动员贫血症状的轻重也取决于贫血产生的速度、贫血的原因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程度。运动员心血管系统代偿能力较强,所以当运动员患轻度贫血时,安静状态和小运动负荷训练时不出现症状或症状很不明显,仅在大运动负荷训练时才出现某些症状。中度和重度贫血时,由于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已经影响到运氧能力,这时可出现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三、处理

1.病因治疗

对于潜在缺铁的因素,如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史要积极治疗。

2.饮食治疗

通过合理膳食补充蛋白质、铁等造血原料,以纠正贫血,主要用于轻度贫血和辅助治疗以及贫血的预防。铁的主要食物来源如下。

丰富来源:动物血、肝脏、鸡胗、牛肾、大豆、木耳、芝麻酱。

良好来源:瘦肉、红糖、蛋黄、猪肾、羊肾、干果。

一般来源:鱼、谷物、菠菜、扁豆、豌豆、芥菜叶。

微量来源:乳制品、蔬菜和水果。

另外维生素C、肉类、氨基酸等有利于铁的吸收,而茶、咖啡、蛋类、牛乳、植物纤维不利于铁的吸收。

3.合理安排运动训练

当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应停止中等和大强度训练,以治疗为主。待血红蛋白上升后,再逐渐恢复运动强度。当血红蛋白在90~110g/L时可边治疗边训练,但在训练中应减少训练强度,避免长距离跑等。对重度贫血应以休息和治疗为主。应避免运动员在贫血的情况下长期训练,否则会带来不良后果。

4.药物治疗

口服补铁药物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治疗方法。按铁的吸收机制将膳食中铁和补铁药物分为血红素铁(有机铁)和非血红素铁(无机铁)两种。铁的吸收主要是在小肠,肠黏膜上有两种不同的受体分别吸收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因此同时服用两种补铁药物或富含两种铁的膳食可增加铁的吸收率。

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受膳食影响极大,主要是植酸(谷物、坚果、蔬菜、水果中含量较高,维生素C可部分拮抗这种作用)、酚类化合物(茶、咖啡、可可及菠菜含量较高)、钙等,维生素C、肉、鱼、海产品、有机酸有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的作用;与非血红素铁相比,血红素铁受膳食因素影响很少。钙是膳食中可降低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

四、预防

(1)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遵守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

(2)定期检测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加强对运动员中贫血易感人群的全面营养,膳食要合理、营养丰富,尤其富含蛋白质和铁,食物烹调加工要科学。运动员每天每千克体重至少保证摄入2克以上蛋白质,其中1/3以上是优质蛋白,克服偏食和吃零食的习惯。

(4)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和膳食制度。

第五节 运动中腹痛

腹痛是运动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症状,在中长跑、马拉松、竞走、自行车、篮球等运动项目发生率较高,其中1/3的人查不出发病原因,而仅与运动训练有关。

一、原因

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从总体来看,基本上分为原因不明但与训练有关的运动性腹痛、腹腔内疾病和腹腔外疾病。

运动性腹痛往往与下列一些因素有关:缺乏锻炼或训练水平低;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情况不佳、劳累、精神紧张;运动时呼吸节奏不好,速度突然加得过快,运动前进食过多或饥饿状态下参加剧烈训练和比赛等。

二、征象及诊断

(一)运动性腹痛

1.肝瘀血

肝瘀血发生原因可能与运动中心血管功能不协调有关。开始运动时,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就加快速度和加大强度,以致内脏器官功能在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活动水平上就承担了过分的负荷,特别是心肌收缩力较差时,心搏出量减少或无明显增加,心腔内压力增加,使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进一步导致下腔静脉压力升高,肝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肝瘀血,造成血液瘀积在肝脏内。肝脏由于瘀血体积增大,增加肝脏被膜的张力,使被膜上的神经受到牵扯,因而产生肝区疼痛。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胀痛和牵扯性疼痛。此外,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表浅,造成胸内压上升,也造成下腔静脉的回流障碍而引发右上腹部疼痛。

2.呼吸肌痉挛

呼吸肌包括肋间肌和膈肌,当其痉挛时多感到季肋部和下胸部锐痛,与呼吸活动有关,患者往往不敢做深呼吸。其发生可能是由于运动中未注意呼吸节律与动作的协调,未注意加深呼吸,以至于呼吸肌功能紊乱,呼吸表浅急促,呼吸肌收缩不协调并过于频繁、紧张而发生痉挛或微细损伤。另外准备活动不充分,心肺功能赶不上肌肉工作的需要,使呼吸肌缺氧,这样不但呼吸肌痉挛,而且加剧了疼痛的发生。

3.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

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发生可能是剧烈运动使血流重新分布,胃肠道缺血、缺氧,或因各种刺激所致,如饭后过早参加运动,吃得过饱,喝得过多(特别是喝冷饮过多),空腹运动时空气刺激等都可能引起胃肠痉挛。胃肠痉挛时胃壁和肠壁的神经受到牵扯而发生疼痛。胃痉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腹部着凉,蛔虫刺激,运动前吃了难以消化或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薯类、牛肉等而引起肠蠕动增加或痉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围。

(二)腹内疾病

腹内疾病常见有急慢性肝炎和胆道疾病(包括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胆道蛔虫等)、溃疡病、肠结核、慢性阑尾炎,运动时由于病变部位受到牵扯和震动而产生疼痛,其疼痛部位多与病变部位一致。

(三)腹外疾病

腹外疾病常见有右肺下叶肺炎、胸膜炎、肾结石以及腹肌损伤。据报道,在腹外疾患中,运动员的腹直肌损伤并不少见,却容易被忽略。

三、处理

(1)对因腹内或腹外疾病所致的腹痛,主要根据原发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药物治疗、理疗、局部封闭等)。

(2)对仅在运动时加快速度后才出现腹痛的运动员,首先要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的技术、战术训练。实际观察表明,当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不够时往往容易出现运动中腹痛。另外,当长跑、自行车运动员的技术状态不佳、战术采用不当,都容易出现运动中腹痛。

(3)运动中出现腹痛后,可适当减慢速度,并做深呼吸,调整呼吸与动作的节奏;必要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弯腰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即可消失。如仍然疼痛,应暂时停止运动,口服阿托品、颠茄等解除痉挛的药物。针刺或点掐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腹部热敷等。如无效应请医生处理。

四、预防

(1)遵守训练的科学原则 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负荷,加强全面身体训练,提高生理功能水平。在训练和比赛时要调整好动作与呼吸节奏,合理地分配运动速度。

(2)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冬天参加长跑或自行车比赛时,不要在未做好充分准备前就脱掉运动外套。

(3)合理安排膳食 在激烈运动前既不要吃得过饱,不大量饮水,特别是冷饮,不吃平时不习惯的食物;又不要在饥饿状态下参加训练和比赛;餐后经过1.5h才能参加运动。

第六节 运动性血尿

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见个别红细胞,如离心沉淀后的尿液,光学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3个以上红细胞,可称为血尿。血尿轻者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称显微镜血尿。重症者尿呈洗肉水状或血色,称肉眼血尿。

血尿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症状,可由泌尿系统疾患引起,也可由全身性疾病(血液病、感染性疾病、风湿、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前列腺炎、盆腔炎、直肠癌等)、药物和化学因素(如磺胺类、汞剂等药物)引起。

运动性血尿是指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血尿,虽经详细检查但找不到其他原因。对运动性血尿发生率的报道差异性较大,但在各个体育项目中,无论是有训练经验的运动员,还是刚开始训练的新手都有报道,尤其在跑、跳(如长跑、三级跳)、球类和拳击项目中较多见。男运动员发生率较高。

一、原因

运动性血尿的发生主要与剧烈运动有关,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肾静脉高压

有些运动员肾脏周围脂肪组织较少,在直立位长时间做蹬地动作,使肾位置下移,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角度变锐,可发生两静脉交叉处的扭转,引起肾静脉压增高,从而导致红细胞漏出,出现运动性血尿。

2.肾脏缺氧

运动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全身血液重新分配,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造成肾脏缺血、缺氧;同时血液中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增加,pH值下降,均可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红细胞漏出,出现血尿。

3.肾损伤

在运动时由于腰部的屈伸扭转、撞击和挤压均可造成肾组织和肾内毛细血管的轻微损伤,而引起血尿。

4.膀胱损伤

在膀胱排空的情况下跑步,脚落地时的震动使膀胱后壁和底部相互接触、摩擦,容易造成膀胱黏膜的轻微损伤。由于解剖特点不同,这一学说不适用于女运动员。

二、征象及诊断

(1)正在训练的运动员或健康人在运动后即刻出现血尿,其明显程度与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2)男运动员多见,尤以跑、跳和球类项目运动员多见。

(3)出现血尿后若停止运动,则血尿迅速消失,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运动后24h至3天尿中的红细胞即完全消失。不少研究者强调血尿迅速消失的重要性。

(4)除血尿外,血液化验、肾功能检查、腹部X线检查、B超检查及肾盂造影等项检查均正常。不伴随全身和局部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半数以上运动性血尿的运动员无任何伴随症状,少数运动员有身体功能下降、腰痛、腰部不适、尿道口烧灼感等症状中的某种表现。

(5)从长期随诊观察结果来看,虽然有的运动员可在多年内反复出现运动性血尿,但对运动员的健康未见明显的不良影响。

三、鉴别诊断

运动后出现血尿,除运动性血尿外,还有一些器质性疾病和外伤也可引起,因此,在诊断时必须加以鉴别。

器质性疾病所致的血尿者其常见的疾病有: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泌尿系肿瘤等。

外伤所致的血尿者其常见的有:运动时腰部受到钝物的打击或摔倒,造成肾脏挫伤,可以引起运动后血尿。一般这类患者都有腰部受伤史和腰痛,诊断不很困难,但当外伤史不明显或受伤与就诊间隔时间较长时则容易漏诊。

四、处理

(1)对出现肉眼血尿者不论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均应终止运动;对无症状的镜下血尿的运动员,应减少运动负荷,继续观察。

(2)试用止血药,如维生素K、维生素C、安络血等。

(3)伴有功能不良者可用ATP和/或维生素B 12 肌内注射,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器质性疾病和外伤所致的血尿,应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一般不能进行正常训练。

五、预防

(1)遵守运动训练的科学原则,负荷量和训练强度要循序渐进,避免骤然加大负荷量和训练强度,做好全身和腰部的充分准备活动。

(2)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时的饮水制度,在剧烈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适当补充水分。

(3)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好强度。

第七节 运动性中暑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点的疾病。常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进行运动时发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运动性中暑是近年来提出的运动性疾病之一,是指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热超过身体散发的热而造成运动员体内的过热状态。此症多见于年轻的体育锻炼者、战士、马拉松跑者、铁人三项运动员等。

一、原因

1.中暑

环境高温是致病原因。室温过高,超过35℃;热源强辐射下从事一定时间的训练;炎夏烈日暴晒等,如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都可发生中暑。即使气温不是很高,但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在此种环境下从事训练或重体力劳动也可发生中暑。

中暑的诱因有:年老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脱水、失盐、穿着不透风、发热、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汗腺缺乏及服用阿托品等抑制汗腺分泌的药物等。

2.运动性中暑

运动性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系统在运动时超载或衰竭所致。机体在运动时产生大量热,除其中1/4用于完成机械功外,其余均以热的形式储存或散发,当产热或储热超过散热时就会出现体温调节系统的超载,可伴大量出汗,运动时间维持较长时,直肠温度升高甚至虚脱。衰竭是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或周围性反应所致功能紊乱,使心脏充盈压和心搏出量减少,从而心率加快。当直肠温度升高后,皮肤和内脏小动脉扩张,引起血压下降。运动性中暑时直肠温度可达40~42℃。

二、征象及诊断

正常人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这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人体产热主要来自体内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基础热量。肌肉收缩、运动和不自主寒战也能产生热量。

在散热方面,在通常室温(15~25℃)下,人体散热主要靠辐射(60%),其次为蒸发(25%)和对流(12%),少量为传导(3%)。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当环境温度为23℃时,躯干和额部的温度是32~34℃)时,人体散热只能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每蒸发1mL水,可散失2.4kJ(0.58kcal)热量。人体散热还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皮下组织,并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皮肤血管扩张和经皮肤的血流越多,散热越快。

1.征象

运动性中暑多见于年轻的锻炼者,尤其是战士、马拉松跑者和其他运动员。运动性中暑与一般中暑不同的是骤然发生居多,主要有高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皮肤发热、干燥呈粉红色。中暑是夏天训练中常见现象,易发生在天气开始炎热时,故此时组织训练和比赛,要预防中暑。

2.诊断

在炎热天气剧烈运动时,原先健康者突然出现虚脱,首先应想到运动性中暑,应注意除外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药物中毒的可能。运动性中暑一般呈急性经过,少数人有数分钟至数小时的先兆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为头晕、无力、恶心、定向力障碍等。

3.并发症

严重的运动性中暑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功能紊乱和损伤,导致严重后果。

三、处理

(1)场地急救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测量血压、脉搏、直肠温度,静脉输液,严重者要及时送往医院抢救。热射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死亡率可高达5%~30%。

(2)一般处理 热衰竭和热痉挛患者应转移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热痉挛患者口服凉盐水或含盐饮料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服用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可迅速好转。有循环衰竭者由静脉补给生理盐水和氯化钾。一般患者在30min至数小时内即可恢复。

(3)物理降温 用4~11℃凉水摩擦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加用风扇吹风。在头部、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以降温。

(4)住院治疗 包括降温、心脏监护、输液,必要时透析。采用4℃水浴,同时摩擦皮肤降温效果最好。

四、预防

(1)夏天炎热季节要安排好训练时间,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进行。热天运动时,宜穿浅色衣服,戴遮阳帽,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常规医务监督。

(2)安排好炎热天气训练和比赛时的营养和饮水,注意补充蛋白质,额外增加维生素B 1 、维生素B 2 、维生素C供给量。提供合理的水盐供应,主要是强调运动员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原则,训练或比赛后的氯化钠供给量宜从常温下的10~15g增加到20~25g,所需氯化钠可通过含盐饮料、菜汤和盐渍食品提供。

(3)对不耐热个体要加强预防措施。中暑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些人对炎热较敏感。不耐热个体是指某些人不能耐受炎热,其体温升高早于一般人,他们更易出现中暑。年轻人(运动员、士兵等),发生运动性中暑的危险性较大。对炎热的低耐受性的诱因有:脱水、肥胖、体能水平低、疾病、皮肤因素等,有诱因存在时应减少或避免炎热天气时的剧烈运动。对曾发生过中暑者应倍加重视。

第八节 冻伤

冻伤又称冷伤,是低温引起的人体损伤。除了外界气温过低外,还与潮湿、风大、鞋袜过紧、局部和全身抵抗力降低、局部静止不动或少动等因素有关。运动性冻伤是当外界温度过低时,由于身体内支配和控制体温的中枢功能降低,引起体温的调节障碍,而引起的局部冻伤。运动性冻伤多见于长时间滑冰、滑雪、长跑、登山等运动员。

一、原因

1.非冻结性冻伤

由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以潮湿条件所造成,如冻疮、战壕足等。除了寒冷外,在高于冰点的温度环境中,冻伤还与局部冷暴露的时间长短及暴露的部位潮湿有关。非冻结性冻伤多见于初冬早春低温(0~10℃)潮湿条件下,常发生在手背、手指、脚趾、足跟、面颊及耳垂等部位。

暴露于冰点以上低温的机体局部皮肤,发生血管收缩和血流滞缓,影响细胞代谢。待局部达到常温后,血管扩张、充血且有渗出,反应较重者可在皮肤上形成水疱。有的毛细血管甚至小动、静脉受损后发生血栓,而后引起一些组织坏死。

2.冻结性冻伤

是机体局部组织接触冰点以下的寒冷条件所致。大多发生于意外事故和战时,例如野外遇到暴风雪或陷入冰雪中等。组织发生冻结性冻伤,除了需要一定的强度和一定时间的寒冷低温的作用外,还受到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的影响。

当组织受到冰点以下的低温时,血管极度收缩,血流量减少。如果接触时间稍久或温度很低,则细胞外液甚至连同细胞内液可形成冰晶。冻伤的损害主要发生在冻融后,即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渗出以及血栓形成等;组织内冰晶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或直接破坏组织细胞结构,冻融后发生组织坏死,并引起邻近组织炎症反应。

二、征象及诊断

冻伤按轻重程度分为三度。

1.一度冻伤(红斑级)

一度冻伤是皮肤表皮层冻伤,复温后的早期症状是充血和水肿,皮肤呈紫色或红色斑块,以后皮肤逐渐发热、变干,数小时内出现水肿。局部麻木、刺痛、灼热、发痒。若及时处理,症状在数天内消失,痊愈后有表皮脱落,不留瘢痕。

2.二度冻伤(水疱级)

为皮肤全层冻伤。此时皮肤除红肿外,12~24h内出现水疱,水疱内为血清状液或稍带血性,疼痛较重。若无感染,一般经2~3周水疱干燥、表皮逐渐脱落、真皮再生而恢复,很少有瘢痕;若合并感染,则创面形成溃疡,愈合后有瘢痕。

3.三度冻伤(坏死级)

除皮肤坏死外,损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皮肤呈青紫色或黑紫色,局部感觉完全消失,其周围有红肿、疼痛,可出现血性水疱。若无感染,坏死组织干燥成痂,而后逐渐脱痂和形成肉芽创面,愈合很慢而留有瘢痕。

运动员中冻伤的部位多见于手足末端、鼻尖、两耳及男性外生殖器,以一度冻伤较多,三度冻伤较少。冻疮是最常见的一种冻伤。寒冬时触碰金属可引起唇、舌或手足皮肤的撕破,造成剧痛,但一般比较表浅。

三、处理

1.急救和复温

迅速使患者脱离低温环境和冰冻物体。衣服、鞋袜连同肢体冻结者,切记不要勉强脱卸,应用温水(40℃左右)使冰冻融化后脱下或剪开。然后立即实行局部或全身复温,适宜温度为38~42℃。温度过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复温治疗开始后,可把受冻伤的肢体放在温水中浸泡或浸浴全身,水量要足够,水温要比较稳定,局部20min,全身30min,温水浸泡至指(趾)端转红润,皮温达36℃左右为度。浸泡过久会增加组织代谢,反而不利于恢复。浸泡时可轻轻按摩未损伤部分,帮助改善血液循环。每天可进行2次复温。复温后,局部可涂冻疮膏,并注意患部保暖和清洁,避免搔破。如患者觉疼痛,可用镇痛剂。及时复温能减轻局部冻伤和有利于全身冻伤复苏。

轻度面部冻伤,可通过保温逐渐恢复。但面部保温时可发生疼痛。冻伤禁用火烤或热水烫,也不要用雪水擦,直接摩擦受冻组织是禁忌的,因为可造成表皮的损伤。

2.局部治疗

一度冻伤创面保持清洁干燥,数日后可治愈。二度冻伤经复温消毒后,创面干燥者可用软干纱布包扎,小水疱不要弄破;较大的水疱将液体吸出后用干软纱布包扎,或涂冻伤膏后暴露;创面已感染者,先用抗菌药湿纱布,然后用冻疮膏。三度冻伤,如耳部软骨受冻后可发生干性坏疽和腐烂,肢体冻伤,尤其是手脚冻伤严重时可使指(趾)端脱落。更严重的冻伤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四、预防

(1)要求运动服装和鞋袜保暖和宽松,如冰鞋不能太小以防挤脚。

(2)冬季锻炼时要戴御寒用具,如手套、护耳等。

(3)要保持鞋袜干燥,运动或走路导致鞋袜潮湿时要及时更换。

(4)身体静止不动或疲劳时要注意保暖,训练、比赛间歇和比赛后及时穿好衣服。

(5)饮食中适当补充蛋白质和脂肪较多的食物。

【复习思考题】

1.何为过度训练?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2.何为运动应激综合征?试述运动应激综合征的症状,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预防?

3.试述晕厥发生原因,如何处理及预防?

4.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何为运动性贫血?发生运动性贫血应如何处理?

5.试述运动中腹痛的发生原因,应如何处理及预防?

6.何为运动性血尿?发生运动性血尿应如何处理?

7.预防运动性中暑都有哪些措施?

8.冻伤分为几级?发生冻伤应如何处理? 2k8zNc+rt+QRyQ7iE14CuUmGXUQu0vBturbN9/1AEuudQND7tqd+c3Qa4Hkdg8F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