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秦人先世

一、秦人的起源及发展

据记载,秦的始祖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由于时间过于久远,所以难免有些神话色彩,“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大费曾经辅助舜调驯鸟兽,辅佐大禹治过水,后来被舜赐姓嬴氏。

秦人先臣服于夏,后归附商朝,为汤驾车,《史记·秦本纪》记载“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西周时秦人曾经追随管叔、蔡叔发动叛乱反对成王统治,后被周公打败,其部落被赶往了西北荒凉的黄土高原以示惩罚。周穆王时,秦人中善于养马和驾御的“造父”曾经带周穆王日行千里到西方巡游,后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周孝王时把秦地(今甘肃天水附近)分封给秦人首领“非子”(另一种说法是分封给其异母弟),让他们作为一个附庸,接续嬴姓血统,称为“嬴秦”。“秦”这一称呼由此而来。

秦军士兵

公元前771年,周王朝被犬戎攻陷了都城,周王朝被迫迁都。在周天子东迁时,秦人的首领秦襄公率领秦兵一路护驾,把周平王平安地护送到东都洛邑。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领为诸侯,并把周人早年的聚居地“丰”(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沣河以西)、“岐”(岐山,今陕西岐山)封给秦,秦人拥有了自己的国家。经过200多年的浴血奋战,秦军彻底征服了剽悍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西北高原,之后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六国。

公元前356年,是秦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商鞅变法的核心是“农战”与“法治”,在奖励军功上,实行二十级爵位制,依军功大小受爵,凡斩敌首一个,则赐爵一级。商鞅在秦执政约二十年,秦国大治,国力提升。商鞅变法大大提升了秦国国力,同时也造就了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威武雄师。由于秦国五行尚水,色尚黑,秦军身披黑甲,故也称“黑色军团”。秦军军队总兵力在秦灭六国时达到了一百万,所谓“带甲百万”。

统一前的秦国以及统一之后的秦朝的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兵马俑坑中出土了4万件兵器,其中矛、戈、戟、铍、剑、弩机、钺、殳一应俱全,仅见铁矛一件、铁镞一件、铁铤铜镞两件,其余均为青铜兵器。然而关东六国在战国时代已较多地使用铁戟、铁矛、铁刀、铁剑、铁杖、铁甲、铁匕首等新式铁器武器,相比之下秦军装备更逊一筹,那么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里?他们靠什么创造了丰功伟绩呢?原因之一就是秦军先进的武器。

二、秦军团武器

1.秦青铜兵器采用了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秦俑坑出土的秦军近战武器有当时流行的长柄的戈、矛、戟,短柄的弯刀和剑以及一些过时了的镖、钺等。

(1)近战武器——秦剑

秦军

①铜锡比例更合理。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个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燕国的使者荆轲假装向秦王敬献地图,实际上是想刺杀秦王,慌忙逃跑的秦王想拔剑还击,但是三次都没有拔出,司马迁解释说,秦始皇的配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对此说法历史学家一直很困惑,秦人为何要制造青铜长剑,能不能制造出长剑,又是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其实在短兵器格斗中,刺要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它更逼近对手,长剑在格斗中更容易刺到对方,所以秦要铸造长剑,秦始皇当时佩戴的就是长剑。但这毕竟是青铜剑,其自身特性使得即便铸造出了长剑,要么太软没有硬度,要么太硬没有韧度。因此,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春秋时代的剑一般都在30厘米左右,战国时代为60~70厘米,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这种长度的配剑随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么可能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

这个疑问一直到现代,随着1974年秦俑的发现,通过对出土兵器的考察人们才有了答案。出土的三把秦剑长度分别为81厘米、89厘米、91。3厘米,在刺客紧逼奔跑中,要拔出将近1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然而秦是如何让长剑不易断裂的呢?原来在青铜时代,铸剑强度与韧性的关键是铜锡比例。锡添加达到20%时强度达到顶峰,过了20%则急剧下降,变得很脆容易折断,塑性却是在8%时达到最高,过了8%则下降,剑太软。通过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其锡含量使得青铜剑硬度、强度、韧性都刚刚达到了一个最均衡的理想状态,在这个临界点对锡青铜进行锻打,其硬度和强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剑身表面还经过铬盐氧化处理,所以埋在地下2000多年出土后仍然光耀夺目,锋利如新。德国、美国分别在1937年、1950年才将这种技术正式列为专利。

②结构更合理。秦剑呈梯形弧度均匀递减,剑柄是人手要握的,所以是最宽的,力量从后面向剑尖传递,剑尖处有分槽这就增强了其刺杀时的杀伤力。

(2)近战武器——秦铍 秦铍是秦的新式兵器。铍的首和剑相似,长约30厘米,装有长约3米的柄,是一种锐利的刺杀兵器。

(3)近战武器——秦矛 据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介绍,出土的步兵秦矛有的长达6。3米,比起其他国家同类兵器长不过三寻,约合今5。54米的长度,在近战中明显更具优势。

(4)远战武器——秦弩 在冷兵器时代,剑、铍、矛在战场上主要用于防身和近距离格斗,战争中远射兵器发挥的作用往往更大,远战兵器中最有名的当属弩了。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出巡东方,曾经亲自在东海上使用连弩射杀过一条巨鱼。《史记》还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弩是什么样的?连弩又是怎样使用的呢?弩有可能是楚人发明的,因为在楚人的旧地,考古人员曾发现过不少战国末年的弩。弩具有以下优点。

①威力大。弩是由弓发展而来的,但与弓不同,秦弩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因此秦军只装备弩而不用弓(弓在兵马俑中还没有发现)以提高战斗力。中国经典兵书《武经七书讲义》中说:弩是对付古代游牧部落袭击最为有效的武器。公元前214年,秦军攻匈奴,仅仅一年的时间,30万匈奴骑兵就被彻底击溃,秦军之所以能够取胜,弩的作用至关重要。据说秦还有一种叫做百人丈弩的攻城武器。它穿透作用极强,用于消灭敌步兵群和破城墙,威力更大。

秦弩

②射程远。《考工记》中的记载上、中、下三种弓的弓干长分别合今152。5厘米、145。5厘米、138。6厘米,战国末楚弓的弓干长160厘米。而秦大弩的弓干长176。1厘米,径长4。5厘米,弦长140厘米,比二者有很大突破和发展。出土的秦弩机与战国中期的楚弩机相比,弩臂由51。8厘米增至60厘米,悬刀有所增长,望山与弦牙距也有所加宽。与楚国的弩相比,秦弩的弩弓和弩臂加大了许多,射程可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射程也远远大于任何一种弓。有的弩通过在弩臂上重叠了一根木条增强弩臂的承受强度,以使射程更远。2000多年前,秦人就已经大量地用弩来装备正规军了,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③瞄准准确稳定。秦弩拥有自己的瞄准系统——望山,因而远距离打击目标时更准确。望山很可能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准系统。此外在稳定性上,弩也比弓具有优势。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时间越长,瞄准越难稳定,并且使用弓时,要想把勒得很紧的弓弦推出勾牙,需要很大的力气,在击发瞬间,弓也肯定会抖动,也会影响发射的稳定性,弩使用了机括后,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勾牙在放箭瞬间突然下沉,扣动扳机变得轻巧,使得瞄准更稳定。

④箭头更科学。兵马俑坑出土的数以万计的秦铜簇,除有一支双翼簇外,其余都是三棱簇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化的三出刃簇。那些带翼的箭头有凶狠的倒刺,翼面易受风影响,箭头容易偏离目标,但是取消了翼面的箭头射出去以后,它上下左右的气流是平等的,能保证这支箭沿着预定的轨迹前进,使射击更加精准,秦人已经凭经验接近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规律。这种古老的箭头可以说是早期飞行器当中的范本。而三棱的形状使得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杀伤力更大。三个几乎完全相同的弧面使得秦军箭头在轮廓上呈现出几乎完美的流线型,可以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此外,出土的一些专门用于强弩的特大型号铜镞,长达41厘米,比其他铜镞长一倍有余,每支重达100克,是迄今为止古代兵器史上发现的最大的铜镞。秦簇的含铅量高达7。71%,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毒“弹头”。箭头还运用了20世纪德国人才发明的防锈技术。因此,秦国武器虽仍用青铜制造,但其制造水平则达到了古代青铜铸造史上的高峰。

⑤可以连续发射。秦单兵所用的是踏张弩,团体配合时主军的前军和后军分别是3排弩兵或者弩兵方阵,弩兵约占秦军步兵的20%。每个弩手都没有一点盔甲,连头盔都没有(秦军无论什么兵种都无头盔),背后有两个负矢环,每环装箭100枚,也就是说每个弩手有箭200枚。3排弩兵在战斗时一排发射,一排搭箭,一排上弦。每组大约两秒就能发射一枚箭。以秦军标准军事单位——部(25000人)来计算,其5000名弩手在一分钟内可连续射箭50000枚。而其所带的100万枚箭簇可继续射击20分钟。可以想象,秦军弩兵与匈奴骑兵相遇的情景,匈奴骑兵还没冲到眼前,强劲的秦弩就连续密集准确地击中战马和骑手。持弩的秦兵利用望山进行准确射击,这是匈奴人的弓无法相比的,弩箭强大的穿透力也是匈奴人的皮甲无法抵挡的。对马背上的匈奴骑手而言,弩无疑是最致命的武器。1000年后欧洲人才开始用脚拉弩守城堡。

(5)金属铠甲 春秋战国时战士的护体设备以皮甲为主,秦俑坑出土的铠甲和兜鍪,用石灰岩石片和扁铜条连缀而成,被称为“铜缕石甲、石胄”。甲衣由前甲(护胸腹)、后甲(护背腰)、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甲(护手)等部分组成,又因兵种、身份、战斗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

金属铠甲

2.武器制造采用标准化

秦军兵器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制作极其规整,误差之小,让人难以想象,例如戈的圆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规整,三棱箭头上三个流线型表面也完全对称。

靠工匠手工制作出一模一样的武器是不可能的,秦人很可能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加以固定,再通过法令将这些技术标准发放到国家控制的兵工厂实施标准化制造。所以战场上的武器虽然来自于众多的兵工厂,但是其标准相同、规格一样,即便有的武器损坏,一些完好的部件仍然可以重新拼装使用,这样就可以节省资源、提高效率进而提高战斗力。

3.武器制造采用层级负责制

秦国兵器制造分四级严格管理、层层负责。最高级别的是国家丞相。研究人员发现,秦兵器上刻着的人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相邦吕不韦”,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丞相,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之下是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每一级的都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这就是《吕氏春秋》上面所说的物勒工名,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名字查到责任人。

秦对士兵处罚通常都很严苛,轻则砍手砍脚,重则处死。这种体制是秦兵精良的重要保障。除了先进的武器外,能够保障秦军战斗力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多兵种配合作战、战略战术、兵役制度、严明的军法、良好的后勤保障等,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三、多兵种配合作战

秦军队分为四个兵种——轻车(车兵)、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秦俑坑中出土战车130余乘,装备单辕双轮四马木质车,每车三人,皆着盔甲,御者居中,甲士二人分立两侧,持戈矛类长兵器。车兵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同步兵、骑兵配合使用。步兵由于机动灵活,不受地形的限制,是主要的兵种。步兵又可分为轻、重步兵两种。轻步兵不穿铠甲,灵活机动,适合远距离作战;重步兵则配有重铠甲和重兵器,在近身搏斗中更能发挥杀伤力,他们就是古书中经常出现的秦军“锐士”。秦国骑兵的建立要早于中原各国,《韩非子·十过篇》称:秦穆公为护送晋重耳回国,曾派出“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的庞大军队护送,畴骑就是骑兵。秦赵长平之战时,在赵军被分隔的同时,秦军曾派出一支5000人的骑兵部队,切断赵军的粮道。兵马俑出土的骑兵俑着短甲,执弓箭,所乘之马有鞍,无鞍蹬。骑兵的优势就在于它更灵活、更迅速,在旷野中作奇袭冲锋之用杀伤力更大。秦国水兵的威力并不仅局限于水域运输与作战,关键时刻也可以步兵的身份参战。秦国的兵种经过战争的洗礼不断改进,各兵种内部、相互之间配合轮番出击,灵活性增强、战斗力增强,这也是秦军横扫中原的一大原因。

排列有序和规模庞大的秦兵马俑从侧

四、严明的军法

军法的基础是独特的兵役制度。秦朝沿袭了战国时的郡县征兵制。从《睡虎地秦墓竹简》所记的情况看男子十七岁“傅籍”,以后根据战争需要,随时可征集入伍,到六十岁才能免役。平时的时候,兵役一般不会超过两年。战争时期则可能会更长。就军法本身来说,秦法有以下特征。

1.奖惩分明

(1)奖励——军功爵制 指因军功而赐给爵位、田宅、食邑的制度。商鞅变法时,制定了此政策,不管过去职位高低贵贱,只有立有军功者,才能封官加爵。宗室没有军功,不得列入族籍,只要能立有军功,奴隶本身或者家人都可以拜爵或免为庶人。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秦国军民本就注重家庭理念,这种能提高社会地位的军功爵制使得他们视死如归。秦军的军衔分20等级,以战时获人头数量来晋级。得一人头为20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得二人头为19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以此类推,杀一个敌人给加爵一级,官爵大小取决于杀敌多少,多杀多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秦军个个无所畏惧、奋勇杀敌、争立军功。

(2)严厉的惩罚措施 商鞅在军队中推行“连坐”政策,令民为什伍,伍、什、属、闾各级相保,如有人犯令,其他人必须揭发,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在此政策下,战士互相监督,不敢有私心,思想自然一致。秦国民风剽悍,经常互相争斗,商鞅根据私斗性质的恶劣程度制定了不同的惩罚,这就培养战士之间的友爱,同时将剽悍好斗的作风转移到了敌人身上,战斗力自然增强。于是秦军形成了一种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局面。此外,商鞅对军队的诸多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对于弄虚作假骗取爵位、不服从作战命令、破坏作战规则、违反作战纪律、破坏军队后勤的相关人员以及战败将帅都要给予严厉惩罚。在秦代对军事犯罪者的惩治中,死刑是最常见的,而且执行方式各异。将士们如果有反叛通敌、作乱、擅离职守、破坏作战秩序等行为,很多时候直接就是死刑。每一个士兵都能清清楚楚地认识到自己犯法的严重后果。这些严格的惩罚措施,有力保障了秦军战斗的纪律,使秦军成为一个狂热而严密的战争机器。

秦还有一套较完整的军事法。内容包括兵员的征集、武器的生产与保管、军粮的储备与供应等。对违法的严格处罚,如包庇逃避兵役、装备不完善、冒领军粮、延误征发日期、耽误值勤等,主管官员和当事者一样要受罚。

《荀子·议兵》以为“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而秦军严格执行赏罚并重的制度,极大地激发了秦人的好战作风,所以其战斗力也一直保持远远高于其他六国的水平。赏罚分明是秦国军队战无不胜的有力保证。

2.集权分工制

秦军权高度集中在秦王手中,太尉为三公之一,分管军事,向秦王负责,太尉在战前任命统帅、将军等,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体制严密,统帅将军以下逐级设立部和曲;曲以下即平时军队的编制,如步兵的千人(设二五百主),五百人(设五百主)、百人(设百将)、五十人(设屯长)、十人(设什长)、五人(设伍长),以及车兵和骑兵。什伍是军队的最基本编制单位。征调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为凭1973年在陕西西安郊区发现了一枚秦朝的铜制“杜虎符”,符上明白写着:“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为当时的一个县),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意思是此符秦王与杜地将领各执一半,如用兵五十人以上,必须合符才可行动。这说明秦代的中央集权具有绝对的权威。

五、良好的后勤保障

《孙子兵法》指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古代军队作战的基本原则。秦国军队号称百万,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经常参加对外战争,而每次出征都要转运大量的粮草,例如司马错于秦惠文王七年率十万大军伐楚时,曾动用大船万艘,运米六百万斛;蒙恬率兵三十万北伐匈奴,运粮队伍紧随其后;伐北越时,秦曾派人凿渠运粮。秦军之所以战无不胜,国富民强、充足的装备和后勤保障是非常重要的。

1.完善的保障制度

秦军队的武器、铠甲、粮食、马匹,均由国家统一提供,因此秦国拥有一套完善的面对战争的保障制度。

(1)粮食保障方面 粮食供应,就好像整个军队的生命线,一个环节没有做到可能会导致整个大军不攻自溃。根据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秦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收上来的粮食放在专门的仓库里,由专人负责。秦设在成都的成都仓,一直到西汉末年还在发挥作用。设在中原的廒仓,在历时楚汉战争中还一直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2)马匹保障方面 中央专设太仆来管理马政,此外还专门制定了《厩苑律》等,对马匹的放牧、调教、管理加以规定。例如,苑厩畜养的牲畜数目要定期申报,报错要受到惩罚;牲畜发育不良、繁殖率低或死亡,要受到惩罚;战马的高矮、负重、奔驰、操纵不合格,主管官吏均要受罚。

(3)武器保障方面 国家设有专门的武库收藏兵器,并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秦军不同种类的士兵及他们的武器

(4)信息传递保障方面 为了保障公文书信及时、迅速而准确地到达,秦专门设立了一套遍及全国的邮驿制度,北边由关中直达九原塞外,至今内蒙古河套附近;东边由函谷关向东,经河南直到今天山东的临淄;南边由武关经南阳直抵江陵。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由专人来负责公文和书信的传递。邮驿通信制度已高度规范化,无论是不同的文件所使用的不同文字,还是始发与收到文件的具体时间的记录、封泥的使用、玺印的加盖等都有明确的要求,以防途中私拆、伪造、泄密。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就会依照《行书律》加以严惩。

2.战略物资的运输

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孙子兵法》曾经说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也。”事实情况确实如此,大将蒙恬守边的部队共有三十万人,所需粮草惊人,可是粮食运输过程之中的消耗特别大“率三十钟而致一石”消耗率竟高达99。5%。为了快速运输粮食、贡赋、信息与人力资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从都城咸阳通往北部边防和各地的交通干线——驰道。这是中国最早意义上的“国家级干道”,随后又修通了三条驰道,贯通了长城环绕的整个北部和东北部边防。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在公元前212年,修建了一条从咸阳至九原,途经甘泉、榆林的直道。一旦战事发生,迅速的信息传递使得中央王朝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部署和对策,来自内地的大军和给养,就可以顺着这条最大坡度不超过10度的国防干线3天内赶到阴山脚下驻防。它成为秦帝国抵抗北方游牧民族侵略的利器。

总之,先进青铜武器的使用、多兵种配合作战、完善的兵役制度、严明的军法、良好的后勤保障和严密的管理体制等众多因素使得大秦军团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r2VGA3hkE4KzSyAHxIh5n+ubp4JPMMRaFAOI+8XBsGp1tqaohjbrzklpUfP8Lp1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