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后,谢安建议应乘机北伐,经略淮北。开拓中原,进行北伐。太元九年(公元384年),东晋派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领豫州刺史桓石虔等北伐。
击败前秦的北府兵士气高涨,因为他们大都是北方来的勇士,其心向往故土,因而具有恢复失地的迫切心理。在这样的部队支持下,谢玄北伐进展顺利。谢玄兵锋所指,各地纷纷投降或逃跑,先后占领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彭城、鄄城(今山东鄄城北旧城),从此黄河以南各城皆归附晋,兖州全被平定。后来谢玄又率军进伐青州(今山东益都),军至琅邪,前秦青州刺史苻朗投降。谢玄分遣诸将,派遣龙骧将军刘牢之进据确敖,济阳太守郭满进据滑台,将军颜肱、刘袭进军河北,这是东晋自祖逖北伐以来,首次进军河北。符丕派遣将军防守黎阳,企图阻止晋军的推进,刘袭进行了夜间突袭,攻克了黎阳。符丕大为恐慌,不得不向东晋求饶,愿意让出邺城,请东晋放他们一条生路去长安,东晋朝廷加封谢玄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谢玄再任前锋都督,率兵伐前秦,开拓中原,先后平定徐、兖、青、司、豫、梁诸州(今江苏、山东、河南境内),迁都督徐、兖等七州诸军事(治所下邳)。
刘裕灭南燕之战
然而由于东晋内部权力之争,忠心耿耿的谢氏一族谢安和谢玄先后主动让出权力,谢玄于公元386年还镇淮阴,形势大好的北伐也就到此结束了,并在不久之后病死。
谢玄有经国才略,长于治军,善于用兵。他重新组建了北府兵,经过训练和战争的考验,北府兵的强大战斗力成为了挽救东晋危亡的关键力量。在淝水之战中,谢玄审时度势、善捕战机、突破一点,逐次败敌,终获全胜的指挥艺术,显示了一个军事家的卓越才能。后来又乘胜北伐,本来可能在建殊功,可是在东晋那个内乱不断的朝廷里终于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他塑造的北府兵已经强大起来了,将继续进行北伐。
在谢玄建立能征善战的北府兵后,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北府将领,前有刘牢之,后面最为有名的就是刘裕。
东晋义熙年间,寒门出身的北府兵将领刘裕掌握北府兵权以后,自元兴三年(公元404年)桓玄之变后掌握东晋军政大权,便积极组织,两次举兵北伐。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北伐,攻占广固,灭南燕,收复了黄河以南广大地区。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北伐,攻克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灭后秦,收复了关中地区。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派兵西征,平定成都(今四川成都市),灭割据益州,称臣于后秦的憔蜀政权。刘裕北伐是东晋南北朝最有影响力的北伐。刘裕北伐、西征依靠的主力都是北府兵。北府兵上述一系列军事活动在历史上起了积极作用,它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刘裕北伐也留下了一个个经典战例。
1.刘裕伐南燕
公元409年,刘裕自率十余万人从建康出发,从水路自淮入泗。五月到达下邳(今江苏睢宁古邳镇)。刘裕留下船舰、辎重,率军徒步取道琅邪(今山东临沂北)北进。所过之处,皆筑城堡,分兵留守,以防南燕骑兵袭击粮道和退路。面对刘裕大军的逼近,南燕大将公孙五楼向慕容超提出,晋军远道而来,要么凭据大岘山(今山东沂山)之险抵抗晋军,使晋军不能深入,再或者坚壁清野,据城死守,待机断晋粮道。两种建议慕容超都没有选择,他认为鲜卑的骑兵是天下无敌的,他要在北方平原上与刘裕一决高下。在临朐(今山东潍坊市西南)南,南燕的九万大军与刘裕的十万大军展开决战。在平原上,南燕鲜卑的骑兵是有优势的。刘裕深知鲜卑铁骑在平原上的威力,晋军在骑兵方面的劣势只能通过极高的战术素养来弥补。刘裕在此战中祭出了已经淡出了中国古代战场的兵种——战车,战车、步兵、骑兵相结合,充分运用庞大的战车来抵御鲜卑的铁骑冲击和掩护晋军的步骑兵,有效减弱了鲜卑骑兵的威力。在临朐南,燕晋大战,双方杀得惨烈,胜负难分之际,刘裕接受了参军胡藩的建议,派胡藩、檀韶、向弥率军潜出燕军之后,直取空虚的临朐城。临朐城被占,燕军军心大乱,死伤无数。慕容超率残部逃往广固,晋军随即围困广固。南燕方面向后秦姚兴求援,唇亡齿寒,后秦也不想看到南燕被灭,但此时后秦正与夏国赫连勃勃激战,抽不开身。晋军继续攻燕,最终于公元410年2月攻克广固,俘获慕容超,送至建康斩首,南燕被灭。
2.攻灭后秦,进入长安
当初在刘裕伐南燕时,后秦派人威吓刘裕说,将派10万大军援燕。后秦的威胁没吓住刘裕,刘裕很快就攻灭了后秦。
后秦为羌族姚苌所建,都城为长安(今陕西西安),鼎盛时地盘扩张到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是当时实力较为强大的胡国。公元416年8月,刘裕兵分五路伐秦,水陆并进,大举北伐后秦。而后刘裕率后部大军屯彭城,沿黄河西进,待前锋五路大军会师洛阳后,与前五路大军合力取关中。各路大军进展顺利,连连告捷。先后降服漆丘(今河南商丘北)、项城(今河南沈丘),攻占新蔡(今河南新蔡)、许昌、仓垣(今河南开封北)。随后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三路会合,占据了潼关,又一鼓作气攻克了洛阳。
后来北伐大军逼跑了北魏在黄河南岸的唯一据点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北魏出兵来扰。派了十万魏军到黄河北岸,威胁刘裕亲率的后续晋军,并沿岸扰袭。刘裕率军与北魏军大战。在此战中,刘裕使出了一种全新的水、步、车三种兵种组成的新颖战阵——却月阵。大败北魏兵,让北魏明帝不再干涉晋、秦之间的战争。刘裕后部水军及时抵达陕县,在失去了北魏的支持后,后秦在东晋大军咄咄逼人的气势下阵脚自乱,渐渐失去了抵抗力,沈田子、傅弘之在青泥(今陕西蓝田)大败后秦军;王镇恶率领水军白黄河进入渭水,直取长安。后秦皇帝姚泓投降,后秦灭国。经过二次北伐,一次西征,刘裕消灭了南燕、后蜀、后秦三个割据势力,将东晋的领土扩展到四川、山东、河南、陕西等地。
只是后来东晋内部纷乱,刘裕大军撤回,否则中国王朝更替的历史可能改写。不过刘裕这次北伐还是取得了东晋百年来最辉煌的战绩。
北府兵在这两次北伐中,一举击灭两大强敌,打出了威名。除了北府兵本身强大的战斗力之外,这两次北伐也是顺应形势才成功的。当时北方长期战乱,民不聊生,人们渴望着一个统一的政权,很多汉民盼望着一个汉族政权的重建。而刘裕北伐正是顺应了形势,从而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刘裕两次北伐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如北伐南燕,“华戎欢悦”,“河北居民荷戈负粮至者,日以千数”。北伐后秦时,“关中郡县多潜送款”。先锋王镇恶孤军深入,进至撞关,转输不充时,“百姓竟送义粟”,由此“军食复振”。当晋军攻克长安时,关中百姓“人人相贺”。在这样的情形下,北府兵的北伐才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完成了谢玄的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