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儒将当国

一、护国重臣

唐人刘禹锡有诗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即王导、谢安,皆东晋之豪门世族的代表。在东晋南朝时代,谢氏家族曾经显赫于一时,特别是谢安与谢玄在政治军事方面为东晋王朝建立显赫功业,成为当时东晋王朝的中流砥柱。

谢安,字安石,祖上是有名的望族,从北方到了南方后,他跟王羲之结为好朋友,他们常常在会稽山的东山聚会游玩,吟诗喝酒。谢安有才干,又有威望,可是年轻的时候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肯做官。经人推荐他只做了一个月的官。直到40岁,他才再次出来做官。后来人们就把重新出来当官叫做“东山再起”。

谢玄,少时志向远大,有经国才略,为谢安器重。他和谢安一样,青年隐居,避而不仕。当前秦屡犯东晋边境时,被谢安推荐,拜为建武将军,任广陵(今江苏扬州)相。在此期间,他招募义勇,训练出一支八万人的“北府兵”。这支军队在淝水之战中成为晋军的主力,使敌人闻风丧胆。

后来在决定东晋存亡的淝水之战中,正是谢安的后方谋划和谢玄的带兵在前方出击,才一举击败前秦军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公元317年东晋王朝建立。但内部矛盾重重,南北士族之间,士族与皇族之间互相争权夺利,不图进取。而北方虽小国林立,但是在前秦建立后,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逐步统一了北方,便逐步南侵,于东晋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占领了东晋的梁(州治在今陕西汉中)、益(州治在今四川成都)二州。

此时,身为侍中(晋代实际是宰相)的谢安,根据前秦重兵压境的情况,主动调解朝廷内部矛盾。东晋宁康元年(公元373年),简文帝死后,掌握军政大权的桓温在办理丧事时准备篡夺帝位,但是当时谢安、王坦之名气大,是政治的风向标。于是桓温召谢安、王坦之前去他的军营,一则试探,二则可能动手并在壁后埋下了伏兵。人们都感觉到了桓温的称帝野心。听说要去虎穴,王坦之惊恐不已,问计于谢安。谢安不慌不忙地回答:“晋祚存亡,在此一行。”到了桓温那里,王坦之不知所措,竟然“流汗沾衣”,而谢安则“从容就席”,对桓温说:“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桓温见谢安一语道破了他的心机,只好含糊了事。谢安以自己的禀然正气遏制了桓温政变的可能,维护了政局的稳定。孝武帝司马曜继位后,因其年少,无执政能力,桓温权势又重,众人都恐怕晋室有变。面对这种情况,谢安竭尽全力辅佐孝武帝,团结朝中大臣,使桓温不敢轻举妄动。不久,桓温病死。谢安特别注意改善同各士族大姓的关系,既尊重老臣,又争取南方士族的支持,深得人心。由于谢安工作做得妥当,东晋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上下安和”,合力御秦的大好局面。

谢安是北

后来,前秦占领东晋的梁、益二州,控制了长江和汉水上游,使东晋西部失去屏障。为了保住江南,阻止前秦南侵,谢安除了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外,还积极调整兵力部署,对受到威胁的汉水中游的襄阳(今湖北襄樊),淮水流域的寿阳(今安徽寿县)及彭城(今江苏徐州)等战略要地进行了重点设防。他将东晋划分成三个大的作战区域:桓冲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军事,负责荆州方面的指挥,其子桓嗣为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刺史,朱序为梁州刺史,坐镇襄阳,统率沔(汉水)北诸军,谢安坐镇建康,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负责长江下游和淮水方面的指挥,谢玄为兖州治所在广陵(今江苏省扬川市西北)刺史,领广陵相,负责江北防务;五兵尚书王蕴领徐州刺史,坐镇京口,负责江南防务。三大作战区域的防务、指挥重点,放在淮河中游。谢安在进行防御部署的同时,为了能持久地与秦作战,还将淮河以北的“流人”迁到淮南,从而补充了东晋的劳力和兵源。东晋太元二年(公元377年),谢安以卫国为重,不避嫌疑,推荐谢玄到广陵和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招募南迁的北方移民组成军队。这些北方兵回乡心切,抗前秦意志坚决,经过训练,即成了东晋军队的精锐之师,被称为“北府兵”。

二、北府兵

1.建立和发展

《晋书·刘牢之传》:“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

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公元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权臣谢安遂推荐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镇守广陵,负责筹组新军。其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人多劲悍”,富于战斗经验,谢玄召募时徐、兖人民纷纷应募入伍。谢玄集合一部分原北府镇将,后来又把独立、半独立活动于江淮的宿将或流民武装,并征发一部分过淮流民中的骁勇士卒,建立了一支军队。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威震敌胆。太元四年(公元379年)五月,前秦兵俱难、彭超部进攻淮南,并包围三阿。北府兵援救三阿,一战告捷,在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淮阴(今属江苏)和君川(盱眙北)等地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迫使前秦兵向北退逃。战后,谢玄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镇京口。因为晋朝百姓称京口为北京,所以当时人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这是一支拱卫京师、足以对抗北方骑兵、间接听命于大门阀士族的军队,战无不胜。谢家对于北府兵的整合,对自己的家族、东晋政治,乃至中国政局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北府兵更是表现神勇,成为击败前秦的中坚力量。北府军从此一战,史上留名。从谢家整合开始,北府兵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的著名将领如刘牢之、刘裕等北府将领也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左右东晋政局。哪个门阀能控制北府兵,他就控制了江南汉人政权。北府兵影响了中国几十年。

2.主要战绩和作用

(1)三阿大胜 北府兵首先遇到的是太元三年前秦向东晋发动的一场进攻。其年二月,苻坚派军十七万,从东西两线进攻。其中十万大军进攻东晋的东线重镇彭城、淮阴、盱眙。面对秦的进攻,晋派万余北府兵援救彭城,当时彭城被围信息不通。于是谢玄派兵假装要攻取前秦军队放置辎重的留城(彭城郡属县,今沛县东南),结果前秦兵自动解彭城围而去保留城,这使得彭城民众得以出来和谢玄的军队汇合。但之后前秦还是占据了彭城、攻下盱眙。秦兵六万围晋三阿(今江苏宝应)。东晋派兵救援,水路两军并进,并派谢玄自广陵率北府兵救援三阿。六月,谢玄与田洛帅北府兵五万败前秦军于盱眙,前秦军退屯淮阴。这时东晋水军焚毁前秦军建造的淮桥,打败敌兵迫使其后退,谢玄等乘胜追击,再败前秦军于君川(今盱眙县北君山之川)。刘牢之等又破坏前秦军的运舰,前秦东线指挥官彭超仅以身免,前秦军在东线的进攻被谢玄组建不久的北府兵击败。

(2)淝水之战和北伐 北府兵最大的战争是太元八年淝水之战。实际参战的北府兵只有五万左右,但他确实是这次共八万左右晋军的主力。之后北府兵还进行北伐并取得重大胜利。

(3)政治制衡作用 谢安组建北府兵除了抵御北方强敌的入侵,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改变扬州“权重而力弱”的局面。当时桓温及其桓氏家族长期掌握军权,对中央权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建立北府军后,随着北府军的强大,有力地制衡了桓氏一族的势力,朝廷出现了难得的安定局面,这与谢安处置有关,北府兵的平衡力量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对以后压制敌方势力也起了很大作用。但后来有人成功地利用北府兵进行政变,比如刘裕代晋就是依靠了北府兵为骨干力量。

3.北府兵战力强大的原因

北府兵屡次以少胜多,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这也是世兵制被府兵制代替后的原因。世兵制下的士兵代代当兵,它的强制性和奴役性严重影响了士兵战斗力的发挥。而谢玄采取招募的办法组织新军,可以得到广大南迁移民的支持,徐充等州侨民纷纷应征入伍,北府兵得以迅速组建。这支新军数量虽然不多,只有八万人,但都是侨民中的精华,抗前秦意志坚强,在长期战乱中形成的尚武精神,加上六七年较长时间的严格训练,待遇又比士兵优厚,因而军队素质较好,战斗力比较强。陈寅恪先生谈到,指出:“北人江左数百年统治之权所以能确立者,其主因亦在于此(北府兵)。”

北府兵以少胜多,克敌制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批勇猛善战,具有战争经验和指挥才能的将领。这些人多数是侨居京口和广陵的北方侨民,其中除谢玄、谢谈等个别大族之外,大都出身寒门庶族或一般劳动人民。这些人由于家世出身和所处社会环境等原因,使他们具备了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基础。这些人开始不过是北府兵的中下级将领,后来通过建立战功,逐渐成为北府兵著名将领,有的如刘裕甚至掌握了北府兵权,并由此起家,建立了刘宋王朝。

三、举重若轻的谢安

1.淝水战前定军心

公元383年前秦几十万大军进攻东晋,前锋已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形势咄咄逼人。东晋首都建康城里气氛也非常紧张,人们都聚焦于那个一向举重若轻的宰相谢安身上,希望他能为到来的危局提出良策。谢安人如其棋风,他下围棋时很慢,常常把后几步棋思考清楚后才运子,对手棋友常常被镇定自若的神情面前气馁。他做事更是如此。当初谢玄就是被谢安推荐出来组建北府兵的,而谢玄确实有才能。这种不避嫌而量才任用的做法也折射出谢安的豁达胸怀。

面对苻坚号称百万的军队南下,宰相谢安积极准备调动人马迎敌,运筹于帷幄之中。他派弟弟谢石为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带领八万人马在江北抵抗前秦军;派胡彬将军带五千水军到寿阳(今安徽寿县)对付东来的前秦水军。

出发前,谢玄特地去见谢安,请教如何面对兵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敌军,该怎么打。谢玄等了老半天,也没有等到谢安的安排部署。忐忑不安的谢玄一天后就请好朋友张玄去看望谢安,讨问御敌方略。谁知谢安却把张玄请到自己的一个住地。谢安跟当时在场的名士们谈天说地,非常放松,张玄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过了一会儿又和张玄下棋,张玄本来没有心思下棋,不过想到趁下棋的机会可以问问宰相谢安的打算,也就答应了。谢安下棋像他平时那样不急不慌,张玄却下得挺不自在,结果张玄输了。接着,谢安又带大家观赏山上的景色,直到天黑才回到住地。晚饭后,谢石、谢玄等将领都来了。谢安把他对战事的分析和估计一一说明白,把每个将领的任务也一一交代清楚。就像他下棋那样,有条有理,步步稳当,绝不马虎。谢玄听后,原先的疑虑一扫而光。众将领充满信心地回到军营去了。

在荆州的桓冲知道苻坚的进攻来势很猛,都为建康的安危担心。他派出三千精兵赶到建康增援。不料谢安对他们说:“我已安排妥当。你们还是快赶回去把西面把守好。”桓冲听了回来将士的报告,仍然很不安。但是以后淝水之战的结果却说明了谢安的自信和雍容大度是有道理的,其他人的担心只能映衬出谢安的高瞻远瞩。

2.主动让权为朝廷

东晋之时,握有兵权的各个敌方将领经常叛乱,严重影响着政权统一和社会安定,而谢玄建立北府兵后,并没有把他当做私人的武装力量而去反叛。淝水之战后不久,虽然北府兵进行北伐,仍然是谢家人掌握着北府兵权,但是谢玄主动辞去了统兵权。其间四十余年(公元344~387年),谢氏于晋室有殊功而少愆失,以见谢氏家族发挥的历史作用。与东晋其他几家当政士族相比,谢氏翼卫东晋朝廷而又门风谦退,不妄生事端。即淝水战后不及二年,谢安离京师外驻广陵,让出了中枢相权;三年甫过,谢玄又退居会稽,让出北府兵权。谢氏此举虽属被逼于皇帝和宗室的压力,但压力之下毫不反抗而放弃相权和兵权,这在东晋门阀政治历史上是罕见的。 ZZ0UhG+9QbO4sjjwBXXS89IqXfITl7hFywTdHR7OIjODVR+kOCJbSJGNvkAH67P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