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付诸实施后,秦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行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外交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基本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而六国由于受到秦国不断地打击和利用,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再加上六国之间相互矛盾所引起的战争消耗,各国日渐衰微,已经没有力量与秦相抗衡。丞相李斯认为秦灭六国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向秦王政建议,要抓住机遇灭掉六国。公元前237年,秦王赢政和李斯定下统一天下的大计。六国中势力较强的北面是赵,南面是楚,韩、魏与秦相邻,处在秦东进的首冲地位,秦国向东方扩张,三晋首当其冲,三晋中韩国最弱最小又毗邻秦国,秦国一直视其为心腹之患。所以秦提出了“先取韩以恐他国”的设想。
战国形势图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公元前403年,韩康子、赵襄子、魏桓子共败知伯,三家大夫分割晋国,公元前403年,韩景侯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史称三晋。韩国拥有今天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块南北狭长的土地,面积大体相当秦国的一个郡县。韩国从立国开始,生存环境就非常恶劣,西面是强大的秦国南面是强大的楚国,北面是强大的赵国,东面是魏国和强大的齐国,周围全是强国,被几个大国挤在中间发展空间小。公元前356年,韩昭侯用申不害变法,韩昭候的改革与齐威王的改革、秦孝公的改革大体是同时进行的。申不害和当时许多有为的政治家一样,主张君主集权,实行法治,是法家重“术”一派的代表人物。申不害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韩国开始兴盛,“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但是好景不长,在此之后的韩国几位君主资质平平,与秦国发生的几次大战均以失败割地求和告终,韩国日渐缩小、衰落。公元前293年,秦国大将白起在伊阙(洛阳东南)和韩、魏两国军队的联军交手,杀敌二十四万,韩国被迫把二百多里的土地全部割给秦国。公元前263年,白起占韩国太行山以南的地方。公元前262年,秦军又占了野王(今河南沁阳),占领了这个咽喉地带后,韩国被拦腰截成两段,位于山西的上党郡和国都彻底断了联系。所以韩国无奈之下,就把上党郡和它下属的17个县献给秦国,割地求和。
秦王赢政即位以后,秦国的军队继续向东打,攻占了韩国的13座城,赵国、燕国和南面的韩国、魏国之间的联系被割断了。等到韩国快要灭亡的时候,山西的国土全部丢光,河北的国土全部丢光,只剩下今天河南的南阳和新郑这样一个狭小的地带。秦王赢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秦军攻灭了韩国在河南南部的南阳,公元前230年,秦攻占了韩国的都城新郑。韩国的最后一任国君被俘虏。秦在韩地置颍川郡。韩国就成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
在此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人韩非子。他生活在韩国灭亡的前期,著有《孤愤》、《五蠹》、《说难》以及谋略巨著《韩非子》等,空有济世的抱负却并不受韩王的重用。秦王看到他的文章,感慨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当得知这些文章的作者是韩国人时,秦国加紧了对韩国的攻打。韩王见情势危急,就派遣韩非使秦。韩非来到秦国,秦王见到他本来十分高兴,他向韩王建议“破天下之纵,举(灭)赵亡韩,臣荆(楚)、魏,亲齐、燕以成霸王之名。”秦王听见先攻赵时,不免心中产生疑惑。再加上李斯、姚贾的谗言说韩非乃韩国的宗室,其心是向着韩的,不如趁早杀掉以免后患。秦王以为此言不错,便将韩非下狱处死了。韩非死后,秦王很后悔,而韩王则畏惧秦国,请求称臣。在缺少人才的韩国,有一位韩非子却不加以重用,积重难返的韩国注定会灭亡。
灭了韩国后,秦国又将兵锋指向了赵国。赵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位雄才大略、对赵国贡献非常大的一位君主——赵武灵王。他通过胡服骑射政策壮大了赵国的实力,使赵国一下子成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之一,他还大大拓展了赵国的疆土,甚至还想从秦国的北部直接插下去,打到关中,把秦国灭掉。赵武灵王死后,赵国的崛起之路中止了,继位的赵惠文王打退了秦昭王在外交和军事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秦赵之间基本保持了一种力量上的平衡。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继位,发动了长平战争,这次战争赵军战败,有四十五万人被坑杀,赵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失去了和秦国争雄天下的资本。
1.长平(今山西高平)之战
韩国的野王地区被秦国占领后,将与都城失去联系的上党郡被迫割给了秦国,但是上党太守就擅自改变了韩国国君的命令,要把上党郡17个城献给赵国。赵孝成王接受上党郡的投降。秦王震怒,眼见快要到嘴的“肥肉”被别人拿走,哪会善罢甘休。他派一位大将攻占了上党。上党的韩国人纷纷逃往赵国,老将廉颇奉命前往救援,驻守长平。廉颇深知秦强赵弱,秦是攻赵是守,赵国离长平近,秦国需要长途远征,秦军利于速决战,赵军利于持久战,所以采取了增高堡垒,加深壕沟,坚不出战,以逸待劳的策略,以消耗秦的力量。
廉颇是秦国进攻赵国的重大拦路虎
秦军攻了3年仍未攻下,旷日持久的消耗逼着秦想办法换掉廉颇,于是秦国派出间谍以重金贿赂赵国的权臣,又散布流言加以离间:“廉颇要叛变赵国,因为他打败仗了,赵王斥责他,廉颇太老了,哪儿还敢和秦国打仗啊!秦国最怕的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如果由赵括领兵,秦国这点兵马早就被打败了。”赵孝成王听了这些流言,信以为真,本来对廉颇就不满意,而且又听说廉颇要投降了,就下令把廉颇撤了,把秦国扬言最害怕的赵奢的儿子赵括派去代替廉颇。赵括是赵国著名将领,兵法理论上颇有造诣,但只不过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专家。他一上任就一反廉颇原来的战略部署,更换将官,还撤除了防御工事,准备倾巢出动率领40多万军队出城攻击秦军。秦国听说赵括替代了廉颇,立即暗地里派武安君白起为将,白起针对赵括高傲轻敌的弱点,先用诱敌之计,故意打败仗后退示弱。赵括自以为得意,出兵追击。当赵军离开大营后,白起派了一支二万五千人的秘密部队切断了赵军的退路,同时派一支五千名骑兵的秘密部队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又把赵军的运粮通道断了,这叫三断,一断后路,二断前后军,三断粮道,赵括的军队只好临时筑起壁垒固守,等待援兵。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46天,赵括在突围时战死,四十多万大军降秦。投降以后,白起担心赵军的四十万降兵不易管辖,会寻机造反,就下令将他们全部活埋,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孩放回赵国。这一战赵国损失了四十五万人,此后一蹶不振,再也没能恢复。
长平之战决定了赵国以后灭亡的命运
2.邯郸保卫战
在长平之战获胜后,秦昭王乘胜追击,接着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秦赵之间又爆发了邯郸之战。
秦国主将白起主张趁着赵军主力被全部歼灭、赵国民心极端不稳之际抓住战机增兵邯郸一举灭赵。但是此时秦王面对长平之战的伤亡对于继续战还是修养调整犹豫不决,丞相范雎在赵国使臣的挑拨下担心主将白起的军功太大会在地位上超过自己,也向秦王进言主张休整一段时间再战,加上白起自己生病,秦军撤兵回国加以休整。有利的战机就这样在君主犹豫、丞相谗言、大将生病的共同因素的作用下转瞬即逝了。待几个月后秦王准备再攻邯郸时,情况已经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了,白起以必败为由拒不出战,出征的王陵却被赵国挡在了邯郸城外,秦赵双方陷入僵持之中。对赵国而言邯郸之战可以说是生死存亡的保卫战,他们抓住秦赵僵持的这段时间为战争进行了周密的准备。首先,他们向同是三晋的魏国争取援兵,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其次,向楚国搬救兵,毛遂自荐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就在两路大军赶来时,邯郸城已经危在旦夕了,城内出现了易子而食的状况。国难危急,平原君果断地散尽家财,招募勇士,将秦军击退了三十里,为邯郸赢得了时间,待到援军到来,内外夹击,彻底击败了秦国军队。
邯郸之战虽然保住了赵国,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衰落的总趋势。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秦国乘赵与燕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分兵两路进攻赵国。赵国大败,丧失了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安阳(今河北安阳西南)等城邑。公元前234年,秦将桓齮又率军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磁县西南),赵军大败,十万大军被杀。
与韩国人才乏善可陈相比,赵国却有一大批军事将领,如武灵王、廉颇、赵奢、李牧、庞煖等,尤以廉颇、李牧最为著名,其才能亦不在秦国白起、王翦之下。李牧是抗击匈奴的名将。他屯兵雁门关边防,治军有方,爱护部属,与官兵共同生活、战斗多年,颇得士心。采用“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战”的战术,多年来与匈奴周旋,导致匈奴单于奔走,十多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被誉为“赵之北边良将也”,在与秦的斗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秦军分两路进攻邺和狼孟(今山西阳曲)、番吾(今河北灵寿西南),被李牧军击败。但赵军也损失惨重,只得退守都城邯郸。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秦进攻赵国腹地,赵王急调在北方戍边的李牧带兵抗秦,在肥(今河北晋州西)大败秦军。
3.第二次邯郸之战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赵国遇到严重旱灾,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趁机向赵发动进攻,分南北两路夹击邯郸。赵王派李牧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局面。为了避免长久的消耗,尽快打开困境,秦国再次使用了反间计,做法与当年长平之战简直一模一样,秦国一方面派出间谍以重金贿赂赵国的权臣郭开,另一方面又散布流言说李牧私自与秦讲和,相约在破赵后分地代郡。赵国国君对于此事的态度与之前长平之战时对待廉颇的态度也一模一样,赵王临阵换赵葱和颜聚为将。孝成王、幽缪王,同样的昏庸无能,重用奸臣;同样听信谗言,临阵换将,一个驱逐廉颇,一个捕杀李牧,等待他们的自然也是同样的结局。可怜廉颇、李牧两位名将,一个毁于郭开的“廉颇老矣”,一个毁于郭开的“李牧欲反”。两位良将没有死在秦军的刀剑之下,却死于奸佞之口,这等于是赵王自毁长城。阻挡秦军的最后一位大将李牧被杀三个月后,赵国都城邯郸被占,赵王被俘虏,赵公子嘉逃到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但此时赵国已属苟延残喘、名存实亡。
杰出的军事家李牧也最终难以改变赵国覆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7年)秦军击败代燕军联军。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翦之子名将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后,破代,俘虏了代王嘉,赵彻底灭亡。秦于赵地设邯郸郡。
魏国也是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建立的一个诸侯国。魏文侯在平定晋幽公之乱(公元前420年)后,即志在继承晋之霸业,联合韩、赵、东抑齐,南制楚,西抗秦,以便控制中原。他曾用李俚变法,内修政治,任用贤良,修德行仁,以法治国,发展经济,因而国富兵强,在战国初期和中期一直是七雄中举足轻重的强国。国富兵强的情况下,魏文侯开始对外扩张。秦魏之间的战争至此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到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完全占有秦国河西地区,此时战争的优势保持在魏国方面。到了魏武侯时期,秦魏之间多有战争,双方互有胜负,基本持平。期间著名的战役有魏国吴起以少胜多的阴晋之战。公元前369年,魏武侯死后,魏国因为王位继承发生内部争斗,韩、赵乘乱攻魏,魏军大败。经此内斗外战,魏国力渐衰。继位的魏惠王不敌秦国,多次战败,最后不得已求和,将上郡十五县全部献秦,黄河以西全为秦有。这一时期战争的优势倾斜到了秦国方面。秦掌握了黄河天险就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上居于优势地位,奠定了进军中原的基础。
秦国先后灭韩、赵,重创燕国后,又将矛头对准了孤立无助的魏国。魏国后期的国都,当时叫做大梁(今开封),居于睢水、颍水、鸿沟的交汇之地,大梁城不但城大墙高,而且护城河十分辽阔,五座城门皆备吊桥,地形易守难攻,周围还有纵横交错的水网,既是补给大动脉,也可以有效阻挡敌人的攻势,是以数百年来这一动静平衡、刚柔相济的防御体系让每一支攻打过大梁的军队都很头疼。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5年),秦国将领王贲率六十万大军出关中,突袭并围困魏都大梁,魏军依托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军强攻毫无奏效,将目标转向夺取大梁周边地区,把那些护卫大梁的水网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并加以改造,引黄河、鸿沟(汴渠)水灌入城内。三个月后,大梁城被水浸坏,居民死亡数十万人,魏王投降,魏国成为第三个被秦国所灭的国家。秦军继续向东,占领了魏国的全部土地,并在魏国地区设立砀郡,又建置泗水郡。
秦灭六国形势图
魏国的灭亡意味着韩、赵、魏三晋全部灭亡。三晋的灭亡,秦统一的脚步并没有停止,而是进一步加速了,那么在此之后秦又陆续兼并了哪些国家呢?秦是什么时候统一中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