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体味水景之美

水景的主体就是水,只有充分利用水自身的美,才能做出得体、美观的水景。我国水景的发展已经有了数千年之久,人们对水的认识也从浅薄到深刻,从表面到内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水中有哪些美。

1.水之美的多重性

美学家将美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等多种类别。从现实生活实践来看,具体到一处水景观,常常是以上多种美的融合。水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劳动、科技手段分不开,很难把某一处佳水美景绝对归于某一类美。总体来看,现实中的水之美具有多重性。

(1)水体现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形象所体现的美。从水的一般性质来看,水为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保持自然状貌、没有被污染的水,主要体现的便是自然美。那些被人们赞叹的像瀑布的壮观、泉水的清冽、山溪的淙淙作响、河流的澄澈、大海的宽广……古今中外大量对水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其中绝大部分是从自然美角度出发思考的。

(2)水体现的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是人的社会实践最直接的表现,是生活现象的美。人并不是仅仅被动地顺应自然,还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如南京秦淮河经过整治之后,建成数十里文化风光带,与沿岸文化遗迹结为一体,相映成趣。在新时代,秦淮河真正成了南京市民珍爱的文化名片,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3)水体现的科技美 科技美展现的是经过科技手段创造出来的美,体现了对自然的顺应与合理利用,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事物有所变动与改造。水事活动和科技密切相关,在许多方面体现了科技美。最为典型的是大坝蓄水,不仅大坝本身属于科技美的结晶,而且经过大坝的水带有科技美的属性。按照其自然性质而言,水面本身是平的,不过经过人的科技劳动,水在大坝两面就形成了一高一低的明显落差,并且一面为高坝平湖,一面为激流涌进,水的动静态势也对比鲜明,成为别具一格的水形象。

2.水的不同形态的美

(1)清水胜于浊水 现实生活中的水有清浊之分,在实际用途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过从美学角度看,清水的审美价值明显比浊水要高出许多。清澈的水,不仅色泽亮丽,其本身就给人一种纯洁、高雅的美感,而且具有其延伸审美视野的作用。最常见的现象是,清水能够出现倒影效果,清水中的倒影真假难辨,虚实相映,形成“两个世界”,是最富有意味的景观,而浊水却不能创造出虚幻世界。

(2)曲水胜于直水 这主要是就“线状”水来说的。从实用角度来看,直的河道,在泄洪以及航运方面可能对人们大有裨益。然而从美学角度看,曲水才更加富有韵味。水性本柔,曲水更有婀娜多姿之态。古人创造曲水流觞的游乐形式,从水的弯曲流动中获得快乐与美感。河道的弯曲,大多是自然形成。尤其是在山作岸或树(林)作岸的河流上,水的弯曲更增加了景观变化的层次,人对前方的景物无法一览无余,这就比水上直行更加具有悬念、富含吸引力。如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漂流,景伴随水曲而变,是游客最为喜爱的水上旅游活动。

(3)动水胜于静水 就同一条河流来观察,水的平静状态尽管也有其美致,不过流动的水美感更甚。流动属于水的自然性质,水流缓慢时,水面仅仅有点细小波纹,细流无声;水流动快时,变成浪花甚至浪涛,便可以聆听宛若大提琴一般的水声。动态的浪花致使画面更有生气,浪越高,越具有形象的震撼美。海潮更是体现了水的壮观动感,排山倒海涌来的大潮,极具气势与声威,古往今来的艺术家对它倾注了赞颂与幻想。如我国著名的钱塘江“八月观潮”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传统,咏叹的诗文不计其数,已然积淀为一种审美文化现象。

(4)跌水胜于流水 跌水包括瀑布以及比瀑布略低的落水。流水通常是在平面上流动,跌水则从高到低呈现俯冲之势。就审美来讲,在视觉上,水的直立形态比平面流淌可以更多地反射阳光,所以水色显得更白、更亮;在听觉上,自上而下的落水同样比流水更具声响。我国贵州闻名遐迩的黄果树瀑布,它和上下游连成一条河,徐霞客时代叫作白水河。不过全河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无疑是瀑布从天而降的那一段,它的上游与下游都没有瀑布这样出名。这正是跌水比普通流水精彩的典型实例。 CyYNi4/YkkgUNdKnT6G591pWkp3++gjEpqPULSGM5LK0ncz2QfaXGv50mJCzQo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