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由唇、颊、硬腭、软腭、口腔底、舌、齿、齿龈及唾液腺组成。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具有采食、吸吮、咀嚼、味觉、吞咽、流涎及攻击等功能。
构成口腔的最前壁,以口轮匝肌(orbicularis oris)为基础,内衬黏膜、外被皮肤。分上唇与下唇,上唇与下唇的游离缘共同围成口裂(oral fissure),口裂两端汇合成口角。上唇与鼻端之间形成光滑湿润的暗褐色的无毛区,称为鼻镜(rhinarium),常保持湿润状态。
主要由肌肉构成,外覆皮肤,内衬黏膜,构成口腔侧壁,颊腺(buccal gland duct)管和腮腺管(parotid duct)直接开口于颊黏膜的表面。
构成口腔的顶壁,向后与软腭相延续,切齿骨的腭突,上颌骨的腭突和腭骨的水平部共同构成硬腭的骨质基础。软腭以横纹肌构成的腭肌为基础,有腭扁桃体(palatine tonsil)。
口腔底大部分被舌所占据,前部为下颌骨切齿部,表面覆有黏膜,此部有一对乳头,称为舌下肉阜(caruncula salivaris)。
是咀嚼和采食的器官。镶嵌于上、下颌骨的齿槽(alveolus)内,因其排列成弓形,所以又分别称之为上齿弓和下齿弓。
每一侧的齿弓由前向后顺序排列为切齿(incisors)、犬齿(canine tooth)和臼齿(molar)。
切齿由内向外又分别称为门齿(上双排,共4颗齿)、内中间齿、外中间齿和隅齿;臼齿可分为前臼齿和后臼齿。
图3-1 齿。1—上唇;2—舌;3—下切齿;4—下唇
图3-2 上切齿。1—唇;2—上切齿;3—硬腭
图3-3 上腭。1—硬腭;2—臼齿;3—软腭
图3-4 咽。1—舌;2—舌园枕;3—臼齿;4—咽
图3-5 舌下腺。1—下切齿;2—舌下腺
图3-6 舌骨背侧。1—底舌骨;2—甲状
图3-7 舌骨腹侧。1—底舌骨;2—上舌骨
图3-8 舌骨右侧。1—上舌骨;2—甲状
图3-9 喉。1—食管口;2—喉口;3—舌
图 3-10 舌。1—舌;2—舌骨;3—喉;4—食管
图3-11 舌系带。1—舌;2—舌系带
图3-12 舌下腺。1—舌;2—舌下腺
图3-13 舌剖面。1—食管;2—会厌软骨;3—舌
图3-14 内脏。1—胸肌;2—剑状软骨;3—胃
图3-15 胃脾。1—胃;2—胰腺
图3-16 胃脾。1—胃;2—胰腺;3—脾; 4—肾
图3-17 食管、十二指肠、胃剖面。1—胃;2—食管
图3-18 肝。1—肝;2—门静脉;3—十二指肠
唾液腺是导管开口于口腔能分泌唾液的腺体。主要有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
其所分泌的液体进入口腔,统称为唾液(saliva)。
位于下颌支后方至耳根后方,其排泄管称为腮腺管(parotid duct),开口于颊黏膜上。
位于腮腺的深层。
位于舌体和下颌骨之间的黏膜下,腺管很多,分别开口于口腔底部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