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 语译-抛弃聪明和智巧,百姓就会百倍得利;抛弃仁和义,百姓都会回复孝慈;抛弃巧诈和利益,盗贼就会消失。智、义、利这三样东西都是用来文饰的,不足以治天下,因此要使百姓有所归属:保持朴实,减少私欲,摒弃世俗之学,就不会有忧患。
1. 近年来,有学者依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中发现的战国时期的《老子》文本,认为《道德经》中“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句话其实是遭受了汉代儒生的篡改,其原本应该是“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虑,民复孝德”。
2. 西方心理学有个名词叫“文饰作用”,指的是某种自强防御机制或适应行为。也就是人为了掩饰自身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明显不恰当的行为或无法达到个人追求的目标时,往往在自己身上或周围环境寻求某些理由来给自己辩护,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极为正当合理的,以掩盖自己的真实动机或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