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麻黄

【基源】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

【成分研究】

1.生物碱类 麻黄中主要含有生物碱,成分随种而异 [ 1 ]

2.挥发油类 主要有2,3,5,6-四甲基吡嗪、L-α-萜品烯醇、 β -萜品烯醇、萜品烯醇-4、月桂烯、二氢葛缕醇等。

3.有机酸类 主要为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肉桂酸、对香豆素、原儿茶酸等。

4.其他 含麻黄多糖A、麻黄多糖B、麻黄多糖C、麻黄多糖D、麻黄多糖E,儿茶酚鞣质,无机元素硒(Se)及钼(Mo)等。

【药理研究】

1.发汗 给大鼠口服麻黄挥发油的水溶性提取物,在75~300mg/kg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发汗作用。

2.解热 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麻黄挥发油乳剂对其有解热作用。

3.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远较肾上腺素强,治疗剂量即可兴奋大脑皮质,引起精神兴奋、失眠等;亦可兴奋中脑、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4.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麻黄碱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皮肤黏膜血管和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脑血管和骨骼肌血管扩张,总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缓慢而持久,收缩压比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加大,反复应用或应用大剂量则对心脏有抑制作用。

5.平喘 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均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6.抑制腹泻 其机制可能有3种:①抑制芳香氨基酸脱氨基酶催化的5-羟色氨酸(5-HTP)转化为5-羟色胺(5-HT);②阻断5-HT与肠道受体结合;③抑制胃肠道蠕动。

7.利尿 D-伪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阻碍肾小管钠离子重吸收及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增加。

8.胰岛素样作用 麻黄可促进由葡萄糖转化的脂肪合成,尚可抑制由去甲肾上腺素(NE)促进的脂肪分解作用。

9.免疫调节 麻黄能减轻二硝基氯苯所致的小鼠耳郭肿胀,调整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血液中CD4/CD8失调。其机制一方面是使胸腺萎缩,导致T淋巴细胞的形成减少,另一方面可能与调整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比例有关 [ 2 ]

10.清除氧自由基 从麻黄中提取的水溶性麻黄多糖对邻苯三酚的氧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炮制研究】 麻黄生品中挥发油含量为0.1150%,蜜炙麻黄中含量为0.0555%,炒麻黄中含量为0.0655%。在蜜炙品中,具有平喘作用的L-α-萜品烯醇、2,3,5,6-四甲基吡嗪、石竹烯及具有镇咳祛痰、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柠檬烯、芳樟醇等含量增高 [ 3 5 ] 。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麻黄经蜜炙后发汗作用降低、平喘作用增强的传统经验。

麻黄绒的制取,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均不同程度地损失部分有效成分,主要损失其髓部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而皮部的挥发油成分并未受到过多损失。故麻黄绒较麻黄作用缓和,主要由于总生物碱含量较低之故。

古代本草记载麻黄去节使用。在理论上这是有一定根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麻黄含多种麻黄型生物碱,主要在茎的节间,尤其在髓部。节中所含生物碱类型与节间相同,但含量较少,约为节间的1/3,但节中的伪麻黄碱含量较节间高。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节和节间两者的药理作用相同,但节比节间作用弱 [ 6 ] 。麻黄各部分的毒性研究表明,节的毒性最大,说明毒性大小并非与总生物碱含量的多寡成正比 [ 7 ]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变应性鼻炎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5g,制附子10g,细辛3g,黄芪30g,熟地黄10g,防风6g,白术15g,墨旱莲、苍耳子、地龙、鹿角霜各10g,全蝎3g,乌梅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8 ]

(2)老年皮肤干燥症 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12g、白芍12g、杏仁10g、甘草6g、炙麻黄6g、生姜3片、大枣5枚,每日1剂,10天为一个疗程 [ 9 ]

(3)恶性胸腔积液 麻黄、白芥子、熟地黄、生黄芪各30g,干姜3g,附子12g,鹿角胶10g(烊化)、桂枝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 10 ]

(4)缓慢性心律失常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炙麻黄7g,制附子9g,细辛3g,人参15g,黄芪20g,麦冬10g,五味子10g,桂枝10g,丹参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11 ]

(5)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射干10g、炙麻黄10g、细辛3g、半夏10g、紫菀15g、款冬花15g、五味子5g、生姜10g、大枣6枚、地龙10g、蝉蜕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12 ]

(6)小儿遗尿症 麻黄,5~7岁3g,8~15岁5g,15岁以上10g。水煎1次,去上沫,每晚睡前顿服。连服1个月 [ 13 ]

2.配伍应用

(1)用于发汗解表

麻黄配桂枝:发汗散寒。用于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等。如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配薏苡仁:解表祛湿。用于风湿在表证。症见一身尽痛、发热日晡加剧等。如麻杏薏甘汤(《金匮要略》)。

麻黄配葛根:升散发汗,解表祛邪。用于风寒客于肌表,卫气被外邪郁闭所致的发热、无汗、项背强直不适等。如葛根汤(《伤寒论》)。

麻黄配羌活、独活: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之身痛无汗及风湿痹痛。

(2)用于宣肺平喘

麻黄配杏仁:宣肺解表,止咳平喘。用于感冒风邪。症见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等。如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麻黄配生石膏:清肺平喘。用于表邪未解,肺热咳喘。症见发热、喘急、苔黄、脉数等。如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黄配细辛:温肺,化痰止咳。用于寒痰停饮。症见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配射干:宣肺降气,消痰平喘。用于风寒束表、肺失宣降、痰饮上逆之喘咳气急等症。如射干麻黄汤(《伤寒论》)。

(3)用于利水消肿

麻黄配赤芍:利水消肿,凉血活血。用于血热夹瘀之小便不利、水肿、尿血,血热所致的衄血、吐血等(《施今墨对药》)。

麻黄配白术:发汗解表,散寒祛湿。用于风寒袭表,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所致的头面眼睑水肿之风水证。如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麻黄配浮萍:发表宣肺,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兼风热表证。

麻黄配车前子:利水消肿,平喘止咳。用于外邪袭肺,肺气郁闭,水道不通所致的发热恶风,头面四肢水肿兼有胸闷气喘、咳嗽痰多者。

3.鉴别应用

(1)生麻黄、蜜炙麻黄、麻黄绒 生麻黄发散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及风水水肿。蜜炙麻黄发散力弱,兼有润肺作用,多用于咳喘证。麻黄绒其发散之力缓于生麻黄,适用于体虚及老弱患者而外感风寒者。

(2)麻黄、麻黄根 麻黄的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的草质茎,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麻黄根的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其性收涩,具有敛汗固表之功,常用于自汗、盗汗症。

(3)麻黄、桂枝 两者均能解表散寒发汗,用于风寒表证。麻黄发汗解表力强,适用于风寒表实证;桂枝发汗力不及麻黄,外感风寒表实、表虚证皆可用。麻黄且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咳喘及风水、小便不利。桂枝具有温阳化饮、温通经脉的功效,可以治痰饮水湿及寒凝所致的月经不调、风湿痹痛、中焦虚寒等证。

(4)麻黄、香薷 两者均有发汗解表作用。但香薷兼有和中化湿祛暑功能,习称“夏月麻黄”,多用于夏季外感风寒,阳气被遏之头痛、形寒、发热无汗及腹痛吐泻。此外,香薷也可治脚气肿痛。麻黄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又能宣肺平喘,可用于治疗肺气壅遏之咳喘。

(5)麻黄、浮萍 麻黄性温,适用于风寒表证,且能宣肺平喘,用于肺气壅塞的咳嗽气喘证。浮萍性寒,适用于风热表证,且能透疹止痒而治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

【用量用法】 水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体虚及老弱者宜用麻黄绒;止咳平喘多炙用。

【制剂与成药】

1.麻黄止咳丸 麻黄、甘草、桔梗,按1∶1∶2比例炼蜜为丸。用于支气管哮喘。口服,每次3~9g。孕妇及高血压患者忌服,体弱多汗者慎服。

2.气喘冲剂 麻黄、生姜、五味子、炙甘草,按8∶8∶1∶0.3比例制成。用于肺寒咳嗽,气喘。5g/次,2次/天,早、晚开水冲服。心源性气喘、高血压患者忌服。

3.止喘灵注射液 麻黄、洋金花等。用于寒痰伏肺之各型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肌注,每次2ml,2~3次/天;7岁以下儿童酌减,3岁以下儿童慎用。1~2周为一个疗程。

【不良反应】 麻黄常规治疗剂量水煎服,一般无不良反应。但麻黄碱的毒性较大,口服麻黄碱治疗量的5~10倍时即可中毒,一般在服药后30min至2h可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中毒早期可见烦躁不安、焦虑谵妄、失眠、心悸气短、头晕震颤、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大量出汗、鼻黏膜干燥、排尿困难、尿潴留、心前区痛、瞳孔散大等。重度中毒者,可见休克、昏迷、呼吸困难、惊厥、心律失常,甚至呼吸衰竭、心室纤颤等。

【中毒急救】 氯丙嗪有抗麻黄碱中毒之效,急救可采用肌注或加入葡萄糖溶液静滴,常用量为25~50mg。忌用氨茶碱及中枢兴奋剂。

【使用注意】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虚喘咳、失眠、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脏病患者忌服。哺乳期妇女、前列腺增生患者慎服。

参考文献

[1] 王晓光等.常用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 孔增科等.常用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曾诠等.中国中药杂志,1992,(2):83.

[4] 孙静芸.中草药,1983,14(8):9.

[5] 孙静芸等.中国中药杂志,1995,20(6):331.

[6] 顾关云.中成药研究,1985,10:20.

[7] 杜建等.台湾中医药概览.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0.

[8] 林丹娜.中医药学刊,2006,24(11):2133.

[9] 景文川.山东中医杂志,1999,12:567.

[10] 刘淑英.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0):25.

[11] 张福平.河北中医,2007,29(9):811.

[12] 李虹乐.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2):92.

[13] 宋立人等.临床验方手册.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桂枝

【基源】 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

【成分研究】 桂枝中含有酚类、有机酸、鞣质、多糖、苷类、甾体、内酯、香豆精、挥发油等成分 [ 1 ]

【药理研究】

1.抗病原微生物 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mg/ml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链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

2.解热降温 桂枝汤对小鼠正常体温和伤寒疫苗、副伤寒疫苗所致小鼠及兔发热均有降温解热作用。

3.镇痛镇静 桂枝水提物、桂皮醇和桂皮醛对小鼠的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桂皮醛镇静作用明显,可使小鼠自主活动减少,被动活动失调,有拮抗中枢兴奋、延长巴比妥麻醉时间的作用。

4.抗炎 桂枝汤对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肿胀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影响前列腺素合成,桂枝挥发油部分从呼吸道排出有消除炎症的作用 [ 2 ]

【性味归经】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原发性低血压 桂枝、炙甘草为基本方,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当归,阴虚者加五味子、麦冬 [ 3 ]

(2)颈椎病 以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葛根为基本方,按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加减,并配合牵引 [ 4 ]

(3)糖尿病性疼痛 桂枝6g、白芍10g、干姜6g、苍术6g、甘草5g、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服 [ 5 ]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桂枝15g、白芍15g、葛根25g、当归15g、全蝎(冲服)5g、生姜5g、大枣3枚、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0天 [ 6 ]

(5)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桂枝10g、白芍20g、赤芍30g、知母20g、防风10g、黄柏15g、薏苡仁30g、苍术15g、怀牛膝30g、忍冬藤30g、穿山龙50g、地龙20g、土茯苓30g、甘草15g。每日1剂,分2次服 [ 7 ]

2.配伍应用

(1)用于发汗解肌

桂枝配白芍: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用于风寒表虚之证。症见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如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配柴胡:解表退热,透泄少阳。用于风寒表证未解,半里邪热已见之太阳、少阳合病者。如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

桂枝配青蒿:透达调卫,解肌退热。用于无汗之久热不退等症。

(2)用于温经通脉

桂枝配枳实、薤白:温经通阳,理气止痛。用于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如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桂枝配牛膝:温中散寒,活血止痛。用于肢节疼痛、血寒闭经诸证。

桂枝配当归、吴茱萸: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用于血寒瘀阻之经闭腹痛、脉沉紧等。如温经汤(《妇人良方》)。

桂枝配附子:温经通脉,散寒祛湿。用于风寒湿痹之肩臂疼痛等。如桂枝附子汤(《金匮要略》)。

桂枝配川芎:祛风寒,温经脉,利关节,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胸痹属胸阳闭阻、脉络不通者;痛经、闭经属寒凝经脉者。

桂枝配姜黄: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止痛。用于风湿痹证,气滞血瘀之痛经、闭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之瘀阻肿痛。

(3)用于助阳化气

桂枝配茯苓: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用于脾阳不运,痰饮眩悸,舌苔白滑,脉弦滑等。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桂枝配防己:祛风除湿,通阳利水。用于着痹、水肿、脚气。

桂枝配甘草、人参:温阳,补心,安神。用于心气不足之心动悸,脉结代。如炙甘草汤(《伤寒论》)。

【用量用法】 水煎服,3~9g;大剂量可用至15~30g。或入丸、散。

【制剂与成药】 桂枝茯苓胶囊: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组成,0.31g/粒。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闭经、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卵巢囊肿等。口服,每次3粒,3次/天。

【使用注意】 温热病及阳盛阴虚之证,血热妄行所致的血证均忌服。孕妇慎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光等.常用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 孔增科等.常用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高天德.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6):20.

[4] 曹俊寿等.福建中医药,2001,32(1):13.

[5] 董慧咏等.河北中医,2008,30(5):499-500.

[6] 王武军.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2):77-78.

[7] 刘茂祥.山东中医杂志,2008,27(6):374-375.

紫苏

【异名】 苏叶。

【基源】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全草。

【成分研究】

1.挥发油类 紫苏茎、叶中含有0.3%~0.7%的挥发油,主要为萜类化合物,且绝大多数为单萜,如紫苏醛、紫苏醇、左旋柠檬烯、紫苏酮、丁香油酚等。还有少数为倍半萜,如 β -丁香烯、 α -葎草烯等 [ 1 ]

2.黄酮及其苷类 从成熟的紫苏叶、种子中分离出16种黄酮类化合物,包括5种花色素苷、2种黄酮及9种黄酮苷。

3.脂肪酸类 紫苏籽有与油菜籽相当的含油量,且多数为高度不饱和甘油酯,此外还具有特异活性的 ω -3系脂肪酸,其中α-亚麻酸是一种功能性油脂。

4.蛋白质类 紫苏籽中含蛋白质20.96%,其氨基酸组成为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和赖氨酸 [ 2 ]

5.其他 如类胡萝卜素、色素等。

【药理研究】

1.解热 紫苏叶95%乙醇浸液既可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又具挥发性,带走机体大量热量,从而发挥解热降温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 紫苏叶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挥发油对自然污染真菌(如酵母)的抑制力明显优于尼泊金乙酯和苯甲酸;紫苏醛、蒎烯、苧烯等具有抗绿脓杆菌活性;紫苏醛和柠檬醛为抗真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两者亦有协同作用,特别对皮肤丝状真菌生长有协同抑制作用 [ 3 ]

3.抗炎 紫苏叶挥发油能抑制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激活的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的表达,阻止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黏附,抑制白细胞向血管外移行,发挥抗炎作用 [ 4 ]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紫苏醛与豆甾醇协同具有镇静、镇痛作用。紫苏水提物和紫苏醛对猫的喉部反射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离体蜗牛神经元和青蛙坐骨神经纤维的可兴奋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5.抗肿瘤 紫苏中富含 β -胡萝卜素,能激活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抑制癌症 [ 2 ]

6.其他 如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和降血脂作用 [ 3 ]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不和,妊娠恶阻;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紫苏叶、蝉蜕、桔梗、薄荷各15g,金银花、白茅根各20g,僵蚕、地肤子、牛蒡子、玄参、麦冬各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5 ]

(2)慢性胃炎 紫苏、草豆蔻、党参各15g,吴茱萸6g,黄连、半夏、川楝子、枳实、桔梗、甘草各10g,白芍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6 ]

(3)胆汁反流性胃炎 香附、法半夏各10g,紫苏、陈皮各6g,甘草5g,党参15g,黄连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7 ]

(4)荨麻疹 取新鲜紫苏和新鲜樟树叶各500g,洗净加水5L,烧开后用小火煎15min,将煎液倒入小桶中,先用蒸汽熏浴全身,待水温降至40℃时,再用煎剂擦洗全身10min,每日1次,连用7天 [ 8 ]

2.配伍应用

(1)用于发汗解表

紫苏配广藿香:疏解表邪,化湿理气,和胃止呕。用于外感风寒湿邪而夹有里湿;内伤暑湿之呕吐,及脾胃气滞、湿浊内停。如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紫苏配前胡、苦杏仁:轻宣凉燥,理肺止咳。用于外感凉燥证。症见恶寒无汗,咳嗽稀痰,咽干,苔白,脉弦等。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2)用于行气宽中

紫苏梗配桔梗:开胸顺气,消胀除满。用于一切气机不畅,以致胸闷不舒,气逆诸证(《施今墨对药》)。

紫苏梗配藿香梗:理气宽中,消胀止痛。用于脾胃不和,气机不畅,湿滞中阻。症见胸腹满闷,纳食不化,喛气呕吐等(《施今墨对药》)。

紫苏配黄连:清热和胃,理肺畅中。用于湿热阻困上中二焦,恶心呕吐,胸闷不舒;胃中气滞热郁,胃失和降之胃脘痞满、噫气、呕恶、不寐、眩晕等;肝胃郁热,胃气上逆所致的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外感风寒或脾胃气滞兼见呕恶,腹泻偏有里热者。如苏叶黄连汤(《温热病篇》)。

3.鉴别应用

紫苏、紫苏梗:紫苏用其叶,简称苏叶;紫苏梗为紫苏的茎。紫苏梗的性味虽与苏叶相同,而发汗解表之力较弱,长于理气宽中安胎,适用于气郁食滞、胸腹满闷、胎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而紫苏叶长于发散风寒,解鱼蟹毒,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及鱼蟹中毒。

【用量用法】 水煎服,5~9g,不宜久煎。

参考文献

[1] 王晓光等.常用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 张卫明等.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8,17(2):32.

[3] 王静珍等.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48.

[4] 顾文娟等.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8):26.

[5] 潘竞霞等.新中医,2008,40(9):40.

[6] 张玉润等.陕西中医,2008,29(7):843.

[7] 阮兜喜.新中医,2005,37(1):38-39.

[8] 陈细定等.湖北中医杂志,2007,29(10):41.

香薷

【基源】 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 Mosla chinensis Maxim.或江香薷 Mosla chinensis ‘Jiangxiangru’的干燥地上部分。

【成分研究】

1.黄酮类 香薷主要含有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5,5'-二羟基-7-甲氧基-6,3″,3″-三甲基-3',4'-并吡喃黄酮、5-羟基-6-甲基-7- O - α -D-半乳吡喃糖双氢黄酮苷等 [ 1 ]

2.挥发油类 香薷主要含有百里香酚;石香薷主要含有百里香酚、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密花香薷主要含有香薷二醇和香薷酮;木香薷主要含有桉叶油素和莰醌;萼果香薷主要含有百里香酚、香荆芥酚和香薷醇。

3.香豆素类 香薷主要含有5-(3″-甲基丁基)-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5-(3″-羟基-3″-甲基丁基)-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5-(3″,3″-甲基烯丙基)-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等。

4.萜类 香薷主要含有 β -谷甾醇-3- β - D -葡萄糖苷、 β -谷甾醇等。

5.脂肪酸类 香薷主要含有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琥珀酸、丁二酸等。

【药理研究】

1.抗病原微生物 香薷挥发油对引起急性胃肠炎和细菌性痢疾的沙门杆菌、志贺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2.解热 香薷挥发油对注射啤酒酵母导致发热的大鼠,连续给药3次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3.镇痛镇静 香薷挥发油具有镇痛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4.降压降脂 香薷挥发油对动物的离体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可降低大鼠血压,还能降低高血脂患者血清中的β-脂蛋白含量 [ 2 ]

5.增强免疫功能 香薷挥发油能增加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提高溶血素水平,提高血清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效价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用于暑天风寒感冒,兼有脾胃湿阻者,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脘腹疼痛,呕吐腹泻;或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口疮 香薷草液清洗口腔溃疡面,然后含香薷草液并保留3min。每天用药3次,严重者用药4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 3 ]

(2)暑湿感冒 香薷15g、柴胡10g、广藿香10g、羌活10g、薄荷(后下)8g、厚朴10g、金银花15g、板蓝根15g、六一散(包)10g,每日1剂,水煎服 [ 4 ]

(3)小儿疱疹性咽炎 香薷、佩兰、厚朴各3g,金银花、连翘各5g,生大黄2g(另包),扁豆6g,共为粗末,每天1剂,年长儿剂量酌加。将上述药倒入保温杯中,加开水200ml左右浸泡30min以上。首次服药20~30ml,以后可小量频服 [ 5 ]

(4)湿疹 香薷12g,天竺黄10g,蝉蜕、杭菊花各10g,防风8g,黄芪、金银花各15g,牡丹皮、玄参各12g,水牛角15g,石决明10g,陈皮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6 ]

2.配伍应用

(1)用于发汗解表、和中化湿

香薷配广藿香、佩兰:祛暑解表,和中化湿。用于夏令外感之头痛身热,呕恶脘闷,腹痛腹泻等。

香薷配厚朴、扁豆: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用于暑天贪凉饮冷,风寒感冒兼脾胃湿困,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胸闷,或腹痛吐泻者。如三物香薷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香薷配白茅根:和中利湿。用于夏日外感之身热头痛,小便赤涩不利。

香薷配杏仁:发散表邪,降肺和胃。用于夏月外感寒湿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等。

(2)用于利水消肿

香薷配白术:宣肺利水,健脾消肿。用于水气泛滥之小便不利,脚气水肿。如薷术丸(《僧深集方》)。

香薷配车前子:和中渗湿,止泻。用于暑热吐泻,烦闷口渴,小便不利。如车前子散(《证治准绳》)。

3.鉴别应用

香薷、广藿香:两者均芳香辛散,具解暑发表、芳化湿浊之功,常相须为用,用于暑季贪凉饮冷而致寒热头痛,呕吐腹泻及湿阻中焦之证。但香薷发汗解表之力较广藿香强,主要用于夏令感暑伤寒,且有利水消肿的作用,也可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而广藿香善于止呕,治湿郁呕吐,四季皆可使用。

【用量用法】 水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力强,适用于阴暑证,表虚有汗及阳暑证当忌服。

参考文献

[1] 孔增科等.常用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丁晨旭等.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5):63.

[3] 戴珍华.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7):32.

[4] 王靖.江苏中医,2000,21(2):17.

[5] 张硕等.陕西中医,2003,24(3):224.

[6] 王业龙.光明中医,2006,21(4):68.

荆芥

【基源】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成分研究】

1.萜类 荆芥主要含有荆芥二醇、荆芥苷E、荆芥苷B、3-羟基-4(8)-烯-p-薄荷烷-3(9)-内酯、1,2-二羟基-8(9)-烯-p-薄荷烷、 β -谷甾醇、齐墩果酸、熊果酸等。

2.挥发油类 荆芥主要含有薄荷酮、胡薄荷酮、2-甲基-6-异丙基-2-环己烯-1-酮、月桂烯等。

【药理研究】

1.抗病毒 荆芥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抗H1N1病毒作用 [ 1 ]

2.解热、抗炎 荆芥煎剂对伤寒、副伤寒甲联合疫苗与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所致家兔发热有显著解热作用,对醋酸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3.抗氧化 荆芥甲醇提取物中含有能抑制大鼠脑匀浆过氧化脂(LPO)生成的物质,在这些物质中,迷迭香酸相关化合物的作用较强,并在甲酯化后活性增强。

【炮制研究】 荆芥与荆芥穗效用相同,荆芥穗发散力较强,荆芥梗中止痛活性成分薄荷酮含量较高。荆芥炒炭后,原所含挥发油成分产生变化,可检出乙酰呋喃、苯甲酰甲酯、2-甲基-2-丙烯基苯等9种新成分 [ 2 ] 。生荆芥无止血作用,炒炭后能止血,其止血成分为脂溶性物质 [ 3 ]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炒炭后)。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慢性下肢溃疡 荆芥20g、防风12g、白芷12g、柴胡6g、薄荷12g、连翘15g、黄芩15g、黄连15g、黄柏20g、栀子15g、生地黄15g、川芎12g、枳壳12g、黄芪25g、甘草3g、当归15g、白芍15g、桔梗15g。每日1剂。加水1500~2000ml,煎熬15min后断火。稍后待温,以不烫为宜,将患部置入药液中浸泡30min。分泌物多者每天4~5次,分泌物少者每天2~3次,创面干净者每天2次,泡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创面。若患部不便浸泡者,可用消毒敷料蘸洗及湿敷亦可。治疗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 [ 4 ]

(2)中重度寻常性痤疮 生地黄15g,荆芥、连翘、当归、白芍(或赤芍)、川芎、黄芩、栀子、防风、枳壳、柴胡、白芷、桔梗各10g,黄连、薄荷、甘草各6g。水煎取汁300ml,口服,每日2次 [ 5 ]

(3)外阴白色病变 荆芥、防风、苏木、艾叶、川椒、黄柏、川乌、草乌各10g,将药物倒入能加温的盆中,加水1500ml,浸泡30min后,文火煮沸10~15min即可使用。首先用蒸汽熏洗,待药液稍凉后,再用毛巾热敷外阴,而后坐于药液中,使外阴浸在药液中,每次约20min,每日1~2次。熏洗坐浴后用干净纱布拭干外阴。局部用氟轻松软膏外涂,药液每天1剂。10次为一个疗程 [ 6 ]

(4)支气管哮喘 荆芥、防风、前胡、柴胡、黄芩各10g,炙麻黄6g,当归12g,川芎、苏子、郁金各15g,黄芪30g,五味子、补骨脂各20g,生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7 ]

2.配伍应用

(1)用于发表散风

荆芥配防风:发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风疹瘙痒,荨麻疹。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荆芥配当归:养血祛风。用于肠风下血,产后外感,产后血虚之风动晕仆等。

荆芥配黄芩:解表退热。用于外感风寒,内有郁热,恶寒发热,身痛无汗,口渴烦躁,脉浮紧,或脉浮数(《施今墨对药》)。

(2)用于透疹消疮

荆芥配蝉蜕、薄荷:解表透疹。用于表邪外束,小儿麻疹不透。如透疹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荆芥配苦参:疏风清热,除湿止痒。用于风疹,湿疹。如消风散(《外科正宗》)。

荆芥配僵蚕:祛风清热,清肝明目,消肿散结。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目赤口疮。如白僵蚕散(《证治准绳》)。

荆芥配胡荽:发汗透疹。用于风寒外束,疹出不畅,或疹出又复隐者。

(3)用于止血

荆芥炭配棕榈炭:固崩止血。用于妇女崩漏、月经过多等。

荆芥炭配槐花:凉血止血。用于肠风痔漏下血。

3.鉴别应用

(1)荆芥、荆芥穗、荆芥炭 荆芥为全草入药,荆芥之花穗入药称荆芥穗,荆芥炒炭后入药称荆芥炭。荆芥性较平和,为发表散风之通用药,无论风寒、风热表证均可配伍应用,且能透表消疮。荆芥穗性味功能与荆芥相同,但药力较强,其发汗解表之力大于荆芥。荆芥炭无辛散之性,功专收涩,止血较好。

(2)荆芥、防风 两者皆有祛风解表、止痒的作用,用于外感表证(风寒、风热表证皆可),风疹瘙痒,且常相须为用。但防风偏温而质润,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之力比荆芥强,且能胜湿止痛、止痉,也可用于风湿痹痛、破伤风证等。荆芥性质轻扬宣散,发汗之力比防风强,且有透疹消疮、止血(炒炭后)功效,可用于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及吐衄下血。

【用量用法】 水煎服,4.5~9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及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制剂与成药】 荆防冲剂:由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组成,制成颗粒冲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白痰。亦可用于疮疡初起,肿痛、发热、恶寒者。

【不良反应】 荆芥内服引起过敏反应,出现上腹不适、腹痛、恶心、呕吐、胸闷、皮肤疼痛、瘙痒、瘀血及皮疹等 [ 8 9 ] 。口服荆芥后食鱼、虾,也有致敏反应报道 [ 10 ]

【使用注意】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者慎服。

参考文献

[1] 周丽娜.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35.

[2] 叶定江等.中药通报,1985,10(7):19.

[3] 丁安伟等.中国中药杂志,1993,(9):535.

[4] 刘学清等.江西中医药,2006,37(2):33.

[5] 刘立.陕西中医,2007,28(12):1639.

[6] 石增兰.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404.

[7] 柳慧明.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5):19.

[8] 谢中志.四川中医,1998,11(2):56.

[9] 朱德梓.山东中医杂志,1989,8(1):11.

[10] 侯昕.中国中医杂志,1990,1(2):54.

防风

【基源】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

【成分研究】

1.挥发油类 辛醛、 β -没药烯、壬醛、7-辛烯-4-醇、乙醛、花侧柏烯和 β -桉叶醇等。

2.色原酮类 吡喃色原酮(亥茅酚、乙酰亥茅酚等)、呋喃色原酮(升麻素、升麻苷等)。

3.香豆素及聚乙炔类 花椒毒素、东莨菪素、欧前胡素及香豆内酯等。

【药理研究】

1.解热、镇痛、抗炎 防风挥发油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色原酮类成分对酵母菌诱导的大鼠发热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对腹膜化学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及温度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2.抗肿瘤 防风多糖体内应用,能明显抑制S 180 实体瘤的生长(抑瘤率为52.92%),提高S 180 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的吞噬活性 [ 1 ]

3.抗凝 防风正丁醇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提示其可抑制凝血因子、血小板和毛细血管的功能,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 2 ]

【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主治】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及肝郁侮脾之腹痛泄泻。

【临床应用】

1. 单方验方

(1)肠易激综合征 白术(土炒)、白芍各15~20g,陈皮、防风各9~12g,葛根10~15g,枳实6~9g,木香7~10g,甘草6~10g为基本方,治疗肝旺脾虚之肠易激综合征 [ 3 ]

(2)寻常性痤疮 防风15g、白芷10g、桔梗6g、桑白皮10g、枇杷叶10g、黄芩9g、白花蛇舌草15g、生地黄12g、滑石粉15g、丹参15g、姜半夏6g、牡丹皮10g,水煎取汁250ml,每日3次,饭后0.5h口服 [ 4 ]

(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防风10g、苍术10g、白术10g、茯苓10g、白芍10g、党参15g、黄芪30g、佛手10g、肉桂3g(后下)、黄连3g、田三七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 5 ]

2.配伍应用

(1)用于发表散风

防风配黄芪:祛风固表。用于表虚腠理不密之自汗盗汗,及卫气不固肌表易于感冒者。如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防风配苦参、荆芥:疏风清热,除湿止痒。用于风疹,湿疹。如消风散(《外科正宗》)。

防风配白芷:祛风止痛。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及鼻渊头痛。

防风配川芎:祛风止痛。用于外感之头痛身痛等症。

防风配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用于风湿在表之偏正头痛,身重关节痛而偏于游走性者。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防风配大黄、黄芩:表里双解。用于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俱实之证。如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防风配菊花:疏清风热。用于风热袭表之恶风、头痛目痒,风疹。

防风配谷精草:疏风明目止痒。用于目生翳膜,视物不清;风邪客于肌表之瘙痒。

(2)用于胜湿止痛

防风配防己:祛风胜湿,利水止痛。用于风寒热痹,全身关节疼痛。

防风配乌梢蛇:祛风通络。用于手足缓,不能伸举之行痹。如乌蛇丸(《太平圣惠方》)。

防风配秦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急,肢体麻木等(《中药药对大全》)。

(3)用于止痉

防风配天麻、天南星:祛风定痉。用于破伤风。症见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如玉真散(《外科正宗》)。

(4)用于止泻

防风配白术、白芍: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用于肝郁侮脾,腹痛泄泻等。如痛泻要方(《医学正传》)。

3.鉴别应用

防风、羌活:两者皆有祛风解表、除湿的作用。但羌活辛温发散,气味雄烈,善于升散发表,有较强的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其祛风胜湿之力较防风强,多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或风湿表证、风寒湿痹等。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以祛风解表为主,虽不长于散寒,但能胜湿、止痛,因其药性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用量用法】 水煎服,4.5~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不良反应】 内服防风可引起过敏反应,停药后即愈。

【使用注意】 血虚发痉、阴虚火旺者慎服。

参考文献

[1] 杨震等.黑龙江医药,2005,18(1):36.

[2] 李莉等.北京医药大学学报,1999,22(3):38.

[3] 李伟等.陕西中医,2000,21(6):255.

[4] 叶文伟.浙江临床医学,2006,8(5):471.

[5] 王小婷.湖南中医杂志,2002,18(1):20.

羌活

【基源】 为伞形科植物羌活 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或宽叶羌活 Notopterygium franchetii Boiss.的干燥根茎及根。

【成分研究】

1.挥发油类 α -蒎烯、 β -蒎烯、柠檬烯等。

2.香豆素类 异欧芹素乙、佛手柑内酯、羌活酚、羌活醇、花椒毒酚、7-异戊烯氧基-6-甲氧基香豆精等 [ 1 ]

3.糖类 鼠李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

4.有机酸及有机酸酯类 油酸、亚油酸、阿魏酸、茴香酸对羟基苯乙酯、苯乙基阿魏酸酯等。

5.其他 β -谷甾醇、 β -谷甾醇葡萄糖苷、胡萝卜苷、4-羟基-3,5-二甲氧基芪等。

【药理研究】

1.镇痛 羌活水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及正丁醇提取物,均能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略强于正丁醇提取物。

2.抗炎 羌活水提醇沉溶液能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肿胀,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抑制纸片所致小鼠炎性增生,抑制小鼠胸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弗氏完全佐剂所致大鼠第Ⅰ、Ⅱ期炎症足肿胀 [ 2 ]

3.解热 羌活挥发油能使致热性大鼠体温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4.抗过敏 羌活挥发油经灌胃和腹腔注射给药,对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对免疫系统作用 羌活水提醇沉溶液能显著促进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全血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并提高其红细胞免疫功能。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主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疼;风寒湿痹,肩臂酸痛。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白癜风 内服九味羌活汤,由羌活、防风、白芷、川芎、生地黄、苍术、黄芩、细辛、甘草组成。外用加减九味羌活汤酊,由羌活10g、防风10g、白芷10g、川芎10g、细辛5g、红花5g组成,加入200ml 75%乙醇中浸泡1周,过滤备用。每日2~3次,外涂白斑区 [ 3 ]

(2)偏头痛 川芎30g、白芷12g、羌活15g、蒿本10g、当归15g、白芍20g、僵蚕10g、蔓荆子10g、红花10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15天为一个疗程 [ 4 ]

(3)肩周炎 羌活、秦艽、木瓜、防风各10g,海风藤30g,五加皮、川续断各15g,细辛3g。每日1剂。10天为一个疗程 [ 5 ]

2.配伍应用

(1)用于解表散寒

羌活配细辛、苍术:解表散寒,祛湿止痛。用于外感风寒夹湿,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较重者。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2)用于祛风胜湿止痛

羌活配独活、川芎:发散风寒,除湿通痹,活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头痛身痛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羌活配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尤以上半身痹痛最宜。

羌活配当归、姜黄:活血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肩背肢体疼痛,腿脚沉重。如蠲痹汤(《是斋百一选方》)。

羌活配川芎、藁本:祛风湿,通瘀滞,止痹痛。用于风寒湿邪侵袭肌表,凝阻脉络之偏正头痛,或一身肢节疼痛、重着酸楚。如羌活芎藁汤(《审视瑶函》)。

3.鉴别应用

羌活、独活:两者皆有祛风胜湿、止痛作用。但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长于发散肌表风寒,及偏上半身之风寒湿邪,且可通利关节而止痛,故常用于治疗风寒或风湿在表之头痛、身痛及上半身之风湿痹痛。独活性较和缓,发散力较羌活弱,而胜湿通痹止痛作用较羌活为强,且长于祛下半身风湿,故治疗风湿痹痛而以腰以下为甚者及少阴头痛则用独活为佳。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两者常相须为用。

【用量用法】 水煎服,3~9g。

【制剂与成药】 九味羌活颗粒: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组成,制成颗粒剂。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疼口干、肢体酸痛。1次5g,1日2~3次,温开水冲服。阴虚气弱者慎用。

【使用注意】 本品燥烈,易伤阴动血,故阴虚外感、血虚痹痛者慎服。

参考文献

[1] 王曙等.中国中药杂志,1996,21(5):295.

[2] 李云霞等.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1):22.

[3] 顾仲明.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5):25.

[4] 张玲等.时珍国医国药,2005,16(7):647.

[5] 赵国英.浙江中医杂志,2008,43(5):280.

白芷

【基源】 为伞形科植物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 f. var. formosana (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

【成分研究】

1.香豆素类 主要有效成分为香豆精类。

2.挥发油类 主要有甲基环癸烷、1-十四碳烯、有机酸类、碳烯类及醇类等。

【药理研究】

1.镇痛 川白芷镇痛抗炎的有效成分是脂溶性部分,滇白芷亦有镇痛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 白芷对大肠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革兰阳性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抗过敏 白芷酊外用对豚鼠二硝基氯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明显抑制作用。

4.对血管的作用 比克白芷素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白芷和杭白芷的醚溶性成分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显著扩张作用,而白芷的水溶性成分有血管收缩作用。

5.对平滑肌的作用 白芷及其多种有效成分具有解痉作用 [ 1 ]

6.其他 主要有拮抗副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呼吸兴奋、升高血压、减慢心率、抑制肝药酶、抗肿瘤等作用。

【炮制研究】 白芷临床以生用为主,取其芳香通窍,散风止痛作用。白芷的产地及加工方法不同对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影响很大。以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为指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对成分的影响,结果以石灰干燥法含量最高,晒干法、烘干法含量稍降低,硫熏法含量明显降低,主成分损失约40% [ 2 ]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阳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白带过多,疮疡肿毒及皮肤风湿瘙痒。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慢性肠炎 茵陈白芷汤(茵陈、白芷、秦皮、茯苓皮、黄柏、广藿香)为基本方,随症加减,1次/天,1个月为一个疗程 [ 3 ]

(2)压疮 取白芷20g,放入容器内捣碎,用细纱布过滤后备用,用0.15%碘伏彻底消毒压疮部位,再用棉签或棉球蘸取白芷粉涂于患处 [ 4 ]

(3)婴儿湿疹、尿布疹 紫草270g、白芷170g,轧成粗粉,加石蜡油3000g浸润24h,加热至130℃,维持约30min使白芷至焦黄色为止,两层纱布过滤,去渣,滤液中加入尼泊金乙酯4g、蜂蜡800g搅拌至全溶,继续搅拌至冷凝即得红臀软膏,每日3次,洗净,涂抹 [ 5 ]

2.配伍应用

(1)用于解表散寒

白芷配葛根:发表解肌,退热。用于外感风寒,表邪未解,郁于肌腠化热之恶寒发热、无汗项强、头痛心烦等。

白芷配藁本:祛风解表,散寒止痛。用于风寒头痛以巅顶为甚者;妇人湿胜之带下病;湿盛下注之腹痛腹泻。

(2)用于通窍止痛

白芷配苍耳子:通窍止痛。用于鼻渊头痛,时流浊涕。如苍耳子散(《严氏济生方》)。

白芷配升麻:清胃火,散风热,止痛。用于阳明头痛,以前额痛甚者及齿痛。

白芷配细辛:通窍止痛。用于外感头面疼痛较重者,及眉棱骨痛,齿痛等。如一捻金散(《御药院方》)。

白芷配石膏:祛风清火,消肿止痛。用于风热牙痛。如风热散(《仙拈集》)。

白芷配僵蚕:祛风止痛,胜湿止带。用于风热上攻,眉棱骨痛;妇人带下;黄褐斑(《施今墨对药》)。

(3)用于燥湿止带

白芷配鹿角霜:温阳燥湿止带。用于寒湿带下等。

白芷配黄柏:清热燥湿止带。用于湿热带下。

白芷配乌贼骨、血余炭:清热燥湿止带。用于妇人赤白带下。如白芷散(《妇人良方》)。

白芷配苍术:健脾燥湿。用于妇人湿浊带下。

(4)用于消肿排脓

白芷配金银花、当归: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于痈疽初起,红肿疼痛等。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白芷配黄芩: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于乳痈、疮肿。

3.鉴别应用

(1)白芷、细辛 两者均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但细辛散寒力强,既散在表之风寒,又除在里之痼冷,且能温肺化饮,可治阳虚外感、寒痰停饮、气逆喘咳。此外,细辛兼能通利关节、开窍醒神、吹鼻取嚏,用于中恶、痰厥之神昏窍闭证。白芷善治眉棱骨痛、风冷牙痛,并能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又为寒湿带下、风湿瘙痒、痈肿疮毒必用之品。

(2)白芷、羌活 两者均为治疗头痛的常用药,但白芷所治以阳明经头痛(前额部)为主,羌活所治以膀胱经头痛(后枕部)为主。

【用量用法】 水煎服,3~9g。外用适量。

【不良反应】 近年发现,大剂量内服白芷可致恶心、呕吐、头晕、心慌、气短、大量出汗、血压升高、惊厥、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严重者,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其毒性成分为白芷毒素、东莨菪素、花椒毒素等 [ 6 ]

采挖白芷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症状见皮肤红斑、水肿、水疱、丘疹、渗液、瘙痒、灼痛、胀木感及结膜充血水肿等 [ 7 ] 。在治疗白癜风的过程中,用白芷制剂于局部,如日光照射时间过长,也可产生类似症状。

银屑病患者内服光敏胶囊(杭白芷提取物)1.5~2h后,照射长波紫外线(UVA),有的患者出现头晕、恶心、上腹不适、皮肤瘙痒及转氨酶升高等反应 [ 8 9 ] ,而且使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01),因此认为此疗法有潜在致癌危险 [ 10 ]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香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参考文献

[1] 张富强等.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3):190.

[2] 叶定江等.中药炮制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潘振南.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21(3):258.

[4] 张宇慈等.吉林中医药,2006,26(11):30.

[5] 朱增燕等.山西医药杂志,2008,37(11):1039.

[6] 夏丽英.现代中药毒理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

[7] 张振楷等.临床皮肤科杂志,1986,15(4):212.

[8] 重庆市银屑病防治研究协作组.中华皮肤科杂志,1981,14(3):129.

[9] 潘龙刚.中成药研究,1983,(3):30.

[10] 蒋仲无等.中华理疗杂志,1987,10(1):2.

细辛

【基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 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 mandshuricum (Maxim.)kitag.、汉城细辛 Asarum sieboldii Miq.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 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

【成分研究】 挥发油为其主要有效成分,此外还含细辛脂素、细辛素等。

【药理研究】

1.抗炎 细辛挥发油能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即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作用,对炎症介质释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白细胞游走、结缔组织增生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1 ]

2.抗衰老 细辛能减少氢化可的松造模小鼠组织内过氧化脂(LPO)含量,能避免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同时也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趋势,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 [ 2 ]

3.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解热、镇痛 辽细辛挥发油对正常小鼠的体温有降低作用,细辛对醋酸致小鼠腹痛、热板法致小鼠足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2)抗惊厥 辽细辛挥发油可完全对抗电惊厥,显著延长戊四氮惊厥潜伏期及死亡时间。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细辛水煎液能增强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但对搏动强度无明显影响;细辛油在预先阻断β受体后,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对兔离体主动脉的收缩作用。

5.其他 免疫抑制、抗肾脏病变、抗真菌等作用。

【性味归经】 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功效主治】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阳虚外感;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寒痰停饮,气逆喘咳。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复发性口腔溃疡 每日取细辛10g,加水100ml,煎煮5~10min,取液60ml,分3次口含、漱口,每次10~15min,吐出,不可吞咽入胃,溃疡面愈合后即可停药,最多用2周 [ 3 ]

(2)阳痿 细辛5g、韭子7.5g,加开水200ml,浸泡10min后当茶频频饮服,每日1剂。治疗期间忌房事 [ 4 ]

(3)面瘫 取细辛叶适量,用75%乙醇浸湿,揉搓成团塞健侧鼻孔,以舒适为度,也可取细辛、冰片等量研末,用纱布裹紧塞健侧鼻孔,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言语謇涩 [ 5 ]

(4)慢性咳嗽 麻黄10g、附子15g(先煎1.5h)、细辛5g。每天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温服 [ 6 ]

(5)变应性鼻炎 生麻黄3g、细辛3g、制附子12g(先煎)、地龙12g。舌质淡红、舌苔薄润、无口干咽燥者,加桂枝6g、生黄芪12g;舌质红、舌苔黄、口干咽燥者,加黄芩12g、桑白皮5g;舌质暗红者,加赤芍9g、丹参9g;鼻塞症状明显者加辛夷9g(包煎) [ 7 ]

(6)口腔溃疡 细辛适量研末,每次取2g,生姜汁调和,外敷脐部,上覆塑料薄膜,胶布固定,观察4~6h揭下,连用5~7天 [ 8 ]

(7)牙痛 麻黄5g、细辛10g、制附片20g(先煎1h),以上3味药以文火煎取300ml药汁,分3次温服 [ 9 ]

(8)偏头痛 川芎10g、白芷10g、细辛3g、桃仁10g、红花10g、僵蚕15g、地龙20g、柴胡10g、白芍药15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每次约300ml。10日为一个疗程 [ 10 ]

2.配伍应用

(1)用于祛风散寒

细辛配独活:祛风散寒,止痛。用于风寒外感波及少阴所致的头痛如劈、痛连齿颊,及外感风寒之肢节疼痛;也可用于寒湿痹痛。

细辛配附子、麻黄:助阳解表。用于阳虚外感风寒,发热恶寒,脉沉者。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细辛配松节:温散寒湿,蠲痹止痛。用于历节风,风寒湿痹,寒邪偏胜,疼痛明显者。

(2)用于通窍止痛

细辛配川芎: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如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细辛配辛夷、苍耳子:疏风通窍。用于风邪犯肺,鼻塞鼻渊,头痛流涕等。

细辛配熟地黄:养血补肾,祛风止痛。用于腰部酸重疼痛,转侧不利,劳累或遇凉后加重,属肾虚寒侵,经络不利及血虚头痛。

细辛配通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通气下乳。用于寒凝脉络所致的手足厥冷、乳汁不下及冻疮、痛经等多种疼痛。

细辛配黄连:清宣心肾郁火。用于心经旺盛,口舌生疮,疼痛难忍之症;肝火上炎所致耳肿耳聋、目赤畏光;胃火上冲所致齿龈肿痛、口臭牙宣等。

(3)用于温肺化饮

细辛配半夏、干姜:温肺化饮。用于寒饮证。症见喘咳,痰多清稀,舌苔白滑者。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细辛配茯苓:温肺化饮。用于寒饮咳嗽。症见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舌苔白滑,脉弦滑。如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细辛配五味子:一散一收,化饮止咳。用于风寒感冒或肺寒咳嗽、痰多而稀、不渴,以及肺肾两虚,久咳虚喘。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4)用于通关开窍醒神

细辛配皂荚:通关开窍,醒神。用于中恶或痰厥所致卒然口噤气塞,昏不知人,面色苍白,牙关紧闭。如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

【用量用法】 水煎服,1~3g。外用适量。

【制剂与成药】

1.头风膏:细辛、白芷、薄荷油各等份,制成黑色药膏,每张重1g。用于风热头痛、产后冒风头痛。加热软化,对贴于两侧太阳穴。

2.细辛皂角栓:细辛、皂角各20g,蜂蜜200g,制成长5cm、直径1cm的栓剂。用于蛔虫性肠梗阻、便秘等。1~2粒/次,塞入肛门内。

【不良反应】 细辛所含的挥发油,内含甲基丁香酚及黄樟醚等,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亦为主要有毒物质,是一种神经阻滞麻醉剂和局部浸润麻醉剂。服细辛过量中毒,一般在服药40min至1h后出现中毒症状,可见头痛、呕吐、出汗、烦躁不安、面赤、呼吸迫促、脉数、颈项强直、瞳孔散大、体温及血压升高;严重者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 11 ]

有细辛过量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报道 [ 12 13 ] 。还有服用超量(8g)细辛出现重度中毒的病例,经抢救后恢复 [ 14 ]

【使用注意】 细辛毒性成分主要在挥发油部分,故入煎剂煎煮时间不宜太短,可在30min以上,以便其中挥发油逸去而使毒性下降。研末内服一般宜慎,不宜久服。细辛对肾脏有一定毒性,故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细辛挥发油中有增强脂质代谢及升高血糖的成分,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 15 ] 。气虚汗多,阴虚肝阳头痛,肺燥伤阴干咳等忌服。

参考文献

[1] 刘兴隆等.江苏中医药,2005,26(7):59.

[2] 樊景坡.中医药信息,1994,(2):48.

[3] 张善举.中医杂志,2003,43(4):281.

[4] 冷长春等.中国民间疗法,1999,4:23.

[5] 袁春意.中医函授通讯,2000,19(6):49.

[6] 农志新.福建中医药,2007,38(3):24.

[7] 高建忠等.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3):41.

[8] 赵娟等.河南中医,2006,26(11):22.

[9] 郭渝南等.中国中医急症,2002,11(4):315.

[10] 曹国英.河北中医,2002,24(6):477.

[11] 杨易灿等.常用中草药中毒与急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2] 陈筱琴等.江苏中医,1994,15(1):10.

[13] 周超凡.中国中药杂志,1995,20(7):440.

[14] 龙月娥等.陕西中医,1999,20(6):282.

[15] 彭家谋.时珍国医国药,1999,10(2):130.

藁本

【基源】 为伞形科植物藁本 Ligusticum sinense Olive.或辽藁本 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的干燥根茎及根。

【成分研究】 阿魏酸、藁本酚、藁本内酯、藁本内酯二聚体等。

【药理研究】

1.抗炎 藁本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镇痛镇静 藁本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醋酸扭体作用,并促进动物进入睡眠状态,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

3.对细胞生长的作用 藁本乙醇提取物对L-M细胞(鼠胸腺激酶缺陷细胞株)神经生长因子的产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人骨髓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生长有中等程度的抑制效果 [ 1 ]

4.其他 抑制细胞增殖、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

【性味归经】 辛,温。归膀胱、肝经。

【功效主治】 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寒湿痹。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瘀血头痛:藁本10~30g,天麻、丹参各10~20g,川芎6~20g,乳香、没药、菊花各10g,赤芍10~16g,僵蚕、三七、炙甘草各6~10g。每天1剂,水煎2次,混合药液早晚分服 [ 2 ]

2.配伍应用

藁本配苍术、川芎:发散风寒。用于四时温疫。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项强,巅顶痛甚等。如神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藁本配独活:祛风胜湿,止痛。用于外感风寒湿邪,一身尽痛;或风寒湿痹。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3.鉴别应用

藁本、羌活:两者均为治疗头痛的常用药。藁本所治以厥阴经头痛(巅顶头痛)为主,羌活所治以膀胱经头痛(后枕部头痛)为主。

【用量用法】 水煎服,3~9g。

【使用注意】 血虚头痛忌服。

参考文献

[1] 陈若芸等.中医药通报,2005,1(1):44.

[2] 黄士杰等.新中医,2004,36(4):61.

苍耳子

【异名】 山苍耳。

【基源】 为菊科植物苍耳 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成分研究】

1.挥发油类 壬醛、反式石竹烯、十八烷醇、2,6,10,14-四甲基十五烷等。

2.甾醇类 苍耳子苷、豆甾醇、 β -谷甾醇、菜油甾醇等。

3.脂肪油类 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

4.有机酸类 1,3,5-三- O -咖啡酰基奎宁酸、酒石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多种氨基酸。

【药理研究】

1.抗炎镇痛 苍耳子甲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具有抑制作用;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 1 ]

2.抗病原微生物 苍耳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轻度至中度抑制作用,对乙型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亦有抑制作用;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对红色发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 1 ]

3.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苍耳子煎剂对C57/BL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可显著抑制DNP-BSA致敏小鼠IgE的产生,延迟和减轻卵蛋白致豚鼠的Ⅰ型超敏反应;苍耳子对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4.降血糖 苍耳子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可能与其能显著降低肝糖原水平有关;羧基苍术苷能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血糖升高。

5.其他 抗突变、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炮制研究】 苍耳子含毒性蛋白,内服须制用。苍耳子经加热炒制至焦黄,其所含毒性蛋白变性,凝固在细胞中不被溶出,达到去毒目的,以减少服后对胃肠刺激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且经炒制后,有利于脂肪油溶出和水溶性成分的煎出 [ 2 ]

【性味归经】 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功效主治】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用于鼻渊头痛,不闻香臭,时流浊涕,外感风寒;湿痹拘挛,风疹疥癣瘙痒。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扁平疣 苍耳子10g、龙胆草6g、黄芩10g、板蓝根15g、薏苡仁15g、甘草6g、紫草15g组成苍耳子汤,治疗肝火内动型扁平疣 [ 3 ]

(2)慢性鼻窦炎 苍耳子10g、辛夷10g、细辛3g、白芷12g、野菊花15g、鹅不食草15g、白芍12g、胆南星10g、薄荷6g、白附子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 [ 4 ]

(3)精神抑郁症 精神苍耳子15g、白芷15g、辛夷15g、菖蒲12g、郁金12g、合欢皮30g、首乌藤30g、栀子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5 ]

(4)急性乳腺炎 苍耳子15g、当归10g、川芎10g、益母草10g、泽兰10g。水煎冲黄酒服,每日1剂 [ 6 ]

2.配伍应用

(1)用于散风除湿

苍耳子配地肤子:祛风,燥湿止痒。用于风疹瘙痒。

(2)用于通窍止痛

苍耳子配辛夷:通窍止痛。用于鼻渊,头痛,不闻香臭。如苍耳子散(《严氏济生方》)。

3.鉴别应用

苍耳子、辛夷:两者均具散风宣肺、宣通鼻窍的作用。但苍耳子散风除湿作用较强,且能活络止痛,长于治疗鼻渊、风湿痹痛,且可治疗疥癣。辛夷芳香走窜,宣通鼻窍作用较强,可用于治疗各种鼻病。

【用量用法】 水煎服,3~9g;或入丸、散服。

【不良反应】 苍耳子所含毒性物质主要是苍耳子苷、毒蛋白类物质等。其毒性可影响人体各个系统,尤损害肝、肾等内脏。中毒多因误食引起。成人服用量达90~100g可致急性中毒,多在服药后1~3天发病。中毒反应轻重不一,轻者表现为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继则出现头昏、头痛、嗜睡或烦躁不安、心率增快或减慢、低热出汗、两颊潮红而口鼻周围苍黄,或出现轻度黄疸、肝肿大。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休克、闭尿、胃肠道大量出血或肺水肿,以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 7 ] 。外用苍耳子可致接触性皮炎 [ 8 ]

【使用注意】 本品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对肝肾功能都有一定的损害。肝肾功能障碍者应禁用。过敏体质及有本品过敏史者应忌用。年老体弱者及儿童应慎用。

参考文献

[1] 刘玉红等.山东医药工业,2003,22(1):22.

[2] 徐楚江等.中药炮制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版社,1985.

[3] 马敬录.青海医药杂志:中医药专辑,1999,29(11):27.

[4] 杨巧红.光明中医,2008,23(6):764.

[5] 于天耀.河南中医,2008,28(5):41.

[6] 孙丹春.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2):169.

[7] 马锐等.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0,9(3)∶123.

[8] 杨新建等.中草药,1998,29(9)∶620.

辛夷

【异名】 木笔花。

【基源】 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 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 Magn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

【成分研究】

1.烯类 β -侧柏烯、 α -蒎烯、莰烯、香桧烯、 β -蒎烯等。

2.醇类 γ -香芹苧烯醇、 α -松油醇、芳樟醇、月桂烯醇等。

3.酯类 α -佛手柑内酯、丙酸芳樟酯、乙酸龙脑酯、乙酸二氢松油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等 [ 1 ]

4.黄酮苷类 芸香苷、紫丁香苷、 β -谷甾醇-D-葡萄糖苷及花色苷类化合物。

5.木脂素类 松脂素二甲醚、里立脂素B二甲醚、木兰脂素、辛夷脂素、芝麻脂素等。

【药理研究】

1.抗炎 辛夷油有降低炎症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能明显减轻充血、水肿、坏死和炎细胞浸润等炎性反应,其机制是对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和磷脂酶A 2 等炎症介质有抑制作用 [ 2 ]

2.中枢抑制 阻断多巴胺受体,抑制交感神经摄取多巴胺。

3.平喘 辛夷油能直接对抗慢反应物质对肺条的收缩,也能拮抗组胺和乙酰胆碱诱发的过敏性哮喘和回肠过敏性收缩。

4.抗病原微生物 高浓度辛夷制剂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流感病毒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其他 局部收敛、刺激和麻醉、降压等作用。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发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感冒,鼻塞,鼻渊头痛,鼻流浊涕。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治疗慢性鼻窦炎。用辛夷(包)10g、藁本10g、黄芪30g、杭菊10g、防风10g、荆芥10g、川芎10g、羌活10g、僵蚕10g、升麻10g、薄荷10g、白芷10g、苍耳子10g、蔓荆子10g、细辛3g、甘草10g。儿童用量减半。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 2 ]

2.配伍应用

辛夷配天花粉:清热排脓,通窍。用于鼻渊,流脓涕不止。

【用量用法】 水煎服,3~9g,纱布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制剂与成药】

1.鼻通宁滴剂:辛夷、鹅不食草。用于鼻塞不通。滴鼻,每次1~2滴,每日2~3次。

2.鼻炎滴剂:辛夷、黄芩、冰片等。用于肺经风热或邪热蕴结所致慢性鼻炎。滴鼻,每次2~4滴,3~4次/天。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参考文献

[1] 朱雄伟等.海峡药学,2002,14(5):5.

[2] 张超武.四川中医,2006,24(9):89.

胡荽

【异名】 香菜,芫荽。

【基源】 为伞形科植物芫荽 Coriandrum sativum L.的带根全草。

【成分研究】

1.挥发油类 主要成分为芳樟醇。此外,还含有松油烯、樟脑、对伞花烃、牻牛儿醇等。胡荽特有的气味成分为壬醛。

2.黄酮类 槲皮素、槲皮素-3-葡萄糖醛酸苷、异槲皮苷和芸香苷等。

3.有机酸类 氯原酸、咖啡酸、咖啡酰奎尼酸、香豆酰奎尼酸等。

4.其他 胆碱、乙酰胆碱、芫荽素和二氢芫荽素等 [ 1 ]

【药理研究】

1.拟胆碱作用 胡荽水提取物对大鼠血压、大鼠空肠和蛙腹直肌标本显示有拟胆碱作用,此作用多在胡荽加热后出现。

2.影响糖代谢 胡荽对饲喂高胆固醇及高脂肪引起的小白鼠高血糖有降血糖作用,使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率下降。

3.抗维生素A缺乏 给一日龄小鸡以低维生素A饲料造成维生素A缺乏,给予胡荽叶可消除维生素A缺乏症。

4.其他 具有明显抗氧化活性 [ 1 ]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发表透疹,开胃消食。用于风寒感冒,麻疹透发不畅;饮食不消,胃纳不佳。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将鲜胡荽整棵洗净晒干留用,勿切。取干胡荽10g用乙醇浸泡10min左右,待胡荽充分软化后,在小儿的额头、颈部、腋窝、前胸、后背、手心、脚心反复涂擦2遍 [ 2 ]

2.配伍应用

(1)用于发汗透疹

胡荽配葱白:发表透疹。用于风寒束表,疹出不畅,或疹出而又复隐者。

(2)用于开胃消食

胡荽配神曲、木香:行气健脾消食。用于饮食积滞,胃纳不佳。

3.鉴别应用

胡荽、柽柳:两者均能发汗透疹,治疗疹出不透。胡荽芳香开胃,尚可用于饮食不消、纳食不佳;柽柳能祛风除湿止痒,也可用于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等。

【用量用法】 水煎服,9~15g,鲜品15~30g;或鲜品捣汁服。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 因热毒壅盛疹出不畅者忌服。

参考文献

[1]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公司,2004.

[2] 马春梅.中国民间疗法,2008,6:13.

生姜

【基源】 为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

【成分研究】

1.挥发油类 主要为萜类物质。

2.姜辣素类 姜醇类、姜烯酚类、姜酮类、姜二酮类等。

3.二苯基庚烷类。

【药理研究】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生姜能明显增加唾液分泌,显著提高小鼠小肠黏膜的消化酶(脂肪酶、二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活性,同时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

2.抗凝、降脂 生姜能阻碍血小板凝固,降低兔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磷脂水平,减少动脉硬化症的发生 [ 1 ]

3.抗肿瘤 生姜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小鼠皮肤肿瘤发生的作用。

4.其他 抗晕动病、抗氧化、抗自由基等作用。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主治】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毒。

【临床应用】

1. 单方验方

(1)肩手综合征 先将生姜切成片,厚约0.3cm,20~30片,用白酒炒生姜至热,然后以热姜片摩擦肩部、手腕、手指等疼痛或活动不灵活部位,致局部红润为止,勿使破皮。然后以桂枝50g,姜片煮沸熏蒸局部约30min,后用纱布包裹残余热药渣,热敷局部至药渣冷却为止。每日可依上法行1~2次 [ 2 ]

(2)产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当归90g、生姜25g、羊肉500g,加水2500ml,煮至肉熟。食肉饮汤,5天服完,持续1个月 [ 3 ]

(3)肝癌腹胀 厚朴20g、生姜20g、半夏12g、炙甘草6g、人参6g。伴腹水者加大腹皮20g;肝区疼痛者加延胡索10g。连服3剂 [ 4 ]

(4)肠易激综合征 生姜10g、干姜8g、黄芩10g、法半夏10g、太子参20g、黄连6g、炒白术12g、防风10g、陈皮6g、大枣3枚、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空腹温服。7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停药2天,开始第二个疗程 [ 5 ]

2.配伍应用

(1)用于发汗解表

生姜配大枣:入解表药中,发散风寒,调和营卫;入健脾理气药中,调补脾胃。用于体虚外感风寒或脾胃内伤。如桂枝汤(《伤寒论》)。

生姜配葱白:发汗散寒。用于伤寒已发汗或未发汗,头痛如劈。如连须葱白汤(《类证活人书》)。

(2)用于温中止呕

生姜配半夏: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如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生姜配竹茹:降逆止呕。用于胃气上逆之呕恶哕逆,无偏寒偏热之弊。

(3)用于温肺止咳

生姜配麻黄、杏仁:散寒止咳。用于风寒咳嗽,痰多,恶寒头痛者。如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用于解毒

生姜配紫苏:解毒。用于鱼蟹中毒后吐泻等。

【用量用法】 水煎服,3~9g。或捣汁服。

【制剂与成药】

1.生姜冲剂:用于风寒感冒,胃寒不适,心腹冷痛,痰饮咳喘。每次15g,2次/天,开水冲服。

2.鲜生姜油:新鲜生姜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痛、软组织伤痛等症。涂于患处。

参考文献

[1] 何文珊等.中药材,2001,24(5):376.

[2] 姚木铭.中医外治杂志,2001,10(2):31.

[3] 李明州等.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8(14):37.

[4] 郭宏强等.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57.

[5] 牛久旺.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99.

葱白

【基源】 为百合科植物葱 Allium fistulosum L.的鳞茎。

【成分研究】

1.挥发油类 蒜素、二硫化物、多硫化物等。

2.甾醇类 胆甾醇、菜子甾醇、豆甾醇等。

3.维生素类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 1 、维生素B 2 等。

4.其他 胡萝卜素、糖类、脂类、黏液质等。

【药理研究】

1.抗病原微生物 葱白的挥发性成分对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机制与作用于细菌的酶系统有关,所含的硫化物是抗菌的有效成分之一。

2.镇静镇痛 小鼠灌服葱白水煎剂,能使自主活动减少,痛阈提高 [ 1 ]

3.其他 抗肿瘤,驱虫,保护皮肤和黏膜等作用。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用于风寒感冒,少阴病下利脉微,阴寒腹痛;乳汁淤滞不下,乳房胀痛及疮痈初起。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急性乳腺炎 生半夏、葱白等量,共捣为泥,做成枣核大小的栓剂,塞入健侧鼻腔,30min后取出栓剂,每日3~5次 [ 2 ]

(2)小儿腹泻 鲜生姜、葱白各1份,1岁以内,每次10~20g,1~5岁,每次20~30g,5岁以上,每次30~50g,用纱布包裹,敷脐,每12h更换1次,最多不超过2天 [ 3 ]

2.配伍应用

(1)用于发汗解表

葱白配淡豆豉:发散风寒。用于外感风寒之轻症,见微热、恶风、头痛、流涕等。如葱豉汤(《肘后方》)。

(2)用于散寒通阳

葱白配附子、干姜:通阳破阴。用于少阴病下利脉微者。如白通汤(《伤寒论》)。

3.鉴别应用

葱白、薤白:两者皆为通阳、散寒之品。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鳞茎,辛开苦降,长于宣通胸阳,用于胸阳不振之胸痹刺痛;也能下泄行滞,可用于治疗赤白下痢、霍乱干呕。葱白辛温发汗解肌,适用于风寒感冒,且能宣通上下之阳气,散寒凝,利小便,可用于治疗少阴寒厥、小便不利。

【用量用法】 水煎服,9~15g;或酒煎。煮粥食,每次可用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炒熨,煎水洗,蜂蜜或醋调敷。

参考文献

[1]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8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曲华清等.中国民间疗法,2003,11(3):19.

[3] 王树国等.河南中医,2002,22(1):54.

鹅不食草

【异名】 石胡荽,地胡椒。

【基源】 为菊科植物石胡荽 Centipeda minima (L.) A.Br. et Aschers.的干燥全草。

【成分研究】

1. 挥发油类 干燥鹅不食草全草中含有约0.1%的挥发油,其中反式乙酸菊烯酯含量高达59.06%,另外还含有桉油精、樟脑、马鞭草烯醇、香芹酚、异石竹烯、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石竹烯、香柠檬醇、里那醇乙酸酯。

2. 甾醇类 从鹅不食草中发现包括蒲公英甾醇、棕榈酸蒲公英甾醇酯、醋酸蒲公英甾醇酯、山金车甾醇、 β -谷甾醇、 γ -菠菜甾醇、豆甾醇、豆甾醇-3- O - β -葡萄糖苷等8个甾体化合物。

3. 黄酮类 鹅不食草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槲皮素衍生物的形式存在,包括槲皮素-3,3'-二甲酯、槲皮素-3-甲酯、槲皮素-3-7, 3'-三甲酯、槲皮素-3,7、3',4'-四甲酯、芹黄素、蜜橘黄素等。

4. 三萜类 鹅不食草中三萜类化合物主要以五环三萜皂苷及其苷元的形式存在,如3-α,21-β,22-α,28-四羟基-12-齐墩果烯;3-α、16-α、21-β、22-α、28-五羟基-12-齐墩果烯- 28- O - β - D-吡喃木糖苷等。

5. 愈创木内酯类和伪愈创木内酯类 鹅不食草含有山金车内酯C、短叶老鹳草素、山金车内酯D、堆心菊灵、异丁酸堆心菊灵内酯、四氢堆心菊灵、异戊酸堆心菊灵内酯、当归酸堆心菊灵内酯、银胶菊素、千里光酰二氢堆心菊灵。

6. 其他 羽扇豆醇、鞣质、香豆素等 [ 1 ]

【药理研究】

1. 抗过敏 鹅不食草乙醇、石油醚、水提取物均能减轻过敏性鼻炎豚鼠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不同程度减轻鼻黏膜组织的病理损伤,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降低血清卵蛋白特异性IgE的浓度 [ 2 ]

2. 抗炎 鹅不食草挥发油对小鼠棉球肉芽肿、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炎机制与抑制炎症介质组胺和5-羟色胺的释放有关 [ 3 ]

3. 抗肿瘤 鹅不食草乙酸乙酯部位中提取分离的部分单体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包括短叶老鹳草素、二氢堆心菊灵、羽扇豆醇、山金车内酯、山金车内酯B以及鹅不食草酚。另外,还筛选出2个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和3-甲氧基槲皮素 [ 2 ]

4. 抑菌 鹅不食草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藤黄微球菌等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 [ 4 ]

5. 其他 护肝、消除耐药质粒作用 [ 2 ]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经。

【功效主治】 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慢性鼻炎 将洗净晒干后的鹅不食草碾成细粉末,过筛后装瓶备用。每晚睡前取适量药粉与红霉素眼膏充分混合均匀成面团状,分别涂于双侧鼻腔内。每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 [ 5 ]

(2)鼻息肉 取鹅不食草 (鲜品)适量捣烂取汁,滴于鼻息肉上,每日数次,连续治疗1~2周,直至息肉变小 [ 6 ]

(3)骨折 鹅不食草、酸浆草各适量。捣烂加酒外擦内服 [ 7 ]

2.配伍应用

(1)用于发散风寒止咳

鹅不食草配麻黄、细辛:发散风寒,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所致的咳嗽痰多。

(2)通鼻窍

鹅不食草配苍耳子、辛夷:发散风寒、宣肺通窍。用于风寒鼻塞、鼻渊。

鹅不食草配薄荷、黄芩:疏散风热,宣肺通窍。用于风热鼻塞、鼻渊。

【用量用法】 水煎服,6~9g。外用适量,捣烂塞鼻,或研末搐鼻,或捣敷。

【制剂与成药】 鼻通宁滴剂:鹅不食草、辛夷。通鼻窍。用于慢性鼻窦炎,感冒鼻塞,对鼻息肉有辅助治疗作用。滴鼻,每次1~2滴,每日2~3次。

参考文献

[1] 林远灿,高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35):303.

[2] 张淑娜,张亚玉.吉林农业,2015,19(39):76.

[3] 覃仁安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4(26):369.

[4] 李吉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4(22):28.

[5] 杨德义.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0):24.

[6] 邹丽.家庭医药,2014,(7):52.

[7] 赵能武等.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0):28.

柽柳

【异名】 西河柳。

【基源】 为柽柳科植物柽柳 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干燥细嫩枝叶。

【成分研究】

1.黄酮类 黄酮苷元、黄酮苷、硫酯化黄酮等。

2.酚酸及多酚鞣质类 主要是没食子酸,没食子酸衍生物及其二聚体、三聚体及多聚体,以及一些多酚葡萄糖苷类 [ 1 ]

3.苯丙素类 苯丙醛、苯丙酸及其酯和硫酯化物、香豆素、双四氢呋喃木脂素等。

4.其他 三萜、甾体、生物碱类及脂肪族化合物。

【药理研究】

1.保肝 柽柳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对四氯化碳(CCl 4 )诱发的急性肝炎模型小鼠有保肝作用,减轻肝重量增加、肝组织变性程度。

2.抗菌 柽柳煎剂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有抑制作用。柽柳酮及柽柳醇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抗糖尿病 柽柳具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作用,其提取物可以用来治糖尿病并发症。

4.其他 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性味归经】 辛,平。归肺、胃、心经。

【功效主治】 解表透疹,祛风除湿。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风湿痹痛。

【临床应用】

(1)用于解表透疹

柽柳配竹叶、牛蒡子:发表透疹。用于痧疹透发不出,烦闷躁乱,喘咳及咽喉肿痛。如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柽柳配荆芥、防风:祛风止痒。用于风疹瘙痒。

柽柳配牛蒡子:解表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及隐疹瘙痒者。

(2)用于祛风除湿

柽柳配羌活、独活: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证,肢节疼痛。

【用量用法】 水煎服,3~10g。外用适量,煎汤擦洗。

【使用注意】 麻疹已透者不宜用。用量过大者令人心烦。

参考文献

[1]] 黄时伟等.海峡药学,2007,19(3):5. z1E5VMMfTH3JI+7BxB/c9Uyw8AGQMDQSFZOvqQooijQ5nhl+NnaIO6KfC3VtTP9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