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地位

小龙虾中文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在分类学上与龙虾、河虾及对虾都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蝲蛄科、原螯虾属。

二、形态特征

1.外部形态

小龙虾体型稍平扁,体表包裹着一层坚厚的几丁质外骨骼,主要起保护内部柔软机体和附着筋肉之用,俗称虾壳。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共20节组成,其中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有7节。各体节之间以薄而坚韧的膜相联,使体节可以自由活动。

2.内部结构

小龙虾整个体内分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肌肉运动系统等七大部分。

三、栖息习性

小龙虾喜温怕光,为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营底栖爬行生活,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在正常条件下,白天光线强烈时常潜伏在水中较深处或水体底部光线较暗的角落、石砾、水草、树枝、石块旁、草丛或洞穴中,光线微弱或夜晚出来摄食,多聚集在浅水边爬行觅食或寻偶。

小龙虾对水体要求较宽,各种水体都能生存,广泛栖息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库、沼泽、水渠、水田、水沟及稻田中。小龙虾栖息的地点常有季节性移动现象,春天水温上升,小龙虾多在浅水处活动,盛夏水温较高时就向深水处移动,冬季在洞穴中越冬。

四、迁徙习性

小龙虾有较强的攀援能力和迁徙能力,在水体缺氧、缺饵、污染及其他生物、理化因子发生骤烈变化而不适的情况下,常常爬出水体外活动,从一个水体迁徙到另一个水体。小龙虾喜逆水,常常逆水上溯,这也是其在下大雨时常随水流爬出养殖池塘的原因之一。

五、掘穴习性

小龙虾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并且善于掘洞。

(1)掘穴形状与深度 在水位升降幅度较大的水体和小龙虾的繁殖期,所掘洞穴较深;在水位稳定的水体和虾的越冬期,所掘洞穴较浅;在生长期,小龙虾基本不掘洞。洞穴一般圆形,向下倾斜,且曲折方向不一。

我们曾经在滁州市全椒县和天长市进行调查,在对122例的小龙虾洞穴的调查与实地测量中,发现深度30~80厘米左右的有95处,约占测量洞穴的78%左右,部分洞穴的深度可超过1米。在天长市龙集乡测量到最长的一处洞穴达1.94米,直径达7.4厘米。调查还发现横向平面走向的小龙虾洞穴才有超过1米以上深度的可能,而垂直纵深向下的洞穴一般都比较浅。

(2)掘穴速度 小龙虾的掘洞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尤其将其放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中更是明显。2006年,我们在天长市牧马湖一小型水体中放入刚收购的小龙虾,经一夜后观察,在砂壤土中,大部分小龙虾掘的新洞深度在40厘米左右。

(3)掘穴位置 在水质较肥、淤泥较多及有机质丰富的生长季节,小龙虾掘穴明显减少;而在无石块、杂草及洞穴可供躲藏的水体,小龙虾常在堤埂靠近水面上下挖洞穴居。在调查中发现,小龙虾所掘的洞口位置通常选择在相对固定的水平面处较多,一般在水面上下20厘米处小龙虾洞口最多,这种情况在稻田中是很明显的。另外,在水上池埂、水中斜坡及浅水区的砂质池底部都有小龙虾洞穴,但是在池底软泥处则几乎没有小龙虾洞穴的存在。

(4)掘穴作用 一是有利于隐身,小龙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二是有利于自我保护,当小龙虾处于越冬、蜕壳时和繁殖期时,主要在洞穴中进行。小龙虾在挖好洞穴后,多数都要加以覆盖,即将泥土等物堵住唯一的入口,这可能是小龙虾防止其他敌害进入洞穴侵袭它们的一种自我保护。尤其对于越冬的小龙虾,它可以防止洞穴内部的温度过低而使自己被冻伤。在养殖池中适当增放人工巢穴,能大大减轻该虾对池埂、堤岸的破坏。

六、自我保护习性

小龙虾的游泳能力较差,只能作短距离的游动,常在水草丛中攀爬,抱住水体中的水草或悬浮物将身体侧卧于水面,当受惊或遭受敌害侵袭时,便举起两只大螯摆出格斗的架势,一旦钳住后不轻易放松,放到水中才能松开。

小龙虾幼体附肢的再生能力强,一旦附肢断开后,会在第2次蜕皮时再生一部分,几次蜕皮后就会恢复,不过新生的部分比原先的要短小。这种再生行为也是小龙虾一种保护性的适应。

七、趋水习性

小龙虾具有很强的趋水习性,喜欢新水、活水,在进排水口有活水进入时,它们会成群结队地溯水逃跑。在下雨时,由于受到新水的刺激,它们会集群顺着雨水流入的方向爬到岸边或停留或逃逸。在养殖池中常常会发现成群的小龙虾聚集在进水口周围,因此养殖小龙虾时一定要有防逃的围拦设施。

八、氧气对小龙虾的影响

小龙虾利用空气中氧气的能力很强,有其他虾类所不具备的本领,在水中溶氧减少时,便会侧卧在水面,头胸甲一面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当水体中氧气进一步减少时,它会用步足撑起身体,头胸甲全部露出水面。小龙虾喜在高溶解氧条件下生长,一般水体溶氧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即可满足其生长所需。当水体溶氧不足时,小龙虾常攀缘到水体表层呼吸或借助于水体中的杂草、树枝、石块等物,将身体偏转使一侧鳃腔处于水体表面呼吸,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来,甚至爬上陆地借助空气中的氧气呼吸。在阴暗、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小龙虾离开水体能存活1周以上。

九、温度对小龙虾的影响

小龙虾为变温水生动物,其代谢活动、酶活性和生长发育与水体中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小龙虾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30℃,受精卵的孵化温度控制在24~30℃之间。

十、pH值对小龙虾的影响

pH值是水体的重要指标,小龙虾喜欢中性和偏碱性的水体,养殖水体中一般为6.5~8.5之间,pH值过高或过低会对小龙虾直接产生危害。

十一、对农药反应敏感

小龙虾对某些农药(如敌百虫、菊酯类杀虫剂)、化肥、液化石油气等化学物品非常敏感,只要塘内有这些化学物品,小龙虾就会全军覆灭,因此养殖水体应符合国家颁布的渔业水质标准和无公害食品淡水水质标准。养殖区里有稻田的,要注意在防治水稻疾病时,不能轻易将田水放入养虾水域中,如果是稻田混养的,在选择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

十二、食性与摄食

华中农业大学魏青山1985年对武汉地区小龙虾食性分析的结果是:植物性成分占98%,其中主要是高等水生植物及丝状藻类。因此,小龙虾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动物类的小鱼、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动物尸体、有机碎屑及各种谷物、饼类、蔬菜、陆生牧草、水体中的水生植物、着生藻类等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另一方面,小龙虾食性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稍有差异。刚孵出的幼体以其自身存留的卵黄为营养,幼体第一次蜕壳后开始摄食浮游植物及小型枝角类幼体、轮虫等,随着个体不断增大,摄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植物碎屑,成虾兼食动植物,主食植物碎屑、动物尸体,也摄食水蚯蚓、摇蚊幼虫、小型甲壳类及一些水生昆虫。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幼体可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螺旋藻粉等,成虾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植物碎屑。

小龙虾摄食多在傍晚或黎明,尤以黄昏为多。小龙虾不仅摄食能力强,而且有贪食、争食的习性。在养殖密度大或者投饵量不足的情况下,小龙虾之间会自相残杀,尤其是正蜕壳或刚蜕壳的没有防御能力的软壳虾和幼虾常常被成年小龙虾所捕食,有时抱卵亲虾在食物缺少时会残食自己所抱的卵,据有关研究表明,一只雌虾1天可吃掉20只幼体。另外,小龙虾还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一般能耐饿3~5天;秋冬季节一般20~30天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十三、蜕壳与生长

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必须通过蜕掉体表的甲壳才能完成其突变性生长,在它的一生中,每蜕一次壳就能得到一次较大幅度的增长。所以,正常的蜕壳意味着生长。

小龙虾的幼体一般4~6天蜕皮一次,离开母体进入开放水体的幼虾每5~8天蜕皮一次,后期幼虾的蜕皮间隔一般8~20天,水温高,食物充足,发育阶段早,则蜕皮间隔短。从幼体到性成熟,小龙虾要进行11次以上的蜕皮。其中溞状幼体阶段蜕皮2次,幼虾阶段蜕皮9次以上。

十四、寿命与生活史

小龙虾雄虾的寿命一般为20个月,雌虾的寿命为24个月。

小龙虾的生活史也并不复杂,雌雄亲虾交配后分别产生卵子和精子,并受精成为受精卵,然后进入洞穴中发育,受精卵和溞状幼体都由雌虾单独保护完成,到一定时间后,抱卵虾离开洞穴,排放幼虾,离开母体保护的幼虾经过数次的蜕壳后就可以上市了,还有部分成虾则继续发育为亲虾,完成下一个生殖轮回。 HbU2coQ6RZ9CxYVlhz2k/jUYAr6FuwBPfxaZnYvkPPRnpFhS7xx8y2U8LneYWSS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