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池培育的原理、方法与水泥池相似,只是它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差一点。
以长方形为宜、东西向,长与宽的比例以3:2为佳,面积1.5~3亩为好,不宜太大。
池埂坡度1:(3~4),蓄水深度能达到1.5米,正常保持在1米就可以了。池底部要平坦,以砂土为好,淤泥要少。在培育池的出水口一端要有2~4米 2 面积的集虾坑,进、排水系统要完善。
土池四周可用钙塑板、石棉板、玻璃钢、白铁皮、尼龙薄膜或有机纱窗做防逃设施,高50厘米即可,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培育池可用河水、湖水、水库水等地表水作水源,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任何污染,含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适宜为7.0~9.0,最佳7.5~8.5,透明度35厘米左右。进水口用20~40目筛网过滤进水,防止昆虫、小鱼虾及卵等敌害生物进入池中。
对老龄池塘应清淤晒塘。放虾苗前15天进行清池消毒,用生石灰溶水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50千克/亩。
培育池四周设置水花生带,带宽50~80厘米,也可移植和投放一定数量的沉水性及漂浮性植物,沉水性植物用菹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每亩可放30簇左右,每簇5千克左右。另外,用竹子将一定量的水葫芦和浮萍等漂浮性植物固定在培育池的角落或池边,对培育幼虾是极为有利的。水草移植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1/3左右。池中还可设置一些水平垂直网片,增加幼虾栖息、蜕壳和隐蔽的场所。
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肥或草粪肥400~500千克,培育幼虾喜食的天然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小型底栖动物及有机碎屑。
放养方法和水泥池是一样的,幼虾规格也要保持一致,也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只是密度不同而已,每亩放养幼虾约10万尾左右。放养时间要选择在晴天早晨或傍晚,要带水操作,将幼虾投放在浅水水草区。投放时动作要轻快,避免使幼虾受伤。
日常管理是和水泥池培育相同的,也就是投喂、水质管理以及日常巡视等内容。
由于土池没有水泥池的可控性强,因此提前培育浮游生物是很有必要的。在放苗前7天向培育池内追施发酵过的有机草粪肥,培肥水质,促进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的生长,为幼虾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在培育过程中主要投喂各种饵料,天然饲料主要有浮萍、水花生、苦草、野杂鱼、螺、蚌等,人工饲料主要有豆腐、豆渣、豆饼、麦子、配合饲料等。饲料要新鲜适口,严禁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前期每天投喂3~4次,投喂的种类以鱼肉糜、绞碎的螺、蚌肉或天然水域捞取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也可投喂屠宰场和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人工磨制的豆浆等。投喂量为每万尾幼虾0.15~0.20千克,沿池边多点片状投喂。饲养中后期要定时向池中投施腐熟的草粪肥,一般每半个月一次,每次每亩100~150千克。同时每天投喂2~3次人工糜状或软颗粒饲料,日投饲量为每万尾幼虾0.3~0.5千克,或按幼虾体重的4%~8%投饲。白天投喂占日投饵量的40%,晚上占日投饵量的60%,具体的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虾的摄食灵活掌握。
(1)注水与换水 培育过程中,要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虾苗下塘后每周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5厘米,保持池水“肥、活、嫩、爽”,溶氧量在5毫克/升。
(2)调节pH值 每半月左右泼洒生石灰水一次,每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克/米 3 ,进行池水水质调节,增加池水中离子钙的含量,提供幼虾在蜕壳生长时所需的钙质。
(3)日常管理 巡塘值班,早晚巡视,观察幼虾摄食、活动、蜕壳、水质变化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防逃防鼠,下雨加水时严防幼虾顶水逃逸。在池周设置防鼠网、灭鼠器械,防止老鼠捕食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