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版前言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医药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人们与疾病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草学从秦汉时期至今历经几千年,得到不断壮大、丰富和发展,说明它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中药作为天然药物资源的宝贵财富,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不断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他们瞄准了我国的传统中药,希望在利用中药治疗和保健的过程中更加合理、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万千,为中草药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与保健的需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和科学工作者及专家的努力下出版了形式多种多样的本草(中药)学典籍,极大地方便了各个层次人们的需要。但具有原植物及其药材或饮片彩色原图和性状描述,同时又有较详细的功效应用的本草(中药)学著作相对较少,而中药中同一药物不同来源(多来源)或同一基原植物(同来源)其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药用功效、用途,因而其配伍应用也不同。人们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用药混乱或用药不准确的现象,因此,本书力求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力争在中药的基原、药材或饮片的鉴定、鉴别以及功效应用方面做到通俗易懂、易于掌握,在中药材或饮片的选择上力图选择道地药材或优质药材。

本书收录了 600多种中草药,均为教科书、药典或地方较常用的药物,以常用或通用的中药名为正名,并将与中药名不同名的原植物名一并列出。本书正文按中药名、别名、来源、原植物、采收加工、药材或饮片性状、性味归经、功能与主治的顺序描述,并附有植物形态和药材或饮片特征图。

本书的编写工作主要由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的专家负责,同时得到了广西药用植物园、福建中医学院药学院、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国中医药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广西中药研究所、山东东阿集团等单位专家们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比较仓促,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和指正。

编 者
2011年3月 9AUi0PiRhdmJOS2OIFQJ2jOfCwv5E56qLdqcZbSQYnJuYLGcgaEj0biAbAaVzl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