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峻下逐水药

大戟

别名:京大戟、乳浆草、下马仙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 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的根。

【原植物】 多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含白色乳汁,被毛。根粗壮。茎自上部分枝。单叶互生;叶片狭长圆状披针形,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顶生者通常分枝,排列成复伞形,分枝处着生近圆形的苞叶,腋生者伞梗单生,苞叶卵状长圆形;杯状聚伞花序的总苞钟形,腺体长圆形,肉质肥厚;雌雄花均无花被;雄花多数,花丝基部较花梗稍粗壮,两者之间有关节,花药球形,横裂;雌花1;花柱先端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密被刺疣。种子卵形,光滑。花、果期6~10月。 生于山坡、路旁、草丛、林缘及疏林下。几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 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至早春萌芽前,挖掘地下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切段或切片,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 根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0.5~2cm,近根头部偶有膨大至4cm;根头常见茎的残基及芽痕。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具纵直沟纹及横向皮孔,支根少而扭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棕黄色或类白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以条粗、断面色白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积聚,二便不利,痈肿,瘰疬。

牵牛子—牵牛

别名:草金铃、白丑、丑牛子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牵牛 Pharbitis nil (L.) Choisy的种子。

【原植物】 一年生缠绕性草本。全株被短柔毛及杂有长硬毛。叶互生;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深或浅3裂,基部心形,中裂片长圆形,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裂口锐或圆。花腋生,单一或2~3朵着生于花序梗顶端,花序梗长短不一;苞片2,线形或叶状;萼片近等长,狭披针形;花冠漏斗状,蓝紫色或白色,花冠管色淡;雄蕊不伸出花冠外,花丝不等长,基部稍阔;雌蕊1,子房无毛,3室,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种子5~6颗,卵状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黄色。花、果期7~10月。 我国各地有栽培,有野生。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未开裂时将藤割下,晒干,种子自然脱落,除去果壳杂质。

【药材性状】 种子似橘瓣状,略具3棱,长5~7mm,宽3~5mm。表面灰黑色(黑丑),或淡黄白色(白丑),背面弓状隆起,两侧面稍平坦,略具皱纹,背面正中有一条浅纵沟,腹面棱线下端为类圆形浅色种脐。质坚硬,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2片。气微,味辛、苦,有麻舌感。以颗粒饱满、无果皮等杂质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利水通便,祛痰逐饮,消积杀虫。主治水肿,腹水,脚气,痰壅喘咳,大便秘结,食滞虫积,腰痛,阴囊肿胀,痈疽肿毒等。

巴豆

别名:巴菽、刚子、八百力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 Croton tiglium L. 的种子。

【原植物】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枝叶幼时被稀疏星状毛,老时无毛。单叶互生;托叶线形,早落;叶膜质卵形,近叶柄处有2枚无柄的杯状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齿尖常具小腺体。总状花序顶生,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也有全为雄花而无雌花的;苞片钻状;雄花较小;花瓣长圆形,与花萼几等大;雌花花梗较粗;花萼裂片长圆形,无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状毛。蒴果倒卵形,有钝角;种子长卵形,淡黄褐色。花、果期3~11月。 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分布于我国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 8~11月果实成熟,可分批采收,除去残枝落叶,摊放2~3d,晒干或烘干,去果壳,将种子扬净。

【药材性状】 呈长卵圆形,一般具3棱,长1.8~2.2cm,直径1.4~2cm。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剖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长卵形,略扁,表面棕色或灰棕色;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无臭,味辛辣。以个大、饱满、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辛,性热,大毒。归胃、大肠、肺经。

【功能与主治】 泻下寒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杀虫。主治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

千金子—续随子

别名:续随子、千两金、拒冬子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 Euphorbia lathyris L. 的种子。

【原植物】 二年生草本,可高达1m。全株含白汁。茎粗壮,分枝多。单叶交互对生,无柄;茎下部叶较密,由下而上叶渐增大,线状披针形,基部V形而多少抱茎,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基部轮生叶状苞片,每伞梗再叉状分枝;苞叶三角状卵形;花单性,无花被;雄花多数和雌花1枚同生于萼状总苞内,总苞顶端腺体新月形,两端具短而钝的角;雌花生于花序中央,子房三室。蒴果近球形。种子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有黑褐色相间的斑点。花、果期4~9月。 生于向阳山坡。野生或栽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南方7月中、下旬,北方8~9月上旬,待果实变黑褐色时采收,晒干,脱粒,扬净,再晒至全干。

【药材性状】 种子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mm,直径约4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网孔凹陷处灰黑色,形成细斑点。一侧有纵沟状种脊,顶端为突起的合点,下端为线形种脐,基部有类白色突起的种阜或脱落后的痕迹。种皮薄脆,种仁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气微,味辛。以粒饱满、种仁白色、油性足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主治水肿,腹水,二便不利,经闭,疥癣癞疮,痈肿,毒蛇咬伤及赘疣。

商陆

别名:白昌、章陆、山萝卜

来源:为商陆科植物商陆 Phytolacca acinosa Roxb或的干燥根。

【原植物】 多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光滑无毛。根粗壮,圆锥形,肉质,外皮淡黄色,有横长皮孔,侧根甚多。茎绿色或紫红色,多分枝。单叶互生,具柄,柄的基部稍扁宽;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总状花序生于枝端或侧生于茎上,花序直立;花被片5,初白色后渐变为淡红色;雄蕊8~10;心皮8~10个,分离,但紧密靠拢。浆果,扁圆状,有宿萼,熟时呈深红紫色或黑色。种子肾形,黑色。花、果期5~10月。 生于路旁疏林下,或栽培。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收加工】 直播的在播种后2~3年收获,育苗移栽的在移栽后1~2年收获。冬季倒苗时采挖,割去茎秆,挖出根部,洗净,横切成1cm厚的薄片,晒干或烘干即成。

【饮片鉴别】 商陆为大小厚薄不一的横切或纵切块片。切面浅黄棕色或黄白色,周边灰黄或灰棕色,皱缩。横切面弯曲不平,具多数同心环状突起;纵切面弯曲或卷曲,表面凹凸不平,木部呈多数隆起的平行条纹,韧皮部下凹,质坚硬。气微,味稍甜、后微苦,久嚼麻舌。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逐水消肿,通利二便,解毒散结。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痃癖,瘰疬,疮毒。

商陆—垂序商陆

别名:美洲商陆、美商陆

来源:为商陆科植物垂序商陆 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根。

【原植物】 多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光滑无毛。根粗壮,圆锥形,肉质,外皮淡黄色,有横长皮孔,侧根甚多。茎紫红色,多分枝,棱角较为明显。单叶互生,具柄;柄的基部稍扁宽;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全缘,形状较窄。总状花序生于枝端或侧生于茎上,花序下垂;花被片5,初白色后渐变为淡红色; 雄蕊及心皮通常10枚,分离,但紧密靠拢。浆果,扁圆状,有宿萼,熟时呈深红紫色或黑色。种子肾形黑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于林下、路边及宅旁阴湿处。分布于陕西、河北、江苏、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广西、四川等地。

【饮片鉴别】、【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能与主治】 同商陆。

甘遂

别名:主田、化骨丹、猫儿眼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甘遂 Eupharbia kansui T. N. Liou ex T. P. Wang的块根。

【原植物】 多年生草本,高25~ 40cm。全株含白色乳汁。根细长,弯曲,中段及末端常有串珠状、指状或长椭圆状块根,外表棕褪色。茎常从基部分枝,下部带紫红色,上部淡绿色。叶互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及狭披针形,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5~9,基部轮生叶长圆形或狭卵形;每伞梗常再次分叉,细弱,长2~ 4cm;苞叶1对,三角状卵形,全缘;总苞陀螺形,先端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白毛,腺体4,新月形,黄色,两端有角,生于裂片之间的外缘;雄花8~13,每花具雄蕊1;雌花1,位于雄花中央,花柱3,分离,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无毛,灰褐色,长约2mm,花期4~6月,果期6~8月。多生于草坡、农田地埂、路旁等处。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药材性状】 根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除去栓皮者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棕色栓皮残留;未去棕红色栓皮者,有明显纵槽纹和少数横长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甘、辛,有刺激性。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泻水逐饮。主治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

芫花

别名:去水、杜芫、头痛花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芫花 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 的花蕾。

【原植物】 直立落叶灌木,高达1m。根长者可达10cm,主根有分歧,外表黄棕色或黄褐色;根皮富韧性。茎暗棕色;枝细长,褐紫色,幼时密生绢状短柔毛。叶对生,间或互生;有短柄,被短柔毛;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稍带革质。花淡紫色,腋生,先叶开放,通常3~7朵生叶腋间短梗上,以枝端为多;花两性,无花瓣;花被管细长,密被绢状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卵形;雄蕊8,2轮,着生于花被管上,不具花丝;雌蕊1,子房上位,1室,花柱极短,柱头头状。核果革质,白色。种子1颗,黑色。花期3~4月,果期5月。 生于路旁、山坡或栽培于庭园。分布于我国华东及河北、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 春季花未开放前采摘,拣去杂质,晒干或烘干。

【药材性状】 花蕾呈棒槌状,稍压扁,多数弯曲,长1~1.7cm,直径约1.5mm;常3~7朵簇生于一短柄上,基部有1~2片密被黄色绒毛的苞片。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绿色,密被白色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卵形。质软。气微,味微辛。以花淡紫色或灰紫色、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治水肿,臌胀,痰饮胸水,喘咳,痈疖疮癣。

乌桕

别名:乌桕木根白皮、卷根白皮、卷子根

来源:为戟科植物乌桕 Sapium sebiferum (L. ) Roxb. 的根皮或树皮。

【原植物】 落叶乔木,高达15m,具乳汁。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叶互生;叶柄顶端有2腺体;叶片纸质,菱形至宽菱状卵形。穗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同序,无花瓣及花盘;最初全为雄花,随后有1~4朵雌花生于花序基部;雄花小,10~15朵簇生一苞片腋内,苞片菱状卵形,先端渐尖,近基部两侧各有1枚腺体,萼杯状,雄蕊2,稀3,花丝分裂;雌花具梗,着生处两侧各有近肾形腺体1,苞片3,菱状卵形,花萼3深裂,子房光滑,3室,花柱基部合生,柱头外卷。蒴果椭圆状球形,成熟时褐色,室背开裂为3瓣,每瓣有种子1颗;种子近球形,黑色,外被白蜡。花期4~7月,果期10~12月。 野生或栽培。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将皮剥下,除去栓皮,晒干。

【饮片鉴别】 为不规则片状。外表面浅黄棕色,有细纵皱纹,栓皮薄,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具细密纵直纹理;切面显纤维性。质硬而韧。气微,味微苦、涩。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温,有毒。归肺、肾、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泻下逐水,消肿散结,解蛇虫毒。主治水肿,臌胀,大、小便不通,疔毒痈肿,湿疹,疥癣,毒蛇咬伤。

铁海棠

别名:番鬼刺、海棠、麒麟刺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铁海棠 Eupharbia milii Ch. des Moulins的茎、叶、根及乳汁。

【原植物】 多刺灌木,可高达1m。茎直立或稍攀缘状,刺硬而尖,成5行排列于茎的纵棱上。叶互生,通常生于嫩枝上,无柄;叶片倒卵形或长圆状匙形,先端浑圆而具凸起,基部渐狭,楔形。2~4个杯状聚伞花序生于枝端,排列成具长花序梗的二歧聚伞花序;总苞钟形,先端5裂,腺体4,无花瓣状附属物;总苞基部具2苞片,苞片鲜红色,倒卵状圆形;花单性,雌雄花同生于萼状总苞内;雄花多数,具雄蕊1;雌花单生于花序中央,子房上位,花柱3枚,柱头2浅裂。蒴果扁球形。花期5~9月,果期6~10月。 多栽培于庭院和园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 茎肉质,可长达20~80cm,绿色,有纵棱,棱上有锥状的硬刺,刺长1~2.5cm。叶片倒卵形或长圆状匙形,黄绿色。气微,味苦、涩。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凉,小毒。归心经。

【功能与主治】 解毒,排脓,活血,逐水。主治痈疮肿毒,烫火伤,跌打损伤,横痃,肝炎,水臌。

藤商陆—七爪龙

别名:七爪龙、苦瓜头、山水瓜、野商陆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七爪龙 Ipomoea digitata L. 的块根或叶。

【原植物】 多年生大型缠绕草本。具粗壮而稍肉质的根。茎圆柱形,有细棱,无毛。单叶互生;叶柄无毛;叶片掌状5~7裂,裂至中部以下,裂片披针形或椭圆形、全缘或不规则波状,两面无毛或叶面沿中脉疏被短柔毛。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梗通常比叶长,具少花至多花;苞片早落;萼片5,不等长;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漏斗状,花冠管圆筒状,基部变狭,冠檐开展;雄蕊5,花丝基部被毛;子房无毛。蒴果卵球形,4瓣裂。种子4颗,黑褐色,基部被长绢毛,易脱落。花果期夏、秋季。 生于海滩边矮林、山地疏林或溪边灌丛中。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根挖出后,洗净,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色。饮片为干燥根横切或纵切成不规则的圆片或块片。横切片直径2~6cm,外皮灰黄色或灰棕色;切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具多数同心环状突起。纵切片长4.5~10cm,宽1.5~3cm,表面凸凹不平,木质部呈多数突起的纵条纹。质坚。气微,味苦,有毒。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有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逐水消肿,解毒散结。主治水肿腹胀,痈肿疮毒,瘰疬。 3S+yvwEMRJgaDrEBV3+QRCU4Ldk/U09ag1JbOJ6CimoTzr5zPiXYCoT5i9jWfoX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