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鸭出血症

鸭出血症是由鸭疱疹病毒Ⅱ型引起的可侵害各品种鸭、各日龄鸭的出血性传染病,又称为鸭“黑羽病”、鸭“乌管病”和鸭“紫喙黑足病”等。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等南方数省均有该病发生,且发生本病的病鸭群易并发或继发细菌性传染病(如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大肠杆菌病等)或病毒性传染病(如雏鸭病毒性肝炎、鸭流感等),因而易被人们所忽视。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鸭疱疹病毒Ⅱ型。与鸭瘟病毒(又称为鸭疱疹病毒Ⅰ型)同为疱疹病毒科的成员,病毒粒子较大。37℃下可凝集Balb/c小鼠红细胞,而不凝集人(O型血)、家兔、小白鼠、豚鼠、猪、绵羊、鸭、鸡、鹅和鸽子的红细胞。

【流行病学】

番鸭、半番鸭、麻鸭、北京鸭、樱桃谷鸭、野丽佳鸭、枫叶鸭等各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发病,但以番鸭最易感。尚未发现其他禽类和哺乳类动物发生本病。本病多发于10~55日龄的鸭群,但其他日龄段的鸭也有发病。发病率、病死率高低不一,而且与发病鸭的日龄密切相关,在35日龄内日龄越小,发病率、病死率越高,有时高达80%。35日龄以上单一感染本病的鸭群,随着日龄的增长,日病死率为1.0%~1.7%。该病主要经污染的水源而传播,消化道为易感鸭的主要感染途径。在实验条件下,该病毒可通过经口、静脉、肌肉等途径传染。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散发,但在气温骤降或阴雨寒冷天气时发病较多。

【临床症状】

本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为病鸭或病死鸭双翅羽毛管内出血或淤血,外观呈紫黑色,出血变黑的羽毛管易断裂和脱落。病死鸭上喙端、爪尖、足蹼末梢周边发绀,也呈紫黑色。病、死鸭口、鼻中流出黄色液体,沾污上喙前端和口部周围的羽毛,有的羽毛甚至被染成黄色。

【病理变化】

本病的特征性剖检病变为双翅羽毛管内出血及组织脏器出血或淤血,具体表现为肝脏稍肿大,呈树枝状出血或淤血,胰脏常出血,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或整个胰腺均出血呈红色。小肠、直肠、盲肠明显出血,有时在小肠段可见出血环。脾脏、肾脏、大脑、法氏囊等轻度出血或淤血。

【实验室诊断】

病毒的分离鉴定、中和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

【鉴别诊断】

1.鸭出血症与鸭瘟的鉴别

[相似点] 鸭出血症与鸭瘟均可感染各种日龄的鸭,小肠和直肠有明显出血的病理变化。

[不同点] 鸭瘟是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病死率的急性传染病,成年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30日龄以内的雏鸭却较少发病,而鸭出血症多发于10~55日龄的鸭群;鸭瘟病鸭的食道黏膜和泄殖腔黏膜有黄褐色坏死假膜或溃疡,鸭出血症则没有这一变化;鸭瘟的肝脏变化为有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少数坏死点中间有小出血点,而鸭出血症肝脏则为稍肿大,呈树枝样出血或淤血。

2.鸭出血症与鸭球虫病的鉴别

[相似点] 鸭出血症与鸭球虫病均有精神委顿、食欲缺乏等临床表现及肠道出血的病理变化。

[不同点] 鸭球虫病(泰泽属球虫,艾美耳属球虫,温扬属球虫或孢属球虫)是由鸭球虫引起的鸭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一种寄生虫病。鸭球虫病常伴有淡红色或深红色胶冻样血性黏液,而鸭出血症除肠道出血外,肝脏、脾脏、胰腺和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鸭球虫病多发生于20~40日龄的鸭,以排暗红色或桃红色稀粪为特征,而鸭出血症可侵害不同日龄的鸭,鸭粪便无特征性变化,以双翅羽毛管内出血或淤血,外观呈紫黑色为特征;鸭球虫病可用抗球虫药治疗,且效果不错,鸭出血症则用药治疗无效。

3.鸭出血症与种鸭坏死性肠炎的鉴别

[相似点] 鸭出血症与种鸭坏死性肠炎均有肠道黏膜充血、出血的病理变化。

[不同点] 种鸭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其病理变化中的肠黏膜充血、出血与鸭出血症有相似之处,但还伴有肠黏膜增厚,附着一层黄绿色伪膜,肠内容物混有血液,而鸭出血症没有这一变化;鸭出血症除肠道出血外,肝脏、脾脏、胰腺和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性肠炎无这一变化;坏死性肠炎发生于种鸭,而出血症可侵害不同日龄的鸭。

4.鸭出血症与鸭流感的鉴别

[相似点] 鸭出血症与鸭流感均有肝脏出血的病理变化。

[不同点] 鸭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中由H 5 亚型病毒引起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但鸭流感除肝脏出血外还伴有胰腺出血、表面有大量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或透明样液化灶,心肌表面有白色条纹样坏死等,而鸭出血症没有这种变化;鸭流感发病时一般会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如扭颈呈S状、头顶触地、仰翻、侧卧、横冲直撞和共济失调等,而鸭出血症不表现神经症状。将病料接种易感鸭胚,如死亡胚尿囊液对鸡血球红细胞具有血凝活性,并能被禽流感抗血清所抑制,可认为是鸭流感病毒所致,如死亡胚尿囊液对鸡血球红细胞无血凝活性,可认为是鸭出血症。

5.鸭出血症与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鉴别

[相似点] 鸭出血症与雏鸭病毒性肝炎均有肝脏出血的病理变化。

[不同点]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1~2周龄的易感雏鸭有较大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超过3周龄的雏鸭不发病,而鸭出血症可发生于各种日龄的鸭;鸭病毒性肝炎表现以头颈背向呈角弓反张状为主的神经症状,且多在临死前发生,而鸭出血症一般不会出现神经症状;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肝脏出血以点状、条状或刷状为主,而鸭出血症的肝脏出血以树枝状为主。

【防制】

1.预防措施

(1)加强隔离卫生 从无感染区引种,避免与污染材料直接或间接接触。防止接触被该病毒污染的水环境,应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水流散毒。当疫病传入后,采取扑杀、从污染环境中转出以及环境清洁消毒等有效措施,并对所有易感雏鸭进行免疫接种。在未流行该病的地区,应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本病传入,并防止本病扩散到无该病的地区。

(2)免疫接种 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肉鸭于10日龄内肌注鸭出血症弱毒疫苗0.2~0.5毫升/羽;种鸭或蛋用鸭在开产前10~12天于颈部背侧皮下再次注射鸭出血症灭活疫苗(0.50~1.0毫升/羽)。被动免疫,对于有些鸭场,本病的发生多集中于某日龄段(如20~35日龄),其他日龄少见或不发病,仅需于发病日龄前2~3天注射鸭出血症高免卵黄抗体(1~1.5毫升/羽)即可。

2.发病后的措施

(1)加强隔离和消毒 封闭育雏舍,避免闲杂人员进入。进入鸭舍的设备用具要消毒;鸭舍周围环境消毒,可采用2%火碱、0.3%次氯酸钠、1%农福、复合酚消毒剂等喷洒;鸭舍内带鸭消毒用过氧乙酸、复合酚消毒剂、氯制剂等效果良好。

(2)药物治疗 宜采取抗体疗法,同时配合抗病毒、抗继发感染等辅助疗法。

处方1:

鸭出血症高免卵黄抗体(1.5~3.0毫升/羽)注射,也可加入利巴韦林注射液一起注射,同时投服头孢氨苄可溶性粉以防继发细菌性传染病。

处方2:

利巴韦林和聚肌胞合剂,肌内注射时每瓶(200毫升)用于1000羽鸭,加入饮水中,每瓶加水200千克,连用3天。或复方金刚乙胺用于饮水(50克/250千克),1日1次,连用3~5天。

注意:其他防制方案可参考鸭流感、鸭瘟、雏鸭病毒性肝炎等的治疗方案。 fc87vzt6UJzlOTzWAVeuBXtxXomqp/dGnsxrSEAWoVKD74lI3l9JfMGWDTmVBS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