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具有英国血统的阿尔斯特外套家族

能够与柴斯特外套平起平坐的要属阿尔斯特外套了(Ulster coat)。如果说柴斯特外套是通用礼服外套的话,那么阿尔斯特外套是偏重于防寒的礼服外套。在款式上它和双排扣戗驳领柴斯特外套几乎相同,阿尔斯特大翻领是它独具的而成为出行外套的经典元素。从历史上看,阿尔斯特诞生于柴斯特外套命名之后的近25年(1869年)。而且它们都产生于英国,阿尔斯特样式一定会受到柴斯特外套的影响,如都采用有袋盖的翼型口袋,都采用有腰身的造型等。从防寒的功能上来看,驾马车的出行方式慢慢被驾驶汽车出行取代,阿尔斯特采用厚呢面料和双搭门是必然的,适应于厚呢加工的阿尔斯特大翻领也就应运而生,双排扣大翻领也就成为阿尔斯特外套的重要特征。在20世纪前30年流行不衰的双排扣柴斯特大衣样式基本是以阿尔斯特外套的面貌体现的 ,从1907年外套演变过程图例和1928年巴宝莉公司推出的柴斯特大衣广告中所反映的时代面貌就是很好的实证。进入20世纪中叶,服装的实用功能和社交功能不断细化,柴斯特成为正式礼服外套,它的防寒功能逐渐被削弱,单排扣平驳领便成为它主要的样式,面料也以海力斯、开斯米这些精纺面料为主。阿尔斯特仍保持着防寒大衣的基本特质而派生出具有阿尔斯特风格的厚呢外套家族,例如后来出现的泰洛肯大衣(Tieloclce )、波鲁外套(Polo)、近卫官外套(Guards)和列颠外套(British Warmet )都和它有关,可以说它是呢绒大衣的鼻祖。今天还在活跃的防寒大衣是波鲁外套和不列颠外套,阿尔斯特这个名字人们不再习惯地使用它,也许有更时尚化的英国贵族气的名称取代它。

(一)阿尔斯特与英式大衣

阿尔斯特外套是防寒外套的统称,呢子是它主要的面料,它所形成的整体造型和细部特点都跟厚呢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869年登场时所采用的名称就是爱尔兰北部阿尔斯特地区所产双层毛织物而得名,适合这种面料的大翻领、双排扣(六粒或八粒)、两侧有袋盖的口袋、袖口有翻折式的卡夫、后腰有用纽扣连接的腰带、采用明线工艺等,这些细节成了阿尔斯特外套的标准件。无论是它自身的演变还是派生新概念的大衣,都是围绕着这些元素展开的设计。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尔斯特开领的降低正式将它确立为旅行外套,降低的开领可以说是今天出行外套新概念就是由此开始的,款式出现多样化,它们虽然在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但离阿尔斯特外套的基本元素不会太远,近卫官外套和不列颠外套就是阿尔斯特外套自身演变的结果(图3-1)。

图3-1 英式外套家族来源

1.近卫官外套

近卫官外套(Guards)是由英国近卫步兵第一连将校穿用而得名,看得出这个名称比传统的阿尔斯特更具英国和贵族化了,在款式上开领降低,形成四个功能扣和两个装饰扣,这种改变很有柴斯特外套的味道,袖中卡夫从卷袖型变成半卷袖型,因此可以说近卫官外套是阿尔斯特外套的现代版(图3-2)。

图3-2 20世纪30年代的阿尔斯特外套和现代的近卫官外套

2. 不列颠外套

不列颠外套(British Warmer)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成为英国将军准军用外套,它是在近卫官外套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作为军用大衣,袖口卡夫被简化掉了,由于保暖的原因开领并没有降低很多,只是功能扣从传统的8粒减到6粒,有更加简化的趋势。不列颠外套和阿尔斯特最大的不同是,它的6粒纽扣采用牛皮编结而成的蘑菇状,肩部设有肩襻(扎武装带时防止脱落),这些元素可以说是从阿尔斯特派生出来的不列颠外套的标准件。由于它具有双排扣柴斯特外套简洁高贵的特征,又具有军装的背景,很受英国官员贵族的喜爱而在1941年开始流行。1945年2月,参加著名雅尔塔会议三巨头的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商讨战后重大国际问题,当时丘吉尔首相穿的就是一件地道的不列颠外套,深灰的颜色,皮质蘑菇状纽扣,阿尔斯特翻领等元素无一缺失(图3-3),到了20世纪60年代不列颠外套再次复活。

图3-3 雅尔塔会议丘吉尔的不列颠外套

近卫官外套和不列颠外套是阿尔斯特外套自身演变的结果,体现出这些外套保持的英国血统更加纯正,甚至在国际社交界将这种“崇英”嗜好遵循为一种心照不宣的“正统着”规则。阿尔斯特翻领、袖中翻折卡夫、皮质蘑菇状纽扣等暗示着拥有它的人就拥有了高贵身份的社会背景。不过痴迷这些秘符的绅士,总免不了有些保守和循规蹈矩。因此,阿尔斯特外套的魅力不在于它的时尚,而在于它纯正的英国血统,当它成为某种时尚的时候便以另外一种面貌出现。

(二)阿尔斯特与泰洛肯大衣

泰洛肯大衣可以说是从阿尔斯特外套中脱胎出来的,但它以全新的造型语言诠释着完全不同于阿尔斯特外套的生活方式,它以最大的可能变出行外套为休闲大衣。在面料的使用上,也完全打破了阿尔斯特厚呢一统天下的局面来迎合它的休闲品质,这要归功于创造外套奇迹的英国巴宝莉公司。1888年巴宝莉公司的创始人托马斯·巴宝莉发明防雨面料华达呢的时候,正是阿尔斯特外套开始大流行之际。20世纪初,该公司推出的外套风格主要以阿尔斯特样式为主,巴宝莉大衣呢也因此被广泛流通(今天仍有巴宝莉大衣呢的专属名称)。与此同时防雨面料的研制成功,使防雨外套也不断地推出新产品。这种防寒(阿尔斯特外套)和防雨外套(巴尔玛肯外套)的造型元素很自然地结合起来。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设计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堑壕外套的出现,使泰洛肯的设计简直是易如反掌。但是以简洁著称的泰洛肯外套与以最繁复功能设计著称的堑壕外套相比,按照专业人士的说法“遇上了对手”。

泰洛肯(Tielocke)之意是指面襟束腰带式大衣,同时还要保留足够的历史信息和绅士元素,这一点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地利用不同标准元素重组设计的范例。主要的手法以阿尔斯特外套为蓝本,加入巴尔玛肯(雨衣外套)的元素,如插肩袖、斜插袋等。就是阿尔斯特自身元素也作了休闲化处理,如阿尔斯特翻领的开口加大而产生自然随意之感。虽保留的双搭门但去掉了纽扣,用可以拆装的腰带替代了纽扣的功能,显然又受堑壕外套的影响,裁剪上也完全改变了阿尔斯特收腰的外形而变成直线结构的箱式造型,形成了它独一无二的休闲品格,只有袖口上的卡夫还保留着那份纯正(图3-4)。

图3-4 泰洛肯外套的绅士基因

其实泰洛肯外套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1932年就流行了,1957年复活,就是在今天,泰洛肯已经成了一种休闲方式,而派生出休闲风格的泰洛肯外套家族,在功能上不放弃任何季节和用途,如防寒泰洛肯、防风雨泰洛肯,但阿尔斯特的影子永远挥之不去(图3-5)。

图3-5 泰洛肯风格的外套 SdCdWrqc5O4gCJohsYttvOw1NBM7HQjMwkYyYtxuxcd+Xjne64UhSelKDXB5ly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