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国内外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概况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概况

1.2.1.1 中国早期的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概况

中国的园林种植设计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最初的形式是“圃”或“苑囿”,即圈出一块空地,让草木鸟兽在其中自然生长繁育,并挖池筑台,供帝王和大臣们狩猎和游乐。此时的“圃”和“苑”“囿”呈现不同的价值功能:前者主要是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囿”“苑”则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园林艺术虽然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但物质文明是它的基础,园林的建造和管理必须依赖于蓄养、种植乃至建筑等物质生产技术。商周时代的园林种植带有原始古朴的特点,基本上是天然状态的地形、地貌和自然风物,人工因素极少,具有浓厚的自然野趣。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园林开始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和台。自然山水的主题开始萌芽,并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栽花种树,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诗经·陈风·东门之枌》记载:“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文中描述了陈国的郊野有一大片高平的土地,那里种着密密的白榆、柞树,在某一美妙的好时光,小伙姑娘便去那里幽会谈情,姑娘舞姿翩翩,小伙情歌婉转,非常浪漫美妙的景象,说明早在2500~3000年前,帝王园苑及村旁就有选择性植树,这虽谈不上是什么植物景观的艺术性,但已初具雏形。

战国时期,吴王夫差营造“梧桐园”“会景园”。《苏州志》记载:“穿沿凿池,构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这说明当时造园活动用人工池沼,构置园林建筑和配置花木等手法已经提升到了观赏的水平。

秦统一中国后,为便于控制各地局势,大修道路,道旁每隔8m“树以青松”,被称为中国最早的行道树栽植。

西汉时期,汉武帝修建上林苑,《三辅黄图》载:“帝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聚土为山,十里九坡,种奇树”表明汉代不仅在园中挖池掇山,而且配制花木,植树工程日臻完善;《西京杂记》列举了上林苑大量植物名称,但对种植方式却记载甚少。“长杨宫,群植垂杨数亩”“池中有一洲,上椹树一株,六十余围,望之重重如车盖。”这是建筑旁林植及池中小岛上孤植树的宏伟景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盛极一时。由于园主身份不同、素养不同,园林的内容、格调也有所不同,进而对植物景观产生影响。官僚、贵戚的宅园华丽考究,植物多选珍贵稀有或色艳芳香的种类,如官僚张伦的宅园“其中烟花露草,或倾或倒;霜干风枝,半耸半垂。玉叶金茎,散满阶墀。燃目之绮,裂鼻之馨。”而文人名士崇尚出世隐逸,向往自然之美,私园的风格更趋朴质天成,植物多用乔木茂竹,不求珍稀,也不刻意求多,陶渊明在《归园田居》《饮酒》等田园诗作中,体现出文人名士居处田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赐予的园林景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一时期的植物配置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与山水地形结合联系,注意植物的成景作用。谢灵运营造山居时注意到树木的不同姿态与山水相映表现出的美感。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全盛期。皇家园林植物种植转向以观赏为主要目的。植物栽植作精心布局,使山水、建筑、花木交相辉映,景色如画。

唐代园林在此时开始由自然山水园逐步走向写意山水园,文人墨客的情趣深深地影响着园林的发展。这一时期,皇家御苑在种植设计方面更趋合理,除了利用天然植被外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人工种植,如华清宫的苑林区即天宝所植松柏,遍满岩谷,望之郁然。私家园林则以文人私园为代表,由于此时文人开始参与造园,使之在植物的选择和种植设计方法上开始追求诗情画意。白居易有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的审美要求;王维在辋川建别业,园内利用多种花木群植成景,划分景点,园中有斤竹岭、木兰柴、宫槐陌、柳浪、竹里馆等多处以植物为主题的景点,并将文杏馆、木兰柴、柳浪、竹里馆、椒园、辛夷坞按照游赏的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景观序列。

到唐代后期,较为清新的“山居”别业开始逐渐进入城乡之间,典型的如晚唐诗人陆龟蒙宅的苏州宅园:“旷若郊野”“百树鸡桑半顷麻”“篱疏从绿槿,檐乱任黄茅”显示了其粗犷的田园风光,但“一方潇洒地,之子独深居。绕屋亲栽竹,堆床手写书”,又极具文人情趣。“趁泉浇竹急,候雨种莲忙……与杉除败叶,为石整危根。薜蔓任遮壁,莲茎卧枕盆”可见宅园内生活闲适,晴耕雨读,与友人对饮相醉,自在畅快。园内植物材料丰富,景观多样,杉树成林、修竹摇曳、荷叶田田、薜荔满壁,另有绿槿做围篱栽植。

综合而言,唐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大致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清新粗犷的“篱疏檐乱”质朴田园风格;第二类则是以色调鲜艳的植物,如牡丹、桃花、菊花、荷花等花繁叶大的植物形成主题的种植设计模式,体现了唐朝“繁花盛世”的审美情趣。种植设计中注重以列植、林植形成大体量的植物景观,对园路两侧的植物景观尤为重视,形成了杞菊蹊、竹径、桃花径等比较流行的植物种植设计模式。

五代时期,江南最著名的私家园林是苏州钱元璙修建的南园,为当时占地最大的江南园林。《吴郡图经续记》记载:“酾流以为沼,积土以为山;求致异木,名品甚多。比及积岁,皆为合抱”,可见对植物景观的重视,采用的皆是名品和干径较大的大树。

北宋时期,由宋徽宗参与设计的著名皇家园林东京艮岳大约130个景点,其中以植物为景观主体的景点多达45处,如梅岭、斑竹麓、海棠川、梅渚、芦渚、椒崖、药寮、万松岭、龙柏坡等,这些区域是纯粹植物造景的区域,群植成景,片植成林,气势恢宏。北宋东京城外西侧有两座御苑南北相对,北为金明池,南为琼林苑,《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琼林苑便是一座以植物为主体的园林。植物配植从种类选择到配植手法都形成了自身的风格,注重花木形体的对比、姿态的协调、季相的变化,利用乔木、灌木、花草巧妙搭配,结合诗情画意,创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到了南宋,临安马滕的花卉种植十分兴盛,并开始对植物进行修剪和整形,《梦梁录》记载:又有钱塘门外溜水桥东西马滕诸圃皆植怪松异桧,四时奇花,精巧窠儿,多为龙蟠凤舞飞禽走兽之状……好事者多买之,以备观赏也。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对整形的树木有一定的审美需求。

明清时期是园林种植设计极为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种植设计的科学性得到了发展。清代陈淏子的《花镜》就有关于花木生态习性的记载:故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赖种植时位置之有方耳。可见此时种植设计从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出发,同时还更加重视考虑色彩的搭配问题,以其中色相配合之巧,又不可不论也。

明代引种技术达到高潮,从国外大量引种,大大地丰富了园林中可用的植物品种。关于植物种植的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出现了大批的植物研究的专著,如高濂《兰谱》、周履靖《菊谱》、陈继儒《种菊法》、黄省曾《艺菊》、薛风翔《牡丹八木》、曹培辑《琼花集》等,同时出版了一批综合性著作如周文华《汝南圃史》、玉世懋《穴圃杂疏》、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以及各种茶花谱、荔枝谱等。

明清时期的种植设计既有对前朝的继承,又有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皇家园林重视宫苑内景观设计,完全城市平地造园,天然植被不甚丰富,但有元代留下的人工植被作为基础,再经过广泛绿化,精心经营,形成了宛若山林的自然环境,如西苑。紫禁城内的御苑则由于建筑密度较高,山池花木仅作点缀,树木大量应用松、柏、榆、槐等,以体现皇室的威严和万古长青,花木少而精,多选牡丹、芍药、海棠等名贵种类。私家园林与两宋一脉相承,造园更为频繁,遍及全国,植物景观各具地方风格。种植设计注重通过植物配置体现空间和层次,花木与山体讲究山比树高,高大的乔木,娇小的灌木,形成不同的视线遮挡,与古怪嶙峋的山体在一起,用以衬托山势;水面配置植物,以保持必要的湖光天色、倒影鲛宫的景象观赏为原则,在不妨碍美丽倒影的水面上可配置一些以花取胜的水生植物(常用荷花、睡莲),但应团散不一,配色协调。植物配置形式多呈孤植、群植。小院里花木起到点缀,大院里孤树偏于一角,借其挺拔、苍劲、古拙、袅娜多姿、盘根错节。在某种情况下,茂密的树木甚至在限定空间中担任主要角色,例如当建筑物比较稀疏、分散,以致不能有效地形成界面时,依靠密植的树木则能补偿建筑的不足,而在限定空间中起主导作用。如苏州拙政园中部景区就属于这种情况。

1.2.1.2 中国近现代的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概况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西方事物涌入,从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园林的设计风格,此时开始出现公园。例如黄埔公园是我国最早的公园,于1868年在上海建成,当时的名称叫作外滩公园,其按照英国的园林风格设计,在种植设计上一反中国传统的种植设计模式,出现了草坪和规则式的种植形式。

辛亥革命后,一些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园林开始出现。但究其园林平面布局却很少模仿西方的规则式园林平面布局,中国式的自然山水园占据主流,但在局部也采用了西方园林的景观要素,如花坛、开敞的草坪等。这个时期,我国已开始了植物园的兴建。1929年由“中山先生纪念植物园”改建的“南京中山植物园”是我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之后又建立了江西庐山植物园,成为我国建立最早的一座亚高山植物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新建和改建了很多大型公园,并在植物园方面加大了建设数量。1956年规划建设了北京植物园,面积达400多公顷(1公顷=10 4 m 2 ,后同),是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植物园。当时的园林种植设计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艺术的基础上,师夷长技,学习了国外的先进种植经验,创造出一批兼有民族特色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型社会主义园林,既发扬了优秀的传统又具有巨大的革新。

1977年之后,我国园林事业重新进入新篇章,这一时期,园林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大批的公园绿地,相关专著和论文也纷纷涌现。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的发展进程加快,城市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植物景观重要性的逐渐认识,特别是生态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后,植物种植开始更多的应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植物种植设计更加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随着文人园林的兴起,植物种植更加注重按照其文化生态环境意蕴进行种植,呈现出自然式、象征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植物种植设计先后经历了“绿化”“植物配置”“种植设计”、植物造景等发展历程。此后,80年代后期提出了生态园林的概念,到20世纪90年代末,北京市开始了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从绿量的角度分析了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且对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种植结构进行了定量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植物种植设计在科学性方面的发展。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大发展浪潮带来的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等负面效应的凸出,人们的生态意识增强,植物景观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等方面的功效日益突显,其重要性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受急功近利、形式上的感官享受等“城市形象”“政绩工程”等影响,植物种植设计背离了科学的发展规律,在繁华的城市现代园林建设背后出现了不科学、不理性的现象,甚至盲目地“跟风”“模仿”,使得植物景观的民族性、地域性、独创性缺失,人为割裂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为追随时尚或理想化的景观形式,盲目放大了植物的观赏功能,忽视了植物本身的环境适应性、种类多样性。

1.2.1.3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

植物种植设计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体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内涵,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周围的人居环境质量,植物种植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原则,从而在园林建设中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1)适地适树,从结构上提高植物种植设计科学内涵

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遵循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以及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合理地搭配和选择各种植物,进而实现园林植物功能性和观赏性的融合。

(2)确立绿量指标,优化植物种植结构

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阻滞尘埃,调节小气候环境温度、湿度,降低噪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等多种生态功能,且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生理活动的,因此,园林绿地中物质及能量流动大小主要取决于植物叶片面积的大小,从而决定其产生生态效益的总量大小。因此,以叶面积为主要标志的绿量是决定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大小最具实质性的因素。将绿量作为衡量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指标,重视绿化结构,改善现有绿地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高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可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科学性。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园林植物种植的目的之一。一直以来,我国沿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平面指标对园林绿地建设水平进行定量评估,2008年2月国土资源部提出要进一步增加绿地率的比率,即绿化用地占总规划用地的百分比。然而,绿地中不同植物种类、不同种植结构,其生态效益差异很大:相同绿地面积的群落绿化绿地与纯草坪绿地的生态效益相差几十倍;即使同一树种,由于受不同树龄,不同生长环境等自身及外界因素影响,其生态效益也很不同。仅仅依赖原有的平面绿化水平衡量指标,不能量化其实际生态效益,绿量作为立体评价指标则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种类植物、不同种植结构绿地、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生长环境的实际生态效益。因此,确立绿量指标,结合生物科学、生态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原理和方法,优化植物种植结构,促进植物生态效益的发挥。

(3)优化整合,实现植物景观功能多样性

园林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建筑营建、叠山、理水和植物种植4大部分,植物作为其中具有生命力的要素,不仅具有美学、生态及经济等功能,且还能从系统的角度,优化整合园林各组分优势,充分实现园林景观的现代意义。

①体现整体性 植物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没有形成整体景观结构,更多的是作为配景,通过孤植、对植、丛植等表现形式与建筑、山石、水体等配合形成局部景观,这与大尺度的现代园林景观建设是相悖的。作为构成现代园林景观的重要组分,植物种植设计必须在尊重地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立足于构建园林景观整体性,将整个景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要实现多样性,应由形态、功能不同的绿地类型组成,这种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植物种植设计方法,主张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植物种植设计。如在系统研究园林景观其他组成的特点、优势的基础上,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植物的形态、功能、物种多样性,通过版块、廊道、基底等形式,将建筑、地形、水体等有机整合,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②体现地域性 不同地域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植物种类以其特有的形态、质感、色彩,在竖向上所表现出来空间范围和围合感是不同的,不但具有丰富和分割园林环境空间的作用,还能营造场所精神,体现地方文化、民族风格。在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植物种类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为辅,形成稳定的近自然植物群落,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体现地方风貌的植物群落,从而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成为地域特征识别的重要标志。

现代城市运动也影响到园林景观设计,使其遵循的原则和表现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在植物种植设计中,产生了多元化倾向。英国风景园林师科鲁斯顿指出植物种植设计应体现保存性、观赏性、多样性和经济性四个方面:保存性即对基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完善;观赏性是园林建设中植物种植设计有别于其他绿化的显著性特征,构建优美的植物景观供人们观赏是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任务;多样性是要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多样的景观形式;经济性体现在对于人工绿化的后期维护与管理上。因此,植物种植设计不仅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更要从系统的角度综合应用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促进植物种放权有偿分配和交易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政府问责制和企业责任制,推行环境维护和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

1.2.2 国外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概况及发展趋势

1.2.2.1 西方古典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概况

15世纪初到17世纪的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园林设计中,植物种植设计多是以规则式的种植形式出现,按照当时造园家对自然美的理解:“自然界中的树、水和石本身并不美丽,也不值得赞颂,只有经过人类控制并施以‘人为中心’的秩序感、平衡度和对称性,才能达到优美和谐、尺度适宜”花园中的植物通常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及动物形体,以体现植物也服从于人们的意志,这些规则式的植物景观与规则式的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协调意志,有较高的人工美的艺术价值,如欧洲紫衫被修剪成高而厚的绿墙,与古城堡的城墙风格统一协调;锦熟黄杨常被修剪成各种模纹或成片的绿篱,体现出强烈的秩序感。

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划时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城市的快速发展繁荣了经济,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同时期,生物学、博物学等科学迅速崛起,大机器生产对传统手工业和工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在问题和科学技术的双重催生下,19世纪初开始出现了包括植物种植在内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方法,导致了传统植物种植的部分变革。

格特鲁德·杰基尔(Gertrude Jeky Ⅱ,1843~1932)是英国一位著名的园艺师,她对于造园艺术的影响力遍及整个世界直至今天,而且她在园艺知识方面的著书相当多,如她在《花园的色彩》中指出:“我认为只是拥有一定数量的植物,无论植物本身有多好,数量多充足,都不能成为园林,充其量只是收集。有了植物后,最重要的是精心的选择和有明确的意图……对我来说,我们造园和改善园林所做的就是用植物创造美丽的图画。”安德森·杰克逊·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1815~1850)是美国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研究者和植物学家,在景观设计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既是雷普顿和劳顿风格的模仿者,又是美国景观风格的提倡者。他对雷普顿的三项基本设计原则进行了新的阐述,认为统一是建立设计的主导理念,多样是通过装饰和复杂激发的兴趣,协调是从属于整体布局需要的。1854年,奥姆斯特德主持修建了纽约中央公园,此后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园运动,并逐渐影响到了世界其他各地。这时期植物种植设计在形式上虽然主要是沿袭自然式风景园的外貌,但在设计思想和植物群落结构上明显已有了更多生态的意识和相应的措施。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植物种植设计在形式上有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如英国园林设计师鲁滨逊(WilliamRobinson,1838~1935)主张简化烦琐的维多利亚花园,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任其自然生长。尽管因为社会的发展未到一定阶段或由于植物景观在当时还主要被看成是一种园艺或生态环境,这种变革在当时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但他们的努力为其后园林形式上的革新做了必要的准备。

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丹·凯利(Dan Kiley)说:“恰当的植物造景能产生美感。例如怎样选择植物材料的比例、尺度、质感、色彩,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合理的搭配,都是设计人员应该精心考虑的。”风景园林师南希A·莱斯辛斯基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系统地回顾了植物景观设计的历史、对植物景观构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将植物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来丰富外部空间设计。她认为风景园林设计的词汇主要有两大类:由植物材料形成的软质景观和由园林建筑及其他景观小品构成的硬质景观。植物景观设计与其他艺术设计比较,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是最具有动态的艺术形式。植物种植设计的关键在于将植物元素合理地搭配,最终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她提出了植物种植设计构成的5个基本要素,即线条、外形、群植、质感、色彩。英国风景园林师克劳斯顿(Brian Clouston)在《风景园林植物配置》中指出园林植物生态种植应体现在4个方面,即保存性、观赏性、多样性和经济性。其中,保存性强调的是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完善,人类是唯一具有改变其生存环境的物种,具备干扰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能力,保持自然界的长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是风景园林的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最重要的层面。观赏性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有别于其他绿化的显著性特征,构建优美的植物景观供人们观赏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任务。多样性是自然法则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形成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景观形式多样的前提。经济性则体现在对于人工绿化的后期维护与管理上。他还强调了乡土植物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当地季节变化所形成的真实的季相景观,乡土植物对当地自然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世界景观趋同的时代,乡土植物是体现地方景观风格特征的重要层面。

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运动的诞生,生态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保护和凝聚,保存和过程占据了统治地位”。受景观设计师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1920~2001)著作《设计结合自然》的影响,植物造景开始更多地关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问题。几乎与此同时,文化又重新得到重视,玛莎·舒瓦茨(MarthaSchwartz)的“城堡”广场、G.Clement和A.provost等的巴黎雪铁龙公园的植物造景明显具有了更多文化的意味。80年代以后,整个社会开始意识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植物造景的创作和研究上也反映出更多“综合”的倾向。例如,《Planting Design:A Manual of Theory and Practice》《Land-scape Design With Plants》《Planting the Landscape》等著作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功能、景观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1.2.2.2 西方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概况

(1)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的思想

在西方欧美国家,现代主义园林讲究的是自由的平面与空间布局、简洁明快的风格、丰富的设计手法及注重功能、使园林能够真正为人民设计的思想。在设计中主要体现3个主要的设计思想,即真正为大众设计的思想,形势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以及创新的思想。

(2)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的风格

在现代主义园林新的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其设计风格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代主义园林不再局限于“意大利式”“法国式”“英国式”或“折中式”。现代主义园林除了注重使用功能以外,在形式上依然强烈反对模仿传统的样式,却把现代艺术的抽象几何构图和流畅的有机曲线运用到构图中,形成了现代园林特有的简洁、自由的园林设计风格。

①西方现代园林追求简洁的构图 由于受到现代主义建筑“少就是多”的思想影响,现代主义园林在构图上追求简洁的均衡构图,反对传统的严格对称和复杂的装饰。无论是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还是自然线形进行构图,都充分地体现了简单明快的现代风格。

②自由的布局 在平面布局上,现代主义园林打破了传统园林生硬、呆板的对称式布局,采用更为自由、丰富的平面布局形式。在采用几何线形进行规整式布局外,更多的园林采用曲线进行结合,形成更加自由流动的平面布局。

③西方园林丰富的元素 同中国现代园林相似,西方现代园林在发展改善西方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引入中国、日本古典园林元素,如园林的石块、院门、水池等的特殊布置使西方园林在传统园林发展的基础上增添了东方园林的韵味,使其形式与景观更加丰富、更具有美感。

(3)西方当代植物景观设计方向

随着时间的淘汰,传统的功能逐渐开始舍弃了过于复杂的配置方式,同时逐渐向地方特色与乡土自然气息方向发展,例如,在城市环境中加入一些未经驯化的野生植物,与人工构成物形成对比,共同构建成为一种独特的美丽风景。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西方传统的景观设计逐渐从遮阴、营造小气候的基本功能转变为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由于文化思维的差异,西方的植物景观设计主要趋向于层次感与逻辑感,典型的代表为凡尔赛园林,更为直白简单地表现出园林的本来特色,这是一种重视比例、讲究比例协调为主导的美学思想。

无论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只要是精华,我们都需要学习,我们都需要参照,这也是园林技术进步的主要路径之一。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如何将自然要素融入世界的潮流之中,同时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环境风格,是对植物景观设计者的主要考验,也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7CUIdC5Tnz6z7Q0P4eh61R4gHl09ARSAYKsHu9nhP88qNXhS01v8xwOMLGWiuy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