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孔子在世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大的名声。那时,他非常谦虚好学,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会随时向身边的人请教。
有一次,孔子到太庙里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太庙是供奉国君祖先的地方,这里摆放的每件东西,这些东西摆放的顺序、位置,都有特殊的含义。孔子走进太庙之后,每看到一个物件,都要问一问陪同他的侍从。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在背后嘲笑孔子:“谁说他懂礼仪的呀!他进了太庙之后,见到什么都要问一问。”孔子听说后,并没有生气,而是很平静地回答:“我见到什么都要问清楚,这就是礼仪呀!如果我什么都不知道,还不肯问别人,做错了事,不就失礼了吗?”
孔子不仅自己谦虚好问、善于学习,而且很推崇谦虚学习的精神,对爱学习的人评价很高。
卫国有一位大夫叫作孔 圉( yǔ ) ,他去世之后,卫国的国君把他的 谥( shì ) 号定为“文子”。谥号是古代的王公贵族死后得到的称号,有评价这个人一生功过的含义。所以古人对谥号看得很重。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在他看来,孔圉的一生配不上那么高的评价。于是,子贡问孔子:“老师,我想向您请教,孔文子凭什么称得上‘文’呢?”孔子回答:“因为他聪明勤奋,遇到任何不懂的事,都会询问别人,无论对方的地位和学问如何,他都能谦虚地请教,一点也不为此感到羞耻,所以这个‘文’字,他当之无愧。”子贡听了孔子这番解释,信服地点了点头。
【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
【释义】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近义词】不矜不伐。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人和人之间的身份等级差别很大,孔子特意提出“不耻下问”,就是因为在当时人的眼中,向身份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是很丢脸的事情。所以,能够做到不耻下问的孔文子才更难得。在人人平等的今天,我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尽情地向他人请教,而不用担心受到别人的鄙视。
超飞:我今天不耻下问,向小薇请教了好多问题。
芝麻:超飞,不耻下问是指向比不上自己的人请教问题,你怎么能这么说小薇呢?
超飞:啊,是这意思啊,对不起,小薇,你别介意啊!
小薇:没关系,我不会怪你的。不过,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用不耻下问形容自己呢!
超飞:你快别笑话我了。对了,我听说老师向芝麻请教问题了,是真的吗?
小薇:哇!老师还真是不耻下问呀!
芝麻:没有啦,老师就是问了我几句话而已。
小薇:芝麻害羞啦!我们要学习老师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不懂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