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现代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百年概述

一、现代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起步

1911~1948年,为我国现代建陶工业的起步阶段。20世纪初,一批民族实业家分别在唐山、上海、温州、宜兴等地建立了现代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工厂。1949年,年产卫生陶瓷6000件、陶瓷墙地砖2310m 2 ,产量可谓寥寥无几。本节重点介绍20世纪初期我国最早建立的现代模式的、曾对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和作出较大贡献的几家工厂。

1.唐山启新瓷厂

建于1914年,是国内第一家现代卫生陶瓷厂。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文化、资本和技术的输入,我国少数城市出现了高层建筑物,现代建筑卫生陶瓷也开始在我国应用。1906年,周缉之、李希明等人在唐山创办启新洋灰公司。1914年,启新洋灰有限股份公司理事会决议在原“细绵土厂旧址”建立瓷厂,聘请德国人汉斯·昆德兼管制瓷技术,雇工30多人,先后制作日用瓷、小缸砖、红铺地砖,陶瓷生产初具规模。1921年职工发展到百余人,产品又增加了低压电瓷,瓢式脸盆及水箱、槽子等卫生陶瓷。1922年聘德国技师魏克指教工人用器械之法制瓷。1923年间,从德国引进陶瓷生产用的设备,如轮碾机、球磨机、泥浆泵、磁选机等设备,成为我国第一个使用进口设备的陶瓷工厂。1924年7月,瓷厂与洋灰公司脱钩定名为启新瓷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国外原料断绝,启新瓷厂开始改用中国原料进行生产,产品销往上海、广州、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1942~1943年,工厂扩建,职工达到400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厂由国民党政府接管,派李进之(李希明之子)为厂长,欧特·昆德(汉斯·昆德之子)留用,任副厂长兼技师,产品仍以卫生陶瓷和铺地砖为主。1948年,生产陷于停顿。后由人民政府接管。

2.浙江泰山砖瓦股份有限公司

建于1921年,是国内第一家无釉外墙砖厂。20世纪2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上海开始兴起,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1921年,中国第一批赴美学习硅酸盐工艺的技术人员回国后,在浙江嘉善地区开办了泰山砖瓦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该公司在上海建立了二分厂。1926年,二分厂试制成功无釉陶瓷外墙砖—泰山牌毛面砖,厚度仅15mm(当时从国外进口的陶瓷外墙砖厚25mm)。这种产品不仅成为了当时上海的国际饭店、锦江饭店和上海大厦等高层建筑的外墙装饰材料,而且远销国外。仅几年时间,该厂获利100多万两白银,并取得为期10年的专利权。

3.温州西山窑业场

1939年开办,是国内第一家釉面砖厂。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泰山砖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二分厂和益中瓷厂、兴业瓷厂等企业均告停产,部分技术人员流落温州。1939年,温州民族实业家吴伯亨延聘上海的技术人员开办西山窑业场,1943年正式投产,主要产品有釉面砖、铺地砖等。后来,由于洋货倾销和国民党政府货币贬值,工厂负债累累,于1949年初宣告停产。

4.德盛窑业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为1930年2月由民族资本家秦幼林投资创办的德盛窑业唐山工厂,当时只有工人百余名,主要生产日用陶瓷、耐火砖、大缸、缸管,产品商标为“得胜”牌(引自厂名“德盛”的字音,意为取得胜利)。1934~1936年,工人增至600名,除生产日用陶瓷外,还生产耐火材料,并开始试制脸盆、便器等卫生陶瓷产品,成为华北一带最大的陶瓷生产厂家。1943年改名为“德盛窑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增至1500名,年产日用陶瓷800吨,耐火砖等2.1万吨,成为20世纪40年代全国最大的陶瓷厂家。后因连年战事,工厂日渐衰落,生产停滞不前。1948年唐山解放前夕,工厂已濒临倒闭。

5.琉璃制品工厂和作坊

我国山西省的建筑琉璃制品生产,在明清时期曾盛极一时。重修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时,都是从山西省太原、介休、阳城、河津调派琉璃匠人去制作琉璃。但在20世纪初期的20多年间,山西境内的建筑琉璃已声消迹敛,偶有作坊,也不过是匠人据以糊口罢了。

在此期间,江苏宜兴的琉璃制品有所发展。1925年,江苏宜兴鼎山葛姓窑户为苏州宝恩寺烧造成功金黄色琉璃瓦。鼎蜀镇出现了一个开山琉璃瓦厂,由零星制作形成专业生产,年产制品2万件,品种有琉璃瓦、龙头、龙尾式屋脊等。1933年,宜兴汤渡的周姓与上海杨姓合资开办三益琉漓厂,生产琉璃板瓦、筒瓦、花檐、滴水、花窗、竹节栏杆、龙头飞吻和屋脊饰物等。1935年,宜兴人刘福照又在鼎蜀镇开办陶新陶器厂,按客户来样制作琉璃制品。这些工厂都历时不长,偶露峥嵘,生产技术也很落后,仅靠手揑板拍。各地的陶管生产也一度兴旺,后渐趋凋零。

其他地区,如广东、湖南、北京、陕西、河南、山东、黑龙江等地,也都有以作坊式生产琉璃制品的。

二、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工业化

1950~1978年,我国初步建成建筑卫生陶瓷工业体系,实现了工业化。这期间,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恢复生产和老厂改造,二是企业合并和新厂建设。

1948年12月,启新瓷厂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国有企业,很快恢复了原有产品的生产。在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人民政府拨款49万元,改建、新建生产设施和工人新村,改善了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使生产迅速发展,到1952年,卫生陶瓷年产量达5.74万件。从1953年到1960年,国家先后拨给启新瓷厂143万元进行扩建,先后拆除了原来分散、矮小的厂房,重建了原料、成形车间,增建倒焰窑11座,工厂占地面积扩大为6.57万平方米。1955年,改名为唐山陶瓷厂,成为生产卫生陶瓷的专业化工厂。1960年,建工部玻璃陶瓷工业研究院和该厂共同研制出红、黄、蓝、绿、黑5种色釉,开始了彩色卫生陶瓷的生产。

德盛窑业唐山工厂在此期间也迅速恢复生产。1952年,德盛窑业唐山工厂改为公私合营德盛陶瓷厂,生产卫生陶瓷4.01万件。1952年启新、德盛两厂的合计产量为9.75万件,是1949年全国卫生陶瓷产量的16倍。从1951年到1960年,国家先后给德盛陶瓷厂拨款504.5万元,新建生产车间,添置设备,增建倒焰窑43座,成为我国生产建筑卫生陶瓷的又一个大厂。1955年,德盛陶瓷厂与唐山陶瓷厂一起承担了出口卫生陶瓷的生产任务。

1949年5月,人民政府派代表进驻西山窑业场,通过在政策、资金、原料、运输和税收方面的支持,使工厂迅速恢复生产。1951年,改为公私合营西山窑业厂,人民政府通过投资扶植、协助原厂主解决债务问题,使生产很快发展,1952年生产釉面砖1.46万平方米,锦砖0.53万平方米。从1951年到1960年,温州西山窑业厂经改造、扩建后发展成为西山面砖厂和西山地砖厂。

各地生产企业全面恢复生产。江苏宜兴、广东佛山市石湾镇的一些陶瓷作坊,经过合并、改造、扩建,生产有很大发展,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1948年,东北人民政府关注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发展,开始筹组窑业公司。从黒龙江省鸡西来到吉林省,并从九台县陶瓷厂(生产日用瓷)抽调20多名人员,组成筹建处。1949年3月,这些人员迁至沈阳,随后组建研究所并参与筹建第一陶瓷厂。1949年,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沈阳建设一座现代化大型建筑卫生陶瓷厂,建厂工作由东北工业部企业管理局陶瓷公司主持,公司技术研究室负责设计,并组织施工。1950年破土动工,1952年8月正式投产,命名为第一陶瓷厂,当年生产卫生陶瓷0.79万件。1953年,第一陶瓷厂划归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沈阳陶瓷厂。这是我国自己设计、施工建成的第一个采用以发生炉煤气为燃料的隧道窑烧制卫生陶瓷的工厂。沈阳陶瓷厂的建成和投产,为后来新建和改造其他建筑卫生陶瓷厂提供了经验和技术依据。

国营海城陶瓷三厂的前身是始建于1924年的大新窑业厂,只能生产日用粗瓷,1949年以后,经过转产、改建和扩建后生产建筑陶瓷砖,之后以生产出口锦砖而著称。

中国传统的建筑陶瓷、建筑琉璃和陶管的生产也相继得到恢复和发展。

1956年,宜兴的23家作坊通过联营、公私合营,成立了陶新陶器厂,后改名为国营宜兴建筑陶瓷厂,生产发展很快,1960年建筑琉璃和陶管产量达3万多件、60多个品种。

1956年4月,以十几家陶瓷合作社为基础组建了国营石湾建筑陶瓷厂,1957年7月正式投产,生产陶质花盆、琉璃瓦和少量陶质卫生洁具。

1958年,由小型作坊组建的景德镇市第二陶瓷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转为国营,并与景德镇市十五瓷厂、十六瓷厂合并。1960年,景德镇市建筑陶瓷厂由国家投资扩建并改名为景德镇市建筑卫生陶瓷厂,生产卫生陶瓷3.30万件、釉面砖1.58万平方米、锦砖2.47万平方米。

1957年,为使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生产布局趋于合理,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决定除继续对老企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进行改造、合并、扩建外,在自力更生基础上,用我国自己的设计和设备再筹建三个大型企业,即北京陶瓷厂、福建漳州瓷厂和陕西咸阳陶瓷厂。

北京陶瓷厂隶属于北京建材公司,始建于1958年,1959年正式投产,生产蹲便器、小便器、高水箱和返水弯4种卫生陶瓷产品,当年生产卫生陶瓷1600件。1960年增至8种产品,产量3.7万件。之后,北京陶瓷厂还生产外墙砖、日用瓷、化工瓷、高低压电瓷和无线电陶瓷元件等多种产品,是一家以生产建筑卫生陶瓷为主的综合性陶瓷企业。

福建漳州瓷厂隶属于福建省龙溪地区建材公司,建于1958年,在三年困难时期中停建,1962年开始生产日用瓷,1964年建成一条15万平方米的釉面砖生产线,1965年正式投产。

陕西咸阳陶瓷厂隶属于陕西省建材公司,1957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58年开始筹建,1962~1964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停建,1965~1966年复建并投入生产。主要产品有卫生陶瓷、釉面内外墙砖和大型饰面板等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耐酸砖、耐酸环、耐酸水泥等化工陶瓷产品,Al 2 O 3 、含锆成分的刚玉等各类工业配件瓷等,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家以生产建筑卫生陶瓷为主的综合性陶瓷企业。

到1960年底,全国12个重点建筑卫生陶瓷厂的简况和布局见表9-1。

表9-1 1960年12家大中型建筑卫生陶瓷厂简况

1960年,全国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发展缓慢。1972年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兴建几项大工程,许多新建的工厂、学校迫切需要卫生陶瓷和釉面砖,除供外销外,其计划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要的10%左右。为解决供需矛盾,1973年1月,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在唐山召开了全国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会议,制定了发展规划,落实了生产计划,提出了促进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措施。这是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对当时和以后几年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973年10月,全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质量管理经验交流会召开,制定了《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质量管理办法(草案)》。1974年,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召开,推广了多项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在这两次会议推动下,各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逐步恢复和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并广泛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原料湿法粉碎、管道注浆和“架子化”作业法、便器简化成形等新工艺和新技术,在全国得以迅速推广。

1973年唐山会议后,各地新建和恢复生产的中小型建筑卫生陶瓷厂有30多家。1974年和1975年,老企业新建烧制卫生陶瓷的隔焰隧道窑8条。1975年,为了解决卫生陶瓷配套所需的五金件,唐山市建筑陶瓷厂新建年产5万套件的五金件车间。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唐山陶瓷厂和唐山市建筑陶瓷厂两家骨干企业损失严重,但在震后两个月内这两个厂都迅速恢复了生产,1978年达到或超过震前生产水平。1978年,唐山陶瓷厂生产的“唐陶”牌卫生瓷和唐山市建筑陶瓷厂生产的“三环”牌釉面砖,在全国重点企业产品质量评比中均获第一名。其他许多建筑卫生陶瓷厂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和革新挖潜,也增加了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到1978年,全国生产建筑卫生陶瓷的企业已有44家,其中重点工厂13家,职工人数为1.5万人。卫生陶瓷年产量达227.8万件,比1960年增加61%;釉面砖达到356.7万平方米,比1960年增加4.7倍;外墙砖和地砖的年产量达到189.06万平方米,比1960年增加3.9倍(见表9-2)。

表9-2 1978年全国13家国营重点建筑卫生陶瓷企业

三、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现代化

1979~2010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取得飞速发展,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1.萌芽发育,欣欣向荣

1983年,广东佛山市石湾利华装饰砖厂引进年产30万平方米一次烧成彩釉砖生产线投产。该项目从意大利引进生产线装备、工艺技术、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是国内第一条墙地砖全线引进线。从1984年开始,在短短的三年内,全国引进的生产线达60多条,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逐渐步入了大规模引进生产线高潮,并迎来了大型国企为主导的蓬勃发展局面。

1987年1月24日,以石湾镇为中心,原佛山市陶瓷工业公司将管辖的石湾各陶瓷厂和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共计41家企业按照中央深化企业改革的精神,合并成立了我国陶瓷行业首家企业集团—佛山市陶瓷工贸集团公司(简称佛陶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建陶生产企业。该公司是全国第一家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陶瓷工贸综合企业集团,为中国各大瓷区树立了榜样。位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佛陶集团,依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迅速发展壮大,短短几年就奠定了在我国建陶行业的龙头地位。

根据国家建材局统计,1986年,全国卫生陶瓷年产量达到949万件,釉面砖达到4879万平方米,外墙砖和地砖达到3121万平方米。

1983年,国家建材局组织沈阳、唐山、景德镇等地工厂有关人员,在北京举办为期一年的卫生陶瓷造型设计研究班,对卫生陶瓷的内在功能和外观造型、色调进行研究,培养了设计人员,推动了新产品的开发。1986年,卫生陶瓷产品坐便器中除原有的冲落式、虹吸式、冲落虹吸式外,还增加了喷射虹吸式、漩涡虹吸式、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件等新产品。洗面器有方形、圆形、椭圆形、悬挂式、立柱式、台式等多种规格,色调有粉红、翠绿、天蓝、浅灰及流行色等8种,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宾馆、住宅建筑中。至1987年,我国的建筑陶瓷已有1000多个品种。1978年,佛山石湾的工厂率先推出我国第一块彩釉地砖,1989年佛山市石湾耐酸陶瓷厂研制成仿花岗石彩釉砖,1989年石湾瓷厂引进日本自动化生产线生产高档彩釉马赛克,1989年石湾工业陶瓷厂斥资300多万美元引进60万平方米瓷质耐磨地砖生产线,1990年广东潮州彩釉砖厂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高技术陶瓷所研制成仿锦高级地砖,佛山市石湾化工陶瓷厂研制成大型瓷质彩胎砖。1990年佛山市石湾钻石陶瓷厂推出由四片拼成一个花色款色的彩釉砖,花色丰富,能有不同图案组合,产品风靡一时,1991年开始在全国流行。1993年佛山海鸥、冠珠、环球等陶瓷厂推出耐磨砖,新中源、西樵等陶瓷厂推出水晶砖,一跃成为行业新秀。

这一时期,特别要记述对我国建筑陶瓷的国产化现代化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两件大事:(1)中伦建筑陶瓷技术装备联合公司(下简称中伦公司)的成立与“年产70万平方米陶瓷彩釉墙地砖国产化示范线”项目的建成;(2)我国第一台全自动液压压砖机(YP600型)与15t大型球磨机的自主研发成功。

中伦公司于1987年12月10日在北京成立,当时挂靠原国家建材局。图9-1是成立时刊载于人民日报的广告,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司的组建、简介和业务。公司的历史性作用与贡献在于由国家主管部门指导建筑陶瓷业的发展,承接建设国产化的生产线,安排了二百几十位工程技术人员到国外考察培训和国内项目的国产化设计工作。

图9-1 1987年12月10日中伦公司成立,在人民日

年产70万平方米陶瓷彩釉墙地砖国产化示范线建在四川自贡建筑陶瓷总厂,设计单位是杭州新型建筑材料设计院,1989年11月24日破土动工,1991年1月全线试运行,1992年11月30日通过国家技术验收。国产化示范线引进消化吸收合同设备及工程设计分工明细表见表9-3。

表9-3 国产化示范线引进消化吸收合同设备及工程设计分工明细表

全自动液压压砖机和大型球磨机研发项目是1989年由原国家建材局牵头立项、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设计、石湾陶瓷机械厂与唐山轻机厂生产制造。两机于1993年研发成功投产,打破了建筑陶瓷关键装备外国对中国的垄断,引发了成套陶瓷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开发,自此中国的建筑陶瓷技术装备生产走上世界大国的地位。其中陈帆、刘存福、杨洪儒等人做出了杰出贡献。

2.快速发展,实现跨越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产区形成“三山二江一海”格局。并且随着陶机、原辅色釉料、窑炉等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综合配套初具雏形,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化程度提高。

1993年,我国建筑陶瓷砖和卫生陶瓷产量双双跃居世界首位,中国初步奠定了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大国的地位。2003年,全国有10家建筑陶瓷砖企业产品、2家卫生陶瓷企业产品获政府授予中国名牌。2006年我国陶瓷砖和卫生陶瓷产品出口量同为世界第一,并出口成套技术装备,使中国成为世界建筑卫生陶瓷出口贸易大国。

3.高歌猛进,凸显风范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在这一阶段,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改制”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国有企业日渐式微,乡镇集体企业在经历短暂辉煌之后趋于沉寂,民营企业全面崛起并逐渐占据了行业主导地位,同时掀起了以国产装备为依托的新一轮建设高潮。

产量的剧增使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市场由短缺逆转为过剩,市场竞争随之加剧,价格战此起彼伏,行业开始告别暴利时代。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企业的品质和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并开始面临低成本与差异化经营的战略抉择。

进入21世纪后,从2003年开始,建筑卫生陶瓷进入大转移、大发展阶段。全国各地形成了30余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域(集群),生产企业超过6000家。2010年,全国建筑陶瓷砖产量超过75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超过1.7亿件,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分别超过4000亿元和320亿元。一批有实力、规模大、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企业集团)快速成长。

作为建筑材料主要产品的建筑卫生陶瓷的管理从属于建材工业管理。1949年11月~1956年5月先后隶属于重工业部的建筑器材工业局、基本建设局筹备组、建筑材料工业管理局;1956年5月~1970年6月先后隶属于国务院建筑材料工业部、建筑工程部、筑材料工业部;1970年7月~1975年9月先后隶属于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建筑材料工业组、建筑材料工业局;1975年9月~1979年4月隶属于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总局;1979年4月~1982年5月隶属于国务院建筑材料工业部;1982年5月~1984年8月隶属于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84年8月~1994年1月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4年1月~2000年3月隶属于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2000年3月,中央机构改革,十大工业部门撤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撤销,组建成立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2007年7月更名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建材工业的教育体系和科研设计体系的发展详见第一篇第三章。

(1)民营企业的发展 1992年,广东佛山跨东平河的石南大桥通车,原为渔桑甘蔗农业的南庄乡镇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建成200多条大规模的建陶生产线。在这场镇比镇、村比村、集体学国企私企赶集体,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模仿、“近亲繁殖”的热潮中,佛山开始形成了生产模式相似、产业高度集中的庞大建陶企业群体。与此同时,广东的改革开放、佛山建陶行业的发展经验也成为内地和其他产区的学习榜样。

随着南庄及周边乡镇集体建陶企业的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拥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原佛陶集团的技术人才成了“香饽饽”,被高薪聘请到新建企业的重要岗位。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佛陶集团就出现一批“星期天工程师”。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到周边的建陶企业,尤其是一河之隔的南庄企业做技术服务,把佛陶集团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传播推广,扶持了一大批新建企业的成长。此间,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大面积下滑,走上了一条难以挽回的衰落之路;一批民营企业如鹰牌、东鹏、新中源、新明珠、金舵等却在良好的内外部市场环境中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佛山乃至全国建陶行业的中坚力量。

在此阶段,福建建陶企业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引导企业进行增资扩股、联合兼并、资产重组,逐步降低国有资产的比例,增强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最终实现了“国退民进”,并迅速形成了一批集团公司和产值超亿元的骨干企业。改革春风由南向北,受大环境的影响,山东、唐山及内地其他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的民营化改制步伐要相对滞后一些。与陶企民营化同步的还有陶瓷机械、色釉原辅材料、窑炉、科技公司及专业媒体,如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大宇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及华夏陶瓷博览城、陶城报。虽然不少国有企业不断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但终究在市场竞争中日显颓势,与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形成两种体制,一衰一盛的鲜明对比。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营企业成为了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业的主力军。

(2)合资及外资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国家对外资、合资企业在用地、税收、设备进口等方面给予相当的优惠政策,而且市场上合资企业的产品备受青睐,因此,各种各样“合资”风潮,由南而北,从广东、福建、上海周边、山东乃至各陶瓷产区蜂拥而起。

最早进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业的是美国标准公司。1984年中美合资的华美洁具有限公司成立于广东清远,1987年投产。1994年1月,天津美标陶瓷有限公司成立,1995年11月正式投产。1995年,在奉贤成立上海美标陶瓷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在广东江门成立江门美标显浩水暖器材有限公司。2002年,美标将亚太总部从香港迁至上海。2009年7月,美标亚太成为INAX下设子公司。

继美标公司之后,有众多合资及外资企业跟进,如中国中美合资的中华陶瓷公司1988年在福建投产;中美合资的太平洋陶瓷公司1990年在上海投产;1992年内地与台湾地区合资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在杭州余杭成立,2007年台资撤股,遂成为内地独资企业;中英合资的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在上海成立;台湾亚细亚瓷砖,1993年进入中国内地在上海成立上海福祥陶瓷有限公司,2008年完成股权重组,成为内地独资企业—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993年台资和成集团在苏州建立生产基地,1996年点火生产,年产能卫生陶瓷250万件;1993年10月号称“制釉大王”的台湾企业家蔡宪昌,投资5000万美元,在广东三水建成广东三水大鸿制釉有限公司;中日合资的北京东陶有限公司于1994年在北京清河投产,1995年3月又成立了东陶机器(北京)有限公司;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1995年8月,成立佛山独资厂,年生产超过一百万件陶瓷,1998年科勒在北京建立了生产水龙头的独资厂,1998年12月科勒在上海浦东星火开发区建立了生产铸铁浴缸、亚克力浴缸的独资工厂,2002年在上海成立了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科勒亚太区总部,2005年科勒在南昌龙头工厂顺利落成,2007年科勒在常熟建立生产橱柜产品工厂,2008年12月1日在珠海成立了科勒厨卫产品有限公司,生产不锈钢水槽及相关配件,2008年12月26日,科勒收购加枫卫浴(中山)有限公司,生产淋浴房、淋浴盆、整体浴室、蒸汽房和浴缸等产品;台资冠军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在江苏省昆山市设立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2002年再投资在山东蓬莱市设立信益陶瓷(蓬莱)有限公司;此外,还有现代、泛亚、罗马等一批台资企业进入上海及周边地区。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业,充分利用外资与合资企业实施的全方位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外商与国内企业合作。一时间,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中外合资潮风起云涌。“八五”期间,仅佛山产区,各类外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近百家,山东产区近50家。 0zW602Wa4mz4h/ZTPpqIN8swlIu1WU3XhWxCjRTwBTYBqFPZ6VUWy98I+pzSIB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