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传统陶瓷艺术的恢复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各级政府对传统陶瓷工业和艺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与发展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召回老艺人、关爱老艺人,安排生活就业、提供作坊组织恢复生产,传授技艺、培养艺徒;恢复传统产区和古代名窑的生产技艺,弘扬传统文化;在沿袭传统师徒传承教育基础上,发展现代陶瓷美术教育事业、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艺术创作设计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建立陶瓷研究机构,加强专家、艺人和科技人员的结合,开展科学研究,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陶瓷进行科学总结,按照时代生活需要,开发新材质、新工艺和新产品;组织创作设计展览、评比和学术交流;开展对中国传统产区和现代民间陶瓷的调研,并组织国内外文化与贸易交流等工作,推动了我国陶瓷业的发展。

国家轻工业部按照历史上形成的中国陶瓷“南青北白”瓷系,即南方硬质瓷系、北方软质瓷系的近代陶瓷生产分布形成的状况,把陶瓷业恢复与发展工作的重点分别放在了南方的景德镇产区和北方的唐山产区,并以这两个产区的生产带动南北方陶瓷产区的发展。景德镇产区的特点是以手工业生产方式为中心,集我国传统艺术瓷之大成。唐山产区的特点是已有近代陶瓷工业基础、半机械化生产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的规模较大。与此同时,广东省的佛山石湾和潮州汕头、福建省的德化、湖南省的醴陵、江苏省的宜兴、山东省的淄博及浙江省的龙泉、河南省的钧窑等相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在各产区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中,景德镇制瓷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播及唐山陶瓷机械化生产工艺的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山、醴陵等产区先后派团组赴景德镇学习青花、粉彩、雕镶装饰等工艺,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产区研究机构和艺术室,丰富和发展了唐山新彩、喷彩刷花装饰传统工艺和醴陵传统的高温釉下彩工艺与装饰风格,推进了我国陶瓷产区的日用陶瓷从手工业走机械化大生产,并恢复了大量的传统陈设艺术陶瓷的制作技艺,为我国陶瓷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12月,文化部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展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行的全国性工艺美术展览,景德镇、石湾、宜兴、德化、唐山、醴陵、邯郸等产区和钧窑、建窑等的作品参展,观众达18万人次。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参观了展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巩固民间美术工艺的成就”的文章。展会首次组织产区艺人来京参加观摩会议,陶瓷窑口的代表有石湾的刘传、宜兴的朱可心、建窑的向逢春和钧窑的沈明阳等。

1954年,文化部与景德镇政府组织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科(专业)师生,同景德镇艺术瓷行业的诸门派、风格著名艺人和名工约百余人聚集一堂,交流、探索恢复名瓷技艺与传统艺术,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艺术瓷创作与交流活动。与此同时,文化部还调拨了故宫博物院典藏的景德镇历史名瓷近千件作品,作为恢复瓷艺的参照品。这项活动历时一年,研制、烧成名瓷数百件,参加了首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后来还分别赴前苏联、印度、东欧十国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主要作品有:景德镇珠山八友刘雨岑的粉彩《水点桃花》、王步的青花釉里红《葡萄大盘》、曾龙生的瓷雕《观音》、祝大年的釉里红《鸡冠花大盘》、高庄与陈东瓜合作研制的乌金釉《蝴蝶盘》、青瓷窑变花釉《葡萄果盘》、段茂发的古彩《荷花梅瓶》、王锡良的《采茶捕蝶盘》、张松茂的粉彩《牡丹瓶》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景德镇陶瓷馆。

1957年9月,首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提出了“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和“适用、经济、美观”的生产原则,为陶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59年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家轻工业部在北京故宫午门举办了全国陶瓷美术展览。本次展览展出了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全国各陶瓷产区、陶瓷名窑及艺术院校共同参与设计制作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使用的建筑琉璃制品(石湾、铜官、宜兴和北京琉璃厂烧造)、陈设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等千余件(套)富有产区、窑口地方风格的代表性产品,展示了新中国陶瓷业在经过恢复与发展后取得的阶段性丰硕成果。

1964年,国庆十五周年人民大会堂国宴庆典用瓷选用了由湖南优质高岭土“球土”原料制成的硬质“高白瓷”材质和“高温釉下五彩”蓝彩装饰工艺产品,由醴陵群力瓷厂生产。此后,承制人民大会堂、国宾馆及驻外使馆的国家用瓷的生产任务,分别是在景德镇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完成的长石质釉“高白釉瓷”和醴陵湖南陶瓷研究所完成的球土“高白瓷”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由景德镇红旗瓷厂和醴陵的群力瓷厂承担完成的。国家用瓷的设计、科研的生产推动了我国南方产区景德镇、醴陵、潮州、德化等陶瓷产区的瓷器向优质高档化方向的发展。

一、承制“建国瓷”

“建国瓷”是于1953年由我国自己设计和生产的国宴瓷,方案由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审定,责成文化部和轻工业部承办,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景德镇组织生产。建国瓷作为国家庆典用瓷,20世纪50年代用于国庆节、国际劳动节、建军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活动。因国宴宾客数量与宴请场地空间配比需要,在1959年人民大会堂五千人宴会厅建成之前,庆典国宴均同时在中南海怀仁堂、北京饭店、新侨饭店宴会厅三地分别举办。

1952年,郭沬若先生向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制作烧造建国瓷的建议。同年,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参事室下达了由文化部文化局局长郑振铎组织承制建国瓷国宴用瓷的任务。为此,1952年,文化部文化局成立了建国瓷制作委员会,文化部文化局局长郑振铎任委员会主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筹备组沈从文、中央美术学院张仃教授等任委员。同年,郑振铎局长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建国瓷的计划方案,提出了用景德镇传统硬质瓷,以雍正青花斗彩工艺做中餐具,用康熙青花工艺做西餐具的国宴瓷的初步意见。

建国瓷委员会将建国瓷的设计任务交给了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1953年初,学院成立了建国瓷设计委员会,工艺美术系主任张仃先生指定陶瓷科主任祝大年教授负责建国瓷的设计组织,配合轻工部派驻景德镇建国瓷的监制工作。参加建国瓷设计的陶瓷科教授有祝大年、高庄、郑可、梅健鹰,讲师郑乃衡,以及工艺系教授厐薰琴、雷圭元、徐振鹏等。陶瓷科51班(54届)二年级学生施于人、齐国瑞、金宝陞和张守智四人的学习转入建国瓷,配合教授完成建国瓷的设计辅助工作,从事资料收集整理,传统宫廷宴餐具、宾馆饭店西餐具的测绘、国宴配套餐具造型装饰制图,赴景德镇建国瓷定型监制实习等工作。在建国瓷的设计中,委员会还聘请了中国工笔画家陈大章、门允华、翁珍庆等人绘制国宴配套餐具的装饰图案。

为确保建国瓷设计的艺术和工艺质量,国家调拨了故宫博物院的明清瓷器珍品,文化部建国瓷委员会还收集采购古陶瓷器物供设计和制作参考。郑振铎先生将珍藏绝版本的大英博物馆藏中国瓷器六大部书籍捐赠给了设计委员会,沈从文先生也为设计提供了许多宫廷壁纸手绘散点折枝花资料。

建国瓷的设计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对传统中餐和西餐宴会用瓷器的结构与功能做了大量分析调研。首先,由祝大年教授带领陶瓷科师生在王府井八面槽的北京翠华楼饭庄,对沿用的清代宫廷餐具“万寿无疆”(黄地满花粉彩、景德镇制瓷)进行规格尺寸和容量分析,明确了设计按照中南海怀仁堂举办国宴的适用标准,去掉旧式中餐讲摆、华而不实的繁琐配套观念,吸收西餐餐具用餐实惠、分食等优点,对传统宴会用的餐具结构、部分餐具尺寸、规格、容量进行了调整。对接近的盘碗类器皿和容器进行简化结构、一器多用,以方便服务和用餐。1953年,国宴瓷餐具结构体系确立,为1959年国庆10周年人民大会堂国宴瓷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在随后的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对建国瓷的设计方案经过几番审稿,确定国宴瓷的中餐盘碗类造型选定为传统正德式、西餐盘类造型,延用折边式,加上中、西餐具的茶具、咖啡具、酒具、调味具、汤锅、汁斗、高脚果盘等器皿的造型近八十种。中餐具装饰设计选定为釉下青花加釉上古彩的斗彩牡丹纹边饰,西餐具装饰选定为釉下青花海棠纹边饰。国宴瓷的中餐具、西餐具的全套设计造型结构图和装饰彩绘效果图经设计委员会审定后,提交建国瓷制作委员会通过。

1953年,建国瓷的试制与生产由文化部下达给瓷都景德镇承制,承制工作由时任景德镇市委书记赵渊、市长尹明负责,指派市手工业局组织景德镇手工业联合生产合作社承办,配合在景德镇设立的建国瓷制作委员会景德镇分会落实国家任务的完成。景德镇建国瓷制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办公地址设在市中心御窑区大苏家弄一号,办公室主任是潘庸炳,秘书是李道伦,干事是付德辛等。文化部派驻景德镇的代表是综合司田庄处长、蔡德春技术员和中央美术学院郑乃衡先生。

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陶瓷的生产是手工方式。1953年,建国瓷的国宴餐具的生产全部是用手工练泥、成形、彩绘的方式进行的。瓷器材质沿用了中国传统高温硬质瓷灰釉系,景德镇窑用松柴以还原焰烧成。成形分别采用手工拉坯圆器、琢器和雕镶工艺。中餐具以釉下青花与釉上古彩手绘、柴窑本烧和木炭红炉彩烤工艺制作;西餐具以釉下手绘青花、柴窑本烧工艺制作。为确保分散在各处的几十个窑户餐具手工拉坯的规格尺寸与图纸要求一致,1953年暑期,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科教授祝大年、郑可、高庄、梅健鹰,陶瓷科秘书梁任生,本科生施于人、齐国瑞、金宝陞、张守智和进修生高永坚等一行共10人,赴景德镇各窑户作坊,按图纸设计的规格尺寸,监制餐具坯体成形的定型工作,并保持手工绘制餐具画面的一致性。为此,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1)由国瓷办通过当地瓷业生产合作社、工会、商会邀请瓷艺高深的艺人“珠山八友”等一代名家,选定由王步、吴龙发、聂杏生指导釉下青花绘瓷工艺,由刘雨岑、段茂发指导釉上斗彩的古彩彩绘工艺,配合工艺家郑乃衡先生监制建国瓷彩绘工艺。(2)邀请当地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艺人按设计绘制样稿图纸,然后铅印发给彩绘艺人,按明清时代瓷器手工业分工形成的釉下青花勾线、分水,釉上斗彩添色工序进行餐具彩绘。(3)由当地政府动员窑户交出并汇集绘制青花用的珍贵彩料—“珠明料”,再由瓷艺家重新调配,统一磨料后使用,以保证青花彩的工艺质量。

第一套建国瓷中西餐具样品烧成后,景德镇政府立即派专人护送到文化部建国瓷制作委员会。郑振铎局长随即指派艾志成处长、姜思忠先生和祝大年教授去政务院把建国瓷的样品送请周总理审查。在得到总理的肯定后,1953年建国瓷国宴餐具正式投入生产。

1953年春节前,周恩来总理在前门外肉市胡同全聚德烤鸭店(当时的全聚德店店址)亲自接见和宴请了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科参加建国瓷设计与监制工作的教师祝大年、高庄、郑可、梅健鹰、郑乃衡和学生施于人、齐国瑞、金宝陞、张守智。周总理勉励大家为新中国陶瓷的发展办好陶瓷艺术教育事业,让师生们终生难忘。

建国瓷是建国后首次由国家组织领导,从中央到地方产区的一个大型系统陶瓷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陶瓷恢复发展的里程碑和盛事,也是新中国第一代专家和景德镇陶瓷艺人成功结合的成果。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与艺术的恢复与发展也是在此基础上开始的。

在实施建国瓷承制工程的过程中,景德镇政府组织失散艺人归队,出资安排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作坊组织生产,使艺人们安心工作和传授技艺,不但提高了艺人们的技艺素质,并在完成生产任务后组建了建国瓷厂。1954年,景德镇建立了国内首家陶瓷研究所,所长为潘庸柄。20世纪50年代中期,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会同景德镇陶瓷公司,专设了国家用瓷生产办公室,主任为张松涛,负责承接、组织国家用瓷—钓鱼台国宾馆、中国驻外使馆、党中央、国务院、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大饭店的用瓷任务。国家用瓷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恢复和发展,推进了陶瓷研究所,建国、艺术、人民、红旗、为民、宇宙、光明、雕塑等十大瓷厂的科技创新和生产发展,也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兴起的旅馆业活跃市场用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承制建国瓷期间,还试验成功用煤烧还原焰烧成长石质硬质白瓷。当时,为保护森林资源,上级提出“以煤代柴”生产陶瓷的指示,景德镇政府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安排在1953年正在筹备中的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的黎浩亭工程师带领万师傅试验用煤窑(小方窑)烧制长石质硬质白瓷。这时,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科(专业)的一些学生正在祝大年教授的带领下在景德镇监制建国瓷。祝大年教授指派学生张守智和进修生高永坚二人带着市政府介绍信,于195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骑着自行车前去婺源联系煤源,在当地民兵的帮助下,把煤用担子送到公路边,再用手推车把煤送到景德镇。中央美术学院51班(五四届陶瓷科)四名学生参加了试验用煤烧还原焰烧成长石质硬质白瓷的工作,试验取得成功。

二、景德镇瓷业与瓷塑艺术

1.景德镇瓷业

20世纪50年代,景德镇的陶瓷工业在全国首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一方面依靠以八大名家为代表的一代著名艺人、老工人总结传统的制瓷技术和宝贵经验;另一方面组织地方科技人员会同国内科学研究单位的技术力量—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古陶瓷研究组、轻工业部硅酸盐研究所和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合作,致力于传统名瓷的研究、恢复和发展,从科技角度对传统名瓷系统地进行了科学总结,集中科研攻关,首次用现代科研手段,系统总结传统名贵高温色釉成果,完成国家级关于中德、中波等11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使命。与此同时,从景德镇所用典型原料及古瓷标本的研究入手,对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和坯、釉质量进行了科学研究和总结,使景德镇瓷器恢复到清康熙、乾隆时期的历史水平。在此基础上,以景德镇研究所一代名师、由地方政府命名的陶瓷美术家王步、刘雨岑、陆云山、王锡良、张松茂、汪桂英、戴荣华、李雨苍等瓷艺家群体,设计并以传统手工成形和彩绘青花、古彩、粉彩的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首批用瓷、国家礼品瓷和中国驻外使馆用瓷。这一时期的作品代表了景德镇传统陶瓷恢复发展中的新高峰(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用瓷的研制也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景德镇相继组建了以高温颜色釉和青花装饰工艺为主体的建国瓷厂,以釉上粉古彩、新彩装饰工艺为主体的艺术瓷厂和以传统彩瓷雕塑风格著称的雕塑瓷厂。当时,为继承传统名贵瓷器烧制工艺,国家特批保留了两座以松柴为燃料、已有两百年烧造历史的古代镇窑在建国瓷厂继续沿用。

1959年初,国家下达了建国十周年庆典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瓷的设计与制作任务。这批国宴用瓷的设计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主任梅健鹰教授和教师张守智组织辅导,60届、61届学生完成青花牡丹纹饰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由首都十大建筑设计评审委员会郭沫若、梁思成等集体审定,根据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多功能会堂对餐具的功能要求,首次开创了中西餐具组合配套的综合设计,为70年代后发展兴起的我国现代旅馆业用瓷提供了范例。这套用瓷选用了景德镇人民瓷厂硬质青白釉材质、青花装饰、油烧窑炉烧成工艺完成生产制作。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景德镇陶瓷馆馆长甄丽、陈孟龙会同研究室黄云鹏等研究员,建立试验研究室,率先开展了对元、明青花制瓷工艺的试验研究、仿制和复制工作。在探索景德镇元、明民间瓷艺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得社会各界赞誉。为保留明清景德镇瓷艺文化,市文化局组建了古窑瓷厂,建立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和宋代湖田窑遗址博物馆。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以刘新元所长为首的景德镇古陶瓷研究专家们开展了对御窑遗址持续的科学发掘研究工作,取得多项重大发掘、考证和研究成果,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4年,在景德镇建镇千年之际,为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贡献,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4年)的珠山御窑遗址得到了恢复和保护。

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陶瓷艺术与科研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相继建立了省级、市级的陶瓷研究所,以秦锡麟所长、熊钢如所长、雕塑瓷厂刘远长厂长为主导的,以王锡良、张松茂、施于人、周国桢等资深瓷艺家领衔组成的当代景德镇瓷艺家群体,在深入探索元明时期以来景德镇制瓷工艺成就,吸收景德镇民窑瓷艺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探索现代绘画艺术理念的基础上,拓展了景德镇现代传统瓷艺的艺术风格,在表现形式和工艺模式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代景德镇瓷艺正从固有传统程式化装饰模式向着多元化、个性化风格迅速转变。

近20年来,以邓希平为代表的瓷釉艺术家,在传统高温颜色釉的基础上,发展创造了宝石红、火焰红、稀土变色釉、羽毛花釉、凤凰衣釉、彩虹釉等新品种。“秘色瓷”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瓷艺装饰、青花釉里红发色稳定。出现了多种瓷艺材质、釉彩的装饰工艺及艺术表现空间的相互交融,开拓了综合装饰(综合彩)、陈设艺术陶瓷、环境工程陶瓷、瓷艺壁画等新领域,使景德镇传统艺术陶瓷从室内架上艺术走向了人们现代生活的大环境空间。近期,景德镇陶瓷学院朱乐耕教授在音乐艺术领域以瓷材质表现环境空间的创举成果喜人。

景德镇瓷艺家群体实力雄厚、人才辈出,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的人数均居全国之首,他们是王锡良、杨厚兴、秦锡麟、张松茂、王恩怀、王隆夫、李进、唐自强、嵇锡贵、刘远长、戴荣华、熊钢如、张育贤、徐庆庚、汪桂英、陆如、熊汉中、涂金水、戚培才、曾维开、刘平、舒惠娟、陆军等。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转变、商品经济活跃、企业所有制多元化的发展,加快了景德镇传统手工瓷艺制作工艺的恢复和发展。从为博物馆仿制的典藏历史名窑作品看,无论在胎质、釉色、造型和装饰工艺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发展当今瓷艺上,“高仿瓷”技艺与珍贵经验仍将是表现造型与装饰艺术的经得起时间考验和社会认同的艺术语言。在众多小型企业和作坊中,瓷器手工业发展不但非常活跃,特别是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在参与瓷业的制造中,对传统制瓷工艺在成形和烧制方面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例如,大件制器和烧成工艺,双人、六人合手拉坯成形的高5.5m瓶等技艺真是难能可贵。

半个多世纪以来,景德镇陶瓷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所走过的路,大体上也代表了我国其他传统陶瓷产区传承与发展的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陶瓷业确实得到了充分的恢复和发展,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在发展中也有曲折。在开始恢复阶段,在企业技术改造过程中,对传统手工艺术陶瓷的生产依照量产日用陶瓷模式建制,使得企业规模过大,生产方式上逐渐以注浆和机械成形工艺代替手工辘轳、雕镶、印坯成形等,致使有些传统陶瓷生产中的一些手工技艺失传。20世纪90年代,雕塑瓷厂瓷雕艺术家刘远长厂长,率先引进澳大利亚间歇式燃气窑炉,后经省陶瓷研究所进行消化吸收和推广普及,使得景德镇的陈设艺术瓷从几十年来依照量产模式、隧道窑固定温度、升温曲线和烧成气氛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给了陈设艺术陶瓷的个性发展空间。目前,这种做法已在全国陈设艺术陶瓷行业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2.景德镇的瓷塑艺术

中国陶瓷雕塑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息息相关,与民间文艺、民间工艺—泥塑、石雕、砖刻、木雕等一脉相承,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题材内容,都是中国传统思想、传统文化的直接反映,因此,深深地印上了“华夏”的印记,并以其强烈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创新、前进。

景德镇早期的瓷塑艺术见于南宋湖田窑,后经明清两代的不断发展而渐趋成熟,形成了艳丽华贵、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早年曾拜德化瓷名人张进奎为师的艺人游子长深得何派(朝宗)技艺精华,清末民国初来到景德镇定居后,把何派造型技艺与景德镇的技法相结合,对景德镇瓷塑艺术产生了明显影响。随着新彩的兴起与广泛采用,景德镇的堆、塑、捏、镂技法又有了新的发展。民国初期,景德镇著名的艺人还有曾龙升、徐顺元、蔡寿生、杨梅生和蔡金台等。曾龙升创作的《孙中山》塑像在1932年入选美国芝加哥国际博览会。徐顺元是镂雕代表人物,创作作品《龙舟》、《花筛》等,融镂雕、捏塑于一体,成为景德镇陶瓷雕塑一绝。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坚持与工农相结合的方针,雕塑系师生和泥塑家张景佑(泥人张)先后两次来景德镇体验生活,进行创作交流,与艺人结合创作了《工农联盟》、《光荣参军》、《刘胡兰》、《采茶舞》等,并曾入选世界青年联欢节展出。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和景德镇陶瓷学院先后为景德镇培养输送了一批批新型艺术人才,成为瓷塑艺术队伍的骨干力量。瓷塑名家曾龙升、曾山东父子的《站云观音》、《木兰从军》、《西游记》等作品,充分体现了重彩精工、艳丽华贵的风格。

20世纪70年代以来,景德镇的人物瓷塑更加注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与工艺材质的综合运用。康家钟的《胖娃娃》,斗彩装饰清新雅致。姚永康的《自喻》等珐翠釉瓷塑,更强化了造型豪放。周国桢的动物雕塑特别注重形象特征与表现形式的联系,并充分发挥材质返朴自然的特点,独具风格。刘远长的《达摩面壁》从汉代陶俑中汲取精华,以减法及釉质装饰,力求题材与形式的协调统一。当代景德镇传统的镂雕、捏塑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如唐自强的《六鹤同春》、涂金水的《洛神赋》、杨苏明的《菊》等,都体现出精湛的技艺和中国传统的宫廷艺术风格。

三、醴陵釉下彩

由于蕴藏丰富的优质制瓷原料,湖南省成为20世纪50年代后新兴的南方硬质瓷日用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传统产区有醴陵产区、唐代长沙窑的故地—铜官和界牌产区及长沙建湘、洪江等厂。湖南产区的艺术传统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群力瓷厂的高温釉下彩名冠于天下。

自20世纪50年代起,在现代陶瓷基础工业原料、釉料、色料综合科研与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醴陵釉下彩瓷的恢复与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为核心,在釉下高温色料取得的成果是把釉下彩料发展成为合成基础颜料,包括红、橙黄、绿、蓝、茶褐、黑、白共7个色系、25个原色,可调配成一百余种不同色相的复色彩料。把这些彩料运用于硬质瓷的长石釉、还原气氛烧成,可在1200~1400℃内稳定呈色,烧成范围宽。目前,这个高温釉下多色绘料在国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釉下彩的高白度硬质瓷是利用我国制瓷原料资源品质优良的条件,以精选石英、长石和球土作原料,经1400℃高温烧成,胎质坚硬、细腻、洁白、(半)透明。这种瓷质配以绚丽的五彩及素雅闪翠的蓝彩,呈现出绿白、蓝灰、红灰的淡彩,尤显高雅。1964年(建国15周年),醴陵的《兰海棠餐具》被选为人民大会堂庆典用瓷。《兰海棠餐具》与1974年新北京饭店用瓷“牡丹纹饰餐具”荣获了1979年国家经济建设委员会首次授予的质量金牌奖。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醴陵釉下彩瓷艺术的发展成熟,醴陵群力瓷厂成为釉下高档艺术瓷和日用瓷的国家用瓷生产厂。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不仅是醴陵釉下彩瓷的科研基地,也是醴陵釉下彩艺术瓷的创作中心。在研究所和瓷厂艺术室集中了十多位50年代受教于釉下五彩一代宗师吴寿祺、唐汉初、孙根生老师的艺术家,他们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邓文科、高级工艺美术师林家湖、李小年、丁华汉、熊声贵、余华、唐锡怀、邓景渊、陈扬龙、易炳宣、李日铭等。这批艺术家先后为醴陵现代釉下彩瓷艺耕耘了数十载,各自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代表性作品为醴陵釉下彩瓷创新争得了荣誉,为醴陵瓷艺在文化与经济交流中做出了贡献。

四、宜兴紫砂陶塑

1949年以后,一代宗师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为重振紫砂,在坚持保护紫砂传统手工技艺,发展紫砂生活陶瓷主流的正确方向下,恢复生产,招收艺徒。自20世纪50年代起,成功地探索和完善了一条紫砂职业教育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的“教、产、研”一体化的产业机制,使紫砂壶业代代相传。

宜兴紫砂陶塑的兴起与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当时的宜兴紫砂工艺厂建立了雕塑生产组。1958年,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全国工艺美术培训进修回厂的徐秀棠在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室,创业开拓了紫砂雕塑事业,与紫砂雕塑创作人员储立之共建紫砂雕塑车间。1979年以后,徐秀棠大师相继在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建立了紫砂雕塑工作室及以紫砂陶塑为主的长乐弘陶艺公司。50多年来,徐秀棠为宜兴紫砂现代陶塑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艺术家,作品也广为国内同行所称道。徐秀棠的代表作品有60年代的《西游记》、70年代的《萧翼赚蓝亭》、《青梅煮酒论英雄》,80年代的《坐八怪》、《鉴真和尚》,现代的《供春学艺》、《始陶异僧》等。当代紫砂艺术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徐汉棠、徐秀棠、谭泉海、吕尧臣、汪寅仙、李昌鸿、周桂珍、何道洪、鲍志强、古邵培、曹亚麟等。

五、佛山石湾陶塑

广东佛山石湾以陶塑闻名,在粤语流行的地方,人们都把石湾陶塑昵称为“石湾公仔”。清末民国初是石湾陶塑发展的兴盛期。

20世纪50年代,石湾陶塑艺术进入了发展繁荣的新时期。时任广州市长的朱光指派广州人民美术社雕塑艺术家高永坚、尹积昌、谭惕以石湾为创作实践基地,进行石湾陶塑艺术的恢复发展工作。以刘传为代表的新一代名家为石湾陶塑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8年,地方国营石湾美术陶瓷厂聘请擅长人物塑造的刘传大师为技术顾问,带出了庄稼、刘泽棉、廖洪标等名家。曾良继承了区乾的动物雕塑,擅长山公、亭宇的廖坚培养了一批微塑艺术接班人。霍日增会同吴灶生、梁华甫专门从事红釉等新釉彩的工艺研究。龙窑世家蒙湛师傅改造窑灶(炉),使“同庆灶”成为石湾唯一专门烧造“公仔”的窑灶(炉)。美术陶瓷厂还引进院校专业人才梅文鼎等,把企业发展成为产、学、研一体,以专业生产石湾公仔为主体的美术陶瓷基地。

20世纪60年代以来,石湾陶塑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吸收现代雕塑技法之长,融会贯通,以塑为主,釉塑结合,力求创新,使地方风格和个性化更为突出。中青年作者的代表作有《喜悦》、《塔吉克姑娘》、《移山造田》、《试针》、《铁人王进喜》等,刘传等老一辈艺术家也创作出了《举杯邀明月》、《关汉卿》、《屈原》、《解诗》等历史题材作品。1975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广东石湾美术陶瓷展”,展出作品600余件,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的艺术创作成就。

1978年以来,石湾当代名家的代表作有,庄稼的《杜甫》、《贞观之治》,曾良的《猎隼》、《回眸》,廖洪标的《释迦牟尼》,刘泽棉的《东坡赏荔》、《石上罗汉》,黄松坚的《持扇仕女》,梅文鼎的石湾陶塑《环艺系列》,刘炳的《五禽戏》,潘柏林的《回娘家》,钟汝荣的《爷孙俩》,封为民的《普贤菩萨》和曾力的《老翁》等。

六、潮州枫溪瓷塑

潮州枫溪以瓷塑艺术、通花镂雕、捏塑艺术而出名。广东枫溪瓷塑采用本地飞天燕山的白瓷土,其质地细腻,洁而坚实。瓷塑人物造型中肌肤、头、面部不施釉,成瓷后略加淡彩,形成神态生动、简练和谐、清新明快的地方风格。

20世纪50年代是枫溪瓷塑的恢复时期,主要产品有中外人物瓷塑、各式通花瓶、瓷花、盆景、动物等近千种。50年代末,潮安县陶瓷公司和广东省枫溪陶瓷研究所相继成立,对枫溪瓷塑技艺的挖掘、继承和创新发展发挥了主导作用。

老艺人林鸿禧是枫溪承前启后的瓷塑名家。5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艺人有林鸿禧、王龙才、吴德立、佘刚旭等。林鸿禧的瓷塑作品《十五贯》于1959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获一等奖,并在《人民画报》刊出照片。作品《十五贯》在枫溪瓷塑艺术创作中起着里程碑的作用。

60年代,代表作有林鸿禧的《思凡》、《眠曲》、《听琴》,郑才守的《天女散花》,吴承华的《小白兔》、《双鹿》等。

70年代到80年代,枫溪陶瓷研究所的陈钟鸣大师在枫溪瓷塑艺术创作中起着标杆式的作用,代表作品有《金陵十二钗》、《绣》、《知音》、《黛玉葬花》、《清泉》、《出水芙蓉》、《琴声传知音》等。

王龙才的《秋菊通花瓶》体现了枫溪通花艺术的风格特色,镂雕《白玉通花瓶》于1982年荣获保加利亚国际博览会金奖。

90年代以来,枫溪瓷塑的创作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许多艺人办起了个人工作室。代表人物有吴为明、吴维潮、丁培强、吴映钊、陈震等。

七、德化瓷塑

较早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瓷塑艺术当属明代德化窑的瓷塑,尤以何朝宗的神佛塑像最具代表性。德化瓷塑一般不作加彩装饰,充分体现出了瓷质滋润晶莹、宛如脂玉的美感,所塑的观音、罗汉、仙佛人物更显得慈祥与圣洁。德化瓷塑采用本地特产的白瓷土(龙岩土)为原料,国人称为“象牙白”,欧洲人则直呼为“中国白”。德化瓷塑、捏、雕、刻、镂、堆、接、修八字技艺经过历代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德化瓷塑精工细刻、线条圆润、疏密均匀、柔和典雅的风格特色。

民国时期,德化瓷塑艺人以苏学金、许友义的技艺最精。1915年,苏学金的作品《瓷梅花》入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荣获优质奖。许友义的《观音》、《达摩》、《木兰》等作品曾先后在英国、日本的国际展览会上四次获金奖。1930年,许氏三兄弟完成了龙纪寺《五百罗汉》瓷塑群像大型工程。

20世纪80年代以后,德化瓷塑在继承传统艺术风格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当代德化瓷塑保持着明清以来的传统风格特色,从中仍能清晰地看到明代何朝宗的影响。当代大师许兴泰的《渡海观音》和苏清河的《坐岩观音》等力作体现了与前代名家一脉相承的风格;杨剑民的《维纳斯影灯》,柯宏荣、陈桂玉的《妙玉》、《广陵散》等新作代表了德化瓷塑的发展方向。

当今,德化瓷塑大量出口欧美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各界人士青睐。

八、淄博刻瓷艺术

在近代淄博陶瓷艺术的发展中,形成产区特色和生产规模的是淄博刻瓷艺术。

刻瓷艺术巧用陶瓷造型与釉面的特长,通过锤击刀凿的变幻来表现线条笔墨和情趣神韵,将高超的陶瓷制作技术与娴熟的书法绘画艺术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作品层出不穷。早期的手法主要是单线勾勒,虽清秀高雅,但很难表现出画面的虚实层次。后来,逐渐将中国画讲究的笔墨、气韵、空灵和西洋画的点、线、面,黑、白、灰巧妙地融于刻瓷技法之中,使作品既保持了“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虫蛀木”的金石韵味,又具有笔墨妙趣。刻瓷艺人还把刻瓷与油画、版画等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了刻瓷艺术领域,创作出大量的佳作。

刻瓷艺术源于商周金文、秦汉石文、剥玉。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顺天府陈壁奉旨承办工艺学堂,特设刻瓷一科,名艺匠华法为导师,高徒有陈之光、朱友麟等。1949年,北京市为保护刻瓷艺术传统,特聘陈之光、朱友麟两位老艺人为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20世纪70年代,在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下,对刻瓷艺术进行挖掘和研究,以张明文、李梓源、罗晓东、冯乃江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师使刻瓷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1975年,淄博瓷厂派张明文和青工刘瑞云到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向石可教授学习刻瓷,拉开了淄博刻瓷的序幕。

1977年初,张明文刻制的毛主席诗词等画面瓷瓶被外交部作为国家礼品;作品《咏梅》等被外交部选中,一次订货300件。1978年,淄博瓷厂成立刻瓷班组。1980年,张明文在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进行刻瓷艺术表演,代表作品有《无端夜半东风起》和《秋色》等。1990年,张明文微刻作品《论语》后被香港收藏家吴明远先生收藏。

1975年,山东博山陶瓷厂开始研制刻瓷产品,1978年接受订货,1981年成立刻瓷组,作品有瓷板、花瓶、挂盘、文具等。冯乃江的平面刻瓷伟人像惟妙惟肖而成为绝活,代表作有浮雕刻瓷《寒雀图》,喷堆结合《玉兰花》、《仙境》、《别有洞天》等。王长永研制成功了乌金釉刻瓷、刻釉与刻瓷结合新工艺。纪荣福研制成功了刻瓷与新彩结合新工艺。1980年,冯乃江、纪荣福分别赴日本、墨西哥作刻瓷表演。

20世纪80年代起,淄博刻瓷作品多次获奖。获奖作品有《鲁翠瓷餐具画面》、《论语》、《兰花颂》、《石宝寨》、《畅想曲》等。1982年,李梓源的鲁青瓷刻瓷文具在德国慕尼黑第三十四届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这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陶瓷艺术品在国际博览会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20世纪70年代,邓颖超把金日成肖像刻瓷盘作为国礼赠送给金日成,之后,淄博刻瓷艺术品成为贵重礼品。罗晓东、沈松龄、孙兆宝、李秋峰、王一君经常接受作为国家礼品的肖像刻瓷任务,为许多国家的元首和名人制作了肖像刻瓷。

2003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淄博刻瓷艺术研究会成立,为刻瓷艺术的学术交流、展评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九、唐山新彩彩绘

唐山产区以新彩彩绘著名。20世纪50年代,以一代宗师杨印斋为代表的老艺人,发展了新彩艺术,推出了以刷花喷彩工艺为特色的新彩瓷种,代表作品有《金鱼》、《白猫》等。

“彩虹系列”新彩在骨质瓷餐具装饰中有所发展。以唐山工艺美术厂、淄博美术陶瓷厂和邯郸美术陶瓷厂等的产品为代表,刘来源、孟祥龙、朱一圭等大师主持的生产与艺术院校合作创作的花釉壁画环境陶瓷艺术成为一个时期的代表。

十、黄河澄泥砚

黄河澄泥砚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砚之一,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其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是澄泥砚发展的成熟期。唐宋后被皇家列为贡品。后因石砚兴起而逐步失传。

1986年,蔺永茂、蔺涛父子开始研制和恢复绛州澄泥砚,使“绛州澄泥砚”重放异彩。1988年,张存生和王玲夫妇研制成功澄泥砚并获国家专利。

现在,山西新绛、定襄,河南郑州惠济区、焦作市孟州、洛阳新安县、三门峡陕县等地都有不少生产工厂和作坊生产澄泥砚。 qbM8nECV1uUG6YaBomLG4DjPq29+9r/CBr/38p0cxhLBu/7cJPYlZDiWWChT1nd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