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陶瓷界知名人士

中国陶瓷百年来的成就是一批热爱中国陶瓷的人士和劳动者造就的。为了记住在继承复兴开拓中国陶瓷事业,特别是在组织管理、科技创新、产品生产、专著出版、作品创作、人才培养等领域中做出独特的,难以替代的,有重大和重要的贡献的,在国内外陶瓷界有一定影响的人士,除书中各章节已经介绍的人物之外,特设陶瓷界知名人士一章。

本章所列的陶瓷界知名人士的产生过程是,2013年初由主编提出“推荐的基本参考条件和范围”并组织有关人员讨论通过,再由主编在陶城报公开发布了关于征询《中国陶瓷百年史》名人名单的公告,最后把征集到的名单整理后经征询部分编委意见之后确定的。主要列出百年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部分(不是全部)知名人士并作简介,以此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

张浩(1876~1954), 字犀侯,江西新建人(祖籍云南昆明),我国近现代陶瓷工业的先驱、陶瓷教育的开拓者。1901年,作为江西省第一批赴日本留学生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攻读窑业。1906年回国,与实业家康达合作创办江西瓷业公司,以新技术制造和改良产品,并在鄱阳高门创办中国陶业学堂。1912年,任江西省立陶业学校首任校长,为江西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赣州、乐平等县市以及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北、山东、青海、新疆等省区培养了大批陶瓷科技人才。1938年任江西陶业管理局局长,后推荐汪璠出任萍乡瓷厂厂长和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校长,支持把江西省立陶业学校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培养陶瓷高级人才,开创了我国近现代陶瓷高等教育的先河。

周仁(1892~1973), 江苏南京人。冶金学家、陶瓷学家,中国古陶瓷科学研究工作的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15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长兼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上海科技大学校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长等职。20世纪20年代,率先进行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建国后,研究景德镇瓷器、龙泉青瓷和黄河流域的古代陶器,著有《景德镇陶瓷的研究》等。1956年,与赖其芳、王涛、时钧、游恩溥、李国桢等提议创建矽(硅)酸盐学会,被选为常务理事,并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有关硅酸盐专业的学术刊物—《矽酸盐》,为中国早期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的创始人之一。献身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杜重远(1898~1943), 辽宁开原人。爱国实业家。1917年留学日本,1923年回国后在沈阳开设肇庆窑业公司,曾任辽宁商务总会会长。“九一八”事件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曾以记者身份在湘、鄂、川、赣、沪等地活动从事抗日救国运动。参与筹办《生活日报》。1939年任新疆学院院长,后创办宣传新思想的刊物《光芒》。1911年,考入省立两级师范附属中学。1917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藏前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科。1922年春,被推选为回国代表,辗转沈阳、北平、天津等地,看到千疮百孔的中国,痛心疾首,发下了“实业救国”的宏愿。1923年在沈阳城北小二台子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机器制陶工厂—肇新窑业公司,开创了东北陶器用机器制造的先河。1927年,把制陶工厂改建为瓷器厂,亲自下车间试验示范,研制成功制瓷技术,发展成为我国民族资本经营规模最大的一家窑业工厂。1929年,当选奉天省(今辽宁省)总商会副会长,并兼任张学良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秘书,协助处理对日外交问题。与此同时,与友人组织东北国民外交协会,促进了东北各地抗日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遭日本关东军通缉被迫移居北平。同年9月27日,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兼政治部副部长。1940年,被软禁在家。1940年5月18日被盛世才逮捕,1944年6月被秘密杀害。1949年后,中共中央曾专门派考察团到新疆寻找其遗骨未果。1986年,其著述结集为《杜重远文集》出版。

赖其芳(1899~1985), 福建武平人。玻璃、陶瓷学家,教育家。中国硅酸盐学会的前身—中国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国陶学会理事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硅酸盐学报》副主编等职。192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任南京中央试验所窑业试验室主任,1934年任上海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建国后,担任上海工业试验所陶工组主任,进行化学瓷、工业瓷的研究工作。1954年,为中德技术合作提供资料,总结了景德镇的制瓷技术。1956年对景德镇瓷器、浙江龙泉青瓷生产的恢复进行研究和指导。1956年起先后任轻工业部硅酸盐工业科学研究所和玻璃搪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所长。1958年任北京轻工业学院硅酸盐系主任。毕生从事科学研究,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发展,为我国硅酸盐学科的学术繁荣,为培养我国硅酸盐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光(1901~1995), 湖南长沙人。教授,陶瓷学家,教育家。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9年获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湖南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宜宾电瓷厂工程师、厂长。建国后,历任南昌大学教授,华南工学院教授、重化工系和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创设华南工学院无线电陶瓷专业,致力于陶瓷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著有《陶瓷工艺学》。

邓白(1906~2003), 广东东莞人。教授,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中国书画家,陶瓷艺术家,古瓷艺术研究专家,工笔花鸟画家,艺术学科博士生导师。1926年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学习,1929年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1940年任重庆中央大学助教,1942年后任国立艺专讲师、副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工艺美术系副教授、原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美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理事等职。1962年,协助浙江省轻工业厅恢复龙泉青瓷生产,在自建的小窑中成功地烧制了仿南宋官窑青瓷,从事恢复郊坛窑科研工作。曾参与修复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释迦牟尼造像和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设计工作。著有《浙江民间工艺选集》、《略谈》《古代陶瓷装饰艺术》、《龙泉青瓷艺术成就》、《中国陶瓷美术史纲》等。工笔花鸟画代表作有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和平春色》、广东厅的《岭南丹荔》等。参加《中国陶瓷史》的编写。撰写的《略谈我国当代陶瓷的装饰艺术》和在古陶瓷国际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中国古陶瓷的艺术成就》掀开了研究中国当代陶瓷装饰及其演变规律的序幕。

汪璠(1905~1990), 字筱禅,江西乐平人。我国现代陶瓷工业的先驱、陶瓷高等教育的开拓者、日用陶瓷现代化的探索者。少年时就读于九江同文书院和上海麦伦书院。1925~1930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攻读窑业。回国后在江西省立陶业学校任教。1934年任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工业试验所技士。1936年把日本学者近藤清治博士的《陶瓷工业》译为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我国第一部陶瓷译著。1938年任江西陶瓷管理局工务科科长,旋即奉命创办萍乡瓷厂。1944年任江西陶业学校校长。1946年7月,在庐山受到蒋介石召见,委托设计、制作分送盟邦的国礼瓷,并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新婚设计、制作一套高贵华丽的中国瓷器餐具,深得女王青睐,使瓷都景德镇声名大振。1947年创办我国第一所陶瓷高等学校—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任校长兼教授。1954年调湘潭电器制造学校,创办我国第一个电瓷制造专业。1956年创办郑州机器制造学校,设立我国第一个磨料磨具专业。1957年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创办郑州瓷厂,国内第一家从国外全线引进日用陶瓷生产线。曾任河南省陶瓷学会名誉理事长。著有《陶瓷釉彩》《陶瓷分论》《电瓷制造工艺》《陶瓷原料及实验法》等专著,为我国陶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游恩溥(1913~1999), 湖南株洲人。教授,教育家,陶瓷学家。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5年赴美国西屋公司电瓷厂实习3年。回国后在南京中央电瓷公司任襄理、技术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上海窑厂任厂长,华东化工局、南平水泥厂、福建工业厅设计公司、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任厂长、工程师等职。1958年调往北京轻工业学院任硅酸盐教研室主任,1970年随学院迁往陕西咸阳的西北轻工业学院(今陕西科技大学),并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第一、二、三届副秘书长、《硅酸盐学报》第一届编委、陕西省科协第二届委员。先后两次主编了高校通用教材《陶瓷工艺学》,合编了《英汉玻璃陶瓷词汇》,翻译了《德国的工业陶瓷》等著作。为轻工院校硅酸盐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并积极参与组织指导中国硅酸盐学会的学术活动和学报工作,为我国陶瓷科学和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秉诚(1915~1996), 天津人。陶瓷学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沈阳一新窑业公司常务董事、经理。1949年后,历任沈阳市企业局工程师、轻工业部一轻局陶瓷处工程师。第一、第三届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硅酸盐学报》第一届编委会委员,《瓷器》杂志编委。建国初期研制成功耐酸砖灰,20世纪50年代从事柴窑改煤窑、倒焰窑改隧道窑、无烟煤发生煤气等工作。著有《我国陶瓷的起源及其发展》、《有关陶质机械生产工艺的问题》、《陶瓷工程论丛》等,并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日用陶瓷、窑炉》部分。为我国陶瓷事业发展及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顾景舟(1915~1996), 江苏省宜兴人。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曾任江苏省政府“技术辅导”、宜兴紫砂厂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和技术股副股长,宜兴紫砂研究所所长等职。1975年起,对宋代紫砂窑址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对紫砂陶的历史沿革、名人传记、古陶鉴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资料收集工作,建立“紫砂特艺班”,奠定了紫砂技术水平跃上新台阶的基础。1985年担任宜兴紫砂研究所所长后,将紫砂艺术从商品化宣传上升到艺术品的文化层次。亲自设计指导一批紫砂精品,参加全国性的展评活动,促使“方圆”牌高级紫砂茶具被国家评定为“金质奖”。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著有《紫砂陶史概论》、《宜兴紫砂珍赏》等。

梅健鹰(1916~1990), 广东台山人。陶瓷工艺美术家,教育家。1943年在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后到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回国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后定居美国。在各地名窑创作各种不同风格的陶瓷作品。著有《色彩原理及其在陶瓷上的应用》,参加《中国陶瓷史》的编写。

刘传(1916~2000), 广东佛山人。陶瓷工艺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学会顾问、佛山市文联副主席、佛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石湾陶艺一代宗师。传世杰作有“铁拐李”、“钟馗”、“达摩”、水浒人物等,以炉火纯青的技艺,表现了除暴安良、扶正祛邪的民族精神,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20世纪60年代总结出富有创见的陶艺理论,提出“宜起不宜止,宜藏不露”;“十浊一清,十清一浊”;“奇而不怪,丑而不陋”等美学原则。1979年被授予国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1983年和1985年分别在澳门举办了个人的作品展。1992年,他从艺63周年举办了“刘传陶塑艺术研讨会”。

李国桢(1917~2000), 河南郏县人。陶瓷学家。194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毕业后师从赖其芳先生,在重庆中央工业试验所工作,抗战胜利后随所迁往上海。建国后,先后在华东工业部上海工业实验所、轻工业部上海工业试验所、轻工业部轻工业局陶瓷处、景德镇轻工业部陶瓷科学研究所、陕西轻工业科学研究所、轻工业部科学技术研究院担任总工程师等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陶瓷进行深入研究,使景德镇陶瓷从原料成分、配方比例、加工成形、烧成气氛到成品,建立起了完整科学的现代技术体系,恢复了名贵釉色数十种。1974年,主持对宋代耀州窑瓷胎、釉的化学分析与显微结构、胎的烧结温度、釉的加热熔融状态及釉的分光反射率等进行系统的对比试验,得出了呈色机理和工艺路线。前后调整胎、釉配方50多个,试烧30多次,历经三载,终于使失传800余年的耀州青瓷重放异彩。主要著作有《中国名瓷工艺基础》等,并参编《中国陶瓷史》。对南北各个时期的窑系所的科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使一些重要窑口和名贵瓷种得以恢复和发展。对培养陶瓷科研队伍,为中国现代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严东生(1918~), 上海人。著名化学家、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9年获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陶瓷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等职。长期从事高温陶瓷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探索研究。20世纪60年代,他根据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及时调整科研方向,把主要从事传统硅酸盐材料的研究调整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开辟了人工晶体、功能陶瓷、高温结构材料、特种玻璃、无机涂层材料等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突出了高温结构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在此领域,他及其合作者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碳石英纤维复合材料,成功应用于航天事业,为此荣获1981年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后来,又进一步开拓了纳米级陶瓷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较大进展。

杜海清(1918~2008), 湖南长沙人。194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专业。曾任职于湘潭机电专科学校,1963年进入湖南大学,先后担任化工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湖南省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学会理事,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等。陶瓷科学家、热工专家、教育家,我国电瓷工业的创基人之一。他致力于超高压输变电用高强度、高绝缘陶瓷材料的物理化学原理、关键工艺技术、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及其在高负荷和高电场强度下破坏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热工学及陶瓷厂热工设备》、《陶瓷釉彩》、《工业陶瓷》、《电瓷生产热工设备》等7部专著。承担国家“七五”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多项国家和部省课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部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培养博士生8名、硕士生24名。

田运钧(1915~2008), 湖南省大庸人。1941~1947年,历任资源委员会中央电瓷厂沅陵分厂任甲种实习员、技术员兼制造部主管,衡阳分厂助理工程师兼制造部主管,宜宾分厂助理工程师兼制造部主管,贵阳分厂助理工程师兼工务科长,抚顺分厂副工程师兼工务科长、代理厂长,上海总处副工程师等职。1949年以后,历任湖南军官中华实业厂工程师兼技术科长、湖南电瓷厂工程师兼技术科长、湖南耐火材料厂筹备处工程师兼技术科长、湖南省工业厅工业试验所任工程师兼试验组组长、南京电瓷厂工程师兼中央实验室主任、北京电机部电器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兼电瓷专业研究组长并评为中央级高级工程师、第一机械工业部七局电瓷研究室任副主任、西安电瓷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等职。曾兼任全国电工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学组副组长、陕西省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兼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为我国电工陶瓷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殷向午(1918~2007), 江苏无锡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陶瓷学家、电瓷专家。1948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电机硕士学位,曾任资源委员会中央电瓷厂宜宾分厂副总工程师。建国后,历任南京电瓷厂厂长、总工程师兼南京大学副教授,第一机械工业部七局、八局技术处副处长,西安高压电瓷厂副厂长、总工程师,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第一~三届理事。曾负责全国第一次电瓷行业产品统一设计,试制成功110~500kV电瓷产品及超高压输电的电瓷产品。

刘联宝(1918~), 河北丰南县人。1938年考入当时在重庆的中央大学化学系,1942年获学士学位。1945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陶瓷学院,1947年获得玻璃专业硕士学位。1948年在宾州大学一边作研究助教一边攻读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事业。后来一直在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相继研制成功了真空电子器件所涉及的各种结构陶瓷材料,包括滑石瓷、镁橄榄石瓷、75%氧化铝瓷、95%氧化铝瓷、99%氧化铝瓷、99%氧化铍瓷,能够批量化地生产出各种性能优越、形状复杂、尺寸精良的陶瓷零件,满足了研制微波电子管的需要。为我国电子结构陶瓷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乃良(1919~2004), 江西萍乡县人。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电系。1947年~1948年在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大师、我国电瓷行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任机械部第七设计研究院科长、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职务。曾负责主持电瓷、绝缘材料行业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和三十多个骨干企业的新厂建设、老厂技术改造工作。多次出国考察,参加技术谈判,主持技术引进和重大设备进口工作。主持参与利用国外贷款引进技术与设备的南京电瓷总厂火花塞分厂项目,成为我国最大的火花塞生产与出口企业,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受机械工业部委托,多次主持和参加编制我国电瓷、绝缘材料行业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研究,国外电瓷、避雷器行业水平研究等资料。提出多项重大原则和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政策性建议,为我国电瓷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殷之文(1919~2006), 江苏吴县人。材料科学家,中国开发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的首创者、中国无机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奠基人之一。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194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1948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系硕士学位,同年9月转入伊利诺大学攻读陶瓷工程。1950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陶瓷工程系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1951年调入上海中国科学院,任冶金陶瓷研究所副研究员。1954年起,为配合西安高压电瓷厂建厂和其他电瓷老厂改进生产,从事高压电瓷研究并取得成功,1956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957年任上海中科院冶金陶瓷所硅酸盐研究室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1959年任硅酸盐研究所玻璃和功能陶瓷两个研究室主任。1960年,研究成功广播电台应用的高频绝缘陶瓷,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并任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83年从事无机材料特别是晶体材料(闪烁晶体)的研究开发,重点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合作锗酸铋(BGO)晶体的开发生产,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了西欧核研究中心L3组委托的为制造电磁量能器所需的1.2万只无缺陷、大尺寸BGO晶体,在国际上获得很高声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1986年,被聘为美国宾州大学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硅酸盐学报》等多家学报编委、顾问委员会常任主任、国际机构代表。

李家治(1919~), 安徽合肥人。研究员,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古陶瓷和玻璃材料专家。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51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兼任上海市特种光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委、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等职。长期从事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发展过程及其胎、釉的物理化学基础和非晶态物理化学与特种玻璃材料方面研究工作,在中国古陶瓷工艺发展、中国古陶瓷化学组成变化规律和历代名瓷釉的形成机理研究等方面具有很深造诣。在玻璃非晶态、光导纤维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他和合作者荣获2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多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编著的《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一书获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

刘可栋(1920~2007), 辽宁铁岭人。高级工程师。1945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1945~1981年,历任沈阳生产管理局技术员、唐山陶瓷厂工程师、唐山陶瓷研究所工程师、唐山陶瓷工业公司总工程师。1982年后历任河北省第一轻工业局总工程师、技术顾问。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河北省轻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河北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河北陶瓷》总编辑、河北省科协常委等职。在唐山工作期间,主持试制成功硬质理化学用瓷,在卫生洁具生产中变两次烧为一次烧成,应用坯、釉膨胀系数匹配原理解决面砖生产技术等问题。1954年、1956年分别合译出版《陶瓷器化学》、《窑炉》及《釉及色料》。参加了《陶瓷技术手册》、《日用陶瓷窑炉译文集》、《西双版纳制瓷工艺科学考察总结》的编写、编译工作。著有《倒焰式窑炉设计》、《匣钵》等。主持定窑和邢窑两大古代名窑、河北陶瓷原料普查及工业应用等项科研工作。定窑研究成果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冯先铭(1921~1993), 湖北武汉人。古陶瓷鉴定和研究专家。1942~1943年就读于北平辅仁大学西语系。1947年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956年以后专门从事陶瓷艺术的研究,任陶瓷组组长,1978年在研究室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1983年应聘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讲授中国陶瓷史,受聘为该校永久荣誉客座教授。著有《龙泉青瓷》、《定窑》、《青白瓷》、《中国古陶瓷论文集》、《古陶瓷鉴真》、《中国古陶瓷文献集释》、《中国陶瓷史》、《中国陶瓷》、《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窑址标本》、《故宫博物院藏 清盛世瓷选粹》、《中国古陶瓷图典》等。兼任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长、陶瓷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等。

沈惠基(1921~1987), 上海市南市区人。1962年11月~1978年9月任淄博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后任山东省一轻厅总工程师。开辟了我国利用当地原料研制开发高档日用细瓷新材质、新瓷种的成功之路,是山东陶瓷科技进步的奠基人。研制成功高热稳定性匣钵、滑石质日用细瓷。“滑石质日用细瓷”项目于1983年4月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78年3月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培养了一大批陶瓷行业的科研骨干,成为我国陶瓷行业科研开发的重要力量。

岑银(1921~2000), 广东省南海人。曾任石湾陶瓷工业局技术股长、陶瓷工业公司副经理,为佛山陶瓷工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国产化及培养人才做出重要贡献。

刘振群(1922~2007), 江西临川人。教授,陶瓷窑炉热工专家,教育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五星级“粤陶之子”。1945年毕业于中正大学化工系并留校任教。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调入华南工学院,1961年任教授。1981年任华南工学院副院长(代院长),1982年任院长。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任校长至1991年12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50年,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精深,为祖国培养了大批陶瓷专业人才。20世纪50年代起,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一直从事硅酸盐工业窑炉热工的研究,科研成果卓著。对陶瓷龙窑的研究和考证,为解决国内考古学家和陶瓷工艺学家长期争论的问题找出了一条途径,将我国瓷的起源时间提早了几百年。首次提出的整套窑炉热工理论,为建立中国式的现代化陶瓷工业窑炉体系开创出一条新路。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陶瓷窑炉“辊道化、煤气化、轻型化、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陶瓷窑炉产业水平的提高。曾任国家教委科技委材料学科组成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职务。在广东乃至全国陶瓷业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为中国陶瓷事业发展和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陈守成(1922~2007), 辽宁省辽阳县人。1945~1946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助教。1947~1949年,历任资源委员会中央电瓷公司抚顺厂工务员、南京厂工务员。1949~1956年,历任南京电瓷厂技术员、技术科副科长、技术科科长、工程师。1956年以后。历任西安高压电瓷厂工程师、西安电瓷研究所任主管工程师、四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技术顾问等职。主编《电机工程手册》第27篇(绝缘子)和第28篇(避雷器)、10个高压电瓷国标及2个高压避雷器部标的第一版。主持研究我国“限流式火花间隙避雷器”、革新“保护旋转电机避雷器”,110kV、220kV、330kV、500kV电站型及500kV线路型避雷器,油浸纸电容式套管系列,以及胶纸电容式长尾及短尾套管系列等。为我国电工陶瓷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刘康时(1925~), 江西永新人。中国著名陶瓷专家、教育家。194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工系,1955年以后一直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前华南工学院),1981年晋升教授。一直从事陶瓷专业教学与科研。主编的《陶瓷工艺原理》作为本科全国陶瓷专业试用教材,为开创生物陶瓷研究做出贡献。

陈锦康(1925~1986), 江苏泰兴人。曾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秘书长,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与中国古代外销陶瓷研究会副会长,长期担任轻工业部轻工业局陶瓷处处长。20世纪70年代,组织编写《日用陶瓷工业手册》,组织创作和摄制《祭红》、《瓷国明珠》等记载和宣传我国陶瓷工业的影片,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1978年后,在病床上汇编了陶瓷行业40个单位约20万字的改革经验,积极呼吁成立中国陶瓷学会与建立中国陶瓷馆。

宋耑(1928~2011), 广东梅县人。陶瓷教育家,热工窑炉专家。清华大学本科毕业,1952年在南开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在天津大学任教。毕生从事陶瓷热工窑炉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著作有《热工测试技术及研究方法》、《陶瓷窑炉热工分析与模拟》及大学教材等专著6本,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陶瓷窑炉热工理论研究,特别是数值模拟研究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推动了中国陶瓷窑炉热工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盛厚兴(1928~2002), 湖南长沙人。高级工程师。1950年毕业于湖南省立高级工业学校,后在东北建筑材料综合研究所工作。1956年,从东北建筑材料综合研究所来到中国建材院,先后参与组建了建筑卫生陶瓷、特种陶瓷、耐火材料专业研究室。曾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陶瓷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等职。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第一、第二届主任委员、第三届荣誉主任委员。一直在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技术管理工作。先后开展了生产工艺、原料、色料、釉料、泥浆、粉料、废渣利用、低温快速烧成及装备、机械成形、微压快速成形、隔焰隧道窑、建筑陶瓷辊道窑等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完成“唐山陶瓷厂卫生陶瓷技改工程”项目、“建筑卫生陶瓷低温快速烧成的原料及相应的工艺装备研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设计制造的多功能陶瓷釉面砖浇釉机组获得1982年建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著有《现代建筑卫生陶瓷工程师手册》等。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吴晓东(1928~), 安徽省合肥人。中国著名陶瓷专家,教育家。南京化工学院教授,毕生为陶瓷教育服务,著有《陶瓷工艺学》等。

杨文宪(1930~), 河南郑州人。20世纪70~80年代在江西景德镇工作,对当年景德镇陶瓷产区柴改煤窑炉改造、湽博陶瓷厂的中国第一条隧道窑烧成日用瓷投产成功、结晶釉与铜红釉的最早开发、河南巩县白瓷青花的研究、中国陶瓷与东欧陶瓷界技术交流和技术装备引进等做出重要贡献。

敖镜秋(1931~2002), 江西清江(今樟树市)人。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负责完成的主要项目有激光形变检出装置、陶瓷产品热稳定性测试仪、窑炉自控系统研制、谷壳(原料及燃料)保温砖的研制、电磁灶陶瓷面板的研制、造纸机用陶瓷耐磨件的研制、高耐热高化学稳定高强度高温坩埚的研制、陶瓷原料精选坯料精制工艺技术的研究、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的应用研究等。

潘玉芳(1931~), 祖籍山东潍坊。高级工程师。历任唐山陶瓷厂厂长、唐山胜利陶瓷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唐山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恢复、发展和改革历程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之一,为“唐陶”牌卫生陶瓷、“三环”牌釉面砖获得国家级质量奖和唐山陶瓷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姚玉桂(1932~1994), 江苏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级设计大师。1955年毕业于华南化工学院硅酸盐专业,后在建材部建材设计院工作,1958年后调到西北建筑设研究院工作,历任西北建筑设研究院建材所总工程师、西北建筑设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任国家建材局第二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硅酸盐学会理事、华南工学院外聘博士生导师。1994年飞机失事遇难。一直从事陶瓷工业窑炉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项科研和工程设计及建设工作。参加了我国第一座卫生瓷隔焰隧道窑的研究、设计、试验及测试工作;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条高温隧道窑(72m焙烧99瓷、1750℃)等项目,荣获1978全国科学大会奖及全国建材科技大会奖、陕西省科学大会奖等。为中国陶瓷工业热工装备的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守智(1932~), 河北平泉人。教授,陶瓷工艺美术家。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毕业,后入研究班学习。1956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任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并入清华大学后,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授。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参加国家庆典用瓷“建国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外交部的“中国驻外使馆用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瓷”的设计和监制。参加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部“国礼瓷”,国庆三十五周年“国庆瓷”,2002年国务院“紫光阁用瓷”、陈列瓷及礼品瓷的设计和监制工作。2009年,参与建国60周年大庆特贡瓷的督造工作。作品《高长石质鲁玉餐具》获全国陶瓷美术创作设计评比一等奖、《紫砂咖啡具》获全国评比二等奖、《紫砂堤方茶具》在国际小型陶瓷展获荣誉奖、紫砂《曲壶》获全国陶瓷创作一等奖、《硬质瓷牡丹配套餐具》获国家质量金奖。曾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顾问、中国陶瓷创作设计评比评委、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评估委员会委员等职。1992年荣获国务院授予的“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称号。2007年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

郭景坤(1933~), 广东新会人。195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陶瓷材料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上海古陶瓷研究学会理事长等职。20世纪60年代,从事高铝氧高频绝缘瓷与金属的真空气密封接研究,在研究陶瓷/金属封接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的活化钼锰金属化方法,适合于多种氧化物陶瓷及蓝宝石单晶与金属的封接,提出的铂金属化法适合于酸碱环境中应用。70年代起从事陶瓷材料的强化与增韧研究,提出的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我国空间技术上得到应用。80年代末期,从事多相复合陶瓷及陶瓷发动机材料的研究。90年代从事纳米陶瓷、高性能陶瓷及其超微结构研究,参加组织中国第一台有陶瓷部件的柴油发动机的研究开发工作。发表论文360余篇,与他人合著、编、译书和会议文集14本,培养博士生和招收博士后50余名。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王东升(1933~), 河北玉田人。一直从事建筑陶瓷的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曾任唐山市建筑陶瓷厂总工程师,是我国建筑陶瓷领域的著名专家。1951年参加工作,开始在唐山新明窑业厂从事釉面砖的研发工作,1953年企业合营后在唐山明华窑业公司工作。1958年参加组建唐山陶瓷研究所的工作。1963年历任德胜窑业公司工程师、技术科副科长。1967年后任唐山市建筑陶瓷厂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是获得国家银质奖的“三环”牌釉面砖的创始人之一,为我国建筑陶瓷的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叶宏明(1933~), 福建莆田人。195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中国陶瓷工艺大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59年成功恢复龙泉粉青釉、梅子青釉弟窑,完成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庆十周年的200件龙泉花瓶、100套青瓷茶具及餐具等用瓷任务。1960年试制成功青瓷开光、青瓷堆釉和高150cm的青瓷大花瓶。1963年成功烧制哥窑青瓷。1978年,南宋官窑仿制品成功问世。2012年成功破解“秘色瓷”的秘密,使失传1100多年的秘色瓷重现人间。发表专著4部、论文70多篇,多次参加组织和主持国内外陶瓷学术会议,作品陈列于中南海紫光阁,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多件作品作为国礼先后赠送日本、英国、美国、德国、前苏联、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南亚诸多国家领导人。获国际金银质奖六项,国家发明二、三等奖和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8项。在我国古代名窑—弟窑、哥窑、南宋官窑及越窑的恢复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锡秋(1934~), 广东南海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5年华南工学院硅酸盐专业毕业,分配至轻工部硅酸盐研究所。1958年入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陶瓷和耐火材料教研室学习、1962年获前苏联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轻工业部科技司处长。1972年组织解决全国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超标的问题,并开发出“釉中彩”、新型彩烤辊道窑,出版《陶瓷餐具铅毒及其消除技术》一书。20世纪70~80年代,组织了优质日用陶瓷原料普查工作及骨质瓷的开发和生产工作,出版《高岭土》一书。2009年发表了“从古到今—回眸近代中国日用陶瓷六十年”一文。为我国日用陶瓷的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李龙土(1935~), 福建省南安市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陶瓷)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研制成功一系列具有优异性能的铁电压电陶瓷材料,提出对产业化有指导意义的技术路线,开拓了高性能铁电压电陶瓷实现低温烧结的新途径,发明了低烧多层压电陶瓷变压器并推广应用。领导课题组在弛豫铁电陶瓷、压电超声马达、复合特性半导体陶瓷等领域进行开创性研究。作为“国家863计划八五重大项目”负责人,主持和参加研制成功高性能低烧多层陶瓷电容器,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效益,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的实施及高技术产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共十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

陈海波(1935~), 湖南醴陵人。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在中南大学任教,1974年调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历任副所长、所长。主要从事陶瓷原料研究开发和科技体制改革与管理。任所长期间,研究所共取得科研成果133项(其中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62项),瓷用黄金水的质量与销量连续保持全国第一,陶瓷研究向高科技工程陶瓷领域拓展,一批批国家用瓷、邓小平等领导人出访用礼品瓷等不断问世,实现利税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陈帆(1936~2016), 广东省揭西县人。教授,陶瓷装备专家,陶瓷工程专家。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并留校任教,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曾同时担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副理事长,北京中伦陶瓷联合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佛山陶瓷工贸集团公司顾问、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顾问等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终身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广东“粤陶之子”获得者。一直致力于陶瓷产业的教学、科研、设计、生产、著作出版、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引进消化和国产化工作,为中国陶瓷从传统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倡建陶瓷机械学组、专业委员会,在国家重点大学本科开设并主编《陶瓷机械与设备》课程,首次主编《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年鉴》,主导喷雾干燥器、全自动液压成型机等许多现代陶瓷工业关键装备的国产化开发,长期主持许多创新装备的鉴定,是中国现代陶瓷技术装备开发的主要奠基人。自21世纪始,倡导中国陶瓷板材的研究开发应用及至产业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中国陶瓷板材的开拓者。为中国陶瓷工业现代化做出重大贡献。

周棣华(1936~), 广东南海人。曾任佛山陶瓷工贸集团公司总经理、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粤陶之子”四星勋章获得者。任职期间的20世纪末,使陶瓷工贸集团公司成为中国陶瓷界改革开放、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一面旗帜,被称为“企业创新改革的领头雁”。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的现代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杜祥荣(1936~),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历任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任山东省陶瓷公司副总工程师。主持完成的高长石质精细瓷(鲁玉瓷)于1983年4月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主持研制的“高石英质日用细瓷”于198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987年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第十五届发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牌奖。是我国卓有成就的陶瓷专家。

张典奎(1936~), 广东省揭东人。曾任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所长,在潮州飞天燕瓷土矿的开发利用、潮州窑研究、现代窑炉设计应用、陶瓷喷丝头研究、稀土色釉料的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

江东亮(1937~), 安徽省歙县人。无机陶瓷材料专家。1960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现为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1992年入选国际陶瓷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无机陶瓷材料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完成了致密微晶氧化铝陶瓷及机械密封件的研究,成功地装备了东风型系列火箭推进剂加注系统;开发了氧化铝耐热混凝土浇灌料,为30万吨合成氨装置提供了关键材料,经济效益显著;开发成功第二代氧化铝和第三代碳化硅端面密封环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泵、化工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出开展复相陶瓷研究,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成为陶瓷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首创高温等静压氮化表面改性工艺,使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比相应的单相材料分别提高80%和100%。他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著作2本,申请专利10项。获国家三等奖1项,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及上海市和国家科学技术大会奖等10项。

黄勇(1937~), 福建人。清华大学教授。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留校工作,曾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第六和第七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S-863计划软课题专家组成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和特种陶瓷分会理事长、《硅酸盐学报》主编等。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先进陶瓷的组成结构与性能以及高性能陶瓷的制备科学、陶瓷的强化与韧化机理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发明和科技进步奖9项。编写各种教材、专著、手册共计16种。

郑曼云(1937~), 浙江镇海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陶瓷色釉料著名专家。1960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从事陶瓷颜料及色釉料研究近30年。研制成功钒系高温颜料,把色泥卫生洁具改为色釉洁具,是我国生产出的第一套色釉卫生洁具。负责研制的“锆银红颜料、硅钕紫颜料及其应用”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高档卫生瓷用深棕、海军蓝、绛红系列颜料及应用”获建材部199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间配套用标准色板”获部1992年科技进步三等奖。曾任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张立同(1938~), 辽宁省海城市人。航空航天材料专家。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加工系,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超高温复合材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9~1991年在美国NASA空间结构材料商业发展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1986年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航空航天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研究,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自增韧碳化硅、定向自生共晶硼化物复合材料、硅碳氮纳米吸波材料及连续纤维增韧钡长石复相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特别在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技术方面,打破国际封锁,建立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技术与设备体系,多种构件成功通过验证,获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近净形熔模铸造技术基础及其专用高温陶瓷材料与应用方面,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关键,先后主持国家和部委级重大和重点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四项,省部级二等以上奖15项,获准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创建了超高温复合材料实验室。

陈达谦(1938~), 浙江天台人。1960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业陶瓷著名专家。曾任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总工程师、院长,国家建筑材料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主持氧化铝、钛酸铝及纤维复合材料等10余项科学研究,其中DT型多级陶瓷耐酸泵属国内首创,获建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庆勐(1938~), 河北省深县人。曾任轻工业部唐山轻工业机械厂总工程师,中国陶瓷装备专业委员会创建人之一。为中国陶瓷装备的国产化、陶瓷工业的机械化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

何觉生(1938~), 江苏省无锡人。曾任辽宁省硅酸盐研究所所长,为东北地区硅酸盐工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郑元善(1939~), 福建仙游县人。1965年南京化工学院硅酸盐专业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8起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工作。曾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陶瓷研究所所长、国家建材局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副理事长、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高温结构陶瓷及陶瓷发动机的研究课题专家组成员等职。长期从事特种陶瓷的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科研项目十多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陈衡(1939~), 广东揭阳人。曾任广东陶瓷协会会长、广东陶瓷工业公司副总经理等,对广东陶瓷、潮州陶瓷、广东陈设艺术陶瓷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张儒岭(1939~), 山东省聊城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4~1998年任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院长,长期从事科研和科研管理工作,取得多项成果。主持研制的“堇青石轻质骨料耐火材料”获国家发明四等奖,“滑石质日用细瓷”项目获省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三等奖、比利时布鲁塞尔第36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主持研制的“人工合成骨粉及制瓷(骨质瓷)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二等奖、杜邦技术创新奖。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和专著30余篇。2007年获中国陶瓷行业终身贡献奖。

李中祥(1939~), 江西省泰和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历任唐山胜利陶瓷集团公司中心实验室主任、开发科长、副总工程师和总工程师。主持开发了“7301”、“7901”高档配套卫生洁具、漩涡虹吸式联体消音坐便器、台式洗面器、喷射虹吸式坐便器、自动冲洗挂式小便器等系列高档卫生洁具,为改变我国卫生陶瓷行业“老八件”的落后面貌,实现全面的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著作《洁具造型》于20世纪80年代在同行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中国卫生陶瓷著名专家。

刘合心(1939~), 河南荥阳人。高级工程师,河南省建筑卫生陶瓷会长。196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技术员,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工程师、情报室主任,河南建材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等职。组织编译《喷雾干燥手册》、《国外化工陶瓷》等。2000年至今任河南省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

吴道基(1939~), 广东揭阳市人。曾任潮州陶瓷工业公司总经理,在陶瓷窑炉改造与技术进步领域成绩显著,为发展潮州陶瓷工业做出重要贡献。

史哲民(1940~), 浙江鄞县人。1963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曾在中国建材院陶瓷所从事卫生陶瓷研究开发。历任国家建材局技改处处长、科技处处长、副巡视员、国家建材工业科技教育委员会常委兼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副理事长等职。

何锡伶(1940~), 广东揭西人。曾任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所长,主持研究成功陶瓷辊道窑用氧化铝陶瓷辊棒,为中国全面实现辊道窑国产化,陶瓷生产普遍使用节能窑炉,促进窑炉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高力明(1941~), 河北巨鹿人。教授,1963年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硅酸盐工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70年后一直在西北轻工业学院任教,两次出任材料工程系主任。曾任《硅酸盐学报》第二、第三、第四届编委会编委,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副理事长兼窑炉热工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长期从事陶瓷窑炉热工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窑炉结构与节能研究、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陶瓷原料标准化及综合利用研究和中国古陶瓷研究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重要成果和贡献:发现了烧成用隧道窑窑车衬砌在周期性传热过程中的“背衬效应”并给出了一组窑车衬砌热技术特性指标,提出了“元配料”的概念及配方计算问题的广义杠杆规则,在我国古陶瓷研究领域中第一个引进了“计算机考古学”等。培养硕士生16名、博士生2名。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

秦锡麟(1942~), 江西省南昌市人,陶瓷艺术家和教育家,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曾任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中国陶艺》和《陶瓷学报》杂志主编、中国轻工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文化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景德镇市文化艺术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陶瓷艺术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是韩国京畿大学名誉博士、芬兰赫尔辛基设计艺术大学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和教学工作年,作品新颖、大方、豪放、凝重,独树一帜,具有浓郁的时代风貌和东方艺术特色,分别被大英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对中国陶瓷教育、人才培养、日用瓷与陈设艺术瓷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做出贡献,是国内外著名的陶瓷教育家和艺术家。

杨洪儒(1943~), 上海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5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历任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北京中伦陶瓷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建材工业科技教育委员会陶瓷专委会副主任等职。主要从事建筑卫生陶瓷工艺装备的研究开发,主持的主要项目有“陶瓷坯粉离心喷雾干燥工艺”、“景德镇陶瓷厂压力喷雾干燥器”、“2000型压力喷雾干燥器”、“油压陶瓷柱塞泵”、“墙地砖干法制粉工艺装备”等。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参编《喷雾干燥手册》、《现代建筑卫生陶瓷工程师手册》、《建筑材料词典》、《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新型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问答—建筑卫生陶瓷》。

蔡宪昌(1944~), 台湾省台中县生人,祖籍福建省。1992年在广东省三水创建广东三水大鸿制釉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外资专业制釉企业,对促进中国陶瓷色釉料业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处世格言是:“一生热爱陶瓷。使命:赋予泥土新生命,善尽企业责任!行业责任!社会责任!。”

曾令可(1944~), 广东揭阳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9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并留校任教。对中国现代陶瓷窑炉开发、热工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甘智和(1945~), 上海人。曾任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科技司司长、国家经贸委副秘书长。任期间积极推进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技术装备引进与国产化,对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的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

岳邦仁(1945~), 北京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卫生陶瓷专家。1968年毕业于北京建筑材料工业学院。1970~1988年在唐山陶瓷厂工作,历任技术员、实验室主任、副总工程师。1988年调入北京市陶瓷厂,历任北京市陶瓷厂副厂长、北京东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东陶机器(北京)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北京金隅集团总工程师、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中国建材行业联合会科技委员等职。主要从事卫生陶瓷生产的技术及管理工作。

刘默涵(1946~), 广东番禺人。曾任广东石湾建筑陶瓷厂厂长,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生产由传统转向现代做出重要贡献。著有《刘传》、《石湾公仔》、《石湾窑精粹》等。

詹培明(1948~), 广东潮州人。深圳斯高达公司创建人,企业家,陶瓷装饰艺术专家,传统与创新,独树一帜。格言是:“陶瓷是科学和艺术,陶瓷外观装饰更是科学和艺术。”

罗明照(1948~), 广东省佛山市人。高级工程师。曾任佛山陶瓷机械厂厂长、恒力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使广东恒力泰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的陶瓷自动压砖机生产企业。是陶瓷压砖机国家标准的起草人之一。

萧华(1949~), 广东南海人。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1世纪初,投资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生产线,使中国陶瓷板材的开发应用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国陶瓷板的开拓者。同时是一位窑炉专家,在创建创新型、文化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企业成绩卓著。

庞润流(1949~), 广东佛山张槎人。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曾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当年,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做出最大规格的瓷质抛光砖(1000mm×1000mm)且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大展厅(馆)布置、联网销售、多品种开发、品牌建设、国外上市、参加意大利博罗尼亚国际陶瓷展等方面非常成功。他的信念是:“致力于创造中国的高品质。”

史俊棠(1950~), 江苏宜兴市丁蜀镇人。现任宜兴陶瓷协会会长。历任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厂长、宜兴陶瓷公司副总经理、宜兴市计经委副主任、宜兴市经贸局副局长等职,兼任上海紫砂协会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宜兴陶瓷(紫砂)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等职。积极推进宜兴紫砂的继承发展。著有《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紫砂春秋》、《宜兴紫砂陶》、《永远的陶都》、《宜兴陶瓷史》等。

周健儿(1952~), 江苏省苏州市人。教授、博士,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理事长,《中国陶瓷工业》主编,《中国陶瓷》编委会主任,《硅酸盐学报》、《人工晶体学报》编委会委员等职。197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并留校任教,一直从事陶瓷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和省部科技项目多项,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自论“持之以恒的谦学,坚韧不拔的追求,脚踏实地的坚守,豁达宽厚的包容”。

王迎军(1954~), 河北唐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1981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获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主要从事生物医学材料、高性能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并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省部级重点、重大科技项目等60余项。所研究的骨组织多级仿生关键技术、再生修复与功能重建生物应答机理研究等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本。培养博士研究生46名,硕士研究生43名。兼任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理事长、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FELLOW、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材料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理委员会成员等。

黄发建(1954~), 福建省德化县人。曾任福建省德化县副县长,主管陶瓷工业,为继承和发展德化陶瓷做出重要贡献。

王爱纯(1954~), 河南济源市人。1982年元月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陶瓷专业,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历任河南省硅酸盐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古陶瓷研究所所长等职。一直从事陶瓷的研究及行业管理工作。发表“打造汝窑文化品牌,再创汝窑历史辉煌”、“试论陶瓷造型的审美情趣”、“试论宽体辊道窑的优势、问题及对策”等论文。积极致力于汝窑、钧窑等历史名窑的振兴,对推动中原历史名瓷的传承与创新并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民(1954~), 四川人。重庆锦辉陶瓷企业创建人、企业家、日用陶瓷专家、行业管理专家。在日用陶瓷的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和新产品等领域有很多首创和重要贡献。

孟树峰(1955~), 陕西铜川人,陶瓷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唯一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影响力的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陕西省铜川市陶瓷研究所所长。

198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长期从事耀州窑的挖掘、开发和设计,恢复完善了失传千年的耀州青瓷和铜川民间瓷,开创了铜川陶瓷的一代新风,奠定了耀瓷技艺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方向。作品严谨深邃而清秀飘逸,有雄浑豪放的西部特色和诚善睿智的个性灵韵,许多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团体、个人收藏。著有《孟树锋耀州青瓷作品集》和《秦人刻木》等。

韩绍绢(1955~), 辽宁沈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现大连工业大学)硅酸盐专业,主要负责人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16项,发表论文20余篇。在把工业陶瓷转向军工产品方面成果丰硕。

叶德林(1956~), 广东南海人。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建人、董事长,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他既是企业家又是创业者和创新者,短短的十几年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

同继锋(1958~), 陕西华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副院长、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高技术陶瓷所所长、科技处处长、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科技管理部主任等职,并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陶瓷分会副理事长兼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建材工业科技教育委员会常委兼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长期从事建筑材料研究开发、技术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于1989年主持建成中国第一条年产400t陶瓷釉料用锆英砂超细粉生产线。著有《现代建筑卫生陶瓷工程师手册》、《建筑卫生陶瓷》、《现代建筑卫生陶瓷技术手册》、《绿色建材及建材绿色化》、《建材工业技术经济学》等。

肖慧(1958~), 湖北武汉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砖瓦行业著名专家。现任中国建材集团所属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院长,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烧结制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副会长。1982年毕业武汉工业大学,长期从事墙体材料工业技术研究开发与设计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的“全煤矸石空心砖生产工艺及装备的开发研究”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开发的宽断面一次码烧节能型隧道窑在本行业被广泛应用。

殷书建(1960~), 山东省威海市人。研究员。1998年任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院长,2001年任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主持科研项目10多项。组织开发了“中华龙”系列国宴用瓷,被誉为“当代国瓷”。组织建成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陶瓷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及8个省级产学研平台,以先进的技术成果辐射带动行业。他的格言是:“只要善于思考,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你梦想中的人生轨迹。”

尹彦征(1960~), 湖南长沙人。高级工程师,中国红瓷器发明人、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美术陶瓷分会副主席、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理事、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副主席。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1984~1996年在湖南省分析测试所从事中国红瓷器的研究。1996年7月创办长沙大红陶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生产规模年产5000多件,7大类,300多个品种。2002年中国红瓷器制造技术通过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2003年中国红瓷器制造技术由国家科技部、国家保密局审定为国家秘密技术。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

鮑杰军(1962~), 江西景德镇人。管理学博士,在陶瓷教育、陶瓷技术装备、陶瓷生产、陶瓷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和贡献。著有《中国智式》,对中国建陶的发展有精辟的论述。自论是:“学陶瓷,爱陶瓷,陶瓷成就了我。”

李良光(1962~), 福建省福州人。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建人,著名企业家、技术专家。自主创新的“海源压机”享誉业界,为20世纪中国三大陶瓷机械企业之一。

陈环(1962~), 广西北海人。198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系,历任广东佛山陶瓷集团公司职业中专学校教师,深圳南域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陶瓷协会副会长,现任广东陶瓷协会会长。

苏同强(1962~),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现为淄博华光陶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带领的团队研制开发了天然矿物骨质瓷、抗菌陶瓷、无铅陶瓷、华青瓷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著作权35项,首批国家重点保护的民族品牌。获全国十大跨世纪杰出人才称号。

刘嘉喜(1963~), 广东电白人。曾任佛山陶瓷工贸集团建华陶瓷厂副厂长。任美国科勒洁具公司中国公司的总经理二十年,对引进高品牌陶瓷洁具有特别贡献。

边程(1964~), 辽宁省沈阳人。现任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行业优秀企业家、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为发展中国陶瓷技术装备现代化做出重要贡献。

谢岳荣(1964~), 广东潮阳人,“箭牌”企业创建人,是当代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界富有自主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陶瓷专家,格言是:“把握机会,不断进取”。

刘权辉(1966~), 广东饶平人。从饶平建厂到深圳创建当代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永丰源”日用瓷生产企业,建成“深圳瓷谷”。他的格言是:“把中国陶瓷做回祖先雄风。” xxzmE32yjpx3V5oCLYs+5+DTEV8q4P226RVeO8xxBbKJJZhOJWkrdhHUQ/w654n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