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古陶瓷研究

1914年,乘俊在东方杂志11卷第5期发表的《中国古瓷之研究》,揭开了我国清王朝之后古陶瓷研究的开篇,使从事古陶瓷研究的人士愈来愈多,围绕古陶瓷的发展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专著,时至今日,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14~1930年)

从1914~1930年为第一阶段,研究古陶瓷的专著和论文与以前相比逐渐增多,同时现代考古学引入古陶瓷的研究而使古陶瓷的研究开始走上科学的道路。这个阶段研究的特点表现为发表论文不多、专著较为丰富,但专著学术水平不高。据杨静荣的统计和分析,本阶段发表的研究古陶瓷的论文约有120篇,其中1914~1920年只有10篇左右。

二、第二阶段(1931~1949年)

这个阶段研究古陶瓷的论文和著作迅速增多,学术成就较高。尤其是陈万里把现代田野考古学引入了古陶瓷的研究之中,对古窑址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古陶瓷标本,并对其进行排比研究,开辟了一条古陶瓷研究的新途径,把古陶瓷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发表的论文有110篇左右。

1928年,陈万里发表了著名的“调查龙泉青瓷报告”的论文,在30年代和40年代又先后撰写了《越器图录》和《瓷器与浙江》两书,把艺术欣赏与考古学相结合,在南方青瓷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陈万里开创了陶瓷考古的先河,使古陶瓷的研究沿着科学的道路健康地发展起来,树立了古陶瓷研究道路上的第一块里程碑。

1931年,周仁发表的第一篇古陶瓷科技研究论文,揭开了古陶瓷科技研究的先河,树立了古陶瓷研究道路上的第二块里程碑。

这个时期的其他重要著作有叶麟趾的《古今中外陶瓷汇编》、江思清的《景德镇瓷业史》、吴仁敬和辛安潮合著的《中国陶瓷史》、杨啸古的《古月轩瓷考》、郭葆昌的著作《瓷器概说》等。

1933年,杨啸古的《古月轩瓷考》一书出版。作者以亲身的研究实践,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提出许多独特之见,至今仍是研究珐琅彩瓷器的参考书。

1934年,郭葆昌的《瓷器概说》一书出版。该书是为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中的中国瓷器展品撰写的说明,将文献与文物相结合,从魏晋到清代,着重于元、明、清的景德镇的瓷器,尤其对清康、雍、乾三朝的珐琅彩瓷器有不少独到之见。

1934年,叶麟趾的《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一书出版。书中引用了大批资料,综合了古今中外陶瓷的发展概况,是一部较为完整的世界陶瓷简史。作者推断定窑窑址在今河北曲阳,对发现定窑窑址的确切地点提供了明确的线索。书末附有包括许多近现代的窑址表,是研究近现代陶瓷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1936年,吴仁敬、辛安潮合著的《中国陶瓷史》初版出版,以后多次再版。该书是第一部按时代叙述从古至中华民国的陶瓷发展概况的陶瓷史籍,主要以文献为主,每章附录参考书目。虽然该书在学术上没有什么独见之处,不能代表当时的最高学术水平,但毕竟是一部完整的中国陶瓷史。

1937年,江思清的《景德镇瓷业史》一书出版。作者首先提出:“我国发明的瓷器,不应是古董,也并非纯系美术品、工业品,而是中国文化史的一部分。”该书结合景德镇历代政治、经济、民俗和艺术等诸多关系编写而成。虽然由于时代的种种原因,作者的研究成果不甚引人注目,但作者指出的研究方向为以后的古陶瓷研究开阔了眼界,尤其在今日古陶瓷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时,更能发现作者的远见卓识。

此外,尚有其他的论文和专著,但基本上没有超出上述著作的研究范围。

三、第三阶段(1950~1982年)

这个阶段从1950年开始,到1982年中国硅酸盐协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问世为止,其特点是以周仁为首的一批科学工作者,把科学化验引入古陶瓷的研究之中,使古陶瓷的研究沿着科技的道路进一步得到发展,在短短的30多年推动了古陶瓷研究的全面发展。由于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出现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文献学研究

代表人物为童书业、史学通和傅振伦,组成人员多是对古代文献相当熟悉的历史学家。文献学派依据古代文献,或考订陶瓷史的文献资料,或偏重于陶瓷经济史的研究。如童书业、史学通合著的《中国瓷器史论丛》,正如作者所言:“本书的特点就是尽量避免使用传世的实物资料,而主要依据文献资料来做考证。”书中最精彩的一篇是《“唐窑”考》,代表了此派的学术水平。

傅振伦是博学的历史学家,精通方志学、版本目录学、考古学等,不但依据广博的知识撰写了《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明代瓷器工艺》等有关古陶瓷的专著,而且专攻陶瓷古文献,先后注释了《陶记》、《陶说》、《陶录》等书,对陶瓷文献的考订做了大量切实的研究。1955年《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一书出版,以后多次修订再版。全书简述了三国至清代瓷器发展的概况,材料翔实,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脉络清晰,对普及和提高古陶瓷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史学工作者在讨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时,有论述明清陶瓷经济史的论文,其特点也多是依据文献资料。

总之,文献派的特点是以文献资料为据研究古陶瓷的相关课题,虽然受到一定的局限,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传统鉴定研究

以孙瀛洲、耿宝昌为代表。研究者以前大多从事古董商业工作,后转入博物馆专门从事文物鉴定工作,直观性经验丰富,单凭各种感官上的直觉即可判断传世品的真伪。孙瀛洲题为“元明清瓷器的鉴定”的论文,耿宝昌著的《明清瓷器鉴定》讲义都是丰富经验的系统总结。后人需要继承此宝贵的实践经验,并以科学为基础加以提高。

3.科技研究

以周仁为代表,组成人员多是从事陶瓷专业的科学工作者,如李国桢、游恩溥、刘秉成、刘可栋、张福康、李家治、陈尧成等人。他们大多参加陶瓷生产或科学实验,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学术成就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研究成果成为古陶瓷研究的科学依据,被广泛地应用于古陶瓷研究的各个领域。

195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周仁等人合著的《景德镇陶瓷的研究》一书。作者们把开创的科学实验工作开始引入古陶瓷的研究。按照周仁开创的方法,科学工作者对耀洲窑、钧窑及历代青花、色釉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化验。研究成果既可指导传统陶瓷的生产,又可成为古陶瓷研究最有力、最科学的依据,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这一派往往缺乏考古方面知识和材料,需要有考古工作者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系统的科学实验工作。

4.陶瓷考古学研究

在当前的古陶瓷研究队伍中,从事陶瓷考古学研究的人员最多,成员以文物博物馆和考古工作者为主,特点是以考古资料和博物馆中的文物资料为依据,使用考古与文献相结合的双重证据法,偏重于研究陶瓷的时代、窑口和艺术欣赏。

陈万里为陶瓷考古学研究派的创始人,先后出版了《中国青瓷史略》、《宋代北方民间瓷器》、《陶枕》等专著,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窑址调查的论文,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学术水平。冯先铭、叶喆民、李辉柄、李知宴、李纪贤等人继承了陈万里的传统,几乎跑遍了全国的陶瓷古窑址,公开发表窑址调查报告数十篇,在陶瓷窑口和时代的鉴定上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陕西铜川耀州窑》和《南京出土六朝青瓷》两部专著是考古专业工作者在古陶瓷研究中的重要成果。《陕西铜川耀州窑》是考古专业工作者发掘耀州窑的报告集,资料翔实,时代准确,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陶瓷考古的科学性。《南京出土六朝青瓷》多是研究纪年墓出土的六朝青瓷,对研究六朝青瓷具有科学和历史的参考价值。

此外,各地的文博和考古工作者撰写了大量有关陶瓷窑址的调查报告,是研究古陶瓷的第一手基础材料。

陶瓷考古派人数众多,硕果累累,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动古陶瓷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成立,促进了古陶瓷研究的蓬勃发展,一年一度的学术交流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5.外销瓷研究

研究对象是古陶瓷中的外销瓷,以韩槐准先生为先驱,包括一批外国专家和学者。研究人员以史学、考古和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为主,研究方法基本属于陶瓷考古学研究,也有少部分属于文献学研究。

国内外发现的外销瓷资料愈来愈多而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使外销瓷的研究形成一个热门的课题。1980年,中国古外销瓷研究会成立,大大促进了古外销瓷研究工作的开展。

外销瓷研究主要依据文献和考古资料,探讨中外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相关课题,虽然外销瓷研究经历的时间不长,但成果引人注目,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日本学者三上次男先生所著的《陶瓷之路》。

6.艺术学研究

组成人员多是艺术院校和艺术研究机构中的研究人员,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偏重于陶瓷造型、纹饰等艺术特色的分析和研究。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分支。

理论研究以邓白、吴山为代表。邓白所著的《略谈我国古代陶瓷的装饰艺术》和吴山所著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装饰艺术》可作为此派的代表作。《略谈我国古代陶瓷的装饰艺术》的文笔流畅,体现出作者高雅的艺术欣赏水平。《中国新石器时代装饰艺术》综合了考古发现而予以通俗介绍,并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讨论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装饰艺术,体现出作者的艺术素养。此外,梅建鹰等人亦著文论述历史名窑的艺术成就。但这个学派的学术成就仅仅停留在艺术欣赏的水平之上,有待于向艺术学的深度发展,进一步上升到艺术哲学的高度,总结陶瓷艺术发展的规律和理论。

实践研究以杨永善和关宝琮为代表。他们都是从事陶瓷造型和装饰设计的设计师,具备较高的艺术欣赏能力,但他们并不以此为最终目的,而是着眼于造型和装饰的现实设计,由此决定了他们必须对历史上存在的各种陶瓷造型和装饰做深入细致的艺术学研究,以揭示陶瓷的功能效用、材料技术、形成美感诸方面的规律。

近年来,杨永善出版了《陶瓷造型基础》和《陶瓷造型设计》两本专著不但是研究陶瓷造型设计人员的必读之书,而且对研究古陶瓷的人员也是重要的参考书。

关宝琮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后一直从事陶瓷艺术设计工作,著有《中国古代陶瓷造型与装饰》(油印本)和《辽瓷艺术》,《辽瓷艺术》在研究辽瓷艺术方面有很多独特之见。

在本阶段,有几部古陶瓷研究较为重要的学术著作。

1963年,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研究所编著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瓷器》,以历代名窑出现先后为序,分别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瓷业生产的特点和成就,并运用史料论证了瓷器史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虽然作者也承认“还有不少重要问题尚未论述透彻”,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该书确实代表了较高的学术水平。1983年该书修订再版,由刘新园先生撰专文补述,对近20年的中国瓷器史研究进行了评述,与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互佐,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95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蒋玄怡所著的《吉州窑》,将艺术欣赏与陶瓷考古融为一体,在内容和体例安排上均有独到之处,是研究吉州窑陶瓷艺术史的一部杰出之作。

1959年,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编著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景德镇陶瓷史稿》,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景德镇陶瓷发展的概况。到目前为止,这部书对研究景德镇陶瓷史仍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书。尽管书中有些内容随考古材料的发现,需要修改订正,但这部书的学术历史地位是不能否定的。

1982年,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组织全国文物考古、陶瓷科学、工艺美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多次讨论、合作编写而成,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史》,总结了历代陶瓷史的研究成果,概括了30余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充实,材料丰富,代表了当代陶瓷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尽管书中尚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修订,但此书的问世确实是陶瓷史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为今后陶瓷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四、第四阶段(1983~2010年)

这个阶段形成了历史上古陶瓷研究空前未有的兴盛局面,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首先,参加研究人数之多、层次之丰富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除文博系统、考古系统及科研专业工作者外,拍卖行、现代古玩商业工作者及众多的收藏爱好者也成为了一支古陶瓷研究的生力军,尤其是以胡雁溪、高阿申等人为代表的众多收藏爱好者们发表的论文和专著已经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其次,出版物之多更是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单是各种专著、图录就达200种左右,报纸的收藏版和各种收藏类的杂志更如雨后春笋,福建出版了每周一期的《收藏快报》等,为广大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提供了百花齐放的舞台。但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漏洞百出、误导初学者的内容占有一定的比例。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经不住历史考验的自然会被历史所淘汰。

第三是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开始应用于古陶瓷的研究。电视以直观和形象的优势,在普及和宣传古陶瓷知识方面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网络则以简洁、迅速、方便的形式传递着许多新的信息。

在如此兴盛的局面下,第三阶段(1950~1982年)初步形成的六个研究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文献学研究流派的变化

单纯的文献学研究在本阶段开始走向衰败。基本没有研究者像当年童书业先生那样言必有据的研究古陶瓷,或者开始综合整理古陶瓷文献,或者针对某些专著或专人整理文献。综合整理古陶瓷文献的代表成果有熊寥先生编著的《中国陶瓷古籍集成》(江西科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冯先铭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陶瓷文献集释》(上)(台湾艺术图书公司2000年1月第1版)。针对某些专著或专人整理文献的代表成果有张发颖先生整理的《唐英集》(1991年10月辽沈出版社出版),叶喆民先生著的《饮流斋说瓷译注》(2005年10月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傅振伦先生注释的《景德镇陶录》,以及欧阳深、周铁生校注,卢家明、左行培注释的《景德镇陶录》,这些均是近年来少见的整理陶瓷文献的纯学术著作,对研究古陶瓷颇有参考价值。

2.传统鉴定研究流派的发展

传统鉴定研究最大的成果是耿宝昌先生著的《明清瓷器鉴定》正式出版。此书是把耿宝昌先生于1981年5月在南京陶瓷鉴定学习班上的讲稿,几经修订补充后,由紫禁城出版社于1993年正式出版的。该书是耿宝昌先生毕生经验的总结,资料翔实、断语准确,对普及文物鉴定知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学习明清瓷器鉴定,不可不读此书。较为代表性的著作还有许多。

1988年10月,童依华著的《中国历代陶瓷款识汇集》(台湾古文化研究社出版)综合了历年发表的陶瓷款识,资料翔实,增加了彩版并附明清官窑款识图录彩版,图版虽多系翻拍,但印刷质量很好,颇有参考价值。

1990年,香港市政局出版的《瓷艺与画意》是关善明先生藏品在香港展出时的图录,收录民国时期藏品165件,是研究民国陶瓷的最新成果。书前有关善明、刘新园、朱锦鸾三位先生论述民国时期陶瓷艺术成就的论文。刘新园先生调查的诸多民国时期景德镇名工匠的生平资料,内容翔实,颇有参考价值。

1991年8月,赵自强编著的《古陶瓷鉴定》(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虽为编著,但不少内容是作者个人鉴定经验的总结,图文并茂,学习应用十分方便。

1993年7月,杨永善与杨静荣合著的《民间陶瓷》(台湾艺术图书公司)共收集现代民间陶瓷183件,全部为彩版,并有杨永善先生论述民间陶瓷的论文。此书是一部研究民间陶瓷艺术的学术著作,被台湾宋龙飞先生评价为:“这是海峡两岸的中国,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本探讨现代传统民间陶瓷的巨著。”

1993年11月,陈德富著的《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作者在大学讲课的讲稿,综合各家之长,条理清楚,内容规范,特别适合初学鉴定者入门学习之用。

1993年12月,朱裕平著的《中国瓷器鉴定与欣赏》(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涉及由东汉至清代的瓷器,图文并茂,文笔流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94年1月,叶佩兰主编的《古瓷辨识》(台湾艺术图书公司)收录81篇真假陶瓷对比的文章,并配彩版,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对学习陶瓷鉴定颇有益处。

1994年9月,钱振宗主编的《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收录清代瓷器415件,图文并茂,每件瓷器辨伪鉴赏,传授鉴定知识于形象的图片资料中,断语准确,可与耿宝昌先生著的《明清瓷器鉴定》互佐。如果说耿宝昌先生著的《明清瓷器鉴定》是总结了北京琉璃厂古玩商人的传统鉴定经验,则钱振宗主编的《清代瓷器赏鉴》可视为上海古玩商人传统鉴定经验的总结。

1994年11月,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叙述陶瓷史为主,并侧重各个时代陶瓷品种的鉴定,是一部实用而通俗易懂的教科书,被国家文物局指定为文物教材。

1995年10月,张浦生著的《青花瓷器鉴定》(书目文献出版社)是积作者多年经验所成,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代表了目前研究青花瓷器鉴定的新水平。

2000年1月,杨静荣著的《古陶瓷鉴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本着“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原则,偏重介绍了古陶瓷的研究方法,“试图让读者扩大视野,博采众家之长,自己去发现真理。”

2001年8月,李辉柄著的《中国瓷器鉴定基础》(紫禁城出版社)总结了作者多年研究经验,图文并茂,具有参阅价值。

虽然传统鉴定派的研究成果显著,但也面临着飞速发展的现实社会的挑战。积累数十年的经验一旦公布于众,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为收藏爱好者提供咨询,同时也为仿古人士提供了教材。近20年的实践证明,仿古人士在研究陶瓷鉴定方面表现出的认真和执著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程度,高仿作品常令老师“打眼”。专业研究工作者如何面对现实、走向市场、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3.科技研究流派的发展

这个时期,科技研究流派的成果辉煌,出版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成功连续举办了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使我国在此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专著出版情况 1982年,叶喆民编译的《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在1960年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再版,增加了1949年以后30年来古陶瓷科技研究的成果,对我国陶瓷的起源、窑炉的发展均作了深入的探讨,并对钧釉、哥釉、黑釉、青花、影青与南北青瓷等瓷釉的发色与着色氧化物的关系作了系统论述,科学地证明了我国制瓷技术的辉煌成就,是一本学习古陶瓷科学知识的入门参考书。

1985年12月,李家治、陈显求、张福康、郭演仪、陈士萍等合著的《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分16个专题,从物理化学和工艺技术的观点出发,应用现代实验技术,对历代南、北方陶器及各名窑瓷器胎、釉及彩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物理和陶瓷性能、物理化学、制作和烧成技术以及原料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成果,突出地说明了我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的丰富内容和超乎寻常的成就。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极具说服力,是研究古陶瓷人士必读的一本书。

1988年6月,李国桢与郭演仪合著的《中国名瓷工艺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从工艺学的观点出发,系统介绍了我国历代各名窑瓷器的发展,工艺基础知识,包括南北方传统制瓷用原料、成形和烧成技术,青、白、颜色釉瓷的胎、釉组成、彩料的制作、成分及其显微结构,陶瓷性能,简要的制作技艺与工艺条件等,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系统而扼要地对各名窑瓷器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对研究古代陶瓷的工艺很有参考价值。

1996年11月,李文杰著的《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出版)论述了我国古代制陶工艺的发展,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我国古代制陶工艺史的专著,学术价值颇高。

1998年10月,李家治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出版)在总结古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近代陶瓷考古研究的成果,全面阐述了我国陶瓷的产生、发展历程,内容涉及陶器工艺技术、原始瓷工艺技术、釉的原理、瓷器的发明及其历代的技术突破。本书收录了有各时期大量的陶瓷化学成分、烧成温度等理化数据和图片资料及其分析结果,内容丰富、翔实,是对21世纪以前我国陶瓷科技考古工作的总结,是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系统总结我国古陶瓷的工艺与原理的专著,是研究科学鉴定必不可缺的参考读物。

2000年9月,张福康著的《中国古陶瓷的科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20世纪50~90年代我国古陶瓷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制陶术的起源、中国传统制瓷原料、科学测试方法、瓷器的发明过程、历代名窑胎釉彩的化学组成特点和演变规律、显微结构、烧造工艺、各种外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科学解释等。全书13章,共有500多个问答题,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末,涉及绝大部分名窑的著名品种,使人们对这些体现人类文明和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史的历代名窑艺术品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2009年6月,吴隽著的《古陶瓷科技研究与鉴定》(科学出版社)系统总结和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古陶瓷科技研究中,正在或将会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些测试分析技术,包括古陶瓷研究中的元素组成分析技术应用、古陶瓷研究中的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分析技术应用、古陶瓷研究中的物理性能与热分析技术应用,以及其他分析测试技术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等,并且围绕古陶瓷的科技鉴定,论述了当前古陶瓷自然科技鉴定分析法之一的成分鉴定法(无损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

(2)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的举办情况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由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组织并且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从1982年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连续举办了9届。并且从1989年第三届开始,由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把参会论文汇编成册,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分别以中文、英文形式出版。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的举办为国内外古陶瓷研究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国内外古陶瓷研究的发展。

1989年(第三届)会议共收到来自中国、苏联、日本、英国、美国、韩国、泰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学者们的研究论文76篇。这些论文的特点包括:(1)研究对象包括了我国古代陶瓷以及西亚、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地区的古陶瓷;(2)反映了新技术,如热释光效应、电子计算机技术、静电复印X射线照相术、穆斯堡尔谱等在古陶瓷研究方面的应用;
(3)学术内容开始进入较深的层次。结合当时考古的新发现对上林湖越窑的秘色瓷、建窑御用建盏、供御油滴、景德镇窑、汝窑、南宋官窑、耀州窑、广窑等瓷器的工艺和物理化学等的研究且有所深入。

1992年(第四届)会议共收到来自中国、伊朗、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学者们的研究论文约80篇,其中科技类论文59篇。

1995年(第五届)会议共收到来自中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泰国、英国、美国、越南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学者们的研究论文约80余篇,内容涉及:(1)研究范围包括陶器、原始瓷、瓷器等的科学技术、工艺、原料、窑炉、测试方法、考古、美术、古陶瓷贸易、仿制古代名瓷的工艺技术等内容;(2)研究对象以中国为主,扩展到东亚的韩国、日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南亚的印度,西亚的阿拉伯地区,欧洲与中、南美洲等地区的古陶瓷;(3)论文中近四分之一是研究我国北方的耀州窑和南方的建窑,是较之历届会议中相对集中的一次。

1999年(第六届)会议共收到来自中国、印度、日本、韩国、英国、美国、俄罗斯、瑞典、越南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学者们的研究论文97篇,涉及从旧石器时代古陶一直到各种瓷釉、彩釉和我国五大名瓷、建盏和南宋官窑、天目瓷等的最新发现和研究进展,内容范围之广、论文之多是20世纪历届会议中最丰富的一次。

2002年(第七届)会议共收到来自中国、法国、印度、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泰国、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学者们的研究论文90篇,其中境外占30%,与国外和香港、台湾地区合作占7%,是历届之最。研究对象除我国古陶瓷外,还包括拉美、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法国、乌兹别克斯坦、英国、菲律宾、墨西哥、波斯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古陶瓷,涉及从一万年前的古陶一直到我国2001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汝窑、老虎洞官窑等各种名瓷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外的一些综合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当地瓷器与中国瓷器对比等的研究成果与最新研究进展。

2005年(第八届)会议共收到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韩国、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学者们的研究论文81篇,研究对象除中国古陶瓷外,还包括俄罗斯滨海州等地区、中亚(突厥)、乌兹别克斯坦、朝鲜、日本、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唐代沉船)等地区发现的古陶瓷。随着科技分析方法的发展而使青花瓷和乳浊、分相釉等的研究论文所占比例大幅提高。

2009年(第九届)会议共收到来自澳大利亚、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罗马尼亚、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斯洛文尼亚、英国、美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学者们的研究论文113篇论文,其中全文96篇、境外尚未完成全文的英文摘要17篇。

4.陶瓷考古学研究流派的进展

陶瓷考古学研究流派仍然是古陶瓷研究的主力军,经过几代人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陈万里先生开创的陶瓷考古进一步发扬光大,尤其在这个阶段的研究成果为世人瞩目。

故宫博物院把其50余年采集的窑址资料整理编目,分卷由紫禁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古陶瓷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

1949年以来许多大专院校逐步建立的考古专业培养出来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各类高级考古人才,在这个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陶瓷考古走向了更加科学化的道路。陕西耀州窑,宁夏灵武窑,南宋官窑,福建建窑,浙江龙泉窑,河北磁州窑,北京龙泉务窑,景德镇御窑厂,广西滕县窑、容县窑,河南钧窑、汝窑等地的窑址发掘,均是在这些人的主持下完成的,研究成果正式发表在各类发掘报告和专著中,准确的地层关系和造型的排比分类成为古陶瓷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博物馆俞伟超馆长倡导建立的水下考古工作队打捞的沉船,以瓷器产品为大宗文物,为研究我国外销瓷器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使我国在此领域逐渐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5.外销瓷研究流派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古陶瓷研究者加强了对外销瓷器的研究,开始了与国外研究者的交流,关注外国古陶瓷发展的研究,成绩显著。

1989年,故宫博物院邀请日本出光美术馆举办了“陶瓷之路展”,以形象的文物资料再现了历史上东西方以陶瓷为载体的文化交流盛况。

2006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瑞典藏中国瓷器展”,反映出瓷器在明、清时期外销欧洲的盛况。

在这个阶段,由中国人翻译或编写的外国陶瓷史的工作出现了一个小高潮,相继出版了由我国作者编著的介绍欧洲、日本、韩国陶瓷的专著或图录。

1991年5月,熊廖翻译的《欧洲瓷器史》由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2年12月,施永安著的《日本古陶瓷》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5年4月,陈进海编著的《世界陶瓷艺术史》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0年10月,关涛、王玉新编著的《日本陶瓷史》由辽宁画报出版社出版。

2000年12月,王玉新、关涛编著的《日本陶瓷图典》由辽宁画报出版社出版。

马文宽先生所著的《中国瓷器在非洲》是这个段外销瓷研究学派最重要的成果,是一本严肃的学术专著。

虽然这些著作大多在学术上的深度和力度尚显不足,但是已经表明了我国学者已经走出国门开始与世界交流。

6.艺术学研究流派的情况

熊廖为艺术学研究中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虽然写出了诸如《中国陶瓷美术史》等不少专著,但面临昙花一现、后继无人的趋势,单纯的理论逐步走向理论的单纯,开始融入其他流派之中。

1986年6月吴山先生主编著的《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和1990年10月张朋川先生著的《中国彩陶图谱》(文物出版社)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开始注重实用研究,可视为艺术研究流派在这个阶段的重要成果。这个流派在实践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1988年3月,杨永善先生编著的《陶瓷造型设计》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外专门论述陶瓷造型设计的唯一的一本专著,已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指定为正式教科书。

1991年12月,李葆年先生著的《塑造基础与陶瓷雕塑》(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主要讲述了现代陶瓷雕塑工艺,对研究古代陶瓷雕塑工艺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列为实践派的作品之一。

2001年1月,杨永善先生的论文集《说陶论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收录了作者历年发表过的论文64篇。

2004年10月,孔六庆先生著的《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东南大学出版社)可作为艺术学实践研究流派的年轻继承人在陶瓷绘画艺术史方面取得的成果。 Eu4WRMZONPqWL3DsFHAJPMTAumvXQ4cOxaA3bGTV0PpTfsC+VDBUJpjaNHGrn1J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