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喘证

喘分虚实肺肾关,

张口抬肩鼻翼煽,

风寒痰郁肺热型,

麻黄桑白麻石甘,

痰浊二陈三子合,

肺气郁痹五磨专,

生脉补肺肺金虚,

肾虚肾气参蛤散,

正虚喘脱当急救,

参附送服黑锡丹。

【证候特征】

1.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厥心病、虚劳等疾病史,每遇外感、情志刺激及劳累而诱发。

【病因病机】

1.喘证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和肾,且与肝、脾、心有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两脏共司气之出纳。

2.喘证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在肺,乃外邪、痰浊、肝郁气逆、瘀血阻络等,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阳气不足,阴精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气虚为主。

【辨证要点】

1.辨虚实:辨虚实最为紧要。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痰鸣咳嗽,脉数有力,病势多急;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

2.辨外感内伤:实喘又当辨外感内伤。外感起病急,病程短,多有表证;内伤病程久,反复发作,外无表证。

3.辨病变脏器:虚喘应辨病变脏器。肺虚者劳作后气短不足以息,喘息较轻,常伴有面色 白,自汗,易感冒;肾虚者静息时亦气喘,动则尤甚,伴有面色苍白,颧红,怕冷,腰膝酸软;心气、心阳衰弱则喘息持续不已,伴有紫绀、心悸、水肿、脉结代。

【治则治法】

1.喘证的治疗以虚实为纲。

2.实喘重在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区别寒、热、痰、气之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理气等法。

3.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法以培补摄纳,针对脏腑病机,采用补肺、纳肾、温阳、益气、养阴、固脱等法。

4.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者要分清主次,权衡标本,有所侧重,辨证选方用药。

【分证论治】

(一)实喘

1.风寒壅肺证:喘息咳逆,胸部胀闷,痰多稀薄带泡沫,色白质黏,常有头痛,恶寒,或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表寒肺热证: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稠黏,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边红,苔薄白或罩黄,脉浮数或滑;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黏色黄,或夹有血色,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涩,大便或秘,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

4.痰浊阻肺证: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咳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或濡;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肺气郁痹证: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或无痰声,平素常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二)虚喘

1.肺气虚耗证: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见咳呛,痰少质黏,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颧潮红,舌质淡红或有苔剥,脉软弱或细数;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呼则难升,息则难降,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喘逆甚剧,张口抬肩,鼻煽气促,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脱欲绝,或有痰鸣,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NQTcoR0xHjOboJjydZljTKzSQxFHa7DvAG+wcWBkgSk6ZzqAj/FUe2lDq3iwBD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