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痞满

痞满闷胀胸腹间,

无形无痛按之软,

中焦气机失通降,

湿热阻胃泻心连,

饮食停滞保和丸,

二陈平胃痰湿蠲,

越鞠枳术调肝胃,

虚痞补中益胃煎。

【证候特征】

1.临床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并有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的特点。

2.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

3.多由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诱发。

【病因病机】

1.致病原因有外邪入里、食滞内停、痰湿中阻、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

2.病机关键在于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

3.痞满的病位主要在胃脘,与肝、脾密切相关。

【辨证要点】

1.首辨虚实。

2.次辨寒热。

【治则治法】

1.基本治疗原则是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2.实证以泻法为主,分别施以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理气解郁、清热祛湿等法。

3.虚证以补法为主,或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或养阴益胃。

4.如见虚实夹杂,则当虚实兼顾,消补兼施。

【分证论治】

(一)实痞

1.饮食内停证:脘腹痞满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加减。

2.痰湿中阻证: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平胃汤加减。

3.湿热阻胃证: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4.肝胃不和证:脘腹痞闷,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呕恶嗳气,或吐苦水,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二)虚痞

1.脾胃虚弱证: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加减。

2.胃阴不足证: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加减。 qAZKpwj2vZe2B6qVc6X5VITEs5xymnlDn9y4urcVMVDRtS9HNGgASw6xaCoAPS8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