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
|
胃痛良苏散寒凝,
柴胡主疏肝犯胃,
湿热中阻清中汤,
保和主消食积停,
失笑丹参活瘀血,
一贯芍甘阴虚更,
黄芪建中温脾胃,
通则不痛含义精。
1.以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作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1.早期由外感、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
2.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3.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4.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极为密切。
1.辨寒热。
2.辨虚实。
3.辨气血。
4.辨在胃、在肝、在脾。
1.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审症求因,审因论治。
2.“通则不痛”,散寒、消食、理气、泄热、化瘀、除湿、养阴、温阳等治法均可起到“通”的作用。
1.寒邪客胃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2.饮食伤胃证: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减,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4.湿热中阻证: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
5.瘀血停胃证: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胃阴亏耗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7.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
泛吐酸水有两端,
香砂六君左金丸,
寒热加减灵便用,
病机指示属于肝。
吐酸,即泛吐酸水,或口中发酸。
1.临床上当有寒热之分,肝胃之别。
2.热证多由肝郁化热,横逆犯胃所致;寒证多由脾胃虚弱,肝气以强凌弱犯胃所致。总以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
3.吐酸一证,与肝胃相关,然酸总为肝味,故治之当以从肝而论为根本。
辨寒热。
1.热证:吞酸时作,嗳腐气秽,胃脘闷胀,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咽干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清泻肝火,和胃降逆;左金丸加味。
2.寒证:吐酸时作,嗳气酸腐,胸脘胀闷,喜唾涎沫,饮食喜热,四肢不温,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沉迟;温中散寒,和胃制酸;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脘中饥嘈时作止,
胃热温胆加连栀,
四君增味治胃虚,
归脾汤主血虚时。
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
临证时常有胃热、胃虚、血虚之别。
辨虚实寒热。
1.胃热证:嘈杂而兼恶心吞酸,口渴喜冷,口臭心烦,脘闷痰多,多食易饥,或似饥非饥,舌质红,苔黄干,脉滑数;清热化痰和中;温胆汤加黄连、栀子等。
2.胃虚证:嘈杂时作时止,口淡无味,食后脘胀,体倦乏力,不思饮食,舌质淡,脉虚;健脾益胃和中;四君子汤加味。
3.血虚证:嘈杂而兼面白唇淡,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益气养血和中;归脾汤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