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蜂蜜中毒的案例,古已有之。蜜蜂博采百花,但在所采花蜜的植物中,有些植物的花是有毒甚至是剧毒的。如全株均有剧毒的植物——钩吻,分布较广的曼陀罗、雷公藤等,其花蜜中都含有剧毒的生物碱;以杜鹃花为蜜源而酿成的蜂蜜,则含有杜鹃花毒素;此外,还有人工种植的茄草、毛地黄、毛食等。一般而言,含有毒性物质的蜂蜜,往往色泽较深,常为茶褐色,有异臭味,口尝有苦涩味或有舌头发麻的感觉,人误食这种含毒蜂蜜后,便会引起中毒。2004—2013年全国共发生有毒植物中毒事件597起,一般(Ⅳ级)以上事件308起,其中因毒蜂蜜引发21起(比例为6.82%),中毒人数115人(比例为0.98%),死亡人数为32人(比例为17.02%),造成死亡人数的比例仅次于乌头(比例为36.70%)。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蜂蜜中毒案例。
1977年6、7月份,云南姚安、楚雄、云县和墨江等地先后发生采食蜂蜜中毒事故十余起,其中姚安县发生的两起中毒事故中31人发病,5人死亡。
1983年6月,云南玉溪地区人民医院收治4例误食生蜂蜜中毒病人,此4例病人均系山区男性青年,18~39岁,平均年龄27岁,先后食用蜂蜜约250g,1~2天后相继出现症状,5~7天后症状加重,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发病前身体健康,既往无特殊病史,从入院到死亡最短47天,最长79天,平均60天。
2005~2013年云南省各县(区)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上报食用蜂蜜中毒事件12起,导致75人中毒,18人死亡,病死率为24.0%。蜂蜜中毒集中发生于5~8月间的云南西部地区,主要中毒人群为青壮年农民,对当地群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如2006—2007年环江县共发生4起食用自采野生蜂蜜引起的中毒事件,食用人数33人,发病率高达60.61%,死亡率为20.00%。
贵州省也曾于1988年发生过中毒53人,死亡9人的重大事件。该事件发生区域为梵净山的木黄、朗溪区,涉及2个区、1个镇、7个村、14个村民组。共86人进食,中毒53人,死亡9人。由于中毒死亡人数大,涉及面宽,引起了当地政府及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
据1992年1月9日《健康报》报道:广东省龙川县杨某一家及其亲戚共10人,误食自产含毒蜂蜜,1小时后发生中毒,其中有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6年12月13日,广东省韶关市有13位村民食用从野生蜂群中割下的中蜂巢蜜发生中毒,其中一人抢救无效身亡,疑凶为钩吻。
1972年7月,广西龙胜县马提公社中洞大队岭坪生产队食用昆明秋海棠蜂蜜,因雷公藤碱引起中毒。
2007年12月《南方科技报》报道:11月21日至12月2日,广西环江、罗城两地接连发生3起食用野生蜂蜜中毒事件,造成13人中毒,3人死亡。
2011年8月7日,重庆市秀山县一村庄,养蜂人将自家的蜂蜜送给邻居食用后,先后造成8人中毒。
1972年福建省建宁县曾发生33人食用雷公藤蜂蜜中毒事件,其中5人死亡。
2014年6月10日,福建省泰宁县朱口镇渠高村19位村民食用野生蜂蜜后,出现了中毒症状,其中3人死亡,16人住院治疗。
2015年7月31日至8月1日,恩施鹤峰县五里乡瓦屋村,相继有4位村民疑因食用蜂蜜中毒,不幸身亡。而在此前,该地还曾发生过多起蜂蜜中毒事件,如1966年,上六峰村死亡1人;1980年下六峰村因食用蜂糖酒有2人中毒,1986年死亡1人;2002年,三路口村死亡2人。
1972年湖南省城步县和黔阳县发生食用雷公藤蜜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