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养生从“绕口令”学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形成之前最初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随着发展变化,逐渐产生(天地)阴阳。阴阳交合而具备了创造万物的条件,然后产生万物。阴阳不仅化生了万物,同时也是万物和谐有序的根本。

谈及万物的起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简单来理解:所谓一,是指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未分的状态。

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逐渐产生(天地)阴阳。阴阳交合而具备了创造万物的条件,然后产生万物。阴阳不仅化生了万物,同时也是万物和谐有序的根本。

如果阴阳消长的固有规律受到扰乱,植物就会出现生长异常。如谚语中所说的“伏天不热,五谷不结”,就是自然界中的阴阳失衡所导致的。人体也相当于一个缩小的自然界,若是阴阳平衡,就会身强体健、精神矍铄、心态平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各种病态和不适。

对此,明代医家张介宾在其所著的《类经》中说:“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到五运六气,或伤于脏腑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不管何种疾病,其病因无外乎就是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的性质,取决于阴阳双方在量上的优势与劣势。阳主动,主升,性热,故阳胜者会出现高热、面红、目赤、脉洪大滑数等火热征象;阴主静,主降,性寒,故阴胜则病机以沉降、凝敛、性静为主,故患者会出现面色白、畏寒肢冷、喜静踡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舌淡,脉沉迟无力等一些典型的阴胜症状。

阴阳失衡严重,还会出现“亡阳”和“亡阴”。亡阳是指体内阳气严重耗损而欲绝;亡阴是指阴液在短时间内大量亡失,脏腑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

亡阴与亡阳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证候,一般来说,大量的出血或吐泻多引起亡阴,大汗则多引起亡阳。因为阴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任何一方的盛衰都会影响到另一方。因此,亡阳可以致使阴液耗损,亡阴也可以导致阳气虚衰,进而导致精气衰绝而亡。

从上面的分析当中,我们不难看出,阴阳失衡不但会使人患病,还会危及生命。为此,不管是出于养生防病的需要,还是保命的目的,都应协调好身体中的阴阳,使阴阳处于平衡状态。对此,《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阴阳不和,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所谓“圣度”,实质上就是把协调阴阳当做养生长寿的最高准则。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平衡身体中的阴阳以强身健体、屏退疾病呢?

李老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师,虽然已经80多岁的高龄了,但是身体依旧非常健康,精神状态也比较好。李老认为:人上了岁数,身体功能衰退是自然规律,我们改变不了,也主宰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延缓它衰退的速度,并预防疾病的发生。谈及自己缘何能如此长寿,李老春风满面地说出了养生诀窍,用三个字进行概括就是“顺、达、避”。

所谓顺,也就是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消长变化的过程中,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平衡。也就是,中医里面所说的阴阳平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两个就像一对双胞胎,有时候“阳”受宠一点,有时候“阴”比较受身体疼爱一点,但是整体来说,它们在身体当中的地位是旗鼓相当的。

一般来讲,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掌握了阴阳的变化规律,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使自己的作息与阴阳平衡的变化保持一致,这实际上也是最好的养生妙法之一。

达就是达观、从容。人食五谷杂粮,存于尘世之间,难免有七情六欲,当有些事情涉及自己利益的时候,就会产生烦恼、忧虑、失意、焦躁等情志。剧烈的情绪变化,会使阴阳平衡失调,气血紊乱,导致患病。对此《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身体。明代养生学家吕坤在《呻吟语》中也说:“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为此,我们不妨达观、从容一点。只要心怀坦然,无心于万物,那万物也就不会滋生烦恼而导致我们患上这样或者是那样的身心疾患。

所谓避,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学会避淫邪。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主要有六种,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正常的六气不易致病,但是若人体正气虚弱,加上六气太过或不及,身体中的阴阳平衡就会受到干扰,导致患病。对于这种六气,我们将其称作“六淫”。比如:感冒、中暑、哮喘……这些身体内部的失衡都与“六淫”有密切关系。因为六淫可导致人患病,为此,在生活中要学会躲避这些外界因素。除了避六淫之外,也要学会避开生活中的淫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健康。

总之,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把平衡阴阳列为养生重点,顺应自然,避虚邪侵袭,有达观之养生心态,以使自己在健康中长寿,在长寿中拥有别样的人生美景。 8VbNlDnV6TVp4A8u7dfGbet1LdiAk0BuGbE95jWWx52QSdSxafvlRaf5C+RHOK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