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活中诸“邪”较多,凡伤阴阳的都要回避

六邪之中寒与湿为阴邪,易损伤人的阳气;风、暑、燥、火为阳邪,易损伤人的阴气。不管是阴邪还是阳邪,都可扰乱人体阴阳平衡。因为机体有一定的调节功能,所以多数时间我们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关爱身体,就应回避伤害阴阳的各种邪气。在日常生活当中,伤害阴阳的邪气无处不在,如自然界中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正常的六气不易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太过或不及,或者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六气就会导致人患病。这时的六气就成了六淫。这里的“淫”是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发又称其为“六邪”。

对此,《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的意思为,只要及时躲避六淫外邪,保持精神安宁,为人处世做到恬淡虚无,又怎么会生病呢?

除了自然界中的六淫易导致人患病外,噪声、环境污染、劳逸损伤、不良情绪等都会导致阴阳失衡,气血亏虚,从而使人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反应。一般来讲,只要我们学会规避上述致病因素,抑或采取适当防卫措施,则可避免阴阳平衡遭到破坏。

那么,如何避外邪以防阴阳平衡遭到破坏呢?

避六淫:避外邪,首先要避自然界中的六淫。避六淫应避风口,不涉水,避免被雨淋,天冷的时候要及时添衣。暑热袭来时,不要在太阳光下暴晒,以防中暑,此外,还可以吃些清凉的食物,以达到降暑目的。

保持情绪平和:不良的情绪会扰乱气血运行,使身体中的阴阳平衡被打乱,导致多种疾病。对于七情的危害,《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这句话的意思为,大怒使气向上逆行,大喜使气涣散,大悲使气消损,大恐使气下沉,大惊使气紊乱,过度思虑则会导致气结。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情绪平和。

若是出现了不良情绪,并且这种不良情绪持续时间比较长,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对其进行调摄。第一,疏导法。若是出现了不良情绪,最好不要憋闷在心里,而是要把其宣散出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交一些朋友,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有助于调节心情。

第二,五脏情志制约法。五脏之间是相生相克的,而七情与五脏相应,为此五脏之间所对应的情志也是相互克制的。《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运用情志相克的方法,对于调摄持续性不良情绪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调摄情绪之用。

饮食要适当。单一的食物不可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饮食应多样化。此外,饮食过饱和过饥都将造成不良后果。所以,饮食必须有节,讲究营养科学。此外,还应注意饮食不要过于寒凉、辛辣,这会伤及阴阳,不利于身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规避以上伤及阴阳的外邪外,还应注意劳逸适当,加强运动,避免刀伤、虫兽所伤等外伤。若是先天体质较弱,还应注意对身体进行调理,以使正气充足,预防疾病的发生。

防病治病,从阴阳着手,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才能达到治愈疾病、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cWwLoHFn2MKQiSWo7SRYMl419FUQnx3/UME7ZCDL7xLEiLA6tPTBK0wWpLC8/4w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