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阴阳失衡时,身体会“说话”

身体是不会说谎的,它会如实地向我们表达它的状况。不管是最基本的饿、渴、冷、痛等生理感觉,还是喜、怒、哀、乐等情绪。我们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随时了解身体的状况,进而为身心健康做出自己的努力。当阴阳失衡的时候,身体也会“说话”。

若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一种协调的状态,人就会感觉到身心舒畅。反之,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阳主热,所以当阳盛的时候患者会出现烦躁、发热、舌红苔黄、脉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症状。

阳盛可以对涌泉穴进行按摩。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乃肾之根,对这个穴位进行有效刺激,能滋养肾阴,有滋阴降火、潜阳息风之功效。

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见图2-1)。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睡前端坐,用手掌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位,至穴位所在处发烫发热感后,再用拇指对其进行按揉,每次按揉30下为宜。

图2-1 涌泉

有时候患者的身体也会呈现热象,但是这种热象却不是由阳盛导致的,而是因为阴寒内盛,逼迫已虚的阳气在外游荡,中医将这种病理变化称之为“虚阳浮越”。由于体内阴寒较盛,肢体失其温煦,水液不得输布,气化失常,因此患者会出现浑身发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浮肿、腹泻等阴寒症状。

但是因为阳气浮于表面,因此患者又会出现一系列阴虚阳盛的症状,如面色浮红、口渴咽痛、经常出汗等。“虚阳浮越”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脉微细欲绝等症状。若是出现了这些症状,则表示危在旦夕,必须及时进行救治,否则就会因亡阳而导致生命的终结。若是患者出现“虚阳浮越”的症状,需要引火归原,以防止亡阳。

引,就是导引、引入的意思。因为阳气是漂浮在外面的,需要将阳气导引到身体里面。火,也就是漂浮的虚阳。归,是归入之意。原,也就是源头的意思,即命门。

为什么说命门是阳气的发源地呢?这是因为命门之火是推动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曾说:“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清朝的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命门》中说:“命门为元气之根,真火之宅,一阳居二阴之间,熏肓之宝,而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由此可见命门之火对人体的重要性。要引火归原,可以用肉桂进行调理。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若是“虚阳浮越”,可以食用桂浆粥和生姜砂仁肉桂炖猪肚进行调理。

桂浆粥:肉桂5克,粳米30克,红糖适量。先将肉桂洗净,放到沙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一会儿,然后煎取浓汁,去渣待用。再将粳米淘洗干净,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熬。待粥将成时,调入肉桂汁和适量红糖,煮一沸即可食用。此食疗方每日早晚各1次,3~5天为1个疗程。

生姜砂仁肉桂炖猪肚:猪肚350克,肉桂5克,砂仁3克,生姜30克,盐2克,味精1克。将猪肚洗净,切块;生姜洗净,切片;砂仁、肉桂洗净备用。将准备好的猪肚、肉桂、砂仁、生姜一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清水炖煮;至猪肚熟烂,加入适量的调料调味即可。

“虚阳浮越”可以归入阳虚之中。所谓阳虚,指的是体内阳气不足,其典型症状为畏寒肢冷、面色㿠白、小便清长、下痢清谷、喜静蜷卧等。

阳虚患者可以用“三阳开泰”法补足身体中的阳气。“三阳开泰”法是一种生发阳气的心法。用此方法对身体进行调理,可以使阳气逐渐生发,充分发挥其温煦功效。“三阳开泰”即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

动则升阳: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中有这样一句话:“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动一动,摇一摇,气血就会通畅,百病就会不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想一身阳气充足,就要动起来。阳气不足者可以选择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养生桩等养生功法进行锻炼。在选择以上功法进行锻炼的时候,要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运动以微微出汗发热为宜,运动过度反而会伤害身体。

善能升阳:是指积德行善也能生阳气。当你心中充满善意的时候,心中正气长存,污浊之气难有立足之地,则一身之气上下通行无阻,就会身体康健、百病难生。反之,心生邪念,损耗元神,一身之气运行失常,必将损阳伤阴,生出多种疾患。

喜能升阳:当人心中想着一些高兴的事情时,阳气就得以生发,身体的抵抗能力得以增强。

不管是阴虚还是阳虚,身体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告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这些症状当中寻求阴阳的失衡点,并运用上述方法(或是其他方法)进行调理,使阴阳恢复到平衡状态,以保身体康安。 N1Q2z8UK5pD+d6j9F9q8sumIWmchkRGpMogBICSoS980wTjy0Y2ux7t7QvRMKD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