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历经三十余年改革的中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分化的结构特征,信息传播技术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又引发了一场新交往革命。社会变迁和技术变迁双重逻辑的交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场景,其结果之一便是“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即个体从原有的社会结构中脱嵌又重新嵌入新的社会关系之中,一种新的社会群体——网络社群由此崛起,并参与到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这大致是本书的逻辑所在。

社会群体是构成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群体的变革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息息相关、相伴相生。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再到如今的网络社会,每一次社会转型都重构了个体及个体间的关系,催生了新形态的社会群体,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大变化。新形态社会群体的出现是社会组织方式的更新。从学术理路上来说,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起点之一。

当下的网络社会是虚拟和现实的融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新样态。网络社会的出现代表着人类社会经验的又一次变化,是人类历史上的“新世界”。

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新世界”?

正如本书作者引用利奥塔的话:“了解社会,今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首先选择向社会发问的方式。”作者正是从群体入手,通过重新建构并阐释网络社群这一概念作为解读网络社会的钥匙。

作者认为,互联网和新媒体激活了个体,催生了新的交往关系、新的社会群体——网络社群;网络社群形成的过程,也是确定个体身份、完成主体建构的过程,还是个体权利转化为群体社会权力,并与国家权力展开互动的过程。

作者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为基座,以中国网络空间中的现象为经验性材料,说明网络社群是一个具有时空限制的具体概念。这就将网络社群概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适用性勾连起来,也证明了作者的观点——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方式正在中国社会浮现。

当今中国社会,群体多元、利益多元、表达多元,早已形成一个多元利益格局。互联网和新媒体不仅成为多元表达的渠道,也成为多元群体进行组织、动员、行动的平台。群体不同,平台各异,身份相殊,话语相左。例如,网络论坛(BBS)的出现,成为一部分中国人的“网络茶馆”,博客一诞生便与“书房政治”和“公共客厅”联系在一起;微博的“众声喧哗”则使其成为“广场政治”的理想场所,而微信又回归到熟人圈的私密空间。受限于软硬件技术的使用门槛及平台的社会适用程度,这些交往平台从早期的“其兴也勃”,经历数年的发育、沉淀、分化之后,最终各自成为某类群体、某一阶层“集聚”的网络空间。

根据我的观察,近两年的中国网络空间呈现出一些新变化。第一,知乎、果壳等知识问答平台崛起,成为社群动员和意义生成、参与行动的新空间,这使得知识社群、兴趣社群以及社群经济等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网络空间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的重要力量。第二,经历了两年的“沉寂”之后,微博重回“高地”,成为最重要的舆论场,同时和微信、知乎、果壳等形成多平台协同影响网络舆论走势的新业态。第三,中产阶级逐渐成为舆论的主流,年轻的“90后”“0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开始发声发力,建构中国网络空间新生态。第四,各种传统职业群体,如警察群体、医护群体等,开始利用网络空间发出自己的维权声音,力图在自身被误解甚至被污名化的舆论“洪流”中扳回舆论态势,这成为网络空间中群体行为和舆论场的新向度。

这些新现象,无疑会为网络社群研究提供新的经验材料,也会丰富网络社群这一概念的理论维度和现实解释力。张华阐释的“网络社群”这一概念,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思考,也是一次跨学科的研究探索。既然是探索,张华这本书中的观点难免会有幼稚之处,论证的过程也不乏逻辑问题,结构衔接、细节处理更非无懈可击,但作为他的导师,仍然希望他能努力前行。

李良荣
2016年12月20日

李良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原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06—2013)。 jKZ2C9Cevxz9WNrANsNtxM2F2T6rZsTxOlgkaZWS6exZ3N12PGDtDDt0NhUXpE/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