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6.沙害中的仲巴县

大雨后行车的最大好处是没有沙尘,要不,即使紧闭车窗也无济于事。这一优点在车过帕羊时就更明显了。从帕羊至扎东有大片沙区,沙害非常严重,以至仲巴县治不得不一再迁移。1960年建县时设在冈久,1964年迁往扎东,1986年西迁至20千米外的刮那古塘,1990年才迁到现在的县治托吉。

公路两旁到处是一座座新月形的沙丘,不少沙丘的边缘已紧贴公路,流沙甚至已淹没路面。在接近托吉的一处山口,路北已形成一座巨大的沙丘,滚滚流沙侵占了半边公路,过往车辆只能单道行驶。公路的南边是高山,无路可退,无道可改,如果不及时封住流沙,交通势必断绝。对司机们来说,更危险的还是过沙滩,弄得不好就陷在里面。沙丘虽高,毕竟有形有边,即使封了路,还能设法绕过。沙滩却不知深浅,不明虚实,有时表面是沙,下面倒是坚实的路基;有时看似平坦,驶上后才发现不是路,可已经陷在沙中无法自拔。大雨后不仅流沙固定,公路上的沙也给冲得一干二净,所以不必担心会误入沙滩。

从新月形沙丘的方向和周围的地形判断,这些沙是从北面的冈底斯山脉吹过来的。在强烈的昼夜温差和年温差条件下,海拔四五千米以上、完全裸露的地表经过日照、风吹、冰冻、融化和水流的作用,岩石被风化为沙粒,在山口形成的强劲北风又不断地将沙吹向山南的仲巴县境,这本来是亘古以来就在进行的自然现象。在仲巴这样人烟稀少(每平方千米不足0.3人)的地方,特别是在冈底斯山脉这样的无人区,人类活动对沙化的影响微乎其微。在人力、物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这样的灾害还是趋避为上,仲巴县的迁治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但第二天看到萨嘎县的情况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大大低估了人的破坏作用。

艰难的路况使我们耗费了额外的时间,下午4点才到达新建的仲巴县城。新城道路宽敞,建筑整齐,规模也不小,只是街上看不到什么人,显得格外冷清。

第一个目标是邮局,因为T在阿里始终没有打通国际电话,急于与他拉萨的朋友通话,让他转告在加德满都的下属,后天下午3点开车到樟木边境接他们一家。到了邮局门口,却见大门紧闭,从门缝望去,里面空无一人,尽管按照门前的告示现在正是营业时间。敲了一会儿门毫无动静,周围又无人可以问讯,正无计可施,从邮局旁小巷中过来一人,我们如遇救星,围上去问他邮局为何不开门。他颇为惊奇:“怎么不开门?你们为什么不到后面宿舍去喊人?”念我们是过路人不懂规矩,他又指点我们从小巷绕至邮局后门,对着后门就是邮局职工宿舍。原来邮局建成后顾客太少,前门虽设关,但职工一般在家上班,顾客上门呼叫后再开后门接待,本地人已习以为常。

虽有这番周折,邮局的效率倒也不差。我们在宿舍门口一叫,一位大嫂就应声而出,开了后门让我们进入邮局前厅。营业厅的面积不小于城市中一般支局,包括国际直拨电话在内的业务一应齐全,报架上供零售和订阅的报纸杂志也不下数十种,但与街上一样,显得大而无当,更不用说除了大嫂用的柜台外都尘封已久。T顺利地拨通了拉萨的电话后,还想试一下拨国际长途的运气,但连续的忙音使他知难而退。我也想往家里打个电话,但大家还没有吃过中饭,又急于赶路,只得作罢。我将随身带着的明信片交给大嫂寄往家中,她居然连戳也不盖就塞进口袋,待我们一走就关门回家了。我的担心倒是多余的,因为我回到上海时,这张明信片也已到家,速度并不慢,说明大嫂回家后还是及时处理的。看来邮局职工在家上班完全符合仲巴县情,既然如此,建这样大的邮局有必要吗?

干道旁是县政府、县委、县人大各机关,一圈圈围墙内还有不少空地。这里地广人稀,有的是不毛之地,多圈一些或多留一些自然无妨,但圈了的地不加利用,弄得垃圾遍地,污秽不堪,连法院、检察院等机关也是如此,实在有碍观瞻。在如此高寒的地方当然不能栽花种草,但将垃圾处理掉,打扫得干净一点还是做得到的,何况这里并不缺水。如果连这点也做不到,倒不如少占一点地方。

从大而无当的新城、大而无用的邮局到大而不洁的机关,我想到了西藏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县级政府如何适应西藏的实际需要?

西藏县的辖境一般都很大,如最大的尼玛县的面积是15万平方千米,比安徽、福建、江苏、浙江、宁夏、台湾、海南等省区都大,与辽宁、山东、山西差不多;双湖特别区有10万平方千米,改则县有9.7万平方千米,有几万平方千米的县不在少数。与如此辽阔的辖境相比,人口实在少得可怜。如尼玛县只有近3万,平均每平方千米仅0.2人;双湖不足1万,每平方千米少于0.1人;改则也只有1.5万。仲巴县的人口密度要高些,在46 143平方千米上有1.5万人,每平方千米约0.3人。这就产生了一对很突出的矛盾:就辖境而言,县划得太大;但用人口作标准,县又太小。设了县政府就得有那么多机构和人员,再加上下面区、乡的机构,吃皇粮的人员并不少,官民的比例大大高于内地。加上牧民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县治和乡政府驻地往往是官(含家属)多民少,客(外来流动人口)多主少。由于辖境大,行路难,县干部下乡或出差离不开车,具体说都离不开越野车和司机,这类开支要占到行政经费的很大部分。当地有限的人口和财政收入自然供养不了这些机构和干部,都得靠中央政府的补贴。问题是,年复一年的巨额补贴是否起了应起的作用?

历代中原王朝在拥有了游牧地区后都遇到过实现行政管理的两难选择:不设置必要的行政机构就无法实施有效的统治,但设置了行政机构又成为沉重的包袱,连供养行政人员和驻军的食粮也得从遥远的南方运来;而且面对稀少的游牧人口,行政机构既无民可牧,也无能为力。清朝统一了蒙古高原后,却找到了新的思路,根据游牧民族的特点建立了盟、旗制度,通过蒙古族的各级首领和定期的会盟实行因地制宜的管理。在清朝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中,蒙古族地区是最稳定的,盟旗制度的成功也是一项重要原因。历史的经验教训无疑值得今后的改革借鉴。

6点离开仲巴时,天已下小雨,看来我们驶进了雨区。经过扎东时但见一片废墟,外表还完整的房屋内也空空如也,基本无人居住。县治迁离已三十余年,在风沙的袭击下,剩下的居民必定迁移殆尽,地图上的这个居民点实际已被流沙抹掉了。 3JArB/d+COPIJmqsjjJc9ODCldjvpu6ZfByyESdE2i0zHnEzY0L6FvyUpbSfEQ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