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郭靖》最早于2000年的时候,连载于复旦的校内报纸《复旦青年》上面。因为《复旦青年》是双周刊,半个月发表两千多字,所以一直到我毕业,小说也就完成了大约两万字。
毕业以后,许多看过《大学生郭靖》的朋友都催我将整本小说完成,好几家出版社也都来约过稿子,但对于一个超重度拖延症患者来讲,直到十五年后,我才终于将这本小说写完。
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给了当年《大学生郭靖》的读者一个完整的交代。我愿你们记得当年你们在凌乱的寝室里,用报纸垫着盒饭,边吃边看《大学生郭靖》的岁月。今天,你们终于可以坐在温暖的床上,或是柔软的沙发上,读完郭靖的大学生活。不知你们的儿女,是否已经能辨识封面上的书名,或者冷不丁就从书里扯下一张纸页?
十五年的时间跨度,确实太过漫长,从校门里走出来之后,似乎每天都面临一场沧海桑田的变化。十五年的往事堆积,确实太过厚重,以至于每每回想在大学里醉过的酒流过的泪爱过的人,都会有一种已经经历过六道轮回般的遥远。
所以实际上,当十五年后我重新续写这本书,当我每一次努力去回忆青春时代的角角落落,总觉得像与自己恶战一场一般精疲力竭。这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去重塑那个张狂却假装颓败,激动却假装冷漠,快乐却假装悲伤的年代,要么难以代入,要么无法自拔。
是的,十多年之后,我也像你一样,常常假装那些稚嫩与轻浮的记忆不属于自己。青春将远未远,仿佛大学四年,就是用来后悔的。我们诉说那个年代的事情,总是用着“too young, too simple”的语气,韵脚是如此的轻,连一个开口音都不给。
但是……就像再平静的河面终归会潜藏深不可测的暗涌,再晦暗的星辰终归会孕育不可抵挡的爆裂闪耀……青春将远未远之际,那些回忆与情绪是夹在时间隙缝里不可知的陨石,不知会在哪一场雨雪或者哪一场偶遇之后,带着哪些无法遗忘的故事,突如其来地击中自己。
或许是在网吧通宵,明明昏昏欲睡偏要纵声大笑;或许是在寝室里煲电话粥,挥舞着一张201电话卡便以为自己是一个演说家;或许是深夜在操场跑步,星光下汗珠挂满年轻的脸庞,好像这样就能追到心爱的姑娘;再或许是在学校边的小饭馆喝到大醉,红着眼眶说要去爱,不分错对……
我便是在这样的情绪下写完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小说,其实更像是几段随笔,甚至是一些涂鸦。这里面写的有的其实并不是故事,而是夹在回忆里的书签,提醒你往下翻页的时候,有些事、有些人,值得去回望一眼。
这些年,写青春的作品太多,从《致青春》到《匆匆那年》到《左耳》,已经把青春一刀刀刻画得越来越惊心动魄,好像爱过就一定要堕胎,年轻就一定要跳海。我肯定拼不过他们的肝肠寸断,所以,这本书里,我并不负责讲述青春,甚至在整本书里,我都小心翼翼地回避使用“青春”这个词。我只负责提示,提示你青春并未过去太远,你值得温习一遍记忆里的诗歌,温习一遍每个人都有过的才情横溢,白衣飘飘。
不要忘记那些真正令我们为之动容的东西。不要忘记以青春的名义,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不可一世,都曾经无可匹敌。
偶尔花一个下午的时间,stay young,stay si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