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故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这是《明诗》的第一段。《文心雕龙》论文体的二十篇,都有“释名以章义”一项内容,其位置多在论述的开头部分,《明诗》首段便是解释“诗”的含义。
刘勰首先引《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之句,说“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意谓诗与歌不同,要区分开来。《明诗》之后是《乐府》,该篇也说:“凡乐辞曰诗,咏声曰歌。”又说:“昔子政品文,诗与歌别。”刘勰认为诗与歌有密切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诗是歌之辞,歌是歌咏其辞。之所以《明诗》、《乐府》分列,便是基于这种认识。其论诗,是专就其辞而论;论乐府,则兼论其声。
“诗言志”一语,出于《尚书·尧典》(伪古文《尚书》在《舜典》),是舜命夔时所言。舜命夔掌管音乐,教育统治者的子弟。其言有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诗言志”一语为后人所崇奉,故朱自清先生《诗言志辨序》曾称之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不过这句话的时代和内涵都有些问题。从时代言,《尧典》当然不是尧舜时代的作品,而很可能是后人掇拾旧闻编缀而成。是什么时代的人编的呢?迄无定论,有的说是周朝史官编的,有的认为是战国时儒家学者编的等等。既是后人编缀旧闻,那么即使其中有许多符合史实的内容,也并不能保证每一处记载都合乎史实。易言之,“诗言志”这句话究竟产生于什么时代、舜的时代是否已有这样的观念,都还是问题。从其内涵言,“诗言志”的意义,是说诗表述心中所想、心之所存。志就是意的意思,因此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径记作“诗言意”。但究竟是说自己作诗来表述心意呢,还是说借用、引用他人作的现成的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呢?就不大好判断了。须知春秋时代借用、引用现成诗篇来表述己意的情况是很不少的,《尧典》里的这个观念会不会是受那种情况影响而形成的呢?不过,到了后代,诗歌创作发达了,“诗言志”这句话,一般是被理解为制作诗歌以述己志的,刘勰这里也是这样。“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都是就作诗而言的。“舒文载实”的“舒文”,指舒布文采,运用言辞作诗;实,则指诗人内心的情志。
“诗者,持也”,刘勰用了声训的方法,将诗释为持,然后与持人性情、义归无邪联系起来,突出了诗的教化功能。这当然体现了儒家诗教观的影响。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刘勰的诗学思想就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因为看一位论者的思想观点,要全面地看;观察一位批评家的文学思想,要结合他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来看。这种具体评价,往往比其理论表述更为重要。
诗者,持也 这是《诗》纬《含神雾》中的话。这种以音同、音近的词进行训释的方法,称为声训。《文心雕龙》的“释名以章义”,常用此法。其法起源很早,如《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孟子·尽心下》论征伐云:“征之为言正也。”又:“仁也者,人也。”《韩非子·解老》:“义者,谓其宜也。”这种训释方法,汉代盛行,集其大成而编成字典的,是刘熙的《释名》,其书今日尚存。